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華泰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岑鞏縣,由林業部門考察原始森林時,在中洞村發現一大批古金絲楠樹群,大小樹木年分不等總共有500多株左右。樹齡在100年的佔70%,其中2株大樹,樹齡高達600年以上,1米多以上的圍直徑有4個成人才能合抱。楠木是國家二級保護樹種,這裡已經林業部門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地區。
金絲楠木:屬於樟科,學名小葉楨楠或紫楠。它具有香氣能防蟲又耐水浸,有「千年不朽,萬年不腐」的特性。因此,金絲楠木是歷代帝王建造宮殿、寺廟、皇室御用家具和棺槨的專用木料。素有「國木」之稱,近年來木材價格歷年上漲,尤其是老料家具和懸崖峭壁擺放的懸棺,是收藏界搶手的藏品。
有一位民間的手藝高巧的雕刻藝術師,歷經45天,把一株重選5噸,約8.5立方米的整株大樹。
經過乾燥處理,確認具有金絲木紋之後,經過精工細雕,製作成一座惟妙惟肖的「大禹治水型像的雕刻」造型整體宏偉壯觀:「大禹面容慈祥,眼目炯炯有神,鬍鬚、頭髮自然飄逸;人物肌肉筋絡線條流暢,觀之,人物神採奕奕;讓人見了大禹雕像,以乎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鬼斧神功的雕像整體效果與底座合為一體,顯示了活生生的大禹治水時艱難歷程,他與愚公移山的一樣,是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脊梁,被世人所敬仰。真所謂:「金山銀山,不如青山綠水」。這種高貴的木料用在大禹治水的雕像,再配不過。讓後人記住先人興修水利的大禹:「三臨家門而不歸,一心一意治水為百姓的卓越貢獻。」順應了樹木回歸大自然的民意。
然而,現今人一切向錢看的商品經濟理念,如此值得敬仰的人物造型,豈可用金錢來衡量。有一位財大氣粗的大款出3000萬元,要請去這座雕像,放在家裡自娛自樂個人欣賞,然而,卻有眾人持不同的看法。有些事情不是錢能辦到所有事情,也要順應民意。最後,據說這座「大禹治水木雕像」被博物館收藏,供人們參觀紀念。
無獨有偶在四川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兩罾鄉也有一批古楠木原始群,進入村莊就可一見樹容,如今,列入林業部門專門保護區域。
眾所周知金絲楠木價值珍貴,你區分真假可按照如下方法進行:
樹種:小葉楨楠、小葉紫楠;產地:四川最佳,其它貴州、廣西、湖南、福建等地也出產。
楠木不是每株樹都有金絲,鋸剖時發現金絲木紋的才可以稱為金絲楠木。
顏色:邊材淺淡黃色,心材金黃色在陽光反射下出現光澤閃亮。
聞香氣:金絲楠有一股淡淡的樟木香味(但樟木色暗淡褐色),新料香味清淡,老料具有幽香。
紋理:金絲紋理極細閃閃發光。細膩光滑,很少開裂。
密度:就是氣幹後的重量,小葉楨楠、紫楠重於其他楠木樹種。
價格:1、四川產金絲楠最珍貴,其它產地低一些。2、要根據出金絲木紋飄亮或木紋多少,木色顏色光澤亮麗度,木紋清晰細膩光滑度,綜合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