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經典語錄:娘娘所言極是
《甄嬛傳》作為宮鬥劇的典範,自播出以來已經有六年時間,但其熱度卻一直未減。它的粉絲眾多,有的粉絲甚至刷劇二十多遍,可見其魅力之大。劇中各個角色的經典臺詞,也因其直指人心並在不經意間觸動了許多人的心弦而廣為流傳。今天,我們共同分享甄嬛娘娘的經典語錄,讓大家感受娘娘的大智慧。
經典語錄之一:別人幫你,那是情分,不幫你,那是本分
這句話雖然簡單,卻道出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真諦。
其實,任何一段關係要得以維繫和保持,都要做到兩點:一是有界限,二是有底線。但是,中國人在關係中最大的誤區就是「沒界限、無底線」,所以才有「得寸進尺、恩將仇報」。
新聞中報導過的許多慈善家,在儘自己的最大能力幫助他人的同時,卻將被幫助者養成了「白眼狼」。那些原本接受幫助、應該心懷感恩的人,卻在助人者能力用盡時理直氣壯地譴責、心安理得地要求,哪怕把對方逼上絕路也毫不愧疚。
所以,人性天生是有弱點的。而關係中的界限和底線,卻能夠幫助我們避開人性的弱點,讓彼此的關係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這種平衡能讓關係裡的兩個人感覺到平等、舒適和自由。
故:面對他人的幫助,須把握好界限,正如娘娘所說——別人幫你,那是情分,不幫你,那是本分。因此努力做好自己,不去要求別人;而幫助別人的時候,則要堅守住底線,量力而行、適可而止,有分寸、不過度。
若能如此,則被人幫助時懂得感恩,彼此情義長久;幫助他人時進退有度,雙方各自舒服。
經典語錄之二:與其心生敬佩,不如自己便是那樣的人
這話說的非常到位,把一個人想與做之間的關係刻畫得淋漓盡致。
很多人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見不得身邊的人過得好。因此,才會有「羨慕嫉妒恨」的網絡用語。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一個人之所以會對別人產生「羨慕嫉妒恨」的心態,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自己做不到,二是做不到還不願意努力。
因此,娘娘說:與其心生敬佩,不如自己便是那樣的人。
心生敬佩是因為想成為那樣的人,而付諸行動才會成為那樣的人。
確切的說,阻力和動力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有區別的不過是方向而已。正因為力的作用是同樣的,所以你對別人的「心生敬佩」可以是阻礙你前進的力,也可以是推動你前進的力,就看你如何對待了。
停留在對別人的「羨慕嫉妒恨」裡,那便是阻力,你只能停滯不前;
把對別人的敬佩化為行動和努力,那便是動力,你必將走向成功。
經典語錄之三:喜怒不形於色,心事勿讓人知
這句話是娘娘告誡四阿哥的話,用在現今社會的職場中當真是完全適合。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化解不了的情緒狀態,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有無法解決的問題。但是,無論你內心有多少被隱藏的痛苦,那都是你自己的經歷而已,與工作環境中的其他人、其他事毫無關係。若不懂得調整自己的情緒狀態,而讓與工作不相關的一切喜怒形之於色,或者說不分場合、不分對象的傾訴自己的心事,因此而帶來的後果通常是不太美好的。輕則影響工作、破壞關係,重則引發連鎖反應,讓自己無法收場。
娘娘在多年的勾心鬥角中總結得很到位,要在職場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要做到心態平和、狀態穩定、冷靜自持以及運籌帷幄。而「喜怒不形與色、心事勿讓人知」就是能做到這些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