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P.攝影獎」由藝術家、L.A.P.畫廊創始人楊達與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組委會共同發起,聚焦影像藝術,旨在發掘並推廣攝影領域的新生力量及專業人才,致力於為更多青年藝術家提供無差別的平臺。同時,希望通過這一獎項聚集藝術愛好者,為影像藝術的展示與交流提供紐帶。
· 評 選 規 則 ·
「L.A.P.攝影獎」每年將邀請一位總策展人進行主題設定及徵集篩選,並選出4名藝術家入圍L.A.P.攝影獎獲「入圍獎」。在入圍獎作品展的現場,終審評委會將評選出1名藝術家獲L.A.P.攝影獎「焦點攝影大獎」。
· 獎 項 設 置 ·
L.A.P.攝影獎-焦點攝影大獎-1名
獲獎藝術家將獲得:
參加2020L.A.P.攝影獎作品展
2021年度L.A.P.畫廊個展機會
2021年度泰國Offbeat Box畫廊個展機會
2021年泰國Photo Bangkok同期展出機會
英國PermaJet收藏級藝術紙張贊助
支持媒體專版報導及其他推廣機會
L.A.P.攝影獎-入圍獎-3名
入圍藝術家將獲得:
參加2020L.A.P.攝影獎作品展
英國PermaJet收藏級藝術紙贊助
支持媒體專版報導及其他推廣機會
2020「 L. A. P. 攝 影 獎 」
第一屆「L.A.P.攝影獎」很榮幸邀請知名策展人李泊巖作為總策展人,本屆「L.A.P.攝影獎」以「重塑觀念」為主題,意在探討攝影的觀念性,並在體系的陳舊規則中尋找一個出口,為青年藝術家提供更多可能。
本次投稿共計收到253組藝術家作品,經過審慎考核及嚴格評選,藝術家林偉傑、李湘東、張晉銘、任澤遠(排名不分先後)最終入圍2020 L.A.P.攝影獎,4名藝術家將在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期間以展覽的形式展出作品。
「焦點攝影大獎」將於2020年11月28日周六,由終審評委會現場評選產生。
第一屆L.A.P.攝影獎感謝青年藝術家的踴躍投稿、感謝各大機構、高校對青年藝術家的推介,同時感謝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給予的支持和幫助。
官方推薦藝術用紙:英國PermaJet藝術紙
官方推薦輸出機構:光立方影像工坊
·入 圍 藝 術 家 及 作 品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林偉傑:《美國困惑》
林偉傑(Lincoln Lin),1997年出生於中國武漢,常駐美國洛杉磯與中國上海的酷兒攝影師/詩人。
林偉傑的攝影作品以私人化的人物肖像為主,其中被探討的多的主題有個人身份,社會制度,以及對愛,戀,性,情的思考。除影像作品之外,詩歌與文字的創作也是和影像作品相輔相成的一個主體,二者缺一不可,撇棄其中一方則會顯得斷章取義與稜模兩可。文字的可調換,利用性,與林的影像作品中所暗示的強烈個人表達,以及身份探索相輔相成。
·李湘東:《天文》
李湘東,1999年生於廣東深圳,湖北美術學院在讀。
「我虛構了一些天文臺,星星,以及現實世界的圖像。天文臺的空間與地外空間成為了觀測者與被觀測者的身份,因為距離過於遙遠,他們之間所跨越的是數十年的時間,觀測者們接受著來自過去的信號,與過去的遙遠空間產生了聯繫。我作為一個空間的介入者,將真實的觀測者和主觀排列的「地外空間」這兩個元素並置,並使他們在我所創造空間中發生反應。」
·張晉銘:《青色迷霧》
張晉銘,1988年出生於昆明,目前在昆明一家性健康公益機構做服務。
「我在性少數社群(LGBTQ+)服務的八年中關注到的個體的生存狀態和心理,希望從個體的感受來映射出社群的一部分現實問題——那一些被藏在深處,未被人挖掘或人們不願觸及、迴避的問題和跡象。關於那些混含在激情裡的痛苦,從自身出發的對社群的擔憂,人們關於病痛的刻板印象,自我認同的困境,無法阻擋的渴望和情感,還有壓抑、身體上跟情感上的壓抑阻滯。
我們的困擾像什麼,像一層薄霧,隱約知道身在哪裡,可總會迷失方向。」
·任澤遠:《你們來過這裡嗎》
任澤遠,1997年出⽣於浙江寧波,畢業於浙江傳媒學院攝影系。
葡萄牙冒險家門德斯·平託在《遠遊記》裡頻繁提到 Por tas de Liampoo (此處特指雙嶼港,明朝隸屬寧波府),這個被稱為「16世紀上海」的東亞⺠間貿易中心如今已經不復存在,歷史學界對於雙嶼港的定位⼀直存在爭議。我先後前往了兩個被廣泛討論的舟山⼩島,兩位島⺠向我講述了了島上關於葡萄⽛人的傳說,並帶領我尋找可能的痕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個⼈遊記與⺠間傳說這兩種「檔案」都夾雜著謊⾔和虛構。派屈克曾談到「歷史是⼀個創造的過程:歷史不僅復原了它的對象,更創造了它的對象」,這個項⽬我以⼀本被質疑真實的遊記和兩段民間傳說的⼝述為出發點,試圖通過圖像和行為去思考和想像那段朦朧的歷史,並向葡萄⽛人發問,你們來過這裡嗎。
· 總 策 展 人 ·
李泊巖
李泊巖,1984年生,獨立策展人。2006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2012年創辦非營利藝術機構再生空間計劃。曾擔任2017年三星堆戲劇節公共展演單元策展人,2018年第二屆深圳當代戲劇雙年展公共空間表演單元策展人,2018年第7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實驗展單元策展人。2019年入選臺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駐館策展人。
· 執 行 策 展 人 ·
熊雨青
熊雨青,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建築系,曾參與策劃天津K11裝置藝術設計、武漢L.A.P.畫廊何博個展、唐晶個展等多個大型當代藝術展覽,即將赴美國紐約大學攻讀藝術管理專業。
· 終 審 評 委 介 紹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唐晶
藝術家、策展人。畢業於德國卡塞爾藝術學院攝影專業,碩士研究生與大師生。自2011年起在《中國攝影》雜誌以雙月刊的形式撰寫專欄《德國當代攝影大師訪談》,並在多家雜誌與媒體發表攝影類評論文章。多次參加中外攝影聯展,代表作《美麗新世界》,《生長》。
何博
藝術創作者、攝影文化工作者。1989年出⽣於四川德陽,北京電影學院圖片攝影創作及理論碩⼠,曾赴法國巴黎第⼋大學交流,現工作⽣活於北京、成都。圍繞現成圖像、業餘影像、災難與暴⼒事件、攝影的真實性等主題進⾏藝術實踐。獲荷蘭LensCulture曝光獎評委選擇獎(2020年),入選荷蘭Foam Talent Call (2018年)、第9屆三影堂攝影獎(2017年)。獲2016年、2018年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優秀攝影師獎,2018年西雙版納國際影像展優秀展覽獎。作品曾在阿姆斯特丹、紐約、倫敦、法蘭克福、伊斯蘭瑪巴德、曼谷、清邁及國內多地展出。
楊達
藝術家、策展人、L.A.P.畫廊創始人、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聯合創始人。曾參與2018年西雙版納國際影像展-海外單元邀請展,策劃2019年清邁攝影節-中國單元邀請展,發起2019、2020年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策劃「異軌」、「無界影像」等影像藝術展。
曾獲「提名2021年德國 C/O柏林新銳藝術家獎」、「2020 年第五屆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駐地獎」、「2019 澳大利亞 BigCi 國際藝術家駐地獎」、「2019 紅門中國新銳藝術家駐地獎」、「 2018 索尼青年攝影師發展計劃「、「Top20 2017 中國當代攝影新銳獎」、「2017 美國國際攝影師聯盟主席獎」、「2017 IPA 攝影獎榮譽獎」、"2016西雙版納國際影像展青年攝影師資助獎「、"2015尋找中國青年瑪格南攝影師獎「等。
範順贊
藝術家、策展人。1984年出生,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攝影系和法國阿爾勒國立攝影學院(研修)。自由攝影藝術家,生活居住於杭州。
第一屆國家藝術基金獲得者。作品曾在法國羅浮宮,美國洛杉磯,澳大利亞,韓國,香港,浙江美術館,三影堂藝術中心展出。曾獲得大理國際影會,平遙國際攝影大展,麗水國際攝影節最佳策展人獎。作品被北京恭王府和國內外多家藝術機構和個人收藏。出版著作《現實給了夢想多少時間》《中國當代攝影圖錄,範順贊》。
周琳婕
策展人、評論家。碩士畢業於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藝術管理和文化管理專業,在泰國從事當代藝術策展工作超10年,先後在V64藝術空間、HOF藝術中心擔任策展人,現為SAC Gallery策展人。曾策劃包括藝術家柯錫傑個展,中國當代攝影藝術家群展「實相」等大型展覽,同時籌劃了泰國與各國大使館的藝術交流展,並且負責海外藝術博覽會項目。
劉蕾
策展人。武漢K11藝術村策展人, 曾策劃展覽「意象隨筆—保羅·胡夫(荷蘭)攝影回顧展」;「德國:藝術之域」;「彼城:裡外的視角「中外攝影師駐地創作計劃」;「絕代風華—一部用藝術連結的城市史」;「湖與湖面的光」;「愛與力量:封城日記」等大型展覽。
早鳥票現已開售
VIP日+公眾開放日四日聯票+贈送定製帆布袋
早鳥票:50元,現場票:80元
公眾開放日三日聯票+贈送定製帆布袋
早鳥票:35元,現場票:60元
定製帆布袋(價值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