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具資訊】上肢假肢的技術發展

2020-12-10 北京殘聯


用假肢代償上肢的功能還停留較初級的層次。目前,功能性上肢假肢以索控式假肢和肌電假肢為主。它們不僅功能單一,而且控制不能「隨心所欲」。這些不足影響了截肢者使用功能性上肢假肢的熱情和信心。


上肢假肢技術正在從控制和運動兩個方向不斷發展進步:


在控制方面,主要是研究開發神經電信號控制和腦電信號等生物信息源控制的假肢。讓假肢隨著人們的思維而動。控制方面還有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智能控制的感覺反饋。它可以讓假肢更加接近自然人體的功能。當前,觸滑覺傳感器,探測接近覺、關節扭矩、觸覺、熱覺、動態等的多傳感器系統,以及探測包括硬度、表面特性、溫度、滑動、表面輪廓、熱傳導性在內的多種感覺傳感器系統,都在不斷取得進展。


在運動方面,假肢技術正在吸收機器人靈巧手技術,以增加假手的活動功能。當前人們正在研究多自由度的形體適應假手的假肢。少數上市的假手已經具備了多自由度活動功能。


上肢假肢控制技術的進展,感覺反饋技術的應用,多自由度假手的出現——仿生智能控制的上肢假肢,將在未來出現。

相關焦點

  • 一位假肢矯形工程專業畢業生對假肢矯形器行業的看法
    第二、康復輔具產品不全,中國康復器具目錄中將康復輔具分為12個主類,93個次類,538個支類,但是市場上目前存才的輔具遠遠不夠目錄中所寫的這麼多,即使有也沒有很好的推廣和應用到殘障人士的日常生活當中。隨著我國老齡化不斷加快,我們未來的康復輔具需求將會急劇增加。就如今的發展情況來說,產品的類目不全,銷售渠道局限,人們認識不足。
  • 鄭州殘友:免費假肢、適配輔具、每月30元通信補貼
    閱讀提示|5月10日上午,記者在鄭州市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召開的「2018年鄭州市十件民生實事重點工程殘聯實施項目」動員部署會上獲悉,為改善殘疾人的生活質量,鄭州市委、市政府將殘疾人輔助器具、假肢安裝和殘疾人通訊信息補貼列入「2018年鄭州市十件重點民生實事項目」,該項目將免費為全市有需求的殘疾人安裝假肢
  • 3D列印技術在假肢領域的應用省錢又酷炫
    用3D掃描儀掃描健肢,獲取3D模型,之後通過軟體鏡像生成殘肢模型,得出合適的假肢模型3D數據;最後通過3D列印技術列印成實物。這就是近年來在人造假肢領域發展迅速的3D列印技術。3D列印技術在上肢假肢上的應用上肢假肢可以影響日常生活活動,如進食、修飾、穿衣以及許多需要控制技巧的活動。由於手功能的複雜本質,上肢截肢的假肢代替物不能典型地恢復功能至下肢假肢所能達到的相同水平。傳統上肢假肢產品高度分化——要麼是徒具外形但無實用功能的便宜貨,要麼是僅能實現某些功能但動輒上萬的「奢侈品」。
  • 省康復醫院為玉屏殘疾人朋友免費安裝假肢矯形器
    貴州省康復醫院為玉屏 6名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矯形器 為深入開展「黨建扶貧,康復下鄉」義診活動輔具適配的後續工作,12月19日,貴州省康復醫院假肢輔具中心到玉屏為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
  • 斥資千萬 山東省假肢矯形康復中心與濱醫共建國內一流實訓中心
    民政部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副司長徐建中,中國康復輔具協會會長閆和平,煙臺市副市長張代令,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於東出席會議並為煙臺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園揭牌。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主任李晞、中國康復輔助器具協會秘書長毛勇、濱州醫學院院長王濱、山東省民政廳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處處長尹紹強、山東省假肢矯形康復中心主任丁秀生與各位與會嘉賓共同見證產業園區揭牌。
  • 最美學警李博亞出院 已回鄭州接受假肢安裝
    之後,車輛開往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東方今報記者得以進入李博亞的車內。「姐!」笑起來眼睛眯得細長的博亞,喊出我們往來簡訊裡的稱呼。看著東方今報報導自己的一篇篇文章,李博亞非常專注地翻著並欣喜地說,那些已經安裝完假肢並生活幾年的人告訴他,「這段時間過去後,就能正常行走了」。
  • 尼龍材料3D列印假肢的主要優點有哪些
    尼龍3D印表機採用SLS技術對尼龍等熔點低於200℃的高分子粉末材料進行雷射燒結,可直接小批量的生產功能性測試零件。現已廣泛應用到航空航天、汽車製造、家用電器、醫療等領域的設計驗證、裝配測試。利用豐富的3D數位化平臺和先進的康復輔具設計製造工藝,將3D列印技術應用到康復輔具行業,研發出了3D列印透氣性接受腔一體化小腿假肢、3D列印脊柱矯形器、3D列印彈力仿生腳等系列產品,讓3D列印技術惠及到更多的殘疾人。
  • 最美鐵警李博亞要回鄭州裝假肢了
    ,接受河南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原河南省假肢中心)假肢安裝!」河南省康復輔具技術中心也已經安排好專家,將為英雄李博亞進行安裝假肢前的功能訓練,在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後再安裝假肢,讓李博亞儘快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  A  經過百餘天治療,李博亞將出院  昨日下午,接到李博亞父親給記者通報的這個消息,記者電話聯繫了李博亞的主治醫生張旭教授。
  • 廣元為152名殘疾人免費安裝假肢
    今年8月,市假肢站第6次為張記成免費裝配了新的假肢。現在,隨著市假肢站驗配技術越來越成熟,裝上假肢的張記成成了家裡的全勞動力。他說:「振作起來了,就一定能做成事。」近年來,市殘聯將免費安裝假肢作為一項惠及殘疾人的民生工程。今年以來,市殘聯通過縣區申報,現場診斷,確定了152名適配對象,驗配專業技術人員逐一到現場為殘疾人測量、取模,並精準開展康復服務。
  • 李博亞抵鄭州安假肢 300餘鄉親自發迎接
    在河南康復輔具技術中心,300多名群眾自發地在門口和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師生一起熱烈歡迎李博亞。見到67歲的奶奶,李博亞心中暖流蕩漾,而慈祥的奶奶掉下了眼淚。技術中心負責人表示,將為博亞安裝最好的假肢,相信博亞會很快站起來。  300餘家鄉群眾自發迎接  昨天早晨5時30分許,博亞穿上自己的學生服裝。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假肢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假肢可以按結構、功能、裝配時間、截肢部位、動力來源以及選用材料來分類。但是最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按截肢部位來分成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假肢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對假肢行業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洞察假肢行業今後的發展方向、假肢行業競爭格局的演變趨勢以及假肢技術標準、假肢市場規模、假肢行業潛在問題與假肢行業發展的癥結所在,評估假肢行業投資價值、假肢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為假肢行業投資決策者和假肢企業經營者提供參考依據。
  • 賦思頭環母公司另一產品BrainCo智能假肢獲人民日報點讚
    賦思頭環母公司另一產品BrainCo智能假肢獲人民日報點讚 11 月 11 日的最新一期《人民日報》科技版用半個版的重頭版面關注人工智慧,引發人工智慧行業高度關注,報導對應用了BrainCo賦思頭環的底層腦機接口技術推出的智能假手高度讚賞
  • 智博會評出十大「黑科技」產品 意念可控假肢等上榜
    智博會評出十大「黑科技」產品 意念可控假肢等上榜 原標題:   科技日報重慶8月23日電 (記者雍黎 實習生王珂)23日,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發布會在重慶國博中心舉行。
  • 新手小白如何選裝假肢?
    假肢這個東西很特別,有些人一輩子只聽過見過卻沒用過,有些人一輩子都要和它打交道。相信如果不是假肢從業者和使用者,很少會有人去關注假肢。一直想寫一篇關於假肢介紹和選購文章,今天終於下筆了,本文通俗易懂,希望能幫到更多想裝配假肢的朋友。上圖就是一副假肢的組成部分,簡單來說大腿假肢由4個部件組成,小腿假肢由3個部件組成。
  • 殘障人士福音:機器人造「假肢」 比3D列印還牛!
    記者從今天(11月23日)召開的「江蘇省傷殘人康復中心假肢矯形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輔助製作系統產品推介會」上了解到,目前,南京已經引進了華東地區最先進的假肢製造機器人。專家表示,這可以為傷殘人士假肢製造領域帶來「革命性」的轉變,並且較3D列印有諸多優勢。
  • 幫一級傷殘軍人裝上更適體的假肢,為這些暖心舉措點讚!
    雲南省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會牽線社會力量為退役軍人辦實事  傷殘老兵喜獲新年禮  在保衛邊疆戰鬥中失去雙腿的一級傷殘軍人吳長軍裝上更適體的假肢     吳長軍使用新假肢進行力量訓練  在20世紀80年代保衛南疆的戰鬥中,吳長軍英勇作戰,觸雷負傷,失去了雙下肢,被評定為一級傷殘軍人。1985年,19歲的吳長軍退役返鄉。
  • 科學家研發逼真假肢 完成抓握動作不到1秒
    研發人員稱,一隻能像正常手一樣抓握和移動的假肢可以使上肢截肢者恢復90%以上的功能。一個由整形外科醫生、工業設計師和病人組成的團隊與來自義大利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們一起研究這隻名為Hannes的人造手。據研發團隊介紹,它可以全天佩戴,並且可以根據不同的上肢損傷進行調節。Hannes包括一組放置在定製插座上的傳感器,用於檢測手臂較低或較高部位的任何殘餘肢體肌肉的活動。用戶可以積極地收縮它們來執行多個動作。手機應用程式和藍牙連接也可以用來調整手部的操作參數——包括精度和移動速度。
  • 鄭州殘友:免費假肢、每月30元通信補貼,快看咋申請!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瞧5月10上午,記者在鄭州市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召開的"2018年鄭州市十件民生實事重點工程殘聯實施項目"動員部署會上獲悉,為改善殘疾人的生活質量,鄭州市委、市政府將殘疾人輔助器具、假肢安裝和殘疾人通訊信息補貼列入"2018年鄭州市十件重點民生實事項目",該項目將免費為全市有需求的殘疾人安裝假肢
  • 全國助殘日前夕 四川為大小涼山50名貧困者免費裝假肢
    53歲的楊先生截肢已有三年,截肢後靠種水稻維持生活,因家庭貧困一直沒有裝過假肢,「當地殘聯給我打電話,讓我免費安裝,今天裝上後,感覺還可以,對我的生活很有幫助!」 陳加友,今年54歲。他說,上次更換假肢已經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最近,他越來越感覺到舊假肢該「退休」了。這次助殘活動,讓陳家友獲得了安裝新假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