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嫩的石竹筍,氣味芳香薺菜、馬蘭頭,還有滑溜溜的蓴菜,清爽的水芹……說起春天的野菜,小編直吞口水。每年三四月份,是野菜最豐富的時節!!踏春郊遊好時光,不妨帶上剪刀、菜籃,順便採野菜,既享受明媚春光,也帶回無汙染的天然珍饈。
這個季節,去安吉的農家樂吃飯,你一定要點道牛尾菜嘗嘗,很多人對這個菜很陌生,但它滑嫩甘美的口感,可能會讓你刮目相看。浙江山區有種馬鞭草科植物叫「豆腐柴」,把它的葉子採下後,磨碎加水擠壓,形成的膠狀物就是純天然的豆腐,可以鮮食也可以曬乾保存,民間叫它「觀音豆腐」。別以為只有寧夏、甘肅才長枸杞,浙江的野生枸杞也不少,現在摘點鮮嫩的莖葉,清炒一下味道很好
浙江現有野菜700多種
浙江地處東南沿海,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內陸七山一水二分田,十分適宜野菜的自然生長。目前浙江的各類野菜植物達到700多種,經常擺上老百姓餐桌的有十多種,常見的有馬蘭頭、薺菜、水芹菜、蕨菜、地衣等。浙江省農科院農藝師(退休)洪林,研究植物40多年了,他編有《野菜開發利用新技術》一書,人稱野菜專家。根據民間長期食用的習慣,洪林把野菜分為海菜類、蕈類、蕨菜類、竹筍類、莖葉類、花類、籽實類、根莖類等。
根據生長環境的不同,野菜又可分為5類:水生型、溼生型、田野型、丘陵型、山地型。
水生型A
完全生長在水裡的,比如杭州名菜蓴菜。
溼生型B
主要生長在河流、湖泊、沼澤等溼地上。比如蘆葦、蔞蒿,經過加工,也是可以吃的。
田野型C
生長在水田、旱地,或曠野路邊。比如薺菜、馬齒莧、水芹菜、馬蘭頭等。
丘陵型D
比如丘陵灌木叢中的松乳菇,丘陵荒坡上的野鴉椿、蒲公英等。餘杭人常吃的野茼蒿(當地人叫革命菜)也屬於這個類型。
山地型E
向陽坡上的小果薔薇,向陰坡上的變豆菜,溪澗溝谷的鴨兒芹,常見的蕨菜也是山地型野菜。
菜場的野菜大多是人工栽培的
現在菜場也有不少品種的野菜賣,但大部分是人工栽培的,而且有的品種和純野生的也不同,比如我們常吃的薺菜,菜場賣的品種大多是北方的大葉薺菜,葉片比本地野生種要肥大,但是香味沒有野生的濃鬱。浙江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的何聖米研究員說:「目前,浙江人工栽培的野菜主要是蕨菜、薺菜、馬蘭、馬齒莧、楤木、蜂鬥菜、鴨兒芹、水芹、敗醬、白花木槿、地蠶、蔞蒿等品種。既然是家養野菜,它在上市前也會有農殘等檢測環節,起碼吃起來比較放心,至於味道,可能因為生長周期和環境等因素,確實會比野生的要遜色些。」洪林介紹,杭州人愛吃的香椿也基本都是種植的了。
玉蘭花、梔子花居然也是野菜
「很多陸生植物是有毒的,但是海洋裡的水生植物基本都無毒,完全可以食用,比如浙江沿海一帶居民常吃的苔菜、裙帶菜、壇紫菜等;淡水水生植物比如蓴菜、水蕨等也是一道美味;在水陸交界的過渡地段,淡水區域的蘆葦、蔞蒿、水燭、香蒲等植物,濱海區域的鹽地鹼蓬、珊瑚菜、地膚等植物均可食用。」洪林說:「這個季節很多花都開了,像玉蘭花、梔子花、紫藤花、野薔薇、野百合、白花木槿、刺槐等的花朵,其實都可以食用,摘的時候最好選含苞待放的花,像香氣濃鬱的梔子花,可以炒蛋吃;馬上要開的紫藤花很多地方都有,在允許採摘的地方可以一串串捋下來,清炒味道不錯。」
什麼時間採野菜
「採摘野菜關鍵在於鮮嫩」,洪林提醒:過老過硬的植物就不能算野菜了。因此,要保證野菜鮮嫩爽口,必須對野菜的生長周期以及食用部位有深入了解。一般來說,每年的3月至4月,是採摘野菜的黃金季節。比如木本植物,這時嫩莖葉剛剛萌發,就可以作為野菜採收。比如蕨菜的嫩芽,過了4月,可能就長成樹枝了。草本植物裡,如馬蘭頭、五月蒿,三四月份的長勢喜人,莖葉也最嫩。但是,像薺菜、水芹等植物的嫩莖葉,可以從冬季12月份採摘至次年3月份。「有一類野菜很特別,那就是植物的花。採收這些野菜,要與植物花期結合起來。梅花花期最早,二三月就能採了,三月有玉蘭花,四五月有紫藤花、泡桐花,六月還有梔子花……採收花類,花朵將開未開最好。夏天採收花類,最好是早上晚上,中午收下來的花比較焉。」
如何辨別、採挖野菜
野菜品種那麼多,這個問題真當不好回答。洪林以水芹與毛茛、蕨菜與線蕨這兩對易混淆的植物舉例。
左:水芹。 右:毛茛。
水芹和毛茛都是細柱狀的,莖幹很直,跟我們平常吃的芹菜很像,連葉子都差不多。區別在於水芹莖葉很光滑,毛茛莖葉是有細毛的。毛茛有一定毒性,與皮膚接觸會引起炎症,內服會導致胃腸炎和中毒症狀,不過毒性不會致死。這兩種東西常常長在一起,很難分清楚。如果看到水芹裡混著幾棵有毛的,建議還是不要摘了。
左:蕨。 右:線蕨。
蕨菜和線蕨兩種植物的嫩芽長得差不多,不過線蕨的莖很細,要比蕨菜細很多。有人把線蕨摘回去做菜吃,弄得拉肚子。線蕨毒性不大的,中藥裡面主要是清熱解毒,如果吃太多,是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另外,還有一種長白色絨毛的密毛蕨,它長得很像食用蕨菜,但它的毛對胃有點影響,一般不建議吃。
勿把有毒「霜路」當「野人參」?
帶白色乳汁的植物是有毒的?水溝邊紅豔豔的蛇莓,是被毒蛇蠶食過的果子,不要貪嘴去吃?這些說法到底靠不靠譜?洪林解釋:「首先,有白色乳汁的植物並不一定都有毒,比如蒲公英、苦苣菜都有乳汁,但它們是可食用的野菜,並沒有毒;水溝邊、潮溼地帶的蛇莓其實是一種薔薇科植物,它的紅果沒有毒,但是口感不好,一般不食用。作為草藥,有時會用到,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浙江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的何聖米研究員還特別提醒大家,江浙一帶並沒有大家所說的「野人參」,就是大家經常看到的開一串串白花後長出紫色果子的植物,其實是學名叫「霜路」的有毒植物,大家千萬不能當人參隨便採來吃,也不要抱希望在浙江能找到人參,因為江浙一帶都不產人參。
哪些人不能吃野菜
1寧波市中醫院消化科主任王邦才說:「有不少患者誤食或者冒險品嘗一些不知名的野菜,這很容易中毒。中毒最多的就是誤食山裡的野蘑菇。」王邦才建議,春天吃野菜,最好選常見安全的品種。
2寧波市中醫院營養科副主任周開說:「薺菜、馬蘭、水芹菜等野菜都有清火的作用,體質虛寒的人最好少吃,以防引起腸胃不適,出現腹痛、腹瀉症狀。」
3杭州市紅會醫院急診室鄧旻主任說,大多數野菜有去油清火的作用,馬蘭頭、水芹菜,在中醫上屬於辛涼、微寒的食物,無毒,且能清熱解毒。但急診發現,一些年輕女性和兒童吃了太多的馬蘭頭後,容易引發全身皮疹和口周皮炎。另外,急診裡還有一位吃了過量馬齒莧的患者,肚子開始不舒服。馬齒莧是一種藥食兩用植物,有清熱利溼、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的作用。但脾胃不好的人不能多吃,而孕婦吃了後還可能導致流產。
野菜怎麼洗
寧波李惠利醫院消化內科醫生鄔麗娜說:「每年春季都會遇到吃野菜中毒的患者,有些是野菜本身毒性導致,有些是因為農藥沒洗淨。」鄔麗娜說:「現在一些農民會自家種野菜,所以,買來的野菜在無法確定是否施肥、治蟲的情況下,吃之前最好做三步才可以食用。」1.先用清水浸泡15分鐘以上;2.再用流動的清水反覆衝洗;3.在食用前,用開水迅速焯一遍,將水倒掉。
採野菜注意事項
1、馬路邊、化工廠或垃圾堆邊的野菜不要採;
2、不認識的野菜或認識模糊的野菜不要採,尤其要避開外觀鮮豔的菌類;
3、野菜與藥物之間存在一定的禁忌,常服止痛藥、磺胺類藥或易過敏者,應慎重食用;
4、野菜最好現採現吃。野菜上也許會殘留一些蟲卵,放置過久,蟲卵可能會孵化,汙染野菜品質。烹飪野菜前,最好用熱水焯一到兩分鐘,再用清水浸泡兩小時以上。
5、洪林喜歡去山地採野菜,因為那裡人類活動少,植物不容易受到化肥、農藥的汙染。「其實,田野型野菜是最不推崇大家採摘的,因為你根本無法知道,在你到來的前一分鐘,地裡的野菜受到過什麼樣的汙染。」
挖野菜專線挖野菜專線
浙江省旅遊局曾發布過三條挖野菜專線,反響不錯,推薦你也去試試。
1九溪路線
上滿覺隴村—白鶴峰—九溪公園—八覺山瀑布—九溪十八澗—龍井村
2五雲山路線
五雲山—琅璫嶺—萬林背山—獅峰—仰家塘
3大清谷路線
天竺梅靈隧道南口—柴窯裡—竹竿山—嚴家山—丁家山—碧龍潭—大清谷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