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川產業發展的三種"跑法"—銅川市加快產業集群建設綜述

2021-01-09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銘帝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正專注工作。

記者 趙楊博文/圖

面對共建「一帶一路」、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機遇,銅川把傳統工業和行業作為「跟跑」產業,差異化創新發展,不斷提質增效;把高端裝備製造、先進陶瓷、生物醫藥、文化旅遊體育作為「並跑」產業,把握時機,奮力趕超,全面增強核心動能;把航天科技、數字經濟作為「領跑」產業,搶抓機遇,敢為人先,全力打造發展新引擎。

銅川,一個曾經為煤所困的城市,如今,正描繪一幅新時代轉型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畫卷。

跟跑:傳統產業在轉型中加快升級

煤炭、鋁業、陶瓷等傳統產業曾為銅川創造過無數輝煌,但隨著經濟轉型,這些傳統產業發展動力弱化。

如何在轉型中尋找「新動能」?銅川以「建成西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城市」為目標,積極挖掘自身傳統優勢,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先進陶瓷產業集群,做強產業鏈、做優產品鏈、拓寬市場鏈,做實「陝西製造、銅川配套」。

為此,銅川市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一攬子項目建成閉環,美鑫30萬噸鋁鎂合金項目達產達效,實現煤電鋁水泥「聯產聯營」。銘帝集團有限公司總部遷入銅川市,達美輪轂等12個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項目全面建成。澳威光電子應用產業園、謝赫特曼諾獎新材料產業基地等加快建成。同時,銅川創新做好工藝瓷、工業瓷、日用瓷、科技瓷「四篇文章」,建成陶瓷標準化廠房20萬平方米,規模以上陶瓷企業達到17家。

今年,銅川市將繼續厚植支柱產業新動能,在發展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群上全年完成投資80億元,實現產值70億元,在先進陶瓷產業集群發展上力爭入駐企業20戶以上。

並跑:品牌產業在挖掘中多點開花

夏日炎炎,漫步於溪山勝境景區,頓感涼風習習,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絕美的山水畫。若來到曾是帝王避暑行宮的玉華宮景區,則可聽林海松濤,觀山泉瀑布。深厚的文化底蘊、優美的自然風光,正是銅川高質量發展的一張「王牌」。

這是銅川文旅產業2019年發展的成績單:承辦國家和省級重要賽事10餘項,新增文化旅遊體育企業50戶,實現文化旅遊體育綜合收入165億元。今年,銅川還將繼續大力發展旅遊經濟,打造市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3個,新增文化旅遊體育企業60戶。

生物醫藥產業是銅川的另一張「王牌」。作為藥王孫思邈的故裡,銅川在發展生物醫藥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銅川深挖中醫藥歷史文化和潛能,成功舉辦了5屆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宜君黨參」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銅川正全力打造中醫藥發展升級版,推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陝西起源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成功掌握白芨、珠子參等稀缺瀕危中藥材組胚和脫毒技術基礎上,建成瀕危中藥材植物工廠4000平方米。方舟製藥已獲得新藥證書5個,發明專利8個。目前,銅川市發展醫藥企業30家,年產值突破30億元。

領跑:新興產業在創新中發展壯大

2018年10月29日,「銅川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首顆民營天文科學技術試驗衛星。

面對國家商業航天發展風口,銅川搶抓機遇,推動航天科技產業成為銅川轉型的新名片。2019年,商業航天指揮展示中心、航天大道等開工建設,衛星測控站項目主體建成,引進航天科技及光電集成企業20家,銅川商業航天產業區被確定為陝西航天科技產業發展園區。截至目前,銅川商業航天城入駐企業21家,引進高端人才30餘人,取得智慧財產權166項,實現產值8347萬元。2020年預計產值10億元以上,基本形成航天科技全產業鏈。

2017年下半年開始,銅川市還積極落實大數據行動計劃和「雲端陝西」建設行動,瞄準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高科技、硬科技和黑科技,重點引進了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高端半導體等高新技術企業,拉開了銅川數字經濟產業迅猛發展的序幕。3年間,銅川引入各類數字經濟企業110餘戶,市域內各類數字經濟企業總量達到400餘戶。

編輯:田珂

相關焦點

  • 科技引領肉牛養殖業走向未來——陝西省肉牛產業技術體系銅川試驗...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胡潤田 見習記者 劉鵬飛8月8日,陝西省肉牛產業技術體系銅川試驗示範站在銅川亞蒙養殖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標誌著銅川肉牛產業發展將以"高校+經營主體+專業合作社+職業農民"的模式邁上了新臺階。
  • 樺甸市項目建設加速推進,產業集群效果顯著
    近年來,樺甸市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全力加快項目建設進程,大力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引導產業龍頭企業不斷壯大規模,充分發揮其帶動作用,產業集群發展效果顯著。工業經濟發展呈現良好勢頭。
  • 聚焦吉林省產業集群發展——吉林市化工循環產業
    2014年,吉林化工產業產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28%,全市原油一次加工能力達到1000萬噸,各類化工產品超千種,擁有化工工業級規模以上裝置976套,化工園區實現產值718.6億元……  加快產業升級,發展循環經濟,江城用自身的變化,重塑人們對化工產業的印象。「循環之力」令這座重工業老城,煥發出勃勃生機。
  • 嘉興奮力打造「五大」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據介紹,嘉興當前著力打造的「五大」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是指現代紡織產業集群、新能源產業集群、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汽車製造產業集群及智能家居產業集群。我市將實施五大主要任務,全力推動現代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壯大,具體包括優化產業布局、做強做優產業鏈、加快數位化改造、推動時尚化發展及加快智能化轉型。二看新能源產業集群,從培育目標來看,力爭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培育百億級龍頭骨幹企業5家,培育一批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打造產業鏈完備的光伏產業新高地和核電產城融合發展新典範。
  • 雋美經緯電子科技項目 為銅川產業轉型升級貢獻科技力量
    記者 母家亮 攝■ 該項目總投資67億元,產品60%以上出口日本、東南亞、歐美■ 三期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帶動3000餘人就業為銅川產業轉型升級貢獻科技力量「在COP薄膜上,我們突破傳統的工藝,用全加成法,形成一種超精細線路,可以做到頭髮絲的二十分之一,可以廣泛運用到5G通信等領域。」
  • 2020年銅川市養老護理員培訓班開班
    12月2日上午,2020年銅川市養老護理員培訓班在職業技術學院開班。市民政局局長宋軍明、銅川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任斌、職業技術學院孫思邈醫學院副院長童海民參加開班儀式。來自全市各區縣及各級養老機構的90餘名管理和服務人員參加培訓。
  • 深圳鹽田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生物醫藥企業齊落戶深圳東部崛起健康產業新載體培育發展生物和生命健康產業,是深圳市著眼長遠、重點謀劃的前瞻部署,對培育未來經濟增長點、加快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具有重要意義。《深圳市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方案》明確指出,鹽田區將「圍繞生命健康等重點方向,打造臨港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生態城」。
  • 重慶渝北聚力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
    「兩條腿」走路,聚力打造「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加快建設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持續增強渝北綜合實力和支撐服務能力,努力成為重慶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的重要支柱。作為全市對外開放的門戶和兩江新區開發建設的主戰場,渝北抓住用好戰略機遇,主動把自身發展置於全市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推進,打好四張「優勢牌」,堅持「兩條腿」走路,加快構建具有特色、體現優勢、富有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 為此,此次會議作出打造智能終端、軟體和信息服務、兩江國際商務中心、現代消費走廊和航空物流園五大新「千億級」產業集群的決定。
  • 馬鞍山加快「調轉促」步伐 重塑產業發展格局
    、提升質量,全力推進全市轉型升級、加快發展。  去年,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入選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後,市委、市政府及時出臺實施意見,並設立專項引導資金,支持軌道交通產業加快發展,著力打造全市經濟增長新引擎。
  • 山東環保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措施》圍繞加快發展壯大環保產業,從健全推進機制、優化產業布局、擴大產業市場、壯大發展環保製造和服務業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通過扶持培育環保產業,全面提升汙染治理、環境監測和環保服務能力,助力深化汙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貴州省皂角產業發展綜述
    特色林業名聲大「皂」——貴州省皂角產業發展綜述  皂角,又稱皂莢,是少有的多功能生態經濟型樹種,壽命可達700餘年,盛果期在200年以上。  2020年,按照省林業局規劃,納雍縣計劃發展皂角16.8萬畝,建設以「新房—騌嶺」「豬場—寨樂」「玉龍壩—樂治」為核心的3個皂角優勢產業示範基地,圍繞冬季造林區域和示範基地,集中連片發展皂角特色產業。  黔西縣金碧鎮楊家店村引進企業,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建設林木苗圃1100餘畝,主要培育皂角、欒樹等樹苗。
  • ...南粵行—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融資專場-湛江站」活動在湛舉行
    12月29日下午,「中銀中小企業融資融智南粵行——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融資專場/湛江站」活動在湛江成功舉行。活動聚焦湛江市現代農業企業和食品產業相關企業,從體制機制完善、產品服務創新、資源配套優化、授信政策支持等方面著手,為該市60餘家企業融資約2.5億元,注入金融活水,助推地方產業高質量發展。活動現場反響熱烈、好評如潮。
  • 創意落地 文化生金——聊城高新區加快推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化發展
    為適應全市文化產業結構發展需要,高新區建設了以山東金正動畫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的大型文化創意產業園項目,悉心打造文創產業發展鏈條,積極推動文創產業集群化發展,助力中小文創企業快速發展,讓創意落地、文化生金。
  • 聚焦主導產業 做精現代農業 加快項目建設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訊 盧春桃 記者袁雪飛報導日前,在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大中街道豐收大地現代農業示範區生態農場蔬果大棚裡,員工們正忙著採摘番茄和蔬菜,到處是一派春意盎然景象。近年來,該園區按照「一個核心、兩大支撐、三大載體」發展思路,堅持項目立區,聚焦產業強區,突出科技服務,初步形成農業現代化服務、農產品深加工、種苗、旅遊等產業,成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核心區、國家現代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全國五星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園區、江蘇省農產品加工集中區,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被評為鹽城市5A級現代農業園區,2019年獲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
  • 春上枝頭——白山市打造綠色產業體系綜述
    我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核心競爭力,突出改造提升「老三樣」,突出發展礦產新材料產業,突出打造大生態、大健康、大旅遊、大服務、大文化融合發展的綠色產業體系。礦產新材料、礦泉水、醫藥健康、旅遊和現代服務業等「新五樣」產業蓬勃發展,初具雛形的綠色產業體系生機勃勃,展現在世人面前。
  • 貴陽貴安大數據產業發展調研座談會召開
    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數據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致2018年、2019年大數據產業博覽會賀信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全力打造數據中心聚集區、電子信息製造業產業集群、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集群三個千億級新產業集群,奮力實現數字經濟發展「六個重大突破」,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 臨港正在形成世界級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
    根據《總體方案》,新片區將建設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型產業體系。對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從事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的企業,自設立之日起5年內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這一舉措將加快推進臨港先進位造業產業集群的發展。
  • 【熱點】中國寶武將加快在河南產業布局;梧州打造不鏽鋼產業集群基地
    導讀:1、乘聯會:11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214萬輛;2、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寶馬未受波及;3、川普政府計劃再將4家中企列入五角大樓黑名單;4、世貿組織:全球貿易反彈勢頭或短暫;5、中國寶武將加快在河南產業布局;6、梧州打造不鏽鋼產業集群基地。
  • 全市首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準備...
    2019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第一批66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名單,重慶市巴南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重慶國際生物城)是全市唯一一個納入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建設工程,為重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巴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到2030年,這裡將建成1000億級的長江上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生物城。
  • 特色林業名聲大「皂」——貴州省皂角產業發展綜述
    吳採麗 攝特色林業 名聲大「皂」——貴州省皂角產業發展綜述中國盛產皂角,人們喜愛皂角。宋代詩人張耒以《皂莢》詩自喻,寫道:「畿縣塵埃不可論,故山喬木尚能存。不緣去垢須青莢,自愛蒼鱗百歲根。」過去,受制於技術,皂角一直作為天然洗護用品和木材而存在,少有食用的記錄。受採伐的影響,我國野生皂角樹群體一度退化,基本沒有連片的野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