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無論住新家還是住老房子,水、火、電三大隱患都不容忽視。
電路靠師傅,避火看個人。
只有水的隱患是能夠提前規避。
為什麼要做防水?
為了鄰裡和諧,友愛互助……
樓上漏水自己鬧心,自家漏水兩家鬧心。
只要不漏水,大家還能做好朋友!
做衛生間防水,可不止是刷一層防水材料就解決了。
首先,防水的流程咱們必須得知道:
基層處理→彈線→細節部分塗刷防水→全面塗刷防水→閉水試驗→防水保護層
一般以上幾項結束後,還會進行第二次閉水試驗,直到防水性能勘驗無誤。
在此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保你三十年不漏水!
首先是管道。
管道
正所謂三分靠防水,七分靠排水。
衛生間漏水絕大多數問題都是出在管道上。
因為水管通常都是埋在牆裡,一旦發生洩漏非常不好處理,所以儘量衛生間裝修時就需要一次性將所有隱患處理掉。
在焊接安裝過程後,給水管道需降至工作壓力,穩定24小時,如果不滲不漏就是合格。
其次開發商預留的下水管往往與實際需求不對應。
所以在鋪砌水管時,必須做大於管徑的凹槽。
凹槽內抹灰圓滑,之後在凹槽內塗抹防水塗料。
潔具
而有些牆排式的潔具,有可能繞開防水層,隨著牆壁向下滲漏。注意安裝位置,看背後的牆壁是否出現漏水現象。
另外建議購買一些品牌潔具,可以規避掉很多質量問題。
地漏
地磚下積水太多,可能是地漏和下水管沒有裝好,一部分積水會慢慢浸潤水泥砂漿的鋪貼層。
需將地漏牢牢套進下水道內。
瓷磚
也有不少衛生間漏水是瓷磚引起的,導致滲出防水層,做好美縫尤為必要。
如果進行二次裝修,起出瓷磚後需要重新找平,避免下方的防水因厚度不均,從而發生滲漏。
隔壁房間
客臥一般都不會費時費力的去做防水,而有些與衛生間相連的房間,哪怕衛生間的防水做的再好,也有可能通過牆壁的另一面發生滲漏。
所以,把握裝修時的每一個細節,也是防止滲水的關鍵。
防水層高度
一般來說。
衛生間的防水層高度不低於180公分,廚房水層高度不低於35公分,陽臺防水層高度不低於陽出水口位置高度。
閉水試驗
注意衛生間裝修必須做兩次閉水試驗。
一次在裝完防水層後,另一次在入住前、裝好潔具後。
檢查牆角以及管道附近是否有溼潤、滲漏,檢查水面是否有下降等問題。
裝修是自己家的事, 做防水的師傅手藝也參差不齊,敷衍了事。
所以方方面面的裝修知識,各位業主多少還是懂一些比較好,堅決不能走個過場了事!
我是家居君,愛家居、愛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