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是一個開放的國度,也是一個移民國家。縱觀巴西人口的歷史就是一部移民的歷史,僅1884年至1962年就有近500萬歐洲人移民到巴西,當然也有不少東方人,如日本人、中國人移民到巴西。目前在巴西的華人約超過30萬人,他們將中國商品、中國文化帶到巴西。而說到巴西的華人,就不能說不說二十五街。雖然二十五街的街道並不算寬,全長只有2.5公裡左右,但卻聚集著近4000家店鋪。這4000家店鋪中,華人的店鋪就有3000多家。可以說,二十五街街是聖保羅的中國城、唐人街。
大部分中國人移民巴西後,如果要進行創業、開店,90%的人都會首選二十五街。在這裡,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中國商品,可以感受到華人的熱情好客。這裡雖然華人集中,但並沒有與巴西社會隔離,他們能很好地溶入到當地社會之中。由於做生意的需要,大多數華人都能夠用葡語與當地人進行交流。華人在這裡所開的3000多家店鋪只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可以說是世界是溶入度最高的中國城之一。
這裡的店鋪,其中最小的還容不下兩個人轉身,但是租金卻高得出奇,每個月的租金就是一萬多。當地的華人說,在這裡能有個鋪子已經很不錯了,「這裡擺的只是零售商品和樣品,貨倉裡的批發生意才是大頭。」因此,剛到此地的華人只能靠擺地攤或者在類似於我們日常「早市」那樣的市場。當時他們每日不辭辛勞地奔波在凌晨三四點就開始交易的市場上,有的人甚至乾脆就地睡在攤位附近,不放過每一個可能交易的機會。漸漸地,不管是聖保羅的零售商,還是來自巴西其他地區的商販,都熟知這裡不管早市何時開張,總會有中國人打開門做生意。就這樣,當其他國家的商人們還在睡夢中,中國商販就憑藉著他們超乎想像的吃苦精神,將大批量的客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十五街的稱呼來源於三月二十五街(Rua 25 deMarco),簡稱二十五街,是為了紀念巴西第一個皇帝佩德羅頒布巴西第一部憲法的日期——1824年3月25日。如今卻成為了聖保羅唐人街的正式名稱。由於這裡大量居住著東方人,當地人把這裡稱為東方街。雖然這裡沒有唐人街標誌性的牌樓,沒有中國式的建築,但在很多人眼中這裡實際成了聖保羅的「唐人街」。如果你在大街上隨便找個巴西人問起,中國人聚集地在哪,無人不會告訴你就是二十五街。
在這裡謀生的華人也很辛苦,除了做生意之外,還要溶入當地社會,飲食上也有一個適應過程。但不少人還是忘記不了中餐,經常自帶中式快餐。
石曉林是二十五街裡數以千計華人中的一個,今年29歲,浙江溫州人,來到巴西已有10年時間,主要做電子產品生意。他之所以選擇巴西,一方面是受老鄉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看好了巴西的市場。石曉林的店鋪大約20幾個平方米的店鋪,租金每個月4000美金,店鋪裡堆滿了各種來自中國的電子產品,價值將近30萬美元,這幾乎是石曉林的全部家當。石曉林說,在巴西做生意最重要的是靠勤奮和聰明,這一點,溫州人一點都不缺。
43歲的伍豔雪來自廣東江門,到巴西已經13年時間,在二十五街上和老公經營一個中餐館「半畝園」,也已經有了12年時間。在伍豔雪的記憶中,才來的那幾年極其艱難,語言不通,只能做一點華人生意,花了好長時間才慢慢地才適應了巴西的節奏。伍豔雪說,這裡什麼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治安。伍豔雪的半畝園主要以中餐為主,少量有些西餐。隨著生意越來越好,她僱了14個員工,其中半數以上都是當地的巴西人。
伍豔雪一家人都生活在巴西,有兩個孩子在巴西上學。原本兩個老人也是在巴西生活,但是因為語言不通,也不適應這裡的生活,加上伍豔雪夫妻又忙,兩位老人後來就回到國內。這也是伍豔雪最牽掛的,因此逢年過節,伍豔雪都會打電話,甚至回到老家廣東陪陪老人家。
圖為陳建邦,廣東江門人,獨自在東方區一個中國人理髮店做理髮師。
圖為陳桂梅,北京人,到巴西 23 年。
圖為劉雅慧,臺灣臺中人,隨父母到巴西已經 33 年,在巴西格力公司工作十幾年。
圖為付小軍和老公,浙江青田人,到巴西 18 年,兩個兒子媳婦還有孫女都在巴西。經營服裝店鋪,僱了兩個巴西員工。
圖為陳少偉,浙江青田人,和妻子一起在經營一個包店鋪,一個月店鋪租金 10000 多巴幣,到巴西 14 年。
圖為黃小妹,在 25 街和老公經營一個服飾店鋪。
圖為周豔麗,56 歲,武漢人。女兒 6 歲時隨老公前往巴西,整整 18 年。現在女兒已經從聖保羅大學法學院畢業,並且考取了法官職位,感覺挺驕傲的。自己在東方街經營這個服飾店鋪,以賣印度服飾為主,租金 3000 多巴西幣。
中國向巴西移民的歷史還有一個故事:清朝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初,當時的巴西政府想發展經濟,但由於巴西人口稀少,龐大的土地缺乏充足的勞動力,大片大片的土地無人種植,在取消奴隸制的潮流中,巴西政府和大農場主將目光投向人口眾多的中國,曾經向清政府要求移民一批農民到巴西種地。但當時的清政府認為,堂堂的大清國移民農民到巴西種地有失體統,就拒絕了巴西政府的要求。巴西政府轉而與人口眾多但土地稀少的日本協商,日本政府同意後開始大規模向巴西移民,前後有20多萬日本人移民到巴西。直到上世紀中期,中國人才開始移民巴西,其中著名的國畫大師張大千就曾經在巴西生活了17年。
不過,二十五街因為華人很多,也成為聖保羅治安較差的地區之一,治安問題困擾當地已久。華人遭遇搶劫在這裡常常發生。石曉林剛到巴西不久在街頭就曾遭遇搶劫,所幸只丟了一部手機。因此後來的時間裡石曉林非常小心,白天如果出門的話很少帶現金,晚上從不出門。石曉林說,巴西的槍枝管理混亂,貧富差距大是一個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