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網貸的老鐵肯定知道,上了徵信黑名單的人是很難貸到款的。
你要是在網上有逾期記錄或者在多個平臺有借貸記錄,那麼你的各種記錄都會被大數據風控記錄,這時你的網貸平臺就會頻頻被拒的,甚至連你的花唄借唄也會被關閉。如果你的網黑大數據存在異常,可以在微信的公眾平臺:查徵寶,關注進入查看即可獲取自身的大數據與信用情況,可以獲取各類指標數據,查詢到自己的網貸申請記錄,申請平臺類型,是否逾期,逾期金額,是否有仲裁案件,法院案件以及法院失信人重要數據信息等。
但有的人明明不是黑名單,申請貸款卻依然遭到了秒拒,這又是為什麼呢?
1.徵信小白
很多人是沒有信用記錄的,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白戶」——徵信小白。
徵信小白們從不逾期,因為他們沒有信用卡,也從不貸款,有的甚至從不用自己的實名帳號網購。當他們急需用錢的時候,一旦被身邊熟悉自己的親朋好友拒絕,基本上就找不到其他途徑了。
因為網貸平臺查詢不到徵信小白的信用記錄,也就無從判斷他的信用是好是壞,或者記錄實在太少,與他的申請額度不相匹配,自然也會被秒拒。
所以,徵信小白們一定要積累良好的信用記錄,證明自己有按時還款的習慣和能力,才能讓網貸平臺放心地把錢借給你。
2.徵信查詢次數過多
有些人有事沒事就喜歡查詢自己的徵信,可能是好奇心作祟想看看自己的額度,可能是選擇困難貸款要貨比三家,也可能是急缺資金四處申請貸款,短時間內申請太頻繁,就把自己的徵信記錄給查「花」了。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金融機構查詢徵信記錄通常會留下兩種不同的徵信信息,徵信查詢後下款或下卡的是正面信息,沒有下款下卡說明被拒的就是負面信息。
正面信息影響不大,但徵信查多了,負面信息過多,會導致銀行和網貸平臺認為你太缺錢,逾期風險太高,所以你申請的貸款和信用卡就被拒了!
3.上了貸款「灰名單」
在黑與白之間,還有「灰」。不是黑戶也不是白戶,貸款卻總是被秒拒,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上了神秘的貸款「灰名單」。
目前國內的徵信系統還不夠完善,像P2P平臺、網絡小貸等機構尚未對接徵信系統,這些機構之間有一張共享的「灰名單」,記錄多頭借貸、逾期的用戶。
也許你的徵信報告看起來沒有任何問題,但你在這家平臺逾期了跑到那家去借的事情,可能早就被「灰名單」揭穿了,當然借不到款的。
還有一些特殊的行業和地域,由於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存在著高風險,從事這些行業或來自這些地域的人,也會被圈進貸款「灰名單」,直接被秒拒。
4.提供虛假信息
有些人為了獲取更高的額度,懷著僥倖心理在借款申請資料上做手腳。網貸平臺對騙貸的人是絕不會手軟的,一旦發現信息造假,可能會被這些機構終身秒拒。
比如明明待業在家,卻非要寫成自主創業,以為信審查不出來;使用未實名認證、使用時間不足3個月的手機號也可能被認為放款風險係數高。
所以,認真填寫真實資料,不要抱有僥倖心理。既然你並不想騙貸,就要注意你的行為可能會透露出的不良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