你知道「公主病」的特徵嗎,這是不良的習慣造成的,我們來看看
導讀:生活中有一種病,叫做公主病,你知道它是怎麼形成 的嗎?現在的女性教育出現了兩個極端。一個極端是強調男女平等,「女人能頂半邊天」,於是家長把女孩當男孩養,男孩上培訓班學什麼,女孩也同樣學什麼,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另一個極端是強調女人要依附男人:「你要當一個淑女,將來嫁得好,才能活得好。」所以女孩從小到大都要富養。
但是現在很多家庭培養出來的女孩,既沒有傳統女性的「賢良淑德」,也不夠現代女性的自主獨立。很多女性從和男人發生性關係開始就認定:「你欠了我的,我把一生都託付給你了,你要對得起我!」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女孩都有非常驕傲的「公主病」結 婚以後不但什麼都不做,而且還有很多抱怨。
現實生活中,很多女孩對付男人的方法都是媽媽教的。我的個朋友,媽媽這樣告訴她:「你跟男人在一起不能吃虧, 應該讓他使勁給你花錢,這樣你才能看得出來他是不是足夠愛你,或者通過很多手段來試探他。」我就問我朋友:「在你家裡,你媽媽也是這麼對你爸爸嗎?」她說:「對呀,我覺得我爸跟我媽的關係也是這樣。說心裡話,我是比較心疼爸爸的。」
網絡上,關於中國兩性X系的段子很多都是在講男人要做「二十四孝老公」「二十四孝男朋友」,女人要當作公主來養,男人要無限制地滿足女人的情感需求等,這其實是對「公主病」的一種極端表達。金庸的小說裡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女性形象,很多都有「公主病」。黃蓉和郭靖最切交往的時候,黃蓉就在做「公主」。「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我說不要就不要,你給我的好東西,我說毀了就毀了」就是這種感覺。《倚天屠龍記》裡的殷素素和張翠山,一個是「魔女」,一個是典型的好男人,「魔女」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男人只能無限制地包容。
我還看過一個由古龍小說改編的電影,裡面有一個女孩,大概十幾歲,見男人就打,想罵就罵,而且還讓人覺得很可愛。有人覺得這是階段性現象。在戀愛中,可能這樣的女人讓男人感覺帶勁兒有存在感。其實中國的文化當中,一直都存在這樣的傳統。比如我們熟知的《白蛇傳》白蛇看上去是一個溫柔賢惠、 無所不能的「超級媽媽」,但實際上她骨子裡是「為所欲為」的。在中國文化裡有這樣一種搭配,一個好男人配一個「妖女」,「妖女」可以被包裝成一個溫柔無私的女人,也可以成為一個「公主」。如果經過包裝,她就是「白娘子」,如果沒有包裝,她就是一個驕傲的「公主」。
「公主病」其實是女人在戀愛中退行到一歲之前的狀態,她有強烈的剝削性的成分一「 我之所以設置這麼多底線,不停地突破你的底線,不斷地「作』,其實是我想證明,你到底是不是一個願意被我剝削的『媽媽』。」 這其實是一種「施虐」的關係。中國小說裡經常出現帶有這種色彩的女性形象,甚至比白娘子的形象還要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