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國家是怎麼防洪抗洪的,按國土算中國的水壩和屏障還是太少了

2021-01-09 騰訊網

每年,世界上都有一些地方會遭受災難性洪水的襲擊。內陸河流和湖泊附近的低洼地帶,老舊水壩附近的城鎮,沿海受海平面上升威脅的城市尤其脆弱,並且隨著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和城市自身的膨脹,洪水泛濫變得更加頻繁。

洪水

但是人類的防洪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在日本,英國,荷蘭和其他飽受洪水威脅的國家,科學家和建築師已經開發出了一些有效防止洪水的技術。

1. 英國泰晤士河防洪屏障

在英國,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創新的活動式防洪屏障,以防止泰晤士河沿岸的洪水泛濫。泰晤士河防洪屏障的水閘由定製的閘門組成,可以靈活的控制打開和關閉,以阻止水流過並保持泰晤士河的水位安全。閃亮的鋼製外殼中是液壓搖臂系統,該搖臂搖動巨型閘門,使閘門旋轉以打開和關閉。默認情況下水閘會允許一些水在屏障下方流過。泰晤士河防洪屏障已經幫助英國抵擋了100次以上的洪水。

防洪屏障

防洪屏障

2.日本遍布全國的防洪水門系統

日本這個島國四面環水,經常發生洪水。沿海和內陸的河流沿線地區受到威脅尤其大。為了保護這些地區,工程師們開發了一套複雜的運河和水門系統。早在19世紀早期,日本就已經開始探索防洪的科學方法。逐步在各個河流和沿海地區建設了數量眾多的自驅動水閘,水流驅動傳動裝置為水閘提供動力,而閘門會根據受到的水壓的不同自動打開和關閉,整個系統不需要電力,不受暴風雨期間可能發生的電源故障的影響。通過層層設防的水門,可以有效地將洪水的威力逐步減輕,保護沿岸的人類城鎮。

水門

3. 荷蘭的風暴潮屏障

荷蘭60%的人口生活在海平面以下,因此可靠的防洪系統至關重要。在1950年至1997年之間,荷蘭人建造了Deltawerken(三角洲工程),這是一個由大壩,水閘,鎖,堤防和風暴潮屏障組成的複雜網絡。三角洲工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項目之一是東部的風暴潮屏障。荷蘭人沒有建造傳統的大壩,而是用可移動的閘門建造了屏障。通過控制閘門開啟和關閉,風暴潮屏障可以有效地將潮汐高度從3.40米(11.2英尺)降低到3.25米(10.7英尺)。

防風暴潮屏障

4. 威尼斯的MOSE系統

義大利威尼斯以其著名的運河和標誌性的水上城市而聞名,是著名的水域環境。全球變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脅到它的存在。威尼斯一直在構建一套複雜的屏障系統,MOSE系統,這個系統由大概80個防洪屏障組成,它們每個都可以獨立上升或下降,建成後,可以由計算機控制來達到最優化的防洪效果。

MOSE

5. 英國的移動式防水屏障

傳統的區域防洪措施經常是使用沙袋,沙袋雖然成本低,但是也有防水效果較 差,遺留汙染物較多的問題,目前英國和一些發達國家都引入了移動式防水屏障,這種屏障可以靈活的搭配並調整高度,部署時屏障受到水壓會自動鎖死在地面。

移動屏障

相關焦點

  • 中國不斷修建水壩,而美國卻已拆除1100多座水壩,我國為何沒拆?
    近一百多年來,美國拆除了1100多座水壩,為何我我還在繼續興建水壩?隨著水壩出現之日起,國際社會對水壩的爭議一直伴隨它整個發展歷程。那麼水壩到底是該新建還是該拆除呢?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然而水壩一直伴隨著爭議,推動著歷史的發展。
  • 中國「抗洪神器」首亮相:移動摺疊式堵水牆
    就在軍民奮戰在抗洪一線之際,一種所謂的「德國抗洪神器」迅速走紅。據說,這種移動防洪擋板可在4至6小時內將河岸圍起來,防洪效果那可是又快又好! 欲求詳細拆解神器秘訣,請移步觀察者網專欄作者從薇薇。 這裡只說一點,就算有了「神器」,抗洪的主力還是「沙袋」!
  • 揭秘中國抗洪神器 6米長「水袋」構成抗洪水牆
    就在軍民奮戰在抗洪一線之際,一種所謂的「德國抗洪神器」迅速走紅。據說,這種移動防洪擋板可在4至6小時內將河岸圍起來,防洪效果那可是又快又好。  但漸漸地,大家發現「德國抗洪神器」好像跟想像的不太一樣。首先,網傳最廣的德國「抗洪神器」,其實並不是發生在德國的事,而是奧地利的一個小鎮,並且這是2013年的一條舊聞。其次,並沒有官方資料佐證其在4-6小時內便可「臨時搭建」完成。
  • 18年兩塊抗洪「生死牌」 這兩個名字一直都在
    18年前在龍王廟抗洪搶險一線,閘口值守人員立起生死牌的故事,感動中國。18年後的2016年,龍王廟各個閘口再現「生死牌」,「人在堤在,誓與大堤共存亡」的豪邁誓言中,出現了兩個熟悉的名字:唐仁清、李建強。當年那塊「生死牌」,如今已是國家一級文物,被收入中國國家博物館(微博)。而如今這塊「生死牌」,7月2日就立在了龍王廟閘口。
  • 有「蟻穴」在防洪大壩下嗎?
    一位名叫胡春霞的女士為了配合洩洪決定,毅然放棄了她的300萬臺機器和廠房:「我們都支持村裡洩洪,沒辦法,舍小家顧大家。」還有一些抗洪戰士,不怕生死存亡疲勞,不幸被洪水捲走,至今沒有消息。講道理的精神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非常普遍,但在當今日益個人主義的社會裡,這實在是鳳毛麟角。
  • 統管我國防洪全局的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
    防洪法包括總則、防洪規劃、治理與防護、防洪區和防洪工程設施的管理、防汛抗洪、保障措施、法律責任、附則等共八章六十六條。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體系中防治自然災害方面的第一部重要法律,對防治洪澇、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防洪法》是繼《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汙染防治法》等法律之後的又一部重要的水事法律,是防洪工作的專項法律。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防汛抗洪條例
    第1條 防汛抗洪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  第2條 國務院設立國家防汛指揮機構,負責領導、組織全國的防汛抗洪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可以設立由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該江河、湖泊的流域管理機構負責人等組成的防汛指揮機構,指揮所管轄範圍內的防汛抗洪工作,其辦事機構設在流域管理機構。
  • 被貶潮州後,韓愈鬥魚又抗洪,在此地呆了短短8個月後千古留名
    那他是怎麼被貶到這裡的呢?819年正月,憲宗把釋迦牟尼佛的遺骨迎入宮,供奉三日,又送回寺院。於是整個長安城都轟動了,這事簡直就是皇帝帶頭信佛,王公士民們奔走相慶,一時間掀起信佛狂潮。韓愈認為佛教的教義和儒家學說相悖,而憲宗身為一國之君主,其一言一行皆受到百姓關注,最高統治者是平民百姓的效仿者,這樣的舉動將會對國家的統治造成傷害。
  • 退休年齡是按年算還是到出生的那一天算?按周歲算還是按虛歲算?
    問題:退休年齡是按年算還是到出生的那一天算,按周歲算還是虛歲算?按我國退休制度相關規定,法定退休年齡是按退休人員的陽曆出生的生日那一天計算的,也就是按周歲算,而不是按年算,也不是按虛歲算。不受繳費15年限制的:女工傷致殘,徹底喪失勞動能力的可隨時退休,不受年齡和繳費年限限制。男性受繳費滿15年限制的:男特殊工種55歲退休;男因自身疾病致殘,徹底喪失勞動能力的,55歲退休,其餘普通男同志(含工人和幹部)退休年齡都是60歲。
  • 中國連修8座水壩引起印度不安,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
    當一條河流被多個國家共同使用時,涉及到航運、灌溉、防洪等問題,衝突就不可避免。1947年印巴兩國匆匆獨立,因為英國不合理的劃界,導致水源豐富的印度河上遊歸屬印度,而相對缺水的印度河下遊歸巴基斯坦。但是,不論印巴、印孟還是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跨界水爭端,不管他們再怎麼爭,還有另外一個共性,就是河流的發源地基本都在中國境內。這就帶來了許多操作空間在這些河流上建個水壩,旱季關閘儲水自己用,讓下遊旱著,澇季開閘防水,讓下遊泡著。
  • 抗洪搶險,要著力防止「小堤大災」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影抗洪搶險,既要全面排查,又要有針對性,尤其要找準薄弱環節。就目前情況看,長江幹線的防汛壓力不小,可相當一部分中小流域更是重災區。6月以來,多地發生的潰壩、內澇現象,多集中在中小流域和水庫。而部分中小流域接近上遊,還同時引發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對所在地方的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重大損失。中小河流域處於洪澇災害防範的薄弱環節,是個由來已久的問題。
  • 俄羅斯和梵蒂岡:歐洲國土面積最大和最小國家,面積差超900萬倍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南美洲國土面積最大和最小的國家:巴西和蘇利南,面積僅相差52倍。今天我們把目光從南美洲橫跨大西洋,來介紹最後一個大洲,來看看歐洲國土面積最大和最小的國家:俄羅斯和梵蒂岡。歐洲最大和最小國家歐洲位於亞歐大陸的西部,西鄰大西洋,北瀕北冰洋,南隔地中海和非洲相望,東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為界,與亞洲接壤。歐洲是人類現代工業文明的起源地,也是目前發達國家數量最多的大洲,但是歐洲的面積其實不大,總面積約為1016萬平方千米,在七大洲中僅大於大洋洲。
  • 「7·19」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名單
    10月15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作出關於表彰「7·19」抗洪搶險救災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決定對「7·19」抗洪搶險救災工作中事跡突出的159個單位和343名個人予以表彰,對在抗洪搶險救災中作出突出貢獻的23支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贈授錦旗。決定全文如下。
  • 3個非常實用的防洪神器,比傳統沙袋更好用
    為此有人就發明出一些抗洪神器,讓我們來見識一下吧。之前的抗洪神器都是一些類似沙袋的東西,但這個神器就有點不一般了,它是要依靠水的,把它丟進水裡只需5分鐘就可以膨脹起來,他的表面是由多層,並且超級吸水的無紡布製作而成,他體積就像個屁股墊一樣,並且重量也僅僅只有0.3斤而已,你是不是有點不敢相信,用它也能抗洪,但你見到他變身之後就放心了,他會從原來的0.3斤變成60-80斤,並且外形也從原來癟癟的變成像打了氣一樣,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是他的天堂
  • 中國為什麼容易受洪水侵擾?|大象公會
    而黃河第 2 號洪水和淮河第 2 號洪水也已形成,安徽省炸破滁河大堤疏洪。· 7 月 17 日江西受災地區圖片 / 來源:路透社今年洪水勢頭兇猛,而往年的洪水也不容小覷。事實上,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洪水造成的年均經濟損失最大的國家。
  • 明年河南國土綠化劃重點在這兒,看看有你家鄉沒?
    三年來,我省各地按照山區森林化、平原林網化、城市園林化、鄉村林果化、廊道林蔭化和庭院花園化的要求,大力挖掘增綠增質增效潛力,紮實推進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和森林河南建設,共完成新造林1067萬畝,森林撫育1350萬畝。目前,全省國家森林城市總數16個,全省經濟林面積達到1621萬畝,花卉種苗種植面積297萬畝,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明顯提升。
  • 京派剪紙非遺傳承人製作團花剪紙,致敬抗洪軍人
    在浪花和堤壩的背景下,96名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士扛沙袋、搬物資,守衛著身後百姓的安全……這幅直徑82釐米的團花剪紙出自京派剪紙非遺傳承人張曉林之手。一個星期裡,他用眼睛定格新聞中的感人畫面,用剪刀還原洪水中的逆行身影。
  • 重慶秀山縣加快中小河流治理保防洪安全
    中國水利網站7月25日訊 (通訊員 金廷舉)「往年,下暴雨時,周邊的稻田經常被淹,學生上學受阻,給農民造成損失。通過河堤整治、河道疏浚、兩岸架起了人行橋和公路橋,我們再也不怕洪水威脅了,村民可以放心種地,學生可以安心上學讀書了。」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鍾靈鎮凱賀村村民張成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