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蟲為什麼可以成為地球生物圈的第一個霸主?

2021-01-09 至頂網

150億年前,宇宙誕生奠定了地球產生的物質基礎,而地球作為一個行星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此後,由簡單到複雜,各個組成部分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影響。地球系統的運動及由此帶來的形貌變遷、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共同構成了地球的歷史。

地球已存在了46億年之久,但動物界第一次大發展是在距今6億年前的寒武紀。寒武紀最多的動物就是三葉蟲,約佔化石保存總數的60%。因此,有人把寒武紀叫做「三葉蟲的時代」,到了晚寒武紀、奧陶紀達到巔峰,有超過1500個屬、15000多個種。

由於三葉蟲化石大多保存在細膩如脂的石灰巖或頁巖中,因此,不僅其外殼特徵顯而易見,有時連內部構造也保存得很好。所以,古生物學對三葉蟲的研究已經非常透徹,其中比較有趣的在於當屬它獨特的眼睛活動方式。

三葉蟲是第一種進化出視覺系統的動物,而且是複眼。複眼不僅對運動的物體非常敏感,而且還能建立立體視覺。三葉蟲複眼的獨特構造還使具有不尋常的景深,觀察遠近物體都能同樣精確地聚焦,並把圖像扭曲降到最低,真實地還原圖像。

形態各異的三葉蟲的生活習性也必定是多種多樣。它們大多生活在淺海底部,過著爬行或半遊泳生活,如多角蟲,它的肋刺和尾刺都很發育發達,使之不至於陷入淤泥之中,而且還長著柄狀眼,這樣的眼睛不僅可以防止淤泥影響視覺,而且可以儘可能開拓觀測範圍。

在多彩多姿的節肢動物世界,三葉蟲的很多構造都在今日多種動物身上得以復現。想像一下,在5億年前的古生代,有超過15000種三葉蟲,以千姿百態悠遊于波濤汪洋中,就像今天穿梭花叢、千姿百媚的蝴蝶,把多樣的世界妝點得更加絢麗,這是多麼有趣的生命。

縱觀地球發展史,生態每次紀元大迭代,都會存在引起穩態轉化的關鍵時刻。可塑性強的生物能夠抓住關鍵時機,將外部因素轉化為內部個體的發展機會,這種在變化趨勢上的聚集,使整個生態系統都實現了大規模的物種進化。

穩態轉化以生態系統狀態對環境條件的響應軌跡為基礎。生態系統狀態在一定範圍內響應相當遲緩,而接近某一臨界水平時會強烈地響應,並形成關鍵時刻,學術名詞為:突變。

三葉蟲出現眼睛是生物進化的一大亮點,因為它徹底改變了生命活動的許多規則。在眼睛出現之前,生物的形態是溫和、馴服的;出現眼睛則意味著充滿競爭的世界拉開了序幕。眼睛使許多動物成為主動的獵食者,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生物進化的步伐。

這種進化的關鍵時刻不斷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上演。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三葉蟲抓住時機進化成有眼生物,稱霸海洋,形成新的生態;人類的祖先抓住天機,掌握用火,躍居食物鏈頂端,使人類進化向前邁進一大步。

同樣,ICT生態也存在進化的關鍵時刻,新技術層出不窮讓這個生態系統不斷改變,每一個「物種」都身在其中,或抓住機會擁抱變化,或錯過關鍵時刻淡出舞臺。在ICT生態急劇變化的今天,華為率先於2016年的全聯接大會上正式發布了「哥斯大黎加式生態」願景,並於2017年正式提出「生態夥伴」的概念,將面向ICT市場的「合作夥伴大會」首次命名為「生態夥伴大會」。2017年底,華為正式發布全新願景,即華為立志:把數字世界帶入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基於全新的願景,在2018年的生態夥伴大會,華為又再次發布了「華為雲生態青島行動計劃」,同時宣告「生態紀」的到來。

在數位化轉型的大趨勢下,前沿技術集中爆發,數字生產力喚醒增長新動力,給更多行業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技術+需求」正驅動著ICT生態加速融合,需要更加多元化的角色和複合化的能力,ICT生態開始邁向新的紀元,華為將其定義為「生態紀」。「生態紀」作為一個新紀元,它的誕生和成長同樣也是基於過去ICT生態發展進化的成果。

那麼,隨著「生態紀」的到來,引發生態關鍵時刻的外部因素是什麼?

是「火」?是「眼」?是下一隻黑天鵝,隔壁的灰犀牛,是量子科技?是人工智慧?還是區塊鏈…

這些因素又與智能世界的構建有什麼關聯?

也許,今年的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將會揭示答案!

相關焦點

  • 最早稱霸地球的生物——三葉蟲,為何突然間全部滅絕?
    三葉蟲是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的一種無脊椎動物,它們被認為是最早稱霸地球的生物,誕生於大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是寒武紀裡數量最多的動物,約佔化石保存總數的60%。在那個時代,三葉蟲還沒有遇到有力的競爭對手,也因此稱霸了整個寒武紀,然而,它們卻在2.5億年前二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全部消失。這是為什麼?
  • 地球主宰者:那些年的地球霸主
    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約5.41億年前,由於寒武紀生物大爆炸,出現了地球如今大多數動物的祖先,所以我們要說在地球46億年歷史長河中出現的地球霸主,是指5.41億年前到迄今為止的生物集體你方唱罷我登場的亮相。8億年前,地球處于震旦紀時期,那時的生物基本生長在海洋裡面,且極其稀小。其中有一種名為環輪水母的生物,是當時海洋的霸主。
  • 沉於時間長河的三葉蟲
    如果說巖石是一頁頁記錄著地球變遷的史書,那麼三葉蟲就是這本史書中的一個篇章。寒武紀時期就出現的最有代表性的遠古生物,屬於節肢動物。,前後在古生代的地球上繁榮了3億多年,並演化出眾多的種類,有的長達70cm,有的卻只有2mm。
  •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物嗎?史前人類是否存在呢?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慧生物嗎?史前人類是否存在呢?地球目前是人類所發現的唯一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在浩瀚的宇宙當中,蘊含著無數的天體,但卻並不能適合人類生存。根據達爾文在進化論中所闡述的道理,地球上所有的物種都是有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這樣一個進化的過程所形成的。就算是人類這樣高級的生物也逃不過進化。換句話來說,人類是進化最傑出的代表作。地球誕生已經有了46億年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時間長和當中曾經出現過無數的文明,3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個霸主生物,那就是恐龍,而一場小行星的撞擊,使得地球曾經的霸主恐龍消失在了這個星球之上。
  • 為什麼三葉蟲滅絕後再也沒有從單細胞進化出新的三葉蟲?
    現在新的物種應該是單細胞到單細胞,魚到魚,鳥到鳥,為什麼再沒出現海生植物到陸生植物,蟲到動物?如果演變一直是隨機幾十億過去了為什麼相存的單細胞一次都沒有突變成多細胞?就好比為什麼三葉蟲滅絕後沒有從單細胞進化出新的三葉蟲?
  • 地球上唯一的藍血生物,是三葉蟲的近親,現已瀕臨滅絕!
    不光是人類的血液,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紅色的血液。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今天就說一說地球上唯一的藍血生物。它是三葉蟲的近親,可惜現在已經頻臨滅絕了。它的名字叫「鱟」,諧音「厚」。鱟有著足夠久的生存歷史,早在5.05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了鱟這種生物。
  • 最早稱霸地球的動物!外表酷似外星生物,最後為何滅絕了?
    地球是人類誕生的搖籃,我們在地球上誕生也只不過幾百萬年,我們對它來說只是一個匆匆的路人,說不定在我們之前也有過類似的文明,和我們現在一樣遍布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後來因為生物大滅絕和其他各種原因,就全部消失不見了。
  • 陸地不好混了,近視眼生物轉而成為海洋霸主?
    要想成為海底霸主,靠的可不僅僅是遊動速度快。滄龍的頭部非常強壯,下顎關節緊密,圓錐形的牙齒十分尖利且呈倒鉤狀。據推測,滄龍捕獵時,上下顎咬合的巨大扭力能將獵物攔腰扭斷。看到這裡,不禁讓小編想到了當今陸地上另外一種強大的生物鱷魚。
  • 地球上曾經的霸主奇蝦,體積是小龍蝦的三千倍
    —劉慈欣《三體》人類是現今世界當之無愧的霸主,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決定著其他物種的生死。但在地球演化的四十多億年時間裡,在人類出現之前,這個星球上曾經有過無數的霸主,它們也在這個藍色的星球上生存過,鬥爭過。它們曾經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傲視其他生物,但終究沒有抵過環境的變化、新興霸主的登場。它們來過,它們又走了。
  • 如果人類突然從地球消失,最有希望成為新霸主的會是哪一個物種?
    依靠智慧,我們一步步成為了地球的霸主,並形成了人類文明發展到現在的科技文明。通過以上這些描述我們可以看出,沒有哪一種霸主級生物可以永遠稱霸地球。不管是巨蟲時代還是恐龍時代,它們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災難而滅絕,人類雖然是智慧生命,已經走向了科技時代,但是我們也不敢保證,人類就可以永遠延續下去。
  • 7大遠古海洋霸主,虎鯨只能稱小弟?
    在此期間,海洋中出現了幾種典型的生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三葉蟲、海蠍子和鸚鵡螺。鸚鵡螺公司會毫不猶豫地討論誰是這個時期的海洋霸主。 鸚鵡螺可以吃三葉蟲。據說它有12米長,被認為是當時海洋中最可怕的生物。雖然現代鸚鵡螺對我們來說看起來很小,但如果打撈上一隻10米以上的鸚鵡螺,我想知道它是否會被當作怪物對待。
  • 為什麼地球「霸主」大都是兩足行走的動物?
    為什麼只有兩足行走的生物才能「稱霸地球」?這是兩個比較複雜的問題,我們先說答案:鱷魚的祖先並不是恐龍,確切地說鱷魚和恐龍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它們是同一時期不同分化的結果。從已知地球不同地質年代的「霸主」來看,確實是兩足行走的生物居多。下面我們再來詳細的解析一下這兩個問題。
  • 陽春三月,與三葉蟲來一場穿越時空的約會
    想要了解地球,了解生命的故事,就要走近地殼這座博物館,它的主要藏品就是化石。「地殼是一家藏品極其豐富的博物館,但這裡間隔極其久遠的時間才會製作一次標本。」在地球46億年的生命中,不僅出現過恐龍這樣的地球霸主,也出現過昆明蟲這樣的微小生物,在無數的生命輪迴中,從最簡單的生物到現在的高等動物,地球上曾經的生命幾乎99.9%以上都會化為烏有。據認為,10億根骨頭當中,只有大約1根能變成化石。據估計,在1萬個物種當中,不足一種有化石記錄。這僅有很少的一部分以化石的形式留下來,提醒著我們,在這個歲月長河中的無數生物曾經的生命故事。
  •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是什麼 巨齒鯊是地球最強生物體
    由傑森·斯坦森以及李冰冰主演的電影《巨齒鯊》將在明天上映,這部電影是由一部同名小說改編的,而片名巨齒鯊則是海洋中的恐怖生物,知道了巨齒鯊的名字,大家也要了解一下史前海洋中的三大霸主。   奇蝦   雖然奇蝦也叫蝦,但是它是史前海洋三大霸主之一,和我們現代的蝦關係不大。
  • 它是地球上首位霸主
    這期小編先帶來一隻「古董級」生物,它長得像一隻巨大的「皮皮蝦」,來自5.3億年前的地球首位霸主,它的名字叫「奇蝦」。相信不少小夥伴們看過紀錄片吧,它可喜歡吃三葉蟲了;沒有看過紀錄片的小夥伴也該玩過「神奇寶貝卡」吧,「太古羽蟲」的原型生物就是奇蝦!下面一起跟隨小編的視角,看看遊戲中的奇蝦有多厲害!
  • 遠古地球曾有6個人種,為什麼只有智人進化成高智慧生物?
    但是地球上在人類誕生之前還有很多生物,這不禁會讓我們思考:地球上誕生的第一個生命體是什麼?它或許可以說是地球上所有生命體的共同祖先,而經過漫長的時間後,相信那個生命體也慢慢進化成其它的生物。距今2.3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第一任「霸主」——恐龍,隨之一起出現的還有哺乳類動物。但是在那個時代裡,恐龍主宰著地球,而哺乳類動物體型較小。如果不想被恐龍吃掉,哺乳動物只好晚上才出來覓食和活動。
  • 當三葉蟲統治地球(上)
    三葉蟲是最早出現的節肢動物,在魚類成為優勢動物前,遠古海洋裡到處都是它們的蹤跡。超過1500個屬、15000多個種的三葉蟲群體,用動物最早演化出的眼睛,冷眼記錄著整個古生代的生命史。得益於其久遠的發現史和豐富的化石,它們的故事也如史詩般壯闊,其盛名堪比暴龍。
  • 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 是誰「謀殺」了海洋中的八成生物
    人們熟知的三葉蟲,是當時一種比較常見的生物,在我國許多地方都能挖掘到它的化石。在5億年前的海洋中,三葉蟲曾佔據主導地位,堪稱海中霸主。但在這一次大滅絕中,三葉蟲徹底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過。不僅是三葉蟲,這次生物大滅絕造成古生代非常繁盛的動物群中許多主要門類滅絕或者大幅減少。
  • 進化最成功的古生物—三葉蟲
    三葉蟲體型懸殊巨大,最小的僅有幾毫米,而最大的體型可達80-90釐米。它們主要生活的海洋底部,有的善於遊泳、有的善於挖洞、有的渾身帶刺、有的可以像潮溼蟲一樣捲縮著身體。不得不說它們是個奇特的物種。三葉蟲這種小物種主要以食物殘渣和更小的動物為生。因為它們處於食物鏈低端,所以進化出了堅硬的甲殼。儘管如此,它們還是會遭到魚類、鸚鵡螺以及奇蝦的攻擊。
  • 遠古生物三葉蟲,從上千種類別到最後滅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三葉蟲適應性極強三葉蟲是一種奇特的生物,它們看起來就像戴著頭盔一樣,並且地球上生存長達2.7億年之久。這些甲殼類無脊椎動物的物種曾經有數千種之多,它們在海洋中覓食,更是在兩次大規模滅絕中倖存下來。但大約2.52億年前,三葉蟲從化石記錄中消失了,是什麼最終消滅了這類適應性極強的海底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