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人類滅絕了老鼠也不會滅絕?-老鼠,動物,自然 ——快科技...

2020-12-01 驅動之家

十二生肖中,鼠被排在了首位,雖然沒有一種權威的解釋,但可以肯定的是鼠在古人心中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

人類一誕生就開始與老鼠相愛相殺,時至今日仍然「共同繁榮」:一方面,龍貓(毛絲鼠)、倉鼠、豚鼠、沙鼠、松鼠和飛鼠是人們的寶貝寵物;另一方面,看著被咬壞的數據線和被偷吃的零食,卻怎麼也抓不住家裡的那隻「傑瑞」,我們又恨得牙痒痒,想消滅掉天下所有老鼠。但搞了這麼多年的滅鼠運動,城裡的老鼠似乎並沒有減少(據稱紐約市內的老鼠數量已大致與該市居民人數一致),人類不免生出「恐怕人類滅絕了老鼠也不會滅絕」的感嘆。鼠年之際,筆者結合自己所學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如此強大的人類也打不敗老鼠。

鼠非鼠?豬非豬?

漢語中的「老鼠」可以大致對應生物學裡「齧齒動物」這個概念。大約5500萬年前,齧齒動物就已經出現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全世界共有現生齧齒動物約2500種,佔了哺乳動物物種數的44%,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陸地上(紐西蘭和少數遠洋島嶼上的齧齒動物是人類引入的)。

最小的齧齒動物是巴基斯坦的小號角心顱跳鼠(Salpingotus michaelis),體重只有4克,而最大的齧齒動物是南美洲的水豚(Hydrochoerus hydrochaeris),重達65千克,體重相差了1600多倍!所有的齧齒動物都以素食為主,但只要條件允許它們也不會拒絕昆蟲、蠕蟲和各種小脊椎動物。

漢語喜歡把所有小型的哺乳動物都叫做某鼠,而事實上這裡面至少還混進了鼩形目的鼩鼱(qú jīng)、鼴鼠(yǎn shǔ)和兔形目的鼠兔。另一方面,豪豬、水豚雖然都被叫做「豬」,卻是地地道道的大老鼠。

這是因為在向全球擴散的過程中,老鼠的祖先為了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和當地的其他動物發生了外觀上的趨同進化。如果我們像動物學家一樣仔細考察它們的頭骨,就能依據最直白的相似性原則發現這些動物真實的親緣關係。

所有齧齒動物都有一對鑿狀的門齒,沒有犬齒,門齒之後是一段叫做「齒隙」的空隙,然後是3-5枚咀嚼齒。鼩形目的鼩鼱和鼴鼠有多對門齒,有犬齒,沒有齒隙,所以它們和老鼠的親緣關係其實很遠。鼠兔和老鼠的牙齒結構很類似,僅是在第一對大門齒的後方多了一對釘狀的小門齒,事實上鼠兔和兔子組成的兔形目也確實和老鼠所在的齧齒目互為姊妹關係。

鼠的超能力:牙好、能生

老鼠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哺乳動物之一,憑藉的是它的兩項超能力,好牙口和超強的生育能力。

鼠的門牙能夠終生生長,而且門牙只有前表面覆蓋了堅硬的牙釉質(就是我們平時看見的大黃牙),這樣的門牙在使用過程中,後面比前面磨損得快,能持續的形成一個鋒利的鑿狀邊緣,使老鼠能咬開各種堅硬的食物保護殼,鋒利的牙齒同時也是自衛的利器。此外,鼠的咬肌和翼肌非常強健,咀嚼齒的咀嚼面上有複雜的花紋,咀嚼方式也是較為進步的前後式(兔子是左右式)。有了這樣的好牙口,幾乎沒有老鼠不能吃的東西。

老鼠的生育能力很強大,以褐家鼠為例,一隻雌鼠一年最多能繁殖15胎,每胎3-7隻,後代只需要3-4個月就能開始繁殖,這樣一隻雌鼠理論上一年的後代數將超過2000隻。數量多的好處是能保存和突變出較多的基因型,這樣當一個毀滅性的事件(如老鼠藥)發生時,總有那麼幾個幸運兒是有對應抗性的,這些倖存下來的「亞當」和「夏娃」很快就能創造出一個新的鼠世界。

環境惡劣?不存在的,為適應環境鼠能72變

在徵服全球的過程中,不論環境多惡劣,老鼠都能適應。

草原地形平坦,可供躲藏的隱蔽物較少,所以經常能進化出感官敏銳、善於奔跑的動物,最好的例子是非洲稀樹草原上的各色羚羊。老鼠中竟然也有這樣長耳、大眼、大長腿的物種——阿根廷的兔豚鼠。兔豚鼠的前後肢都加長了,腳變得很像蹄子,礙事的尾巴也縮短了,跑起來的樣子看上去更像鹿或者羚羊。逃避捕食者的時候奔跑速度可達70千米/小時。此外它們很熱衷社交,經常相互發出各種咕嚕聲,還是動物中少見的一夫一妻制喲!

沙漠乾旱貧瘠,晝夜溫差大,能生存下來的動物必須節約用水,大多晝伏夜出。北美洲的更格盧鼠就是這樣的小強,它們夜間活動,像袋鼠一樣跳躍前進,可以完全不喝水,僅靠食物代謝的水分為生,呼吸道和泌尿系統都進行了優化,能最大限度的減少身體水分的喪失,排出的尿液濃縮得幾乎呈結晶狀。

森林最大的特點是樹木形成的立體環境,樹上有更豐盛的食物,而且捕食者也比地面上少。但想在空中耍好雜技就必須對身體進行增強平衡感和抓握力的改造。這也難不倒老鼠,各種樹松鼠的適應性進化堪稱典範——爪子必須尖銳,尾巴延長並生出蓬鬆的毛髮,四肢也適當延長。更有甚者,鼯鼠和鱗尾松鼠乾脆長出了翼膜,當起了「空軍」。

極地和高山氣候寒冷,保暖是首要問題。球形擁有同等體積下最小的表面積,散熱最小。所以寒冷氣候中的老鼠進化出了加厚的皮毛,所有身體的突出部位(鼻子、耳朵、尾巴和四肢)都儘可能的縮短了,比如生活在北極苔原的旅鼠。

溼地水陸相間,要做好防水才能遊刃有餘。河狸、麝鼠和海狸鼠就是這樣的兩棲「達鼠」。不僅皮毛防水,皮下還有一層脂肪保暖,耳孔、鼻孔都有皮瓣保護;手指、腳趾間生有蹼,尾巴無毛變扁,遊泳更得勁兒。

老鼠都會打洞,但一些「宅鼠」將挖掘技能發揮到了極致。

地底環境恆溫無光,所以營地下生活的老鼠體溫調節能力變差,視覺和聽覺變差,但觸覺和嗅覺變靈敏。生活在東非的裸鼢鼠尤其奇特,它是哺乳動物中非常罕見的「真社會性」生物,通常40—80隻組成一個「部落」,只有體型最大、攻擊性最強的雌鼠和少數幾隻雄鼠有生育能力,其餘成員的生育力均被抑制,只行使保衛巢穴、尋找食物和照顧幼崽的職能,社會結構很類似螞蟻和蜜蜂。裸鼢鼠雖然體重只有30g左右,但一個部落一年可以挖掘2.3-2.9千米的地底隧道,挖出3600-4500千克泥土。裸鼢鼠還是同體型鼠類中的老壽星,壽命長達30年,近年來成為衰老生物學的熱門研究對象。

鼠只能苟且生活?這幾種鼠就很強悍

「膽小如鼠」,人類印象裡,鼠只會逃跑和鑽洞,但其實鼠中也有敢和天敵硬幹的。

刺是非常有效的防禦手段,長刺的豪豬不像大部分老鼠一樣鬼鬼祟祟,通常在幾米外就能聽見它們的鼻息聲和刺摩擦的聲音。遇到捕食者時豪豬會跺腳、咆哮並搖晃它們尾巴上一種像小鈴鐺一樣的刺,發出更大的聲響。如果沒有嚇住捕食者的話,豪豬會背對著衝向捕食者,將刺扎進對方的面部和爪子。豪豬的刺上有很多細菌,會導致受傷的捕食者發生嚴重的感染。

這裡可能有的讀者會好奇豪豬是怎麼交配的,雄豪豬的生殖器很長,不需要靠很近,此外,雌豪豬也會主動配合。

現生的老鼠都沒有角,但北美晚中新世的米拉鼠頭上卻生有一對小型的犄角,古生物學家討論後認為這對角最可能起防禦小型捕食者的作用。

東非冠鼠可能是唯一一種已知有毒的老鼠,但毒液並非來自其自身。冠鼠會咀嚼夾竹桃科植物有毒的根和樹皮,將毒素塗抹在自己中空有吸收性的毛髮上,天敵咬一口就可能會致命,其黑白相間的毛色就是有毒的警告色。

長角的鼠——米拉鼠(上),有毒的鼠——東非冠鼠(下)。圖片來源:Wikipedia

人類在科技的加持下的確強悍,但是當今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仍然是熱帶、溫帶這些適合靈長類生存的傳統舒適區,沙漠和寒帶環境裡依然人跡罕至。而齧齒動物則通過上述的多種適應性進化真正達到了覆蓋全球,所以說「人類滅絕老鼠也不會滅絕」是很有道理的。

但這種滅絕是把鼠作為一個整體來說的,也有一些種類的鼠因為人類活動已經滅絕或者瀕臨滅絕。相對而言,海島、高海拔和狹域分布的老鼠更加脆弱。加勒比海島上的5種大稻鼠(Megalomys spp.)因為人類活動已於19世紀中後期滅絕。大堡礁的珊瑚裸尾鼠(Melomys rubicola)是唯一一種珊瑚礁特有的哺乳動物,人類活動引起的氣候變化增加了當地風暴潮的頻率和強度,徹底摧毀了小島的植被。2009年科學家最後一次看見珊瑚裸尾鼠,2015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正式宣布珊瑚裸尾鼠滅絕。在最新版的IUCN紅色名錄裡,57種齧齒動物被評估為極度瀕危,133種瀕危,如我去年發表的新種高黎貢比氏鼯鼠的親戚印度比氏鼯鼠(CR)目前全球就只發現過兩隻。

結語

也許有人會覺得老鼠滅絕了應該是件好事,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沒有物種是孤立存在的」,老鼠在生態系統中同樣承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食肉動物的重要食物,傳播植物種子和真菌孢子,改造植被和促進物質循環。老鼠滅絕了會使整個生態系統的面貌發生劇烈改變,而這個改變對處於食物鏈頂端的人類影響也是最大的。

- THE END -

#老鼠

原文連結:科普中國 責任編輯:小淳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人類滅絕了老鼠也不會滅絕?
    但搞了這麼多年的滅鼠運動,城裡的老鼠似乎並沒有減少(據稱紐約市內的老鼠數量已大致與該市居民人數一致),人類不免生出"恐怕人類滅絕了老鼠也不會滅絕"的感嘆。鼠年之際,筆者結合自己所學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如此強大的人類也打不敗老鼠。鼠非鼠?豬非豬?漢語中的"老鼠"可以大致對應生物學裡"齧齒動物"這個概念。
  • 老鼠「人人喊打」,為什麼還難以滅絕?
    老鼠是人們最痛恨和厭惡的動物之一,被人稱為「四害」之首。自古以來,人與鼠的鬥爭就從未停止過,人類可將兇猛的老虎滅絕(裏海虎、峇里虎等),可以將水中的魚兒滅絕(比如長江白鱘),但是,就是無法將「人人喊打」的老鼠滅絕。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為什麼老鼠很難被滅絕?
    為什麼老鼠很難被滅絕?有些比較幽默的人從老鼠的角度講:你人類想要滅絕我們鼠類,真的是鼠目寸光,做夢吧,你們人類只有幾個品種,無非是黑與白、紅與黃四種膚色人,歷史只多不少,不過才幾萬年。你們不僅吃我們的同胞,而且還用皮革製作各種防護用品,用我們的尾巴製作高級毛筆,你們的孩子患了癲癇病,你們說我們也是在為你們貢獻啊!可別離我們鼠類不好喲,就說我們兄弟白鼠,你們人類把它當作實驗品來用,我們沒有抱怨你們,袋鼠老大哥還是國寶?假如我們死了,你所關心的其他動物,鳥,首先會死在我們面前。
  • 即便人類滅絕,老鼠也不會消失,它們為什麼這麼強?
    我們常常認為,由於人類文明具有更加先進的科學技術,所以哪怕有一天世界末日真的來臨了,我們也有希望可以活到最後。但是實際上,根據科學家們的相關研究,老鼠的生存能力更強,雖然它們的體型較小,卻依然能夠抗過風浪,即便人類滅絕後,它們也未必會消失。
  • 為什麼說老鼠很難滅絕?其實它還是有一點用處的
    我們都知道老鼠或耗子作為人類的「小敵人」,它們偷吃食物、毀壞農作物、甚至傳染疾病等,人類甚是不喜歡它們。但是你知道老鼠為什麼會這麼難被「消滅」?人類和老鼠誰更容易滅絕呢?人類一誕生就和老鼠共存,至今都互為「小敵手」,人類嘗試過消滅老鼠,但也不能完全滅絕得了老鼠。而毛絲鼠、倉鼠、松鼠、豚鼠等卻又是人類的寵物,這看起來很奇怪。其實也不奇怪,因為老鼠總比松鼠、倉鼠、土撥鼠等寵物鼠醜陋,老鼠是一種活在垃圾堆,下水道裡的動物,它們攜帶病菌,偷吃我們的食物等等,讓人對其印象很不佳。
  • 為什麼人類不殺掉所有老鼠
    畢竟它們都潛到了人類的糧倉中,對人類熱愛的小麥、水稻的種子,造成威脅。 如果「老鼠滅絕」是指所有齧齒動物都滅絕的話,一些植物比如橡樹,感覺會有滅頂之災。因為除了松鼠,似乎沒誰吃橡實啊!
  • 如果地球上的老鼠全部滅絕會怎樣?
    那如果說地球上的老鼠突然全部滅絕了,我們的生活會變得什麼樣呢? 老鼠是哺乳動物,大約有500餘種,分布在世界各地,已存在有上億年的歷史,屬於有害動物。老鼠通常在夜間活動,白天休息。 而家棲鼠主要出沒在廚房、雜物堆、牲畜圈、飼養房、倉庫、下水道、電線電纜溝;野棲鼠大多棲息在農田以及叢林之中。
  • 如果老鼠突然滅絕,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
    一說到老鼠,小夥伴們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厭惡,從古至今,各種貶低老鼠的成語層出不窮,比如「鼠目寸光」、「賊眉鼠眼「等等。本文探討的話題就是,假如老鼠都滅絕了,地球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的醫學研究速度將受到阻礙如今生物化學實驗室中,95%以上的實驗動物都是老鼠,比如小白鼠、大黑鼠等等,因為老鼠這種生物的遺傳學特性、生物學特性、行為學特性都跟人類高度相似,所以只要某種藥物對老鼠有效果,那麼對人類來講是相對安全的。
  • 老鼠陪伴人類也禍害人類,為何始終不能將其滅絕?
    老鼠是一種古老的動物,一直陪伴著人類,也禍害人類,人們對它可謂褒貶不一。十二生肖中為什麼有鼠年?那是因為古人對它崇拜,認為老鼠機靈且生命力頑強。它靈活又狡猾,能打洞能攀爬能遊水,來無影去無蹤,想捉到它還真不容易。
  • 鼠年話鼠 大自然有平衡法則不能任由老鼠滅絕
    為實驗動物所立的慰靈碑,大小白鼠是人類實驗中最常用到的動物之一。受訪者供圖眾所周知,大、小白鼠都是重要的實驗動物。王大偉說,「在醫藥、基礎科學的研究領域的實驗中,大、小白鼠廣泛應用。現實中,不同老鼠的生存處境並不相同,王大偉說,「大型的老鼠,例如水豚、河狸都曾被人類捕殺幾近滅絕。有些小型老鼠雖然繁衍能力很強,但也難逃滅絕的境地。在100多年前,就有4種滅絕的小老鼠。澳大利亞的珊瑚裸尾鼠在2016年也宣布滅絕,是全球氣候的變化的受害者。在我國,1983年才發現的伊犁鼠兔僅有1000多隻。
  • 假如農村人人家裡都養貓咪,那麼村子裡的老鼠會不會滅絕?
    假如農村人人家裡都養貓咪,那麼村子裡的老鼠會不會滅絕?貓是老鼠的天敵,貓多了老鼠自然會減少,這是自然的規律,但又不得不承認,就算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貓,老鼠也不會滅絕,作為農村四害之一,人類的老鼠藥都不能威脅到老鼠的種群,更何況貓,所以個人不覺得老鼠會因為貓多了而滅絕,對這個問題分析如下:一、現在好多貓不抓老鼠貓不抓老鼠個人是深有體會,看著家裡那隻
  • 有種動物像老鼠,但是人家叫它貓,瀕臨滅絕還能當寵物養!
    在現實世界中有很多可愛的生物都已經滅絕了,有些是因為大自然的原因而有一些是因為人為的因素,其實小編覺得生物之所以會滅絕,在近代來說,大部分都是因為人類的原因。比如說有一種非常可愛的生物,就因為性情溫順外表可愛毛皮非常的柔軟,就被人類大肆捕殺到甚至差點滅絕。
  • 人類的祖先竟是「老鼠」,曾與恐龍活在同一時代,成功度過大滅絕
    如果要用一個家庭來形容的話,其實黑猩猩就像是人類的親生小老弟,但其他的類人猿就像是表兄弟的老表關係,因為黑猩猩與人類產生演化的時期比較接近,是最接近人類的靈長類動物,所以大家一定要區分開,猩猩與猿並不是一個種類,那麼說到這裡,更早以前恐龍時期的人類祖先是什麼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為什麼有些親近人類的動物會「蠢」到瀕危滅絕?
    在大自然殘酷的競爭法則下,真的有動物會「蠢」到瀕危滅絕嗎?當然有,但是這些動物大多數會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親近人類,和其他野生動物不同,當它們見到人類這種「兩腳獸」時並不會馬上逃離,有的會好奇的上前打量,有的會吃人類給的食物,有的會和人類玩耍,也許是天性,也許是無知,導致了它們種群數量斷崖式降低,甚至滅絕。
  • 老鼠能不能將其全部滅絕?如果滅完了會有什麼後果?
    根據科學統計數據來看,全世界有鼠類大約480種,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要想滅絕老鼠可以說並非是易事,它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約4700萬年,可以說完全超乎了人類的想像,同時約4700萬年期間,老鼠基本沒有發生任何重大的改變,就算是地球的生態環境發生大轉變,也沒有將其數量減少,所以老鼠的適應能力,我們這裡不容置疑,是非常強的。
  • 再見……因為人類而滅絕的物種
    是否每次等到我們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我們人類才去反思錯在哪裡? 在過去的2019年,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全球物種保護狀況權威機構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0年裡,有467個物種被宣布滅絕。你能想到的所有動物,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甚至昆蟲等等,它們物種滅絕的速度,是過去滅絕速度的數百倍,甚至數千倍。
  • 老鼠、蚊子、蒼蠅和蟑螂滅絕了會有什麼後果?
    蚊子:mosquito蟑螂:cockroach,cock:公雞老鼠為了磨牙,經常會啃噬門、衣櫥等家具。它偷吃並汙染食品,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熱等重大疾病。歷史上由老鼠導致的最大災難黑死病,差點讓整個歐洲滅亡。
  • 如果地球上的老鼠全部消失,對人類有什麼影響嗎?
    事實上,老鼠一旦滅絕,受影響最大的一定是人類。這是因為老鼠已經是醫學領域中最為常見的實驗動物了,幾乎所有創新藥的研發、試用都需要在小鼠身上進行。 之所以選擇老鼠作為實驗動物,是因為老鼠有著幾個其他動物所不具備的優點。
  • 江西章貢全民滅鼠 抓只老鼠獎勵5元 網友:會不會老鼠越抓越多?
    江西贛州全民滅鼠 抓只老鼠獎勵5元 買幾隻貓吧!江西章貢全民滅鼠 抓只老鼠獎勵5元 網友:會不會老鼠越抓越多?老鼠是一種討厭的動物,偷東西吃,傳播疾病,模樣猥瑣。老鼠從來都是四害之一,但是怎麼也滅絕不了。從前我看過一個文章,說的是地球上老鼠數量比人類還多,未來假如人類滅絕了,老鼠會進化為人類,統治地球。老鼠智商很高,也會攀巖走壁,上躥下跳,很難抓住捕獲。人類發明了老鼠藥、捕鼠籠子,還飼養老鼠的天敵貓來對付老鼠。
  • 特裡斯坦信天翁不敵食肉老鼠 瀕臨滅絕(圖)
    環球網科技頻道訊 據合眾國際社12月29日報導,一份英國研究報告稱,在英屬大西洋領地南部的戈夫島上,特裡斯坦信天翁的幼雛目前正在遭受來自一種食肉老鼠的嚴重威脅,瀕臨滅絕。這種老鼠以特裡斯坦信天翁的幼雛為食,嚴重威脅到這種鳥類的孵化繁殖,現在能夠存活下來長成雛鳥的信天翁只有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