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花草的栽植的季節,有的牡丹一般是在秋天進行移栽,牡丹移栽後,第一年度夏往往比較困難,尤其是盆栽的。只有安全度夏了,才能算真正移栽成活。牡丹移栽後容易出現各種病害,特別是花期過後,隨著氣溫升高,病菌活躍,陽光也越來越強,往往會造成牡丹度夏困難,一不小心,甚至有可能就會失敗。下面跟大家分享牡丹倒栽與嫁接都是怎樣的。
一倒栽:倒栽是方言,注意這裡的倒(dǎo)字讀三聲不是讀四聲!不是倒(dào)!倒栽有移栽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指移栽。倒栽實則是指移苗,是將牡丹小苗挖出後重新挪個地方栽種,說白了就是倒騰一下!剛嫁接好的牡丹苗為了省地方種的很近,長的大一點以後,就要移栽,按照正常的間距種植!倒栽是牡丹的一種育苗種植方式。洛陽和菏澤有所區別:洛陽一般是將牡丹小苗挖出後,修剪掉嫁接的芍藥根,促使牡丹自生根生長,發旺。倒栽時長一般要兩年以上。洛陽基本上都經過倒栽的,先嫁接後倒栽再分株,然後定植售賣或直接出售。當然什麼事都不是絕對的,也有未經過倒栽直接出售的。菏澤用鳳丹實生苗作砧木的比較多,倒載的時候一般不必剪去鳳丹砧木根,可原株移栽,或只適當修剪部分老根以促生新根。當然菏澤也有不經過倒栽的。由於兩地用的砧木不一樣,所以有個現象:菏澤的苗子會出鳳丹的土芽,而洛陽的基本不會。
二牡丹嫁接砧木:牡丹嫁接砧木一般常用的有芍藥根(肉質粗根)、牡丹根(品種差的品種或野生品種或種生苗)、鳳丹實生苗、藥實生苗。
1,用芍藥根嫁接的優勢表現為操作簡單、成活率較高。缺點是嫁接後前兩年長勢較慢,待接穗長出自生根後長勢加快。日本培育牡丹基本是以芍藥根嫁接為主。
2,用牡丹根作砧木較差,成活率低。一般大批量育苗時不提倡應用。
3,用鳳丹實生苗嫁接牡丹,優勢是長勢快,枝條粗壯,出苗周期短,成活率高。缺點是操作費力,後期管理繁瑣要去除鳳丹土芽。
4,用芍藥實生苗嫁接牡丹,即用2-3年生芍藥實生苗做砧木嫁接,嫁接後的苗木規格整齊,鬚根多,比以前只用一根芍藥根嫁接的長勢強。現在牡丹基地大批量嫁接一般都用鳳丹實生苗和芍藥實生苗為主。
三嫁接時間和方法:嫁接時間:中原地區,以白露到秋分最好,氣溫20到27℃之間。特別是以白露前後進行嫁接,成活率最高。溫度低於15℃以下不適合進行嫁接。南方地區嫁接時間可適當往後延遲一到兩周。
嫁接方法:鳳丹根一般用劈接法多(砧木直徑粗時,可採取嵌接,砧木接穗粗細相近時,可採取劈接,兩者方法區別不大),當然也可以用貼接法。芍藥根一般多用貼接法,也可以用嵌接法。貼接法相對劈接法而言操作方便比較省工。至於具體用哪種方法,就看各人習慣和熟練程度了。
嫁接完成後,一般可先沙藏20天左右,待傷口初步癒合後再進行栽種。栽種時,砧木根與嫁接點要全部埋入坑中,接穗頂端在水平面平齊。填土栽種完後,再在上面堆土,利於安全過冬。
嫁接完成後,也可不經沙藏而直接進行栽種。不管哪種方式都要注意防雨、水,避免嫁接口被病菌感染。(砧木接穗綁紮固定後一般會掛泥漿,但是否沙藏這個就不一定了。比如菏澤、洛陽那邊土壤本來就是沙質壤土,透氣性好,雨水也不多,直接栽種到大田裡,等於就是沙藏嘛!再比如南方黏土,透氣差,可能雨水也多,那一般就需要先沙藏然後再栽種。未經沙藏的栽種後,頭20天裡肯定不能澆水,期間如遇降雨需用薄膜覆蓋。20天後除非土特幹一般也不需澆水。)
用芍藥根嫁接牡丹,能保持優良品種的固有特性。芍藥根作砧嫁接的牡丹較耐水溼,使牡丹可以在比較潮溼多雨的地方生長。小編以為,南方多雨地區還是用芍藥實生苗嫁接更好一點,容易成活。但芍藥根嫁接的牡丹小苗一般需要進行倒栽。因為芍藥砧木會影響牡丹接穗自生根的生長、發旺。即使不倒栽,將來遲早也要將芍藥根去除掉,因為芍藥根後期老化腐爛容易引起牡丹根跟著腐爛,從而影響牡丹壽命。另外不管用鳳丹苗還是用芍藥根作砧木嫁接的牡丹,只要後期管理得當,活個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