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之圖」醞釀於偉大心靈

2020-12-04 光明數字報

    一九四〇年五月,徐悲鴻在大吉嶺小住。

    在南亞次大陸,大吉嶺是難得的避暑勝地。印度的夏季炎熱而漫長,英國殖民當局官員和其他有錢人,總是連家帶口,離開蒸籠似的城市,到這裡遠望群山,享受涼爽的空氣。因此,大吉嶺雖然偏遠,別墅與客棧卻不少。

    而徐悲鴻沒有這樣的閒情逸緻,他到這個邊遠小鎮,絕不滿足於泡一杯咖啡或一壺茶,坐在客棧前觀看喜馬拉雅山的風景。儘管有強烈頭痛的高山反應,也知道一路崎嶇不平、危險叢生,他仍要登上喜馬拉雅山,畫出喜馬拉雅山。

    一個陽光充沛的早晨,徐悲鴻和他的友人騎上駿馬,奔向雄偉壯闊的世界屋脊,那是他久已嚮往的神聖高地。他們深入靠近喜馬拉雅山的高原地區,迎著寒氣逼人的陣陣冷風,盤旋在懸崖峭壁之間的蜿蜒山路,連綿起伏的峰巒、皚皚無盡的白雪和飄散在前後的雲朵,還有時不時馬背顛簸的驚險,給他以壯闊而瑰麗的感受。

    在喜馬拉雅山的奇峰之下,一片巨大的山林豁然閃現,色澤竟然如夕陽般的通紅。徐悲鴻驚嘆,海拔如此之高,卻有這般奇樹,周圍沒有任何雜生樹木,連雜草也沒見到,似乎正是平常植物難得生存的自然環境,創造了一種低海拔罕有的美麗。他吟詩曰:

    花上九霄花愈濃,

    四周山盡白雲封。

    向來慣識悠悠態,

    味其滋噓造化功。

    徐悲鴻沐浴著陽光,站在神奇的雪峰之前,雄奇的世界第一峰金光燦爛,讓他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也感到艱苦攀登後的喜悅。

    徐悲鴻說,登喜馬拉雅山是「平生第一快事「。

    對於大自然的頂禮膜拜,叩動著徐悲鴻的心弦。當他把靈魂交給喜馬拉雅山的時候,他感受到大山傳達給人的堅強性格。他所看到的喜馬拉雅山奔騰起伏,直指天穹,他知道喜馬拉雅山脈就在國境上,在祖國的那一端也有它傲岸的身姿。

    於是,這個靠近喜馬拉雅山的小鎮,出現了一個勤奮的寫生者。徐悲鴻帶著紙和筆,不停地四處採風,用速寫記錄著高山峽谷與風土人情,他在積累著創作素材。而他不是桃花源中人,天天收聽廣播,了解國內的最近戰況,隨之或喜或憂。他在一幅《群馬圖》上題寫:「悲鴻時客喜馬拉雅山之大吉嶺,鄂北大勝,豪氣勃發。」

    穿越山峰的茫茫雲海,或許來自一個遊子的故鄉吧。

    而喜馬拉雅山,不正象徵著壓不垮的民族之魂嗎?

    徐悲鴻激動著,忘我地工作著。他運筆揮毫,作了《喜馬拉雅山之晨霧》、《喜馬拉雅山之林》等國畫,他還為喜馬拉雅山畫了「油畫肖像」。一位著名的油畫家說,徐悲鴻喜歡用刀作畫,他不是用軟尖的畫刀,而是用相當硬的刮刀。《喜馬拉雅山》這幅風景油畫的很大部分是用刮刀畫的,樹枝也是用刮刀壓出來的,樹葉也是刮刀粘出來的。

    以刀作筆,與其說作畫,不如說是宣洩。

    在風光旖旎的世界屋脊,徐悲鴻的思緒仍牽掛著戰火中的祖國。一九四○年五月十二日,徐悲鴻給友人王少陵函:

    印度七月起即入雨季,炎暑少剎,故弟至六月底即下山,而行止迄今未定。以工作論,印度最好,但國內催歸殊急,弟擬由南洋再舉行一兩次展覽方歸國。中條山大殲滅戰小鬼將死十萬,最後勝利已極近,國外之人聞之均心慰也。弟之通信處暫定在港中華書局,吾儕一函往來必逾兩月,故由港轉可不損失時間。

    一九四○年十一月的一天,回到聖地尼克坦的徐悲鴻,來到泰戈爾府邸,向泰戈爾辭行,他準備返回新加坡。大病初癒的泰戈爾靠在躺椅上,他穿著徐悲鴻熟悉的黑色寬袖大袍,白髮披肩,白須垂胸,眼睛閃爍著睿智的光芒。泰戈爾語氣舒緩,與徐悲鴻談天說地,徐悲鴻感受著詩翁對人生的洞察與感悟,想到的比喻就是喜馬拉雅山。

    山一樣偉岸的泰戈爾,一生淡泊名利,為追求理想寧可遭人非議。當泰戈爾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後,賀喜信函和電報以及溢美之詞,像一波又一波潮水似的湧來。有一個由五百位社會名流組成的代表團,專程趕來向詩聖表示敬意,泰戈爾耳朵灌滿了好話,他卻直率地說:「先生們,請你們原諒。我無法接受你們如此的厚愛,就像我在最困難的時候不需要幫助,最痛苦的時候不需要安慰一樣,現在我也不需要你們的祝賀和致敬!」

    如同喜馬拉雅山不為風雨所動,信念堅定的泰戈爾也不為盛名所累。徐悲鴻佩服泰戈爾依然深居簡出,把喧囂和虛偽擋在他的故鄉之外。

    泰戈爾對徐悲鴻說:「請你在臨行前幫著挑選我的畫吧。」泰戈爾將在他的大量畫作中精選一批,以便印製泰戈爾畫集。徐悲鴻愉快地答應了。他知道,繪畫如同作詩,是泰戈爾激情宣洩的另一種方式。泰戈爾伏案繪畫時,徐悲鴻在旁邊畫過速寫,泰戈爾似乎忘卻塵世間的一切,全神貫注,心無旁騖,一氣呵成,畫風不俗而奇絕。

    次日,徐悲鴻與國際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約定,在泰戈爾客廳中開始工作。當他面對著堆成山似的泰戈爾畫作,感受到了一位世紀文化巨匠的博大。泰戈爾鍾情於大自然,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奇花異卉,都曾進入他的詩,也進入他的畫,並且打上了印度民族的強烈烙印。徐悲鴻與其是在選畫,不如說是在領悟泰戈爾的心靈。

    泰戈爾秘書告訴他,泰戈爾二十多歲學畫,到當時耄耋之年,大自然的一切都在他的詩與畫中,已存畫作兩千多幅,題材之豐富、內涵之深邃、風格之多樣、數量之可觀,不遜於專業畫家。徐悲鴻從早到晚,用了兩天時間,選出了泰戈爾畫的精品三百幅,最佳之作七十幅,經泰戈爾過目同意,交給印度國際大學出版。

    泰戈爾很滿意徐悲鴻的眼力。他拉著徐悲鴻的手,像對待一個即將出遠門的親人,訴說他對中國友人的思念,對中國遭受戰爭苦難的同情。徐悲鴻對這位老人也依依不捨,他在泰戈爾的精神中領略了許多,對於人類的關愛,對於文化的信念,對於社會的責任。超然物外的泰戈爾,在中國被侵略時不再超脫,大聲說出自己的憤怒。

    泰戈爾聽徐悲鴻講述中國抗戰的艱苦卓絕,深受感動。這位宣揚「大愛與和平」的文學泰鬥,原先對日本心存好感,他訪問過中國一次,去日本則已多次,日本大規模入侵中國,他表示痛心與失望,撰文譴責日本「它那窮兵黷武的咆哮,它那殺人如麻的殘狠的縱情,它那對教育中心的摧毀,它那對人類文明道德條規的毫無血性的背道而馳。」印度國際大學發起捐助中國難民,泰戈爾帶頭捐款五百盧比,表達他的鮮明愛憎。

    徐悲鴻從泰戈爾身上,看到了人類的良心。日本詩人野口寫信給泰戈爾,說日本侵華「不是為了徵服,而是為了糾正中國的錯誤觀念」。泰戈爾把他的回信登在報紙上,他說:「如果你能說服中國人相信,你們的軍隊轟炸他們的城市,使他們的婦女和兒童變成無家可歸的乞丐……如果你能說服這些受難者相信,他們是享受你們的恩待而且最終能挽救他們的民族,那你就沒有必要來說服我們相信貴國的高尚願望了。」

    此時泰戈爾七十九歲了。徐悲鴻當年離開法國巴黎時,與恩師達仰先生告別,那份傷感使他久久不能釋懷。說是再見,其實就是永訣。徐悲鴻與泰戈爾的分手,何嘗沒有同樣的傷感。他把泰戈爾的友好感情珍藏在內心,帶著泰戈爾送給他的詩集離去,而泰戈爾清新雋永的詩意伴著他遠行:「我旅行的時間很長,旅途也是很長的。天剛破曉,我就驅車起行,穿遍廣漠的世界。在許多星球之上,留下轍痕。離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遠。最簡單的音調,需要最艱苦的練習。旅客要在每個生人門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門……」

    一九四一年八月七日,泰戈爾逝世的消息傳到新加坡,告別泰戈爾才八個月的徐悲鴻懷著巨大的悲痛,立即寫就了《泰戈爾翁之繪畫》和《誄泰戈爾先生》兩篇紀念文章,送到《南洋商報》與《星洲日報》兩家報館,分別登載於九月八日兩報的泰戈爾追悼特刊。當天下午17時30分,徐悲鴻趕到新加坡電臺,對著麥克風宣讀自己的廣播稿:

    上個月的七號,亞洲落下一顆巨星,就是印度最大詩人泰戈爾仙逝。我遊印度是由泰戈爾先生的盛意邀請,並在泰戈爾先生所創立的國際大學住了八個月。當然我所見到的,不過是些皮毛,但皮如虎之皮,毛如孔雀之毛,也就夠美麗了。他老人家「九·一八」之前對中國日本一樣,這十幾年來,激動了他的正義感,堂堂正正出面申斥侵略者,指為禍首,直至其臨終前所發表的意見,仍是如此同情中國堅強抗戰,以愛好和平。泰戈爾先生如此激昂鼓舞我們為自由而戰,為正義而戰!為光明而戰!

    徐悲鴻十分珍惜與泰戈爾的友誼。回國後,他把與泰戈爾相聚的合影照片,一直掛在家中的書房。他把泰戈爾看成一個偉大哲人,一個終身摯友。

    在喜馬拉雅山麓的那片土地上,徐悲鴻獨自舔舐感情的傷口,頑強地站立起來。作為一個藝術家,他把個人悲歡放在身後,苦苦構思一篇宏大的時代長卷。

    當徐悲鴻身處印度和平鄉的時候,就懷念著並不和平的祖國。他在送印度友人的《奔馬圖》上題寫:「孑然一身,良朋渺遠,故園灰燼,祖國苦戰,時興感慨耳。」

    此時,國內的戰局進入最為慘烈的階段。為了打通中國與外界的最後一點聯繫,幾十萬中國軍民用最為簡陋的工具、最為堅韌的毅力、最為頑強的拼搏,在中緬邊境的高山峽谷、原始森林中,風餐露宿,血汗橫飛,鑿通了一條生命線路——滇緬公路。

    這悲壯的情景,代表一個民族在絕境中的生存狀態,縈繞在徐悲鴻的腦海中,時時讓他夜不能寐。他為一種悲壯、執著、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所著迷。

    冥冥之中,徐悲鴻感覺到,這正是他多少年來一直在尋找的精神,這是一種照亮他靈魂的精神,一種足以鼓勵千百萬中華兒女的精神,就像他在巴黎羅浮宮裡所見到的宏大戰爭歷史畫卷,能與一個偉大民族的壯舉相襯的畫卷。

    給他鼓舞的是德拉克洛瓦,法蘭西民族的驕傲。

    《一八三○年七月二十八日·自由女神引導人民》,這是一句波瀾壯闊的詩,也是德拉克洛瓦給自己的巨作起的名。這位法國浪漫主義畫家在藝術史上創造了一個奇蹟,用油畫記述法國革命的犧牲精神,寫出這樣一部現實鬥爭的宏偉報告。

    徐悲鴻曾在巴黎羅浮宮,與這幅歷史畫卷久久對視。

    他看到巴黎的街壘瀰漫著硝煙,在鮮血與生命的襯託之下,共和國三色旗在風中狂舞。一位美麗女性迎著槍彈,高高舉著旗幟,引導著起義者去衝鋒陷陣。人們說,這位面對著邪惡無所畏懼的自由女神,就象徵著參加正義之戰的法國。

    法國人因德拉克洛瓦而自豪,把他看成記錄時代的人民畫家。

    徐悲鴻要畫史詩,激勵中國人奮起抵禦侵略的史詩,畫中國的《一八三〇年七月二十八日·自由女神引導人民》,畫一幅屬於東方的偉大史詩。

    這就是後來《愚公移山》這幅歷史巨作的創作起因。

    偉大創作醞釀於偉大心靈。徐悲鴻為此做了長時間的準備,他在西方繪畫的海洋中沉浮,在中國傳統的沉澱裡尋找,無數張畫的打磨,似乎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遠離故土與親友,徐悲鴻是孤獨的,而這孤獨是藝術巔峰生長的沃土。

    他似乎讀懂了德拉克洛瓦的名言:「人最大的不幸之一,是永遠不能被人徹底理解和領會。每當我想到這點時,總覺得這正是生活中無法醫治的創傷,這種創傷註定我的心靈要遭受到無法擺脫的孤獨。」在孤獨中他進入了狀態。

    白鬍子愚公與他的強壯子孫,從洪荒遠古奔來徐悲鴻筆下。他們赤裸著血肉身軀,也赤裸著堅定的信念,背負著青天挖山不止,因為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愚公移山》輪廓在畫家大腦中逐漸地清晰。

    一九四〇年四月二日,徐悲鴻寫信給舒新城,與友人分享他的創作激情:

    一月以來將積蘊二十年之《愚公移山》草成,可當得起一偉大之圖。日內即去喜馬拉雅山,擬以兩月之力,寫成一丈二大幅中國畫:再歸寫成一幅兩丈長之(橫)大油畫,如能如弟理想完成,敝願過半矣。尊處當為弟此作印一專冊也。

    對別人不吝讚揚,而對自己畫作一向低調的徐悲鴻,少有的用了「偉大之圖「的說法,這是一個畫家的自信,在藝術臻於成熟時的自信。

    了解了這些的我們,重新審視這幅我們早已熟悉的畫面,我們發現,原來它所潛藏的內涵是那樣的厚重而廣闊無垠。我們感到了一個畫家的靈魂搏動、心臟的跳躍、血脈的賁張,感到了畫家在創作時的那股燃燒到了極點的情感火焰。

    徐悲鴻對於別人不吝讚揚,對自己卻少有自詡。油畫《愚公移山》卻是一個例外,他給友人寫信就悄悄說過「偉大之圖「的評語,這是一個真實預言。後來《愚公移山》在重慶展出轟動一時,而今早已是中國繪畫史的經典之作。

    (本文摘自《悲鴻生命——徐悲鴻的生前死後》,傅寧軍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5月第二版,定價:53.00元)

相關焦點

  • 禱文丨偉大心靈的禱告(231):3月19日
    偉大心靈的禱告 萊頓師母(Mrs.Mary W.Tileston) 禱告就是快樂,禱告就是愛,禱告就是平安,禱告的美妙之處,是無法用言語來解釋得到,你必須親自去體會;而你是絕對可以體會得到的。
  • 禱文丨偉大心靈的禱告(12):8月12日
    偉大心靈的禱告 萊頓師母(Mrs.Mary W.Tileston) 禱告就是快樂,禱告就是愛,禱告就是平安,禱告的美妙之處,是無法用言語來解釋得到,你必須親自去體會;而你是絕對可以體會得到的。
  • 魔獸世界懷舊服最偉大的獵手任務哪裡交?最偉大的獵手任務流程
    魔獸世界懷舊服最偉大的獵手任務哪裡交?很多玩家表示還不清楚厄運之槌的職業飾品系列任務,想知道獵人飾品怎麼拿,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了魔獸世界懷舊服最偉大的獵手任務流程介紹,感興趣的玩家快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偉大思想理論因何偉大
    原標題:偉大思想理論因何偉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需要偉大思想理論也能夠產生偉大思想理論的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個偉大時代產生的偉大思想理論。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什麼偉大?
  • 《魔獸世界懷舊服》最偉大的獵手任務怎麼做 最偉大的獵手任務流程...
    導 讀 魔獸世界懷舊服最偉大的獵手任務怎麼做?有不少玩家都有這樣的疑問,今天九遊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攻略,希望可以幫到各位玩家。
  • 《魔獸世界懷舊服》最偉大的獵手怎麼交任務 最偉大的獵手任務完成...
    最偉大的獵手任務攻略 【最偉大的獵手】是獵人的職業飾品任務,... 魔獸世界懷舊服遊戲中的獵人的職業飾品任務最偉大的獵手應該怎麼做呢?任務應該怎麼交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攻略,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最偉大的獵手任務攻略
  • ...萬物既偉大又渺小》很「治癒」|萬物既偉大又渺小|吉米·哈利...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 英劇《萬物既偉大又渺小》9月首播以來,成為了英國電視五臺(Channel 5)的收視福將,吸引了330萬觀眾,佔據20.4%的收視份額,是該臺近5年來收視率最高的節目,目前已經宣布將製作第二季。
  • 偉大的護衛犬之經典護衛犬
    掃描圖中二維碼,關注猛犬交流平臺,了解更多犬類知識       偉大的護衛犬
  • 母愛最偉大!動物母子親密嬉戲令人動容(圖)
    原標題:母愛最偉大!動物母子親密嬉戲令人動容(圖)   母愛最偉大!動物母子親密嬉戲令人動容(圖)     英國從這些動物對其幼仔流露出的關愛可以看出,其實不僅僅是人類擁有偉大的母愛,小動物也會受到母親的溺愛。   這些動人的照片是由來自全球各地的攝影師所拍攝的,刻畫的形象包羅萬象,有婆羅洲小猩猩騎在媽媽身上的照片,也有北極熊與自己的幼仔在寒冷的加拿大嬉戲的場景。
  • 文化:三大偉大的澳大利亞建築
    【文化:三大偉大的澳大利亞建築】雪梨雪梨歌劇院由 Hassell研究員和校長Ken Maher 提名 ; AIA 2016-2017 ;建築師 JrnUtzon的總裁;1973年完成;獎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1980年RAIA公民設計獎; RAIA紀念獎,JrnUtzon - 雪梨歌劇院,1992年「偉大的建築豐富了我們的生活,提升了我們的精神。
  • 達·文西:一個文藝復興的偉大靈魂
    因此,從心理補償原理講,父母之愛的雙重缺失,為達·文西的心理成長留下了無可填補的空白;而對這個空白尋求填補的動機,成為達·文西畢生永無衰減的好奇心和求知慾的力量源泉。在芬奇小鎮寂寞的背景下,孤獨的小男孩達·文西那個鑽入一個黑暗洞穴的身影,把對父母之愛的饑渴和對世界秘密的好奇,濃縮成一顆無限探索和創造的心。未來的歷史會證明,這顆心沉默無聲地將自己熔鑄、鍛鍊成人類心靈史上最純粹和堅韌的靈魂結晶。
  • 《你真偉大》
    【你真偉大】主啊我神 每當我舉目觀看禰手所造 一切奇妙大工看見星星 又聽見隆隆雷聲禰的大能 遍滿了宇宙中我靈歌唱 讚美救主我神禰真偉大 何等偉大我靈歌唱 讚美救主我神禰真偉大 何等偉大當我想到 神願意讓祂兒子為我而死
  • 臺籍青年王裕慶:要做祖國偉大復興的參與者
    (資料圖)央廣網北京10月22日消息(記者李金鑫)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講到:「中國夢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這讓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臺灣籍博士王裕慶有感而發,他表示:「臺灣青年也要做祖國偉大復興的參與者。」
  • 《梭羅傳》國內出版:瓦爾登湖畔 這位偉大作家不再被誤讀
    原標題:瓦爾登湖畔 這位偉大作家不再被誤讀 最近,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了國內首部權威的梭羅傳記《梭羅傳:瓦爾登湖畔的心靈人生》,它將帶領我們走近梭羅這位偉大作家、哲學家、思想家鮮為人知的真實心靈。
  • 北極熊母子秀溫馨 盤點動物世界偉大母愛/圖
    原標題:北極熊母子秀溫馨 盤點動物世界偉大母愛/圖   英國《每日郵報》刊登了一組各種動物母子間親密的溫情時刻圖片。從這些圖片中可以看到,其實,不論是哪種動物,母愛總是毫無條件的。從這些動物對其幼仔流露出的關愛可以看出,其實不僅僅是人類擁有偉大的母愛,小動物也會受到母親的溺愛。   這些動人的照片是由來自全球各地的攝影師所拍攝的,刻畫的形象包羅萬象,有婆羅洲小猩猩騎在媽媽身上的照片,也有北極熊與自己的幼仔在寒冷的加拿大嬉戲的場景。
  • 在全球莫蘭迪濃度最高的地方,重獲偉大的寧靜
    正因文化與藝術深厚的根基和積澱,也讓北京成為喬治·莫蘭迪真跡作品中國首展的城市,而縵合·北京有幸成為此次正式對外開放前的預展之地。11月27日下午,預展活動正式開啟。,共鑑原作色彩的藝術魅力,在全球莫蘭迪濃度最高的地方,收穫內心的偉大寧靜。
  • 偉大電影的標準(2)
    不能相信影評人談的「偉大電影」,「偉大」這個詞在英語裡要比在漢語裡更日常,但不夠精確。如果存在一個被廣泛使用、又說不清楚的電影標準,恐怕就是「偉大」。誰能給「偉大電影」下個定義? 賀拉斯認為,詩的功能是甜美(Dulce)而有益的(Utile),偉大的電影也如此。
  • 母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然而請小朋友們和我同聲讚美,只有普天下的母親的愛,或隱或現,或出或沒,不論你用鬥量,用尺量,或是用心靈的度量衡來推測,我的母親對我,你的母親對你,她和他的母親對於她和他,她們的愛是一般的長闊高深,分毫都不差減。朋友們!母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 隱秘而偉大——紮根喜馬拉雅的種子
    隱秘而偉大——紮根喜馬拉雅的種子 2020-11-27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原諒我,成為不了偉大的人
    我們的理想都很偉大,成為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畫家,偉大的明星。偉大和平凡之間,就只能放置大於號麼?偉大 > 平凡?《奇葩說》中有一期的辯題是:終其一生只是個平凡的人,你後悔嗎?辯手詹青雲持正方觀點,她說:「人生有許多活法,但人生終究歸於庸俗;人有很多種選擇,可是終究我們只能擁抱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