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狗巴士與美國黑人的辛酸往事

2020-12-01 易車網

反對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曾經是世界最突出的人權問題之一。1960年3月21日,南非德蘭士瓦省沙佩維爾鎮的黑人舉行大規模示威遊行反對種族歧視,遭到南非軍警強勢鎮壓,造成了震驚世界的「沙佩維爾慘案」。為了紀念這一反對種族歧視事件,1966年聯合國大會宣布3月21日為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

 

剛剛過去的國際消除種族歧視日,再一次喚醒人們面對曾經這一世界最突出的人權問題。其實不止「沙佩維爾慘案」一直以來警醒著為消除種族歧視日努力的志士仁人,美國黑人受種族歧視的荼毒也由來已久,他們為爭取與白人平等的權利付出了血的代價。

1955年12月1日,在美國蒙哥馬利市的一輛公交車上,發生了一樁再平常不過的事:一位叫羅莎•帕克斯的黑人裁縫因為拒絕為白人讓座而遭到逮捕。事件激起當地黑人的憤怒,為抗議公車上的種族隔離政策,黑人居民發起了抵制公共汽車的運動。

美國黑人農奴運動

這個看似簡單的事件,之所以會引發大規模的黑人反抗運動,是因為美國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多種族、多元文化的國家,其種族歧視問題由來已久。從1619年第一批非洲黑人被運到新大陸開始,黑人便作為奴隸長期在美國備受歧視與奴役。

種族歧視在公交車上表現尤為明顯

伴隨著奴隸制的合法存在,種族隔離制度曾在美國十分盛行。在美國有些地方,法律甚至明確規定黑人與白人在公交車、餐館等公共場所內需分隔,且黑人必須給白人讓座。雖然1865年美國聯邦憲法第13條修正案宣布廢除奴隸制,但奴隸制並沒有因此而在美國絕跡。

部分黑人寧願坐的士,也不坐受白人歧視的公交車

直到1964年美國國會通過《民權法案》,禁止在公共場所實行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美國才從法律意義上還黑人以平等權利。但作為曾長期合法存在的奴隸制和種族隔離制度,其影響根深蒂固,生活中黑人被歧視的現象依然隨處可見。

1955年美國黑人反對乘坐公交車種族歧視的鬥爭

黑人極端地放火燒當時著名的灰狗巴士

公交車上的座位,黑人和白人被前後分隔開來

公交車上大部分都是白人座位,只有後面少數幾排黑人座位

就算白人座位空著,黑人也不能坐,只能站在後面

這一事件極大地刺激了黑人群體內心長久以來的憤懣與委屈,他們強烈要求改變地位不平等的現狀。年僅26歲的年輕牧師馬丁·路德·金被推舉為抗議運動的領導人,他在教堂舉行了一次領導人會議,決定在12月5日星期一安排「拒搭公交車的抵制行動」。

種族隔離規定被廢除後,馬丁·路德·金(後排左)和兩位長期活躍於抵制運動的黑人牧師首次乘坐蒙哥馬利公車的場景

這次會議大約有50位黑人牧師及專業人士到場,他們分析了人們會為了帕克斯太太在黑人社區的地位而聚集的形勢,並對抗議運動進行了各種後果預測。當拒絕乘坐公交車的口令通過一個教堂傳到另一個教堂的時候,幾乎所有的黑人都給予了響應。

他們組織起小車隊運送黑人上班,大多數黑人則乾脆步行上班。當局進行了報復,100名聯合抵制的領導人受到指控,許多人被投入了監獄。白人種族隔離主義分子採取了暴力行動,四座黑人教堂發生了炸彈爆炸案。

他們忍受著難以想像的艱難困苦,奔走在上下班的路上。許多黑人被白人老闆解僱,但他們並沒有屈服。他們堅信一個人的尊嚴是上帝賜予的,任何律法和威權都不能將其剝奪。因而當他們唱著靈歌,唱著那些由祖先們的苦難浸泡出的深沉旋律,手挽著手上班時,路兩旁的許多人淚流滿面。

這場抗爭以「非暴力抵抗」的方式持續了381天,最終美國最高法院宣布阿拉巴馬州的種族隔離法律違反憲法,蒙哥馬利市公車上的種族隔離規定也被廢除。馬丁·路德·金牛刀小試,一戰成名,逐漸成長為黑人爭取自由和平等權利運動的領袖。

此後,美國社會在一次次的非暴力抗爭運動衝擊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動蕩之中,但種族隔離法律的非正義性卻被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所認識。受到這些抗爭運動的鼓舞,越來越多的黑人挺身而出爭取自己的權利,黑人民權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並在美國南方形成高潮。

1963年8月28日,馬丁•路德•金在首都華盛頓廣場的林肯紀念堂前舉行了規模浩大的黑人集會。他面對25萬聽眾發表了著名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酣暢淋漓地抒發了黑人對自由與平等的渴望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振聾發聵、盪氣迴腸。今天,這篇演講已成為人類歷史上流傳最廣、最有影響力的演說之一,激勵著全世界渴望平等和自由的人民為了夢想而不斷奮鬥。

1964年,美國國會在通過了《民權法案》,宣布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政策非法,美國黑人在林肯總統頒布《解放黑奴宣言》102年後終於在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方面獲得了法律上的平等。馬丁·路德·金也因此榮獲了1964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達到了事業的巔峰。

馬丁·路德·金租住的海濱小屋被無名人士襲擊,玻璃門上留下彈孔

雖然看起來馬丁·路德·金主張的非暴力抗爭道路很順利,但實則充滿了爭議與危險。因為很多抗爭行為直接違反了當時的種族隔離法律,南方各州政府對運動進行了殘酷鎮壓;他本人也多次被捕入獄,三次遭到暗殺,最終也沒能逃脫刺客的子彈。

馬丁·路德·金在洛林汽車旅店中槍倒地

1968年4月4日晚,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洛林汽車旅店二層被種族主義分子暗殺,終年39歲。他死後更獲得無數人的敬仰和懷念,美國有無數條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每年一月的第三個星期一被定為馬丁·路德·金紀念日,是整個美聯邦的假日之一。

馬丁·路德·金輕拍著一名幼小抗議者的背,鼓勵他為權利抗爭到底

蒙哥馬利事件只是美國黑人民權運動的一個開端。它預示了未來10年裡席捲整個南方的聲勢浩大的抗議運動的方式和精神狀態:群情激昂的教堂集會,配合當前戰鬥的讚美詩,尋找失落的美國精神,讚揚非暴力,渴望奮鬥與犧牲。

但可惜的是,時至今日,少數民族特別是黑人,仍處於美國社會的最底層,甚至到了2006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還出現一名白人女司機強迫車上的黑人學生給白人學生讓座的現象。另外,亞裔、非裔等移民群體在美國的處境也比較堪憂,值得重視。


  (上海汽車博物館原創出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

  關註上海汽車博物館,一起探索好玩有趣的汽車故事(微信公眾號:shqcbwg)

相關焦點

  • 一條獵狗與它的百年傳奇 美國灰狗巴士
    但是,朋友們,這次我說的可不是犬類大賽,也不是餐飲品牌的引進與授權,我們來聊聊真正的Greyhound——美國灰狗巴士線,它的故事比靈緹與餐廳更加誘人。 美國的「灰狗巴士線」常被人們簡稱為「灰狗線」或「灰狗巴士」,其實它並不是一輛巴士,而是一群巴士,從1914年至今的一百年間,這些「灰狗們」一起見證了美國公路旅程的變遷、城市的沿革、乘客的轉變。
  • 夜班灰狗巴士之旅,讓我大開眼界
    《America》,從那以後,一腔公路情懷的我,把搭乘灰狗巴士列入美國之行一定要做的事情。離開美國之前的最後一晚,在堂叔家參加一次家庭聚會,叔叔搭著我肩膀向眾人介紹「這是我侄子,今年一直在外頭獨自旅行,你猜他怎麼來的特雷西?一個人從洛杉磯坐灰狗巴士過來的!厲害吧!」
  • 120000英裡的灰狗巴士橫跨美國之旅
    納粹分子對Levitt來說不是那麼常見,但是早晨和美國最底層的人士一起睜眼卻是每天的常態。他的項目——灰狗日記,既是藝術項目,又是文獻研究。在過去的13年中,他坐著灰狗巴士橫跨美國120000英裡,他也承認這種旅行方式是「不得已」的旅行。「在巴士上可以看到很多剛剛出獄的人,因為出獄的時候大多數州會給你一張公交卡,讓你回被判罪的地方」,他解釋道。
  • 美國灰狗巴士再度發生意外 33人受傷(圖)
    (資料相片)     中新網香港11月5日消息:美國灰狗巴士再度發生意外,1名乘客疑因被禁吸菸上前與司機糾纏,令巴士失控翻側,造成33人受傷,其中1人生命垂危。  一輛灰狗長途巴士由洛杉磯至邁阿密,於凌晨一時途經亞利桑那州時,車上的1名40歲乘客因禁止吸菸到司機位置與司機糾纏,巴士失控翻側。  當地警方表示,疑犯是精神狀態不穩下犯案的。巴士公司表示,今次為個別事件,沒有計劃暫停服務。  自911事件以來,曾發生2宗灰狗巴士被劫持事件,其中在田納西州的意外,司機被殺死導致巴士翻側,七人死亡。
  • 淺析:灰狗巴士能在英國走多遠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這種淺藍色的靠墊是乘客在乘坐灰狗巴士旅行時必備的奢侈品。靠墊大小如男子的手帕,一側印著一支白色的灰狗。這隻價值50美分的靠墊,在美國任意巴士車站都可買到。     現在,灰狗巴士來到了英國,一個飽含美國精神和文化象徵的交通工具,能在大西洋另一端再度風靡嗎?
  • 華裔乘客投訴美國「灰狗」巴士公司歧視(圖)
    點擊進入>>>   華聲報訊:號稱北美最大的巴士公司「灰狗巴士」(Greyhound)在紐約市公立高中任教的王小姐日前搭乘灰狗巴士前往波士頓中途,遭巴士司機無禮對待並被趕下車。王小姐已向所屬的教師工會和紐約市議員劉醇逸辦公室投訴,要求討回公道。  總部設於德克薩斯州的「灰狗巴士」公司發言人芳絲畢2月25日發布一項聲明指出,為顧及巴士上所有乘客的安全,司機的確有權拒載某些乘客。該公司已收到王小姐的投訴,正在做進一步的調查。
  • 臺灣寫真:相伴40年 灰狗巴士駛入歷史
    中新社臺北1月28日電 題:相伴40年 灰狗巴士駛入歷史  中新社記者 陳悅 劉舒凌  28日上午,國光客運臺北西站,除了熙攘如常的旅客,還早早匯集數百車迷,他們來陪伴暱稱為「老灰狗」的灰狗巴士走完「最後一裡路」。
  • 在臺服務37年灰狗巴士謝幕 車迷與「老友」告別
    在臺服務37年灰狗巴士謝幕 車迷與「老友」告別  【解說】曾有客運界車王之稱的MCI灰狗巴士在臺灣結束了37年服務旅程,於2016年1月正式宣告走入歷史。1月28日,灰狗巴士告別特展在臺北舉行,不少媒體及車迷到場。
  • 兩大優點人見人愛 紐約華人巴士打敗「灰狗」
    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是美國的國殤日(Memorial Day)。對美國人來說,這個節日同時意味著夏天烤肉季節的開始。很多住在美國的人會利用這個長周末走親訪友。在這一天,紐約的華人巴士公司大賺了一票。像紐約到波士頓這樣的熱門線路,常有四五百人在排隊,有時甚至能排出近千人的長龍。
  • 坐「灰狗」感悟美式流浪
    、懷揣著美國夢的流浪女孩,浪漫而又充滿詩意,讓我對早有耳聞的「灰狗巴士」多了幾分好奇。人們對美國的印象總是曖昧不清。一首首流行歌、一部部電影堆砌起的流行文化風靡全球,不論是否去過美國,每個人都有幾句話要說。在1967年的電影《畢業生》中,灰狗巴士帶領本和伊萊恩逃離了困境;在《午夜牛郎》中,灰狗巴士帶領喬恩·福格特和達斯汀·霍夫曼前往佛羅裡達。在這個被評為「最適合自駕的國家」,若想來一場真正的美式公路之旅卻又囊中羞澀,最好的的方法非「灰狗」莫屬。
  • 從美國「灰狗」看公路客運業的發展
    美國交通運輸業十分發達,鐵路、公路、航空及管道裡程均居世界首位,公路客運在運輸行業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150至500公裡 長途客運的最佳裡程   很多美國人喜歡自駕車旅行,但旅行的路程相對較近,一般在150公裡以內。而500公裡以上的路程,大多數美國人會選擇乘坐飛機。
  • 「魚鷹」替代「灰狗」,美國海軍艦載運輸機上新了
    據美國海軍官網6月23日報導,美國海軍首架CMV-22B「魚鷹」已經抵達北島海軍航空站,正式開始服役。美國海軍計劃從2020年-2028年,將目前承擔艦隊遠程運輸任務的C-2A「灰狗」全部替換為CMV-22B「魚鷹」。
  • 新魚鷹旋翼機開始服役,美國航母海上灰狗運輸機默默走向退役
    據美國媒體近日報導,隨著美國海軍首架CMV-22B"魚鷹"抵達北島海軍航空站,正式開始服役。過去四十年在美國航母上服役的海上運輸機C-2A"灰狗"運輸機默默走向退役的結局。在過去四十年裡,C-2A"灰狗"一直在為美國海軍航母提供後勤支援服務。
  • 還記得「灰狗」大巴嗎?當年身價百萬的它如今已成一堆廢鐵!
    60後、70後甚至80後看到上面這輛車應該都知道,它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灰狗」大巴。相比當時的國產大巴車,美國進口的它動力強悍,速度極快,最重要的是車裡還有當時被奉為奢侈品的車載空調。因此,同樣的距離灰狗跑完的時間往往要比普通大巴短三分之一,堪稱大巴車界的「協和號」,當然票價也更貴。
  • 美國"灰狗"客車司機遇襲翻車 10人死亡全國客車停運
    美國警方和田納西州當局正進行搶救和事故調查  人民網華盛頓10月3日電記者任毓駿報導:美國一輛長途「灰狗」客車於美國東部時間3日清晨在美國田納西州翻車,官方證實至少10人死亡。事故原因據報是一名乘客突然用刀割破司機喉嚨。「灰狗」公司之下令全國的「灰狗」客車停運。  據ABC消息,這輛長途客車載有40多人,夜間連續行駛。
  • 留學見聞:讓你淚奔的美國公共運輸(圖)(全文)
    小城市裡一般沒有地鐵,市內(小鎮之間)公共巴士的路線也較少,間隔時間也較長。所以建議同學們都仔細研究一下巴士的時刻表,根據上面的時間安排你的出行。如果去較遠的地方,公共巴士,火車,飛機也都是不錯的選擇。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火車站和機場,所以有時候需要打車或者做大巴去另一個城市搭火車飛機。
  • 上世紀的「灰狗」大巴怎麼樣了?當年價值百萬,現在是一堆廢鐵
    上世紀的「灰狗」大巴怎麼樣了?當年價值百萬,現在是一堆廢鐵當時我國的造車實力較弱,所以我們的大巴車一直是依賴於進口,尤其是這個號稱作是灰狗的大巴車,這款大巴車動力非常強悍,而且速度很快,再者大巴車中還有著那個年代當中的奢侈品空調。
  • 加拿大驚爆巴士殺人案 乘客被斬首吃肉
    警察與還在巴士中的嫌犯(紅圈中)談判巴士殺人案駭人聽聞8月1日上午,駭人聽聞的緬省灰狗巴士殺人案疑兇出庭受訊。這次案件發生在周四凌晨時分,在緬尼託巴(Manitoba)省地界內1輛從愛德蒙頓(Edmonton)開往溫尼伯(Winnipeg)的灰狗巴士上。在這輛載有37名乘客的灰狗中,1名坐在車上的青年被鄰座的人斬首。2名青年在不同地點上車,他們都坐在了巴士的後排座位上。
  • 從灰狗到魚鷹 美航母艦載運輸機發展有何啟示?
    近日,由美國波音公司和貝爾公司聯合研製生產的首架海軍型CMV-22B「魚鷹」傾轉旋翼機成功首飛。按照規劃,美國海軍將訂購48架CMV-22B「魚鷹」傾轉旋翼機以代替即將退役的C-2A「灰狗」艦載運輸機,擔負起航母艦上重要物資補給以及人員長途運輸的重任。
  • 黑人歌手號召搶劫華人:幫你認識黑人在美國的真實境況
    2016年,一位黑人歌手YG,發布了手把手號召黑人兄弟搶劫華人的說唱Rap。信息傳出,華人震怒。然而震怒又如何,Youtube拒絕刪除。華人聯署突破十萬籤名。時任總統歐巴馬說,憲法第一修正案保護在美國的言論自由,白宮無權決定網上某特定音樂是否可以公開。這就是可悲的事實。當有人口口聲聲美國系統性歧視黑人時,卻對另外一些赤裸裸的歧視視而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