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高分紀錄片帶你尋覓各種神奇野果,滿足你的好奇心!

2021-01-13 喬克兒說影視

去年,第一季的《水果傳》一經播出就在豆瓣上獲得8.7的高分,各種新奇的、有趣的水果走進大家的眼帘,讓人看了直流口水。

今年,《水果傳2》播出了,第二季的《水果傳》製作更加精良,添加了動畫這一更為生動的表達來深挖水果背後的教育意義,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我們所生活的星球。

第二季第三集的名叫《我來自荒野》,它介紹了四種讓人大開眼界的水果,極大地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首先,讓我們來到8月非洲的卡拉哈裡沙漠。

這兒極度乾旱、缺水,原本人類很難在旱季生存下去,但是大自然卻為當地的人們送去了一種富含水分的物種:野西瓜。

在長達半年的旱季中,生活在卡拉哈裡沙漠的布須曼人,會離開村莊,走大約4公裡去荒涼的大地上尋找野西瓜。

野西瓜的個頭不大,重量在2公斤左右,外表也跟普通西瓜差不多(綠色花紋更少),神奇之處在於它們的瓤,是黃綠色的!

這些黃綠色的瓜瓤水分充足,含糖量卻只有3%,吃起來像是清口的黃瓜。

這兒存在一個知識點:原來除了人類是從非洲起源的之外,西瓜也是從非洲起源的。這種野西瓜,是所有現代紅壤西瓜的祖先!

考古學家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古埃及人便已經開始種植西瓜了,但直到2000多年前,西瓜才走出非洲,經過人類的不斷培育,成為了現代紅壤西瓜。

在缺水的沙漠,布須曼人將野西瓜利用的相當徹底,果肉部分用來吃,果皮放在火上烤一烤也能吃。

把西瓜的果肉搗碎,加入草木灰放置一會,就能稀釋出許多水分,一個野生西瓜能稀釋出200毫升的水,用上三個野西瓜,布須曼人就可以給孩子洗澡了!

第二種野果來自福建永安的大山裡,它叫南酸棗。

南酸棗雖然叫棗,但實際上跟任何棗類都沒有血緣關係,輕輕剝開它的果皮,會發現它的果肉軟滑粘稠。紀錄片中說這種構造跟芒果相似,因此它倆是近親。

可若光是根據外形來看的話,我認為它還是比較符合「鼻涕果」的外號。

軟滑粘稠的果肉吃起來能酸掉牙,因此當地人適當對它進行加工,做成更容易入口的甜品。

先將南酸果放水裡煮,煮到表皮裂開,然後將果皮剝掉,把果肉放到鍋裡用木棍快速攪拌,將果核去掉,只留下果肉。

這個過程看上去像是在揉面,只留下白茫茫的果肉之後,再加上白砂糖,掩蓋一下它的酸味。

揉好的面,啊不對,把揉好的果肉放在太陽底下曝曬,它會慢慢變成金黃色,再切一切,就能做成南酸果糕了。

因為加了白砂糖,南酸果糕比南酸果要好吃得多,大人小孩吃了都說好!

第三種介紹的水果名叫龜榴槤,僅分布於婆羅洲的少數地區。

一般的榴槤生長在高高的樹上,但是龜榴槤與眾不同,它的果實生長在樹根附近,就連可愛的烏龜也能不費力氣輕易抵達,所以取名為龜榴槤。

龜榴槤的氣味清淡,果肉的味道像是榴槤和菠蘿蜜的結合,相比於其它的榴槤,它更為多汁,吃上去像煮熟的蔬菜,還混雜著脂肪的香氣。

雖然看著很誘人,但它可不是那麼容易吃到的,隨著森林遭到破壞,龜榴槤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瀕危物種,想吃的話只能自己去深山老林尋覓它的蹤跡了。

第四種野果來自婺源,名叫寒莓。

寒莓是700多種懸鉤子屬野果中的一種,它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結果晚。

它的前世大概和鳥兒有姻緣吧,別的野果大都在春夏就結果了,而它則要熬到冬天。

寒莓的味道和覆盆子等懸鉤子野果類似,味道酸甜多汁,但它太小了,難以儲藏、運輸、保鮮,因而只能以野果的形式在冬季的深山中留給鳥兒享用。

第五種野果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北昆士蘭熱帶雨林,它叫戴維森李子。

和別的李子不同,戴維森李子有兩顆扁平的種子,往往只有一顆是可育的。

說到味道,戴維森李子含有大量的蘋果酸和極低的含糖量,雖然味道酸澀,但它健康!

因為戴維森李子中含有的大量花青素,它可以被製作成果醬、果酒,磨成粉末,用來泡茶和烹飪。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戴維森李子被不斷改造升級,它會成為新一代的水果明星。

人類擁有著永無止境的好奇心,我們不斷探索自然,相信將來還會有更多新鮮有趣的水果被我們發現,讓我們認識一個更加豐富的世界。

相關焦點

  • BBC這部「吸貓」紀錄片萌出天際!推薦幾部高分大自然紀錄片,感受生...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最近,BBC一部新紀錄片很吸引眼球,就是大型「雲吸貓」紀錄片《大貓》(Big Cats)。兩年多的時間,《大貓》團隊前往14個不同國家,拍攝了40個貓科物種中的31個 - - 比其他任何一部製作團隊做的都要多。剛播出兩集的時候,豆瓣的分數就開始飆升了,而現已經達到了9.6分的高分。
  • 2020高分紀錄片片單
    與「純屬虛構」的電視劇與「快餐式」的綜藝相比,越來越多的優質紀錄片通過展現世界的「未知」一面,讓人得到心靈的洗滌。 今天,我們為讀者準備了2020年的高分紀錄片片單,希望大家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對這個世界多幾分深刻的認知。
  • 周末推薦|五部2020高分紀錄片,足不出戶了解世界,馬住慢慢食用
    本文來源於公眾帳號: 影榜三六零 周末薦 | 2020高分紀錄片片單。「見天,見地,見自己。」與「純屬虛構」的電視劇與「快餐式」的綜藝相比,越來越多的優質紀錄片通過展現世界的「未知」一面,讓人得到心靈的洗滌。今天,我們為讀者準備了2020年的高分紀錄片片單,希望大家即使足不出戶,也能對這個世界多幾分深刻的認知。
  • 6部豆瓣高分紀錄片,每一幀都值得孩子去感知奇妙的自然世界!
    國慶放假的時候童童已經推薦了8部高分電影, 我們可以稍微放下電影換個口味看看優質紀錄片吧!,高超的拍攝手法和精美的畫面讓人驚呼神奇。 而這部《地球脈動》耗資800萬英鎊,攝影團隊走遍62個國家,歷時五年完成,豆瓣評分9.7分。 紀錄片為了捕捉地球上最精美的畫面,如實展現動物生活的狀態。
  • 高分寵物紀錄片,帶你看看寵物醫院的一天,主人和狗狗的悲歡離合
    今天我們就是要介紹一部高分的B站自製紀錄片——《寵物醫院》。雖然導演李菁和總製片人季犖怡原本是想要用溫馨的基調去如實地反應寵物醫院裡面所發生的一切,但是這些事情本身就已經催人淚下。因為寵物和主人之間的感情,其實和人類與自己親人之間的感情是相差無幾的。
  • 什麼才是孩子未來的核心競爭力,日本這部「逆天」紀錄片給...
    大家好,我是朵朵~曾經有一位老師跟我講過,沒有孩子是不愛學習的,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但只有好奇心可不夠,我們還需要教會孩子思考。因為,獨立思考決定著一個人的核心競爭力。那我們該如何讓孩子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呢,朵朵今天推薦給你的紀錄片《像烏鴉一樣思考》,或許會給你答案。
  • 小花苞-BBC高分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告訴你真正的早教
    那麼你知道他們的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嗎?下面和小花苞一起走進BBC高分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裡面是由知名嬰兒專家組成的團隊,通過嬰兒行為告訴我們嬰兒的內心世界。在一個個嬰兒實驗中,他們探索了嬰兒的各種行為,BBC將這些研究拍成了3集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整部紀錄片用科技的手段直觀展示了很多嬰幼兒成長中的各種神奇現象。
  • 高分紀錄片帶你認識這隻神奇的生物
    陪你邊玩邊學,每天漲點新知識本期看片的主角是一隻神奇的章魚,它不僅騎上了鯊魚,還與人類交上了朋友...聽著像是童話故事,但這些劇情來自一部高分紀錄片,答案很快揭曉,神奇的是,她這次沒有再跑,而是向他遊了過去,她還記得這個人類,或者說,記得這個需要時不時去海面換氣的奇怪生物。
  • 因為這個封面,還是忍不住想要推這部超高分紀錄片
    為什麼我們常常安利各種貓片呢,我也是前段時間剛剛知原來桃姐是一個家裡有一隻巨可愛的貓的隱藏低調貓奴。我也慢慢理解了一個中年男子每次假裝中立地說:哎,你要不要看看這個新出的貓電影的小心機。不過今天這個系列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的良心吸貓系列。嚴格來說,吸的不僅僅是你腦中出現的貓咪,而是吸這個家族全家。
  • 一定要推薦的1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建議收藏)
    那就跟鐵木君一起看紀錄片啊!在消遣時間的同時學習知識,一舉兩得不香嗎?作為「高標準紀錄片收藏家」,鐵木君今天就把10部製作超級精良、內容獨樹一幟、畫面無敵震撼的高分紀錄片分享給大家,快快收藏好!簡直比看書還有趣,比刷劇還過癮,我二話不說就刷了三遍。但是你們忍住!別還沒看完文章就切屏看紀錄片去了。01.
  • 4部豆瓣高分紀錄片:教會孩子敬畏生命,建議家長收藏
    1、《地球脈動》第2季  豆瓣評分:9.9  在哪看:騰訊視頻  如果你想讓孩子多了解動物、了解我們所處的星球,建議帶他一起看看《地球脈動》系列紀錄片,尤其是第2季,豆瓣評分9.9。
  • 豆瓣9.1高分!這部紀錄片《貓科動物的故事》,讓許多人跪著看完
    這絕對是一部貓奴們不能錯過的高分紀錄片,畫面精美、製作精良,一邊吸貓一邊漲知識,在豆瓣的評分高達9.1。《貓科動物的故事》是由Anwar Mamon執導的紀錄片,共分為三集,分別是《野性依存》、《可愛回應》和《超級貓咪》。
  • 珍藏的5部BBC高分動物紀錄片,兒童必看,比那些垃圾動畫片強多了
    jason再大一些後,我們還帶他去野生動物園,可以直接面對面餵小鹿,餵各種小動物,在車裡看獅子老虎大熊就在車的旁邊走來走去,jason每次都開心得不得了,總是嚷著下周還要來,還要來。記得有一次有隻小鹿一直追著他要吃的,還直接把他的袋子搶走了,每次回憶起這件事,他總是津津樂道。愛動物的孩子,善良對生活充滿熱忱,不會變壞!
  • 神奇動物在哪裡今日上映 六大看點帶你搶先觀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神奇動物在哪裡今日上映 六大看點帶你搶先觀看 【神奇動物在哪裡今日上映 六大看點帶你搶先觀看】神奇動物在哪裡百度雲,神奇動物在哪裡在線觀看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J.K.羅琳首任編劇的3D魔幻巨製《神奇動物在哪裡》,將於11月25日登陸內地銀幕。
  • 你可以跟著這些紀錄片去遠方
    □專題策劃/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文浩    冬天到來,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響應「非必要不出行」的號召,你想好放假在家裡怎麼過了嗎?BBC最新推出的《完美星球》近日登陸央視紀錄頻道和視頻網站平臺,這部耗時4年製作的紀錄片不僅拍攝到許多難得一見的奇景,還邀請到現年94歲的國寶級主持人、自然歷史學家大衛·愛登堡爵士擔任旁白。
  • 鏟屎官進階神器,高分的狗狗紀錄片分享
    不管你是因為要在家帶娃帶狗,還是需要加班幹活,還是因為窮,甚至很不幸和我一樣是3合1。一般周末2天假期我是不做什麼指望了,宅家裡是我唯一的選擇。但是宅家裡也不能虛度光陰啊,人生還有幾個十年?幸虧家裡還有個120寸的投影能發光發熱,心想好東西不能獨享,於是寫下此文。
  • 滿足你的好奇心,原來過程這麼牛
    滿足你的好奇心,原來過程這麼牛!記得小時候家裡窮,想要吃新鮮的豬肉,只能等到殺豬的時候,感覺像是寄託了,我們這些農村小孩特別的願望。但是現在還有多少人都記得農村殺豬的場景,今天就帶大家回憶一下。每年春天正是挑豬仔的時候,農村媽媽們在豬兒集市買來挑中的小豬仔,養在自家豬圈裡,媽媽們就這樣開始了一年養豬的歷程。
  • 這6部BBC紀錄片,每一部都是神作!
    與其讓孩子天天沉迷在動畫片裡,不如讓孩子看一些經典的紀錄片,既能滿足孩子看電視的需求,也能學習更多的知識,增長見聞。今天,分享的6部紀錄片高分經典紀錄片,適合父母陪孩子一起看,既增長知識,又拉近情感。手握這份片單,不妨放下手機,和孩子一起看看這些紀錄片,了解自然奧秘、增長人文見識、提高審美情趣。
  • 這10部「人生必看」的神級紀錄片,我必須安利給你
    這部紀錄片有趣的地方在於,它不是給你乾巴巴的介紹行星,而是以一位太陽系導遊的視角帶你去每一顆行星上「旅行」。《星際旅行指南》一共有6集,按照距離太陽的最近和最遠,最炙熱到最寒冷,依次帶你去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和天王星以及冥王星等行星旅行。
  • 你看了嗎?紀錄片《我在故宮六百年》B站熱播,觀眾打出9.9高分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紀錄片突然在二次元網站Bilibili(簡稱「B站」)爆紅,並將故宮文物修復師這一職業帶火。2020年的最後一夜,《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姊妹篇《我在故宮六百年》在央視和B站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