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鮮」蹤 浙江野菜採摘指南來了

2021-01-10 溫州新聞網

  鮮嫩的石竹筍,氣味芳香薺菜、馬蘭頭,還有滑溜溜的蓴菜,清爽的水芹……說起春天的野菜,小編直吞口水。每年三四月份,是野菜最豐富的時節!!踏春郊遊好時光,不妨帶上剪刀、菜籃,順便採野菜,既享受明媚春光,也帶回無汙染的天然珍饈。

  這個季節,去安吉的農家樂吃飯,你一定要點道牛尾菜嘗嘗,很多人對這個菜很陌生,但它滑嫩甘美的口感,可能會讓你刮目相看。浙江山區有種馬鞭草科植物叫「豆腐柴」,把它的葉子採下後,磨碎加水擠壓,形成的膠狀物就是純天然的豆腐,可以鮮食也可以曬乾保存,民間叫它「觀音豆腐」。別以為只有寧夏、甘肅才長枸杞,浙江的野生枸杞也不少,現在摘點鮮嫩的莖葉,清炒一下味道很好

  浙江現有野菜700多種

  浙江地處東南沿海,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內陸七山一水二分田,十分適宜野菜的自然生長。目前浙江的各類野菜植物達到700多種,經常擺上老百姓餐桌的有十多種,常見的有馬蘭頭、薺菜、水芹菜、蕨菜、地衣等。浙江省農科院農藝師(退休)洪林,研究植物40多年了,他編有《野菜開發利用新技術》一書,人稱野菜專家。根據民間長期食用的習慣,洪林把野菜分為海菜類、蕈類、蕨菜類、竹筍類、莖葉類、花類、籽實類、根莖類等。

  根據生長環境的不同,野菜又可分為5類:水生型、溼生型、田野型、丘陵型、山地型。

  水生型A

  完全生長在水裡的,比如杭州名菜蓴菜。

  溼生型B

  主要生長在河流、湖泊、沼澤等溼地上。比如蘆葦、蔞蒿,經過加工,也是可以吃的。

  田野型C

  生長在水田、旱地,或曠野路邊。比如薺菜、馬齒莧、水芹菜、馬蘭頭等。

  丘陵型D

  比如丘陵灌木叢中的松乳菇,丘陵荒坡上的野鴉椿、蒲公英等。餘杭人常吃的野茼蒿(當地人叫革命菜)也屬於這個類型。

  山地型E

  向陽坡上的小果薔薇,向陰坡上的變豆菜,溪澗溝谷的鴨兒芹,常見的蕨菜也是山地型野菜。

  菜場的野菜大多是人工栽培的

  現在菜場也有不少品種的野菜賣,但大部分是人工栽培的,而且有的品種和純野生的也不同,比如我們常吃的薺菜,菜場賣的品種大多是北方的大葉薺菜,葉片比本地野生種要肥大,但是香味沒有野生的濃鬱。浙江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的何聖米研究員說:「目前,浙江人工栽培的野菜主要是蕨菜、薺菜、馬蘭、馬齒莧、楤木、蜂鬥菜、鴨兒芹、水芹、敗醬、白花木槿、地蠶、蔞蒿等品種。既然是家養野菜,它在上市前也會有農殘等檢測環節,起碼吃起來比較放心,至於味道,可能因為生長周期和環境等因素,確實會比野生的要遜色些。」洪林介紹,杭州人愛吃的香椿也基本都是種植的了。

  玉蘭花、梔子花居然也是野菜

  「很多陸生植物是有毒的,但是海洋裡的水生植物基本都無毒,完全可以食用,比如浙江沿海一帶居民常吃的苔菜、裙帶菜、壇紫菜等;淡水水生植物比如蓴菜、水蕨等也是一道美味;在水陸交界的過渡地段,淡水區域的蘆葦、蔞蒿、水燭、香蒲等植物,濱海區域的鹽地鹼蓬、珊瑚菜、地膚等植物均可食用。」洪林說:「這個季節很多花都開了,像玉蘭花、梔子花、紫藤花、野薔薇、野百合、白花木槿、刺槐等的花朵,其實都可以食用,摘的時候最好選含苞待放的花,像香氣濃鬱的梔子花,可以炒蛋吃;馬上要開的紫藤花很多地方都有,在允許採摘的地方可以一串串捋下來,清炒味道不錯。」

  什麼時間採野菜

  「採摘野菜關鍵在於鮮嫩」,洪林提醒:過老過硬的植物就不能算野菜了。因此,要保證野菜鮮嫩爽口,必須對野菜的生長周期以及食用部位有深入了解。一般來說,每年的3月至4月,是採摘野菜的黃金季節。比如木本植物,這時嫩莖葉剛剛萌發,就可以作為野菜採收。比如蕨菜的嫩芽,過了4月,可能就長成樹枝了。草本植物裡,如馬蘭頭、五月蒿,三四月份的長勢喜人,莖葉也最嫩。但是,像薺菜、水芹等植物的嫩莖葉,可以從冬季12月份採摘至次年3月份。「有一類野菜很特別,那就是植物的花。採收這些野菜,要與植物花期結合起來。梅花花期最早,二三月就能採了,三月有玉蘭花,四五月有紫藤花、泡桐花,六月還有梔子花……採收花類,花朵將開未開最好。夏天採收花類,最好是早上晚上,中午收下來的花比較焉。」

  如何辨別、採挖野菜

  野菜品種那麼多,這個問題真當不好回答。洪林以水芹與毛茛、蕨菜與線蕨這兩對易混淆的植物舉例。

  左:水芹。 右:毛茛。

  水芹和毛茛都是細柱狀的,莖幹很直,跟我們平常吃的芹菜很像,連葉子都差不多。區別在於水芹莖葉很光滑,毛茛莖葉是有細毛的。毛茛有一定毒性,與皮膚接觸會引起炎症,內服會導致胃腸炎和中毒症狀,不過毒性不會致死。這兩種東西常常長在一起,很難分清楚。如果看到水芹裡混著幾棵有毛的,建議還是不要摘了。

 

  左:蕨。 右:線蕨。

  蕨菜和線蕨兩種植物的嫩芽長得差不多,不過線蕨的莖很細,要比蕨菜細很多。有人把線蕨摘回去做菜吃,弄得拉肚子。線蕨毒性不大的,中藥裡面主要是清熱解毒,如果吃太多,是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另外,還有一種長白色絨毛的密毛蕨,它長得很像食用蕨菜,但它的毛對胃有點影響,一般不建議吃。

  勿把有毒「霜路」當「野人參」?

  帶白色乳汁的植物是有毒的?水溝邊紅豔豔的蛇莓,是被毒蛇蠶食過的果子,不要貪嘴去吃?這些說法到底靠不靠譜?洪林解釋:「首先,有白色乳汁的植物並不一定都有毒,比如蒲公英、苦苣菜都有乳汁,但它們是可食用的野菜,並沒有毒;水溝邊、潮溼地帶的蛇莓其實是一種薔薇科植物,它的紅果沒有毒,但是口感不好,一般不食用。作為草藥,有時會用到,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浙江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的何聖米研究員還特別提醒大家,江浙一帶並沒有大家所說的「野人參」,就是大家經常看到的開一串串白花後長出紫色果子的植物,其實是學名叫「霜路」的有毒植物,大家千萬不能當人參隨便採來吃,也不要抱希望在浙江能找到人參,因為江浙一帶都不產人參。

  哪些人不能吃野菜

  1寧波市中醫院消化科主任王邦才說:「有不少患者誤食或者冒險品嘗一些不知名的野菜,這很容易中毒。中毒最多的就是誤食山裡的野蘑菇。」王邦才建議,春天吃野菜,最好選常見安全的品種。

  2寧波市中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周開說:「薺菜、馬蘭、水芹菜等野菜都有清火的作用,體質虛寒的人最好少吃,以防引起腸胃不適,出現腹痛、腹瀉症狀。」

  3杭州市紅會醫院急診室鄧旻主任說,大多數野菜有去油清火的作用,馬蘭頭、水芹菜,在中醫上屬於辛涼、微寒的食物,無毒,且能清熱解毒。但急診發現,一些年輕女性和兒童吃了太多的馬蘭頭後,容易引發全身皮疹和口周皮炎。另外,急診裡還有一位吃了過量馬齒莧的患者,肚子開始不舒服。馬齒莧是一種藥食兩用植物,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但脾胃不好的人不能多吃,而孕婦吃了後還可能導致流產。

  野菜怎麼洗

  寧波李惠利醫院消化內科醫生鄔麗娜說:「每年春季都會遇到吃野菜中毒的患者,有些是野菜本身毒性導致,有些是因為農藥沒洗淨。」鄔麗娜說:「現在一些農民會自家種野菜,所以,買來的野菜在無法確定是否施肥、治蟲的情況下,吃之前最好做三步才可以食用。」1.先用清水浸泡15分鐘以上;2.再用流動的清水反覆衝洗;3.在食用前,用開水迅速焯一遍,將水倒掉。

  採野菜注意事項

  1、馬路邊、化工廠或垃圾堆邊的野菜不要採;

  2、不認識的野菜或認識模糊的野菜不要採,尤其要避開外觀鮮豔的菌類;

  3、野菜與藥物之間存在一定的禁忌,常服止痛藥、磺胺類藥或易過敏者,應慎重食用;

  4、野菜最好現採現吃。野菜上也許會殘留一些蟲卵,放置過久,蟲卵可能會孵化,汙染野菜品質。烹飪野菜前,最好用熱水焯一到兩分鐘,再用清水浸泡兩小時以上。

  5、洪林喜歡去山地採野菜,因為那裡人類活動少,植物不容易受到化肥、農藥的汙染。「其實,田野型野菜是最不推崇大家採摘的,因為你根本無法知道,在你到來的前一分鐘,地裡的野菜受到過什麼樣的汙染。」

  挖野菜專線挖野菜專線

  浙江省旅遊局曾發布過三條挖野菜專線,反響不錯,推薦你也去試試。

  1九溪路線

  上滿覺隴村—白鶴峰—九溪公園—八覺山瀑布—九溪十八澗—龍井村

  2五雲山路線

  五雲山—琅璫嶺—萬林背山—獅峰—仰家塘

  3大清谷路線

  天竺梅靈隧道南口—柴窯裡—竹竿山—嚴家山—丁家山—碧龍潭—大清谷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綠野鮮蹤┃今夏盛宴,告訴你奈李的由來
    海拔600到880米的山地上,我們主要種植果樹:奈李(7月成熟)是我們的主打品種,還有串珠李(4月成熟),三華李(6月成熟),沙田柚(12月、1月),蜜柚(9月份白肉、紅肉兩個品種)、柿子(10-12月
  • 這野菜名字聽起來詭異,味道是真鮮,很多人沒吃過,遇到別放過
    不過就是長成種子後不受人待見的植物,年輕時候的嫩芽不僅僅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野菜,也是一味名貴的藥材。物質匱乏的年代人們用它來裹腹,而現在生活富裕了,這種野菜很多年輕人別說吃過了,聽都不一定聽過,其實它渾身是寶,味道也真是鮮,遇到別放過。鬼針草嫩芽顏色翠綠,鮮嫩可口,有一股自然界獨有的清香味,而且它不搶味、百搭,可涼拌、可熱炒,還可以充當青菜和麵條一起煮。
  • 揚州噴農藥圍剿一枝黃花,市民採摘野菜時提防農藥中毒
    噴灑除草劑近日,我市多處正在噴灑農藥防除加拿大一枝黃花幼苗,提醒大家在採摘野菜時,一定要提防農藥中毒。正當記者查看蔓延範圍時,一位騎電動車路過的中年男子停了下來,大聲喊:「不要摘野菜!我們剛剛噴過農藥!」這位呂橋社區居民偉久懷告訴記者,由於一枝黃花在城南有蔓延趨勢,這幾年春秋兩季,社區都會組織人手進行防除。「我剛才看你摘了一根嫩苗,以為你把它當成馬蘭頭了。兩小時前我們剛剛在這裡噴過農藥。」
  • 2018年 寧夏 吳忠 桑葚 採摘節
    綠野山莊的桑葚快熟了哦!綠野山莊第一屆桑葚採摘節馬上就開始了!為什麼是喜大普奔的消息呢?    今年開春一場罕見的凍害,使可採摘的水果大量的減少。所以到綠野山莊參加桑葚採摘節是綠色健康出行遊玩的最佳選擇。
  • 被稱為野草的山萵苣,不僅能當野菜吃,還有很多作用
    提前山萵苣,相信年輕人對這個名字很陌生,但是老人們一定對這個名字很熟悉,現在的許多人都追求健康的飲食,會找野菜來嘗嘗鮮,而路邊隨處可見的山萵苣就是老人們小時候經常採摘來吃的。他們小時候就會經常滿山遍野的去尋找野菜來吃,而山萵苣就是一種相比較其他野菜比較好吃的一種野菜,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逐步上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好了起來,許多人都不會再去尋找野菜食用。山萵苣也逐漸淪落成為了路邊隨處可見的野草,無人問津,只有一些老人們看見了這些野菜,會帶回家來食用。
  • 農村野菜,被蛇咬了農民用來敷上,今成高端野菜,作用很多
    其實,東風菜最初是以一種解毒神草的姿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的,要知道,在浙江的民間,東風菜曾廣泛地運用在解蛇毒方面,《本草綱目》中也有關於這種神奇野草的相關記載,其實,後人通過對於東風菜的營養價值分析更挖掘出了很多相當寶貴的功用成分。
  • 這種野菜人稱「苦齋婆」,聞起來有股臭腳丫味道,拿來煲湯味道鮮
    我們都知道,農村最不缺的就是野菜野草了,野菜是農村人們最喜歡吃的一種農村美味,在每年的春夏之際的時候,有很多的野菜是可以拿來吃的,很多人認為野菜不好吃,口感味道都比不上蔬菜,但是你們知道嗎,野菜有很多蔬菜都沒有的功效,吃起來對身體是很好的。
  • 人們吃的這種「毛毛蟲」其實是一種野菜,你有見到過這種野菜嗎?
    人們吃的這種「毛毛蟲」其實是一種野菜,你有見到過這種野菜嗎?我國的野菜種類很多,大家常吃的不僅有草本植物,有時還會吃一些植物的樹芽、花朵、根莖、樹葉等。很多野菜在國內很多地方都有分布,不過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食用這些野菜的。
  • 野菜這樣做湯,鮮香味美,特別好喝
    導語:歡迎來到烈火美食生活,野菜這樣做湯,鮮香味美,特別好喝。今天在一野外採了一些下才回來,今天用她做一道養生湯,先把莧菜摘一下,曲內頁的部分梗有點老了,咱就不要了。現在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蔬菜,野生的莧菜也不例外,特別是含有較多的鐵、鈣等礦物質,同時含有較多的維生素,營養價值職高,如果您看見這種野菜不要。錯過把莧菜清洗乾淨,多清洗幾遍,洗去上面的塵土。準備一塊豆腐切成條,然後把蔥切成蔥花,反正打入兩個雞蛋備用。
  • 田間路邊這種野菜,農村人想吃多少摘多少,市場價一斤15元
    生活在農村的人有好處也有壞處,對於在吃方面完全不用愁,不管是補充人體哪種元素都可以吃外面自然生長起來的野菜,這是生長在城裡所沒有的,這種野菜鄉下人稱是雲星菜,它的主要功效是補充胡蘿蔔素,也有人在製作栽培這種野菜,但是比起人工種植的,野生的更有價值同時也會更好吃
  • 石家莊農家樂租地哪裡好 綠野莊園帶你體驗真正的收穫樂趣
    採訪中,綠野莊園鄧村園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綠野莊園開心農場主導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居民可以在農場內租用一塊菜地來種自己喜歡的菜;養一棵樹收穫自己的果實,在閒暇的周末遠離城市的喧囂,回歸自然,在享受純天然綠色食品的同時也為心靈尋找到一方淨土。「我們主打就是綠色和體驗兩大概念,現代人都非常的注重養生與保健,對原生態的綠色食品更是青睞有加。
  • 農村地區的這種野菜,生長在石頭上的野菜,用來煮湯味道很不錯!
    農村地區的這種野菜,生長在石頭上的野菜,用來煮湯味道很不錯!在農村,我們了解的最多的野生植物就是野菜了,農村的野草這麼的多,你們都吃過哪些呢?在一些農村地區,有這樣的一種野菜,是生長在石頭上面的,葉片也是很肥厚的,就像是多肉一樣,就如圖片上所展示的一樣,你們知道這種野菜叫什麼名字嗎?
  • 純綠色的野菜,走過路過別錯過
    苦,我曾在張家口農村吃過這種野菜,那是涼拌的,開始覺得苦了點,但這不是讓你放棄逃避的苦,你會發現自己越吃越想吃,這種苦麻菜的苦,是讓你欲罷不能的苦,你會瞬間愛上這種野菜就因為其獨特的苦。2 灰灰菜有的地方也叫灰菜,營養價值很高,在農村隨處可見,涼拌做餡都可以,這個野菜分兩種 可食用的灰菜和有毒灰菜,我們採摘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凡是葉子背面帶紫色的,就是有毒灰灰菜,千萬不可食用,野菜雖好,也要懂得選擇甄別,有所吃有所不吃,野菜涉及面太大良莠不齊 龍蛇混雜,千萬要謹慎從事
  • 6月,遇到這野菜別錯過,正是當季,3塊錢一斤,多吃有益健康
    馬齒莧是現在正是當季的野菜,每逢這段時間,我們的農村的地裡,都會長滿了許多這種野菜,我們在老家的叫法也跟它的學名,叫法不一樣,我們這邊更多的叫法是叫:「螞蚱菜」,雖然名字確實很多人都很少聽說過,但是它還是很受我們當地人的喜好,當然它在其他的地區也有很多的叫法,比如「馬莧,五行草,長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繩菜,馬齒菜,螞蚱菜
  • 新鮮的有毒,曬乾後卻成極品野菜,10元一斤被譽為「健腦菜」
    其中有一類十分的特殊,是別的國家所沒有的,那就是野菜,可以說野菜算是我國十分獨特的一種食材,早在3、4千年就已經被古人們開始食用了,比如在《詩經》中就記載了荇菜、卷耳、芣苢、蕨、薇、蘋、藻等不下20種的野菜。野菜好吃,但是很多野菜卻十分的特別,需要經過特殊處理之後才能吃,比如黃花菜就是如此,新鮮的黃花菜有毒,曬乾後卻成極品野菜,如今10元一斤被譽為「健腦菜」。
  • 兒時的記憶,這21種野菜,全都吃過的算你牛!
    就經常下到田間地頭去挖野菜回來吃,各種各樣的野菜,經過媽媽的手藝烹飪,就成了兒時記憶中最深刻的菜了。今天小編決定帶你重新回憶一下當年的味道,這21種野菜,全都吃過的算你牛!刺兒菜刺兒菜的嫩苗又是野菜,炒食、做湯均可。刺兒菜秋季採根,除去莖葉,洗淨鮮用或曬乾切段用;春、夏採幼嫩的全株,洗淨鮮用。秋季新萌生的越冬型,也是鮮嫩可口。
  • 我與野菜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我愛吃野菜,大概是因為他們是大自然的造化,吸收天地日月精華(光合作用),所以更是滋味無窮。小時候吃過的野菜有很多種,灰灰菜、地菜、野芹菜、馬齒莧、魚香草、汗菜、狗兒秧、苦喇菜、香椿芽、榆錢樹葉、荊菜、野木耳。每一種菜都給我兒時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 雲南各個地方野菜大全,有你家鄉的麼
    雲南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生長著多種多樣的野菜,已成為很多人餐桌上的美味佳餚,在雲南,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鮮的野菜,這些健康又好吃的生態野味,簡直是各路吃貨的福音,如果能夠自己到山裡去採摘,也是樂趣無窮的。
  • 中國四大野菜區域,竟然有它!
    主要分布在長白山脈、秦嶺山脈、 雲貴山區和西藏地區 這四個區域的野菜 佔到了全國野菜的62.3% 西藏百姓似乎對野菜從來不感興趣 對比內地瘋狂採挖野菜的架勢
  • 不要隨意採摘食用野生蘑菇
    原標題:不要隨意採摘食用野生蘑菇本報訊 (記者焦莉莉)日前,省市場監管局發布夏秋季節食品安全警示,提醒廣大市民和餐飲企業,夏秋季節,野生蘑菇、野菜等生長旺盛,如誤採、誤食可能帶來重大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個人不要隨意採摘、食用野生蘑菇、野菜、野生貝類等安全性不明食材,日常生活加工食品要符合規範,要充分認識到有毒生物的危害。野生蘑菇、野菜、野生貝類等品種繁多,安全性不易判斷,如發生誤食中毒事件,後果嚴重。要從正規渠道購買食材,選擇正規超市、店鋪、市場,仔細辨別食材品名和來源,保留好購物票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