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任何一個地方或者組織,都有約束眾人的規矩。在《西遊記》中,天庭也有天庭的規矩,神仙們若是觸犯,一樣會受到懲罰。
比如天蓬元帥,因為調戲嫦娥,其罪當誅,幸好太白金星為他求情,天蓬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依然要打兩千錘,且要被貶下界;還有捲簾大將,因為失手打碎玻璃盞,也被玉帝貶到流沙河,而且每隔七日還有「飛劍穿胸」之苦,多達百餘下。
很多讀者說,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雖然有罪,但受到的懲罰太重了。甚而,還有讀者據此說,這是天庭自導自演的戲,目的是讓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下凡,臥底在取經隊伍中,目的是監視唐僧,必要時刻或許還要破壞取經任務等。
其實,玉帝很支持唐僧取經,或者說如來傳經。再者說,即便要監視,天上也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共計三十九人全天候盯著,金頭揭諦更是7×24小時全年無休上班,玉帝又何必再派人監視呢?
所以,這種說法毫無道理。事實上,我們看看西遊中的罪與罰,就知道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所受刑罰並不重了。
先說小白龍
小白龍本是西海龍王敖閏(後面又說西海龍王叫敖順,當是版本問題或者作者疏忽)之子,因為縱火燒了明珠,犯了天條,是個死罪。而且,這還是他父親親自告訴玉帝的。這一點,是小白龍親口說的。
那龍道:「我是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我父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把我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不日遭誅。望菩薩搭救搭救。」
很多人說,小白龍可能燒了玉帝賞賜的明珠,所以是死罪。實際上,從「忤逆」二字來看,明珠跟玉帝似乎沒關係。
所謂「忤逆」,是指違抗,不孝順,既然西海龍王告自己兒子忤逆,說明兒子是不孝之罪,這明珠當是西海龍王殿裡的寶貝。若是玉帝賞賜,那就是藐視玉帝,褻瀆天威了。
家裡的珠子被燒毀了,父親都要告兒子大不孝,這個罪名可不輕啊!而且最後的判定結果更重,打了三百下,幾天後就要被殺。若非觀音求情,恐怕小白龍真的就提前沒了。
從小白龍的例子就知道,天庭對八戒和沙僧的懲罰,算不上重。
再看金蟬子
唐僧的前身就是金蟬子,金蟬子本是如來座下的二弟子,曾給鎮元子遞過茶,鎮元子因此後來敬重唐僧,還交待清風、明月摘兩個人參果給他吃。
金蟬子之所以會被罰下界,做了凡人,是因為他輕慢了佛法。
如來道:「聖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生東土。」
在第十一回,作者也說,金蟬子「只為無心聽佛講,轉託塵凡苦受磨」。後面,一些妖怪以及悟空都說過,唐僧前世是金蟬子,輕慢佛法,所以被貶下界,修行了十世好人,才又化為唐僧取經。
金蟬子就開了個小差,沒聽如來講課,就遭到如此懲罰。不僅要被罰到下界修行十世,而且十世都是好人,元陽未洩,最後還得用最笨的方法,走完十萬八千裡路,取得真經,才能回到正果之位。
這個懲罰,不也是很重嗎?可以說相當重了吧。這就相當於金蟬子沒了,他得繼續從頭修煉啊,比豬八戒、小白龍和沙和尚慘多了。
還有孫悟空
孫猴子上天做了神仙后,第一個職位是弼馬溫,就是個養馬的低級小吏而已,都沒有品級。得知自己官品不入流後,孫悟空打出御馬監,他撂挑子不幹了。
不幹就不幹唄,也沒多大點事兒。但就這麼點事,玉帝怒了,讓託塔天王率領哪吒、巨靈神以及天兵天將圍剿花果山。看架勢,要真是活捉了孫悟空,即便不是死刑,也會是個重罪。
如此責罰,也斷然不輕!
從這幾人的結果來看,天庭的規矩就是這麼嚴苛,打碎玻璃盞要被重罰,調戲仙子是個死罪,輕慢佛法、燒毀明珠,撂挑子不工作都是重罪。
所以,並非玉帝針對八戒和沙僧,也不是天庭故意為之,而是事實如此。
同樣的例子,書中還有。
比如老鼠精供奉哪吒和李天王,孫悟空就拿著牌位去天上找李靖算帳。李靖一開始不承認,還綁了孫悟空,後來眼見為實,也只得妥協,還得哀求金星說個方便,親自賠禮道歉,讓猴子不要去告他。
事實上,天庭的規矩也可以說不算重。
因為,天蓬元帥雖然調戲嫦娥,其罪當誅,但是太白金星求情,玉帝就饒了他;小白龍雖然犯了死罪,但是觀音菩薩求情,玉帝也答應了不殺。沙和尚有罪,但是一旦被觀音點化,加入取經團隊,飛劍不再穿胸。
而且他們雖然被罰,一身本領、玉帝賞賜的兵器都還在,只是身份變了而已。
孫悟空自稱齊天大聖,反了天宮,偷吃蟠桃、盜吃仙丹,一路打到凌霄寶殿外……一系列罪行,若是玉帝較真,恐怕誰也救不了孫悟空。然而玉帝並沒這麼做,反而多次派人,幫助孫悟空降妖。
最後說其他
當然,還有一類人,他們犯了大罪,但受到的懲罰似乎很小。比如金角、銀角、黃眉童子、各種坐騎、寵物下界為妖,甚至吃人無數,但是啥事也沒有,頂多像奎木狼,只是被罰為燒火工,還是帶薪的。
為什麼這些人犯了大罪,天庭卻不重罰呢?
我個人覺得,有兩點原因。
其一,西遊世界中,神仙看人類並不是平等的眼光。
像鳳仙郡的郡侯,就因為他自己和老婆吵架,生氣把供品餵狗吃了,玉帝就大怒,讓鳳仙郡三年大旱。按理說,只要責罰郡侯即可,何必連累百姓呢?三年大旱,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餓死啊!但在玉帝眼裡,這些算不得事,甚至覺得就必須這樣才有懲戒作用。
別說神仙了,就是帝王看一般人也未必就平等。
比如滅法國國王,一怒之下殺了近萬名和尚,最後還屁事沒有。孫悟空、唐僧等人路過,也沒覺得國王該受到懲罰,只是幫和尚們證明了清白而已。倘若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豈能不重罰國王?
而老百姓看帝王、神仙,更是覺得他們高人一等。
比丘國國王要一千個小孩兒心做長生藥,若非悟空等人來到,這麼多孩子可就沒了性命;觀音菩薩的寵物鯉魚,吃了很多童男童女,最後觀音一句道歉沒說就收走了,下方老百姓還得紛紛跪拜,甚至有人畫下來,讓子子孫孫繼續跪拜。
在帝王、神仙的眼中,人命和螻蟻一樣吧。
其二,西遊世界講究因果,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奎木狼和披香殿侍女私通,兩人不好在天庭辦事,他就下界為妖,而且吃人。可是,當孫悟空找到他之後,他也就說了一句「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文殊菩薩收服坐騎青獅精時,也說了這句話。
又或許,因為唐僧該有此難,所以導致天上兇星下界,給唐僧造成磨難的同時,也給一些百姓帶來了災難吧。
或許幾個原因都有,因為神仙看百姓如同螻蟻,他們註定有此災難,所以雖然這些妖魔下界吃人,但神仙們不以為意。如同八戒、沙僧吃人一般,沒人因此責罰他們。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