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隨著物價的上漲,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了,一些有孩子的年輕家長,為了緩解經濟緊張,有了孩子之後,更要努力上班。
因此,便衍生出了一個問題,沒有時間帶孩子,於是,帶孩子這項任務,便落到了老人們的身上,老人們也願意幫忙帶孩子,為子女減輕一些負擔。
但是老人和年輕人住在一起,因為生活習慣的不同、三觀思想的不同,常常發生衝突,經典的婆媳矛盾,便是由此而來。
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夫妻,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於是,近年來,便流行了起來一種「打卡式帶孫子」的方式,老人和年輕夫妻,都挺滿意這種情況。
老人一周帶五天,周末雙休
所謂的「打卡」,年輕人應該都挺熟悉,比如上班時間是朝九晚六,就得上班下班各打一次卡,老人帶孫子,也成了打卡模式。
早上上班的時候,年輕夫妻將孩子送到爺爺奶奶或姥姥姥爺那去,等到晚上下班的時候,再將孩子帶回去。
周末的時候呢,老人們就可以休息一會了,年輕夫妻不上班,可以自己在家帶孩子,老人這兩天,也可以休息一會。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輪流帶
網上有位寶媽,分享了自己家的「打卡式帶孫子」,由男女方的爸爸媽媽共同帶孩子。
比如上午是姥姥婆帶,下午就換奶奶帶,晚上交給小夫妻自己帶,時間安排的規律有條理,晚上老人們就回家了,互不打擾。
不少人可能覺得,這樣豈不是挺麻煩,但是這些當事人卻覺得,這種方法還是挺好的。
打卡式帶孫子有何好處?
專屬帶娃時間和空間
老人和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私人時間,生活習慣和作息,也非常的不一樣,如果年輕人和老人一起住,常常會打擾到老人的休息。
如此一來,老人寧願來回折騰,也不願意和年輕人一起住,分開住的時候,沒事的時候就幫忙帶帶孫子,逗逗孩子玩。
其餘的時間就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了,比如出去和其他人聊聊天啊,逛逛街啊,跳跳廣場舞啊,而不是一天24小時圍著孩子轉。
這樣,老人的壓力也不會太大,有專屬的帶娃時間,也不會想孫子,還有屬於自己的空間。
減少矛盾
老人和年輕人長期住在一起,很有可能會發生許多摩擦,這一點相信許多夫妻,都深有感觸。
因為生活習慣不同,雙方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就吹鼻子瞪眼,比如老人喜歡早起,看不得小夫妻賴床,老人分外節省,覺得小夫妻鋪張浪費。
長期以往,便造成了互相看不順眼的局面,住在一個屋簷下,便會產生許多矛盾,不當面說出來,心裡不痛快,說出來又容易吵架。
如此看來,不如打卡式帶孫子,雙方不幹涉,眼不見為淨,平日裡家庭還會更加和睦,婆媳矛盾也會大大減少,為人丈夫也不用在中間為難。
減少年輕夫妻的依賴性、懶惰性
很多年輕夫妻,依仗著有父母親帶孩子,所以自己就不怎麼帶孩子,包括孩子的吃穿住行,多由老人管理。
下班回來之後,因為有老人幫忙帶孩子,便「獨善其身」,坐在那玩自己的手機,時間久了,小夫妻便越來越懶惰,越來越依仗老人帶孩子,忘了身為父母的責任。
老人更是十分不易,不僅要幫忙帶孩子,還要帶大人,比保姆還累,本以為是為了子女好,其實是助長了子女的惰性,離開老人之後,他們帶孩子反而手忙腳亂。
所以,不如打卡式帶孫子,讓父母也在實踐中,學習一些父母應該具備的技能,還有更多的時間與孩子相處,增加親子之間的關係。
所以啊,打卡式帶孫子,看起來折騰,其實省去了不少可能帶來的麻煩,而年輕夫妻和老人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對這個方法還算滿意。
兜媽寄語
年輕夫妻們,也不要帶娃的事情,全部推給自己的爸媽,他們的幫忙總歸是有限的,家長需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只有這樣,家庭才會更和諧,孩子才會成長的更好。
話說回來,你家是誰在帶娃呢?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