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帝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專注工作。
記者 趙楊博文/圖
面對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銅川把傳統工業和行業作為「跟跑」產業,差異化創新發展,不斷提質增效;把高端裝備製造、先進陶瓷、生物醫藥、文化旅遊體育作為「並跑」產業,把握時機,奮力趕超,全面增強核心動能;把航天科技、數字經濟作為「領跑」產業,搶抓機遇,敢為人先,全力打造發展新引擎。
銅川,一個曾經為煤所困的城市,如今,正描繪一幅新時代轉型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畫卷。
跟跑:傳統產業在轉型中加快升級
煤炭、鋁業、陶瓷等傳統產業曾為銅川創造過無數輝煌,但隨著經濟轉型,這些傳統產業發展動力弱化。
如何在轉型中尋找「新動能」?銅川以「建成西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城市」為目標,積極挖掘自身傳統優勢,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先進陶瓷產業集群,做強產業鏈、做優產品鏈、拓寬市場鏈,做實「陝西製造、銅川配套」。
為此,銅川市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一攬子項目建成閉環,美鑫30萬噸鋁鎂合金項目達產達效,實現煤電鋁水泥「聯產聯營」。銘帝集團有限公司總部遷入銅川市,達美輪轂等12個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項目全面建成。澳威光電子應用產業園、謝赫特曼諾獎新材料產業基地等加快建成。同時,銅川創新做好工藝瓷、工業瓷、日用瓷、科技瓷「四篇文章」,建成陶瓷標準化廠房20萬平方米,規模以上陶瓷企業達到17家。
今年,銅川市將繼續厚植支柱產業新動能,在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上全年完成投資80億元,實現產值70億元,在先進陶瓷產業集群發展上力爭入駐企業20戶以上。
並跑:品牌產業在挖掘中多點開花
夏日炎炎,漫步於溪山勝境景區,頓感涼風習習,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畫。若來到曾是帝王避暑行宮的玉華宮景區,則可聽林海松濤,觀山泉瀑布。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風光,正是銅川高質量發展的一張「王牌」。
這是銅川文旅產業2019年發展的成績單:承辦國家和省級重要賽事10餘項,新增文化旅遊體育企業50戶,實現文化旅遊體育綜合收入165億元。今年,銅川還將繼續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打造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3個,新增文化旅遊體育企業60戶。
生物醫藥產業是銅川的另一張「王牌」。作為藥王孫思邈的故裡,銅川在發展生物醫藥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銅川深挖中醫藥歷史文化和潛能,成功舉辦了5屆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宜君黨參」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銅川正全力打造中醫藥發展升級版,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陝西起源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成功掌握白芨、珠子參等稀缺瀕危中藥材組胚和脫毒技術基礎上,建成瀕危中藥材植物工廠4000平方米。方舟製藥已獲得新藥證書5個,發明專利8個。目前,銅川市發展醫藥企業30家,年產值突破30億元。
領跑:新興產業在創新中發展壯大
2018年10月29日,「銅川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顆民營天文科學技術試驗衛星。
面對國家商業航天發展風口,銅川搶抓機遇,推動航天科技產業成為銅川轉型的新名片。2019年,商業航天指揮展示中心、航天大道等開工建設,衛星測控站項目主體建成,引進航天科技及光電集成企業20家,銅川商業航天產業區被確定為陝西航天科技產業發展園區。截至目前,銅川商業航天城入駐企業21家,引進高端人才30餘人,取得智慧財產權166項,實現產值8347萬元。2020年預計產值10億元以上,基本形成航天科技全產業鏈。
2017年下半年開始,銅川市還積極落實大數據行動計劃和「雲端陝西」建設行動,瞄準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硬科技和黑科技,重點引進了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半導體等高新技術企業,拉開了銅川數字經濟產業迅猛發展的序幕。3年間,銅川引入各類數字經濟企業110餘戶,市域內各類數字經濟企業總量達到400餘戶。
編輯:田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