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鹿為什麼有角?科學家新發現或為癌症治療提供新思路

2021-01-15 中國青年報

李曉春 張晴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海華

牛、羊、鹿為什麼有角?牛羊的角與鹿的角,從遺傳發育上有何異同?……2019年6月22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在線刊發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姜雨教授研究團隊與西北工業大學等9家國內外單位合作的研究論文《反芻動物角發生發育和鹿茸快速再生的遺傳基礎》。論文從遺傳學角度,首次提出反芻動物的角具有相同的細胞起源——頭部神經脊幹細胞,其發育過程利用了基本相同的基因調控通路,為反芻動物角具有單一的進化起源和發生發育機制提供了證據。


牛、羊、鹿都屬於反芻動物的有角下目,是現存唯一一類頭顱上有骨質附屬物的哺乳動物,這個附屬物就是大家熟知的角。

有角下目的不同動物類群,會有各自獨特形態的角。如,長頸鹿科的角,由僅被皮膚和毛髮覆蓋的骨突組成;牛科的角,也有一個骨質的核心,但被一個角質鞘所覆蓋,其為終生生長,不分叉也不能再生;而鹿科動物的角,則周期性脫落,每年再生一次,在生長階段時被稱為鹿茸,它的生發組織在鹿茸上方,所以會分叉生長。生長停止後,鹿茸會鈣化為鹿角,也沒有角鞘。部分有角下目的動物還會不長角,比如麝和獐子。

而對於草食動物來說,大多沒有尖牙利爪,角既是它們面對捕獵者的自衛工具,也是同類間爭奪配偶和領地的主要工具。但是,角的存在非常不利於畜牧生產管理,並有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育種工作者投入大量精力選育無角的牛羊品種。

利用基因編輯技術,美國Recombinetics育種公司培育出了不會長角的黑白花奶牛,從而使小牛出生後無須經歷被烙去牛角的痛苦過程。

然而同時,用於山羊和綿羊基因編輯育種的無角突變卻至今還未被確證。那麼牛角,羊角和鹿角的發育生長,是否由相同的基因通路控制?「骨質角是來自一次起源,還是多次起源?」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科學問題。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西北工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四川養麝研究所、石河子大學、新疆畜牧科學院、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和美國Recombinetics公司等9家單位,通過比較不同類型的反芻動物基因組和多達270個轉錄組,發現羊角和鹿茸具有相似的基因表達模式,其特異高表達的基因主要募集來自在骨、皮膚、腦和睪丸組織表達的基因。

這些角組織特異高表達基因,連同一些快速進化基因都參與了神經脊細胞遷移通路。從而,科學家們從遺傳學角度首次提出反芻動物的角具有相同的細胞起源——頭部神經脊幹細胞,為反芻動物角具有單一的進化起源提供了遺傳學證據,也為無角牛、羊的育種提供了理論基礎,並為通過基因編輯手段生產無角牛羊提供了關鍵靶基因。

此外,鹿角具有極快的再生速度。每年春季到夏季,其細胞分裂增殖速度甚至超過了癌組織的生長速度——如馬鹿的角,每天生長約1.7釐米。但是,來自費城和聖地牙哥動物園的長期統計數據卻顯示:鹿科物種反而具有較低的癌症發生率。

本研究發現,多個原癌基因通路在鹿角組織被激活,並發生遺傳改變,可能在調控鹿茸快速再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幾個重要的抑癌基因也發生了鹿科特異的遺傳改變,其可能強化了抑癌作用。

因此,進一步的功能研究將在證明快速但受控的細胞生長的潛在機制,以及探索鹿作為器官再生模型和癌症模型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為癌症治療和預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教育科學部編輯)

作者:孫海華 李曉春 張晴

責任編輯:於璧嘉

相關焦點

  • 牛、羊、鹿為什麼有角?科學家團隊給出答案……
    牛、羊、鹿為什麼有角,牛羊的角與鹿的角從遺傳發育上有何異同?6月21日,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雜誌在線刊發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姜雨教授研究團隊與西北工業大學等9家國內外單位合作的研究論文《反芻動物角發生發育和鹿茸快速再生的遺傳基礎》。
  • 牛、羊、鹿為啥會長角? 西農科學家團隊揭開反芻動物基因
    原標題:西農科學家團隊揭開 反芻動物基因密碼  牛、羊、鹿等草食動物為什麼會長角?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西北工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四川養麝研究所、石河子大學、新疆畜牧科學院、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和美Recombinetics公司等9家單位,通過比較不同類型的反芻動物基因組和多達270個轉錄組,發現羊角和鹿茸具有相似的基因表達模式
  • 牛、羊、鹿為啥會長角? 西農科學家團隊揭開反芻動物基因密碼
    原標題:西農科學家團隊揭開 反芻動物基因密碼牛、羊、鹿等草食動物為什麼會長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聯合西北工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四川養麝研究所、石河子大學、新疆畜牧科學院、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和美Recombinetics公司等9家單位,通過比較不同類型的反芻動物基因組和多達270個轉錄組,發現羊角和鹿茸具有相似的基因表達模式,其特異高表達的基因主要募集來自在骨、皮膚、腦和睪丸組織表達的基因。
  • 科學網—發現重症感染致敗血症治療新思路
    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所發現重症感染致敗血症治療新思路 本報訊(記者黃辛)中科院上海生化細胞所王紅豔研究組發現,巨噬細胞受細菌感染或細菌脂多糖LPS刺激後,升高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3(VEGFR-3)的表達。
  • 科學家把熟雞蛋變生雞蛋 新技術可降癌症治療費用
    但是,已經有科學家做到了。據稱,這一技術將有望使治療癌症的成本大幅降低。不過,這一結論卻被臨床腫瘤專家潑了一盆冷水:藥價貴在研發,前期投入巨大,醫藥公司要靠銷售的每一支藥品來分攤成本,指望用藥品原材料下降來降低藥價,既「嚇不死人」,也不靠譜。
  • 印度牛尿液成熱銷品 稱能治療癌症
    此外,印度政府也花費58億盧比建造牛舍,讓退休、停止產奶或生病的牛隻有個收容的去處,不被送到屠宰場宰殺。這些牛舍的運作費靠的是售賣牛隻排洩物的收入。  印度阿育吠陀(Ayurveda)醫學傳統認為,牛尿具有特別的療效,有益於健康。  印度科學家上個月發現,印度本土奶牛品種「吉爾牛」(Gyr)的尿液中含有黃金。
  • 鹿?牛?羊?驢?溫州救了一頭四不像
    專家說:「鬣羚也叫明鬃羊,屬牛科,它的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人們據此將其與馴鹿、駝鹿和麋鹿一起稱為『四不像』。記者 徐慧興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羊的身材牛的頭,看似四不像,這到底是個什麼動物?11月26日,溫州泰順司前畲族鎮附近一片山裡面,消防隊員救出一隻被困的野生動物。消防員陶文革說,生平第一次見到這樣長相奇特的動物。陶文革是司前畲族鎮森林義務消防隊的負責人,接到求助電話後,他立即召集6個隊員,帶上救援工具,趕到芭焦壪水庫邊。
  • 浙江發現一頭「神獸」!像鹿像羊像驢又像牛,力氣還很大!
    近日,溫州泰順縣司前畬族鎮一水渠裡出現一頭「四不像」,它長得既像鹿又像羊還像驢,甚至跟牛也有點像。專家判斷,這應該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鬣羚。傳說它是姜子牙的坐騎,是只「神獸」。目前,經過救助,「神獸」已回歸自然。
  • 新冠病毒感染讓他的腫瘤消失了!這對癌症治療意味著什麼?|新冠
    這些例子,並不是說明新冠病毒,或者其它病原體可以用來治療癌症。受到感染後腫瘤消失的病例雖然發生過,但是仍然非常罕見。然而,通過激發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和其它疾病的理念卻已經在試驗中得到證實。在疫苗開發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就是發現疫苗不但可以保護針對的病原體的感染,而且還可以提高對其它疾病的防護能力,其中最有名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熟知的卡介苗(BCG)。  在上世紀20年代開發成功的卡介苗是第一款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它的誕生本身就是疫苗開發史上重要的裡程碑。這是一款毒性高度減弱的牛分枝桿菌疫苗。
  • 癌症也能傳染?澳洲科學家發現第二種會傳染的癌症
    軟殼蛤其實並不是第一種被傳染性癌症害慘了的動物,之前,有研究發現兩種癌症可以在動物間傳染,袋獾和狗都中招了。 袋獾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兇猛精幹的袋獾,常常會遭受面部腫瘤病(DFTD)折磨,更可怕的是,這種癌症可以傳染。 2006年,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正常的袋獾有14條染色體,患有DFTD的袋獾只有13條千瘡百孔的染色體。
  • 癌症晚期患者染新冠4個月後,腫瘤竟然消失了
    不過,最新一期《英國血液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報導的一個案例,卻讓人感到神奇:一名罹患淋巴癌和腎臟病的61歲男子,此前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短暫住院後回家休養。四個月後他回到醫院複查,結果發現體內的新冠病毒消失了,癌症居然也痊癒了。
  • 浙江發現一頭「神獸」,傳說它是姜子牙的坐騎,像鹿像羊像驢又像牛
    近日,浙江溫州泰順縣司前畬族鎮一水渠裡出現一頭「四不像」,它長得既像鹿又像羊還像驢,甚至跟牛也有點像。專家判斷,這應該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鬣羚。傳說它是姜子牙的坐騎,是只「神獸」。目前,經過救助,「神獸」已回歸自然。
  • 《科學》重磅發現!3種腸道細菌「點亮」4種癌症免疫治療
    免疫療法火了好幾年,但臨床結果卻喜憂參半:一些有效的免疫治療增強了癌症患者的免疫狀態,成功摧毀了癌細胞;而另一些沒有讓患者產生有效反應,最終以失敗告終。這是為什麼呢?一項最新的研究在腸道微生物組中發現了新的線索。
  • 科學家發現新物種,既像老鼠又像鹿,如今處在滅絕邊緣
    如果你在野外叢林當中發現了一隻形似老鼠,但四肢卻很是修長的動物,那麼恭喜你成功見到了世界上最小的鹿。這種小型的鹿類稱之為爪窪鼠鹿,身形和老鼠很是相像,大小也和老鼠差不多,但是四肢卻比老鼠長得多。如果它們蹲坐在草叢上,你可以會以為是老鼠,但是一旦它們站起來,你就會產生自我懷疑,這玩意到底是啥,老鼠的四肢啥時候這麼長了,難道是老鼠種類當中的新物種嗎?爪窪鼠鹿的體長一般是42到48釐米,高度一般不會超過50釐米,基本上一些剛出生的鹿類幼崽都會比它還要大隻。不過它們的眼睛倒是繼承了鹿類的特徵,又大又圓,囧囧有神。
  • 為什麼食草動物頭上都有角?食肉動物卻沒有?看完長知識了!
    現在的動物是指除了人類這個高級動物以外的生物,大自然裡面的生物可謂是有千千萬萬鍾,他們各自有著自己的形態和樣子,也有些各種不一樣的生存方式,它們有些自己為了適應生存而演變出來的各式各樣的能力,不過可能從小時候的書本裡還是現在的紀錄片裡人們都會發現,一般食草動物都會長有角,而肉食動物一般都是看起來不那麼鋒芒畢露沒有角的
  • 答案或為人類抗癌提供新思路
    這麼神奇的生物,科學家當然不會放過,裸鼴鼠為什麼能抗衰老?為什麼能抵抗癌症的侵襲?這些問題,都成了謎團,於是短短幾年,醫學界開始重視裸鼴鼠的研究。一、裸鼴鼠可在無氧條件下存活裸鼴鼠是目前唯一一種可以在低氧和無氧條件下存活的哺乳動物。
  • 恐龍也會得癌症!科學家發現尖角龍「變形」,揭開癌症起源之謎
    癌症被稱為絕症是有理由的,因為癌症早期潛伏不容易被發現,真正發病後以極快的速度將癌細胞散播開,從而導致更多身體部位被癌細胞感染。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和動物體內都存在著能夠誘導細胞癌變的基因,因此從本質上來看癌症是一種基因病。
  • 10個科學家創造出來的新物種
    一些科學家認為,生物基因改良技術將帶來新的生命的和物種,同時部分專家聲稱這種新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基因改良的生物將對地球環境帶來負面影響。10無毛雞,真的有無毛雞嗎?是的,並且在很早之前就有了。這種不太漂亮的家禽,其實是雜交的產物。說到無毛雞,這一品種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羽毛,所以才被稱之為無毛雞。
  • 科學家最新發現,恐龍患有當今人類一樣的惡性腫瘤!
    它也發生在7600萬年前的有角恐龍中。 由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和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得出了令人驚訝的診斷,認為該恐龍的骨像是一個三角恐龍,類似於一個熟悉的三角龍。麥克馬斯特大學在周一的一份新聞稿中說: 「以前從未在恐龍中記錄過惡性癌症(可以擴散到整個身體並且對健康有嚴重影響的腫瘤) 。」
  • 牛和羊其實是同科動物
    其他的如大角羊和有些羚羊則為狩獵對象,以獲取其肉、角或皮。牛科是有蹄類中最成功最進步的一科,包括現存半數的有蹄類。牛科多雌雄均有角,骨心和角鞘終生生長,門齒和犬齒均退化,反芻功能完善。牛科種類繁多,其科以下的分類爭議也多,可以分成多個亞科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