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骨是通過植入人工骨粉來補足種植牙植入條件的一種常用方法,人工骨粉的優點是無需損傷自體取骨,而且骨吸收的速度很慢。一般植入的量很少,都是以克來計算的,植入前會嚴格測量牙槽骨骨量的密度、高度等,做到精確。
植骨並沒有那麼可怕,它是將人工製作的骨粉,直接放入牙槽骨骨內,讓它和牙槽骨逐漸結合在一起,供種植體植入。這個結合過程中,牙床不會感覺不適,也不會疼。
為什麼有些人做種植牙之前需要植骨?
種植手術不單是將種植體植入牙槽骨這麼簡單。它涉及對包繞牙齒的骨頭——牙槽骨的生理情況、對牙齦和其它牙周組織形態、外觀等方面的考慮。
一顆參天大樹的根部,一定是有大量堅實的泥土包繞才能讓它穩固生長的。這泥土不僅得多,還得營養豐富、質量優良。
種植牙就好比這顆大樹,需要沒有炎症的、健康的、足量的牙槽骨支持,才能保證長期的正常使用。
而我們大部分人都不夠愛護牙齒和牙床,直接導致了大部分成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或根尖炎症。
這些病在造成我們牙齒脫落的同時,也造成了牙槽骨不同程度的破壞、吸收和萎縮。
不加骨粉就種植會產生什麼問題?
有部分人雖然沒有牙周病,但自己本身骨架小、骨量少,如果強行不加骨粉就種植,容易發生很多併發症,後續處理也十分的麻煩。
如果不加骨粉,強行對不適合種植的骨區域進行種植可能發生的問題有:
1、骨頭量太少,種植體長不穩。
比如在靠近牙根的部分經常有一些生理性的凹陷,骨頭本來就十分薄,哪怕沒有缺失牙齒,也許都不足以容納一個種植釘。
如果在這裡不植入骨頭就種植,種植體容易晃動,長不穩,靠近臉頰的一面容易暴露,嚴重的後期還會鬆動掉出來。
2、易感染甚至導致種植牙發炎、脫出。
在上面大牙牙根的上方,有一個空腔,稱為上頜竇。如果上頜竇過大或者牙槽骨本身不多,缺牙區域的骨頭頂部和上頜竇距離很近,強行種植的話會直接穿通上頜竇,造成感染甚至種植體發炎、脫出。
3、種植體不穩,易損傷牙齒神經。
在下面大牙牙根的下方,有一條管牙齒感覺的神經,叫做下牙槽神經。如果骨頭不夠而貿然將種植體植入,除了會造成種植體不穩,還容易損傷牙齒神經,造成下巴和牙齒的麻木,嚴重情況會難以恢復。
4、不美觀且影響生活質量。
種植牙在後期會套上和我們天然牙類似的牙冠,這個牙冠的邊緣應當位於牙齦下面以保證美觀。但如果牙槽骨萎縮,沒有植骨,這條縫就會暴露在牙齦上方,十分不美觀,影響生活質量。
種植治療的手術流程
牙齒脫落或被拔除後的數周至數月內,牙槽骨會逐漸吸收。
這會引起美學缺陷、衛生問題和發音障礙等。並且還會導致昂貴且複雜的後續治療。種植時如果剩餘的牙槽骨不能為種植體提供足夠的初期穩定性這時就需要進行植骨手術。
下圖所展示的為最簡易的種植治療的手術流程,大部分患者經歷該過程就可獲得美觀而又實用的人工種植牙,具體的複診次數和每次的操作可能會比圖中展示得更複雜。
種植手術的流程
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因為自身骨頭條件所限,需要在種植前或者種植中接受植骨治療:
1.骨頭條件非常不好的患者應首先進行植骨治療(包括上頜竇提升手術),這一類患者需要在植骨術後,上圖流程之前再等待4~9個月的骨癒合期。
2.第二類患者是骨頭條件有所欠缺,這部分患者則可以在植入人工牙根的同時進行植骨手術,術後的等待時間也相對長於流程圖上的介紹,一般約為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