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泰國漢語教師志願者暢談工作感想

2020-12-04 中國僑網

原標題:最大的收穫是友誼

日前,孔子學院總部2019年赴各國漢語教師志願者崗前培訓結業儀式陸續舉辦——赴泰國漢語教師志願者崗前培訓結業儀式在北京語言大學舉辦,來自13所高校的141名學員完成培訓;赴泰國及非洲、歐洲國家漢語教師志願者崗前培訓結業儀式在廈門大學舉行,135名學員參加。

「這些志願者在美麗的國度抒寫了動人的故事,也見證了兩國深厚的情誼。」 孔子學院總部志願者工作處處長周卉說。

 當好文化使者

漢語教師志願者項目於2004年啟動,旨在積極推廣漢語,提高世界漢語教學水平,促進漢語和中國文化在國外的傳播,加深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相互了解,增進世界各國人民間的友誼和交流。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該項目覆蓋了全球139個國家和地區,累計派出漢語教師志願者47000人次。

「以泰國為例,10多年來,孔子學院總部派出萬名志願者在泰國近千所大、中、小學開展漢語教學。」周卉說。

在北京語言大學副校長張寶鈞看來,漢語教師志願者不僅是教授語言的漢語教師,更是外國人了解中華文化的橋梁。「作為文化交流使者,漢語教師志願者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風採,促進了人文交流,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有益媒介。」

「把對中華文化的自信和熱愛化作動力,做好連接中外文化交流的『友誼之橋』,搭建漢語學習的『心靈高鐵』。」廈門大學漢語國際推廣南方基地主任毛通文對即將赴漢語教學一線學員們的這番勉勵,也是志願者們的願望。

「我們即將在一個陌生的國度,開啟一段全新的旅程。雖然前面的道路充滿未知,但我們會牢記囑託,傳播中華文化,搭建友誼橋梁,為漢語國際推廣事業貢獻力量。」即將赴泰國任教、來自河南平頂山學院的張夢平一席話,道出了志願者們的心聲。

邊教學邊摸索

來自河南理工大學的何玉和張夢平一樣,也將赴泰國任教。雖然已經完成培訓,但她坦言,教學方法還需在實踐中摸索。「短期培訓主要是針對教學步驟和教學框架,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面對的教學對象、教學環境不同,如何做到課堂設計詳略得當、如何將中華文化融入教學內容等都是挑戰。」

正在泰國做漢語教師志願者的李旭回想自己剛走上講臺的情景,對當時遇到的問題仍記憶猶新。「每一位新任志願者都會面臨語言不通、教育理念不同帶來的挑戰,這就需要志願者不斷地調整教學方法,多向本土老師取經。」李旭說。

隨著世界各地「漢語熱」的升溫,對漢語教師的需求越來越大,志願者的工作壓力隨之增大,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一位漢語教師志願者需負責幾所學校的漢語課。

日本關西外國語大學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願者吳婧負責6個市民漢語講座班的教學工作。「學生主要是對漢語學習充滿熱情、熱愛中國文化的大阪市民。其中也有從中國留學回到日本,希望繼續保持漢語水平的關西外大本科生。因為班級學員年齡不同,尋找適合的教學方法著實讓我摸索了一段時間。」吳婧說。

快樂的大家庭

「看到小學生們送我的卡片,我就會想起每次上課前,那幾個特別活潑的孩子總要來抱抱我才願意回到座位上,下課後也必須抱抱我才離開。他們融化了我的心。看到他們的老師給我的感謝信,又想起在小學課堂上,為了維持秩序,我有時也會批評他們,但他們回報給我的都是微笑。」曾在奈及利亞拉各斯大學孔子學院做了兩年漢語教師志願者的吳靜怡如今已回國,回憶起自己的漢語教師志願者經歷,覺得最大的收穫是友誼。

吳靜怡的感受也是漢語教師志願者們的共識。對他們來說,將關愛和友善體現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員感受到了溫暖,也收穫了來自學員的友誼。

「從最初努力適應泰國的教學環境,到現在每天和學校的泰國師生打招呼、聊天,我已經把他們當成了親人。」李旭說。

在吳婧所帶的班級,因為學員年齡差別大,學生們不時會討論自己在中國的見聞,還會聊聊工作。「即將畢業,正面臨著就業壓力的年輕人說起自己最近的想法和經歷,總會得到班上『過來人』的一些建議。這些溫暖的交流,讓我感覺我們是快樂的大家庭——大家不是在上課,而是坐在一起『閒話家常』,從交流中感受最質樸的快樂。」吳婧說。(趙曉霞)

相關焦點

  • 孔子學院在江西招9名漢語教師 赴馬達加斯加享受多種補貼
    本報南昌訊 記者黃小路報導:28日,記者從江西省教育廳獲悉,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學孔子學院在我省招收漢語教師9人,分別派往安齊拉納納大學和菲亞納蘭楚阿大學。  未在網上填表不受理  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年齡一般在60周歲(含)以下,具有2年以上教齡的省內各大高校在職在編或合同制專兼職教師(含回國志願者),講師以上職稱;普通話須達到二級甲等以上(含)水平;能熟練使用申請赴任國語言或英語,具備漢語教學、中華文化傳播和跨文化交際能力者均可報名。
  • 駐孔敬總領館為泰東北志願者教師舉辦領保安全講座
    中國僑網8月2日電 據中國駐泰國孔敬總領館網站消息,近日,孔子學院總部駐泰代表處及孔敬大學孔子學院聯合舉辦「泰東北一區志願者教師崗中培訓」開班儀式在孔敬召開,近200名志願者教師參加。李秀華副總領事出席並致辭,楊雲燾領事作領保安全知識講座。
  • 緬甸大學漢語教學的現狀、問題及建議
    其中,傳統華文教育是緬甸漢語教學的主體部分,本文主要研究華文教育領域中的大學漢語教學②。  緬甸漢語教學的歷史雖然悠久,但其發展歷程曲折(鄭通濤、蔣有經、陳榮嵐,2014)[1],而且緬甸的漢語教學相對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如泰國等發展緩慢(夏玉清、孔慧,2015)[2]。
  • 第八批赴寮國服務隊凱旋:在遠方播下夢想
    12月6日,第八批中國(上海)青年志願者赴寮國服務隊凱旋歸來。半年來,隊員們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在漢語教學、醫療衛生、信息技術及計算機教學、漢語新聞播音、中醫康復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為推進中老世代友好薪火相傳貢獻了自己應有的力量。隊員們還積極投身東協外長系列會議、東協峰會的高訪接待工作,用實際行動打造中國青年志願者閃亮的名片。
  • 作為漢語教師,如何全面提升自己?
    作為一名合格的漢語教師,需要不停地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專業知識,才能在以後的教學中遊刃有餘。那麼如何去那面提升自己呢?1、認真鑽研教學,大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① 三個月換一次教學方法,然後不斷的鞏固和強化:因為優秀的漢語教師,教學方法絕對不只是「你叫什麼名字?」「你叫什麼名字?」「你呢?」② 給自己錄像,課後反覆觀看:每次上課前,在教室後面架一臺相機,沒有相機,架個手機也可以,把自己上課的全過程錄製下來,課後找時間反覆研讀。
  • 七個方面幫你詳細解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和』對外漢語專業』的...
    這個專業根據各學校的不同,可能有一年或半年的國外實習機會,每個學校都有,至少也是在國內教留學生實習;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做理論研究,打好紮實的語言學基礎,並為對外漢語教學服務,可以報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或漢語言文字學);如果你想出國作對外漢語教師,後者的實踐性似乎更強一些。
  • 馬達加斯加82歲漢語老師:教漢語是我的樂趣
    5月29日,在馬達加斯加中南部山城菲亞納蘭楚阿,82歲的漢語老師陳淑英在華僑小學幼兒班上教孩子們漢語。   陳淑英的父母上世紀早期從廣東順德漂洋過海來到馬達加斯加謀生。陳淑英1931年出生於馬達加斯加,先生1998年過世後,她便開始到華僑小學教孩子們漢語,到現在一共教過700多名學生。 目前,陳淑英在華僑小學每周教學四天,大小班共50多個學生,教學內容為唱中文歌、用中文算數和簡單的漢語書寫。   「我現在每天跟著中國來的志願者學習。學漢語、教漢語是我最大的樂趣。只要我能走得動,我就會堅持學漢語和教漢語。
  • 農高會志願者感想
    農高會上活躍著400餘名大學生志願者的身影,其中我校志願者就有近三百人。農高會的順利舉辦離不開青年志願者的辛勤工作,志願者們任勞任怨,熱情服務,充分展現了我校大學生的良好風貌,與會代表和群眾也對我校大學生志願者的表現予以高度評價。以下是我校部分志願者的工作心得。        這次有幸能夠成為第十六屆楊凌農高會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專題展的一名志願者,我非常激動。
  • 2015年泰國聖保祿漢語短期班在北京華文學院結業
    2015年泰國聖保祿漢語短期班在北京華文學院結業
  • 俄老人為當冬奧志願者自學英語漢語 坦承前者易掌握
    俄羅斯老人瓦西裡·蓋杜克為前往索契當一名冬奧會志願者和觀看冬季運動項目主要賽事,兩年內自學了英語和漢語。(圖片來源:俄新網)據俄新網報導,瓦西裡·蓋杜克是俄羅斯阿穆爾州居民,現年64歲,為前往索契當一名冬奧會志願者和觀看冬季運動項目主要賽事,兩年內他自學了英語和漢語。從自製雪橇到冬奧會早在童年時期,瓦西裡就熱愛運動,父親教他滑自製雪橇。
  • 志願者日記24︱關於文明勸導的四點感想
    感想一: 建議路口設置小護欄等更直觀的行人等待區這個交叉口的西南方向(泰隆銀行邊)雖然在地上標出了行人等待區,但不是很明顯。而且執勤發現,過往行人幾乎沒人會低頭留意看等待區的範圍,行人隨意站立,差不多佔據了整個路口。而此處恰好有靠右側的機動車道,腹背受車,行人隨意站立,阻礙了機動車通行,一時間,人流車流混雜,感覺該路口秩序較亂。
  • 每日新聞簡訊 | 普吉鱷魚、泰國勞工去臺灣工作
    ,旨在推動國家交通建設支持泰國4.0規劃以及發展社會經濟在2個維度的數位化,包括:1.在交通部的項目活動中使用數位化系統,為此制定交通部2017-2021社會經濟數位化發展戰略;2.交通部全體人員發展和數字交通推動,提高交通工作水平和創造更多價值。
  • 特級教師李吉林:學習漢語拼音,記牢這兩個字全搞定!
    一年級語文,漢語拼音的學習十分重要。蘇教版教材直接放在教材第一單元,開始就是拼音教學。人教版、北師大版,雖然在漢語拼音單元前安排了一單元的識字教學,但漢語拼音教學的重要性一樣十分突出。在談到漢語拼音教學時,全國兒童教育專家,著名語文教育專家,特級教師李吉林,有著更多的話語權。李老師長期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及其研究,是情境教學法的首創者。她說,漢語拼音的教學,絕對離不開情境,一切離開情境的語言學習,都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 通訊:讓我們的海灘更清潔美麗——一名泰國海灘清理志願者的心聲
    8月26日,一名志願者在泰國普吉島的一處海灘上清理垃圾。新華社發  新華社泰國普吉10月28日電 通訊:讓我們的海灘更清潔美麗——一名泰國海灘清理志願者的心聲  任芊 郭鑫惠  10月22日,沃拉育在泰國普吉島的一處海灘上清理垃圾。 新華社記者 張可任 攝  10月下旬的一天下午,泰國普吉島巴東海灘沐浴在燦爛的陽光下。
  • 長寧這些「老外」志願者,是怎麼變成「中國通」的?
    自2013年9月古北市民中心建成開始,社區學校就陸續開設了對外漢語、國畫、書法、古箏、昆區崑曲、中式點心、上海話等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特色的課程,一方面滿足境外居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解決境外居民的語言交流障礙,促進境外居民快速融入社區、融入上海。這些課程吸引了一大批境外居民的參與,特別是由雙語志願者老師授課的「書法班」,受到了許多外籍居民的好評。
  • 看小志願者們勞動節有啥感想
    「五一」小長假期間,齊魯志願者組織向「勞動者致敬·環衛工人體驗」公益活動,組織10名小齊魯志願者與環衛工人一起座談,併到環衛工人負責路段進行親身體驗,了解環衛工人的工作環境,體驗他們的工作艱辛。在座談中,小志願者們詳細詢問,了解了環衛工人的作息時間、工作內容等等,小志願者們還對環衛工人一年中有一套工作服,夏天穿什麼樣的衣服在戶外工作等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環衛工人一一進行了作答,解答小志願者的疑問。隨後,小志願者們跟隨環衛工人來到大明湖,清掃路面進行體驗。
  • 這樣的麻辣女教師上計算機課 泰國同學們還能專心嗎?
    泰國前有夜市「果汁西施」、路邊「魚丸西施」等前輩,最近迅速躥紅的「麻辣教師」充分證明,泰國不只是人妖美,漂亮「原裝」女孩兒也是非常之多。這位土生土長的泰國妹子,就因為長得很像韓國美人,還經常被媒體誤報是韓國老師。
  • 陳涓:「百變歌后」赴三峽大學暢談「芳華」
    2018年4月19日下午,市文聯副秘書長、有「百變歌后」之稱的宜昌籍青年歌手陳娟(陳涓)回到母校三峽大學,與學弟學妹們激情互動,演繹男聲女聲,講述求藝之路,暢談成長芳華
  • 上海師範大學673現代漢語
    截止2014年9月,我校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匈牙利、澳大利亞、紐西蘭、俄羅斯、波札那、以色列、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智利、墨西哥以及中國香港、臺灣等38個國家和地區的296個高校和組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目前與美國、英國、德國、荷蘭、俄羅斯、法國等六個國家的9所高校合作舉辦12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11個本科層次,1個專科層次)。
  • 泰國黑衣漲價脫銷 志願者街邊免費扎染黑衣
    10月17日,泰國進入為期30天的國喪期,期間人們需要穿著黑色服飾,這導致黑色衣服一時供不應求,價格狂飆。於是,一些志願者在曼谷市中心開設扎染站點,為當地民眾扎染黑衣。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去世後,黑色衣服對很多人來說變得過於昂貴,於是突然出現的染衣中心成了泰國首都的一個新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