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罵人不吐髒字?孔子教你2句,對方都不知道你在罵他
文/婉清
說起咒罵,如今的風氣並不好,市井之言十分不入耳。其實古今中外沒有1個人不罵人,因為這個涉及道德觀念,同時還可以宣洩情緒。但是大家何不罵人不吐髒字呢?罵人是一種高深的學問,有的人因為罵人吃官司,有的人因為罵人挨嘴巴或是遭人反罵,如果你罵人不吐髒字還讓人看不出來,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說到罵人古人更有發言權,因為文人幾乎可以「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而且是才學越高的人句子越毒。有的驚濤駭浪將人拍死在沙灘上,有的涓涓細流卻綿裡藏刀。尤其是聖人孔子,更是其中翹楚,2句話讓人佩服的五體投地!今公諸同好,或可為罵人時之一助乎?
第一句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孔子這句話十分犀利,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俗,甚至於還要繞半天去想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朽木不可雕,比罵人蠢、笨更深刻,更有境界,已經蠢到腐朽不能用,這不是蠢的極致麼?而且「糞土之牆不可汙也」,糞土之牆已經不能再髒了,還有什麼能讓它更髒的嗎?答案自然是沒有的!
雖然這句話十分犀利,但是其實最初孔子並不是真的拿來罵人,而是用它來諷刺激勵。孔子有一個叫做宰予的學生,為魯國人,與子淵子貢一樣都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宰予為「孔門十哲」中言語科之首,排名比子貢還要前,還是「孔門十三賢」之一 。
宰予比孔子小29歲,曾經陪著孔子周遊列國,而明朝嘉靖年間還被封為「先賢宰予」。但是玉不琢不成器,宰予也並不是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會,而他最愚鈍時候就讓孔子氣不過,於是為了諷刺激勵宰予,孔子就出了此言,「忠言逆耳利於行」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句「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翻譯來聽也十分得不客氣。「這麼老了還不死簡直是社會的禍害」。我們如今罵人也有「老不死」一說,但是讀起來是十分不尊敬的,甚至並不好聽。而孔子這句就十分厲害了,十分的委婉叫人還得反應半天。
其實這句話最開始是孔子說給老相識原壤的,在《論語·憲問》中孔子這樣批評原壤:「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孔子批評原壤伸小時候不尊敬師長不謙遜兄弟,長大了則無可稱述,現在老了又不死這是禍害。
其實完全可以看到,聖人孔子罵起人來也絲毫不嘴軟,甚至這種學富五車的人罵起來更加有衝擊力非常之毒!不得不說,古人在這方面更有發言權,果然說話是門大學問啊!如此來看,孔子的《論語》簡直就是寶藏,不僅僅教人道理,還暗藏咒罵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