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大滅絕後,出現的動物大盤點,顛覆你的認知

2020-12-06 騰訊網

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高齡了,從38億年前,地球開始孕育出第一個單細胞生命開始,生命之樹開枝散葉,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無數的生命。但歷史的長河不會忘記曾經出現的生命,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接下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恐龍滅絕後曾經出現過的的生命,顛覆你的認知。

愛爾蘭麋鹿

愛爾蘭麋鹿也稱大角鹿,大角鹿生存於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早期的歐亞大陸,由愛爾蘭至貝加爾湖東。最近年代的化石約為屬於7700年前。大角鹿的大量化石現正在愛爾蘭都柏林的愛爾蘭自然歷史博物館展覽。

愛爾蘭麋鹿

大角鹿站立時肩高約2.1米。它有所有鹿中角最大的鹿,最大的角有3.65米闊90磅重,有關大角鹿滅絕的成因討論都主要集中在其鹿角,而非其體型,這可能是由於鹿角的外觀多於其實際用途。有些學者指被人類獵殺是其中一個因素,因大角鹿的鹿角限制了它們在森林的活動範圍。不過有反駁指大角鹿作為大陸上的物種,應該與人類一同演化,並且適應了人類的存在。

帝鱷

帝鱷帝鱷(屬名Sarcosuchus)又稱為肌鱷、帝王鱷,意思為"肌肉鱷魚",是一種已滅絕的鱷類。它們生存在於早白堊紀的非洲,是曾經存活過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帝鱷身長極限10-10.5米,體重4噸,以各種史前魚類為主要食物。它的頭顱與整個成人一樣大,約1.48米。上頜的長度大於下頜,形成咬合不正。頜部相當狹窄,尤其是幼年體。口鼻部佔了75%的頭顱長度。帝鱷的骨架模型,位於印第安納兒童博物館。

帝鱷頭骨

大唇犀

大唇犀(學名Chilotherium)是犀牛的祖先。它們生存於中新世的中國蒙古。 大唇犀的下唇比上唇大,下頜骨粗壯成鏟子狀。上顎沒有門齒,下顎的門齒擴大,並且向上彎。頭部比現今的犀大稍大,頭顱骨沒有角。大唇犀矮小,四肢短小,每肢有三趾。 大唇犀是草食性的動物,生活於沼澤地帶。

大唇犀

袋狼

袋狼又叫塔斯馬尼亞虎。曾廣泛分布於澳洲大陸及附近島嶼上。歐洲移民定居澳洲後,隨著人類活動的幹預,野生種群已經滅絕。體形似狗,頭似狼。肩高600毫米,體長100~130釐米,尾長50~65釐米。毛色土灰或黃棕色,背部生有14-18條黑色帶狀斑。毛髮短密並十分堅硬。口裂很長。前足5趾,後足4趾。腹部有向後開口的育兒袋,袋內有2對乳頭。尾巴細而長。這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奇妙動物。從它的頭和牙來看,它是一隻狼。然而,它的身體又像老虎一樣有著條紋。它可以像鬣狗一樣用四條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樣用後腿跳躍行走,它和袋鼠一樣同是有袋類動物。這種動物有著其它種類動物的特徵,卻又有著特別的地方,它被人們叫做塔斯馬尼亞狼、斑馬狼、還有塔斯馬尼亞虎等等。

最後一隻袋狼

1933年有人捕獲一隻袋狼,命名為班哲明,飼養在赫巴特動物園,1936年因管理員疏忽曝曬而死亡,此後再沒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

雕齒獸

雕齒獸堪稱為哺乳動物中的"鐵甲武士",成熟的雕齒獸身體全長約4米,背部最高達2.5米。它們身上的堅硬盔甲直徑就經常大於兩米,保護著它的身軀。這個殼是由超過1000個1寸厚的骨板所組成。雕齒獸還有一條超過1米長的管狀尾巴,雕齒獸的尾巴有環形骨作為保護。尾巴的末端有厚角質化的刺,就像一條帶刺的巨型棍棒,是它的防禦利器。顯然,在這樣的堅硬裝備與武器之下,再兇猛的肉食動物,也很難對雕齒獸攻擊而獵食。雕齒獸雕齒獸是一種從化石中發現的橢噬狀食草哺乳動物,生活在上新世、更新世期間的南美洲包括從阿根廷的彭巴斯草原、烏拉圭到巴西一帶。存活直到更新世晚期(距今約30,000-8,500年前)。並在2千5百萬年前北美洲及南美洲因巴拿馬地峽的出現而連結時首次出現在美國西南部。它們在約於一萬年前滅絕。相信住在它們附近的原住人類獵殺它們及以它們的殼來作為遮蔽。

雕齒獸可能因為人類捕殺而滅絕

劍齒虎

劍齒虎的體型不是很大,其中最大的種類,身長約1.5米,體重最多只有110公斤多一些,相當於美洲豹的大小,是袋狼的4倍。雖不夠高大,但它們卻擁有壯實的身體,尤其是前肢。它們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無疑是頭部——兩顆長達15釐米的劍齒深深埋入上頜,幾乎與頭頂處在同一水平面上;下頜則向下伸出了巨大的護葉。這樣的護葉雖有利於保護突出的劍齒,但同時也增加了骨折、感染的危險,而且還造成頭部變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動的靈活性。劍齒虎經常被誤認為是長著獠牙的獅子,其實兩者大不相同。劍齒虎的體重是現代獅子的兩倍。它的後腿和尾巴非常短小,更像是一隻體格健壯的灰熊。成年劍齒虎體重約200公斤重,其犬齒最長可達17釐米,以大型哺乳動物為食。

遊走鯨

巴基斯坦發現到一個相當完整的化石,以及一些殘缺的骨骸。儘管走鯨看起來像是覆有皮毛的鱷魚,但它實際上是早期的鯨類。它遊泳的樣子有點像水獺,而陸上的行動笨拙有如海獅。它具有強有力的雙顎,以便牢牢咬住水底的獵物,直到獵物溺斃。走鯨的名字洩露了它早期的祖先,這個字意指「步行的鯨魚」。走鯨的化石在巴基斯坦附近發現,這個地帶在始新世期間是歐洲大森林的邊緣。它的身體很像水獺或鱷魚,而且水陸兩地都能活動。但是,它可能不像水獺那樣靈活敏捷,而且古生物學家認為,它獵食的方式更像是鱷魚─伏擊,然後利用它巨大有力的牙齒把掙扎的獵物壓制在水中,直到它們溺斃。

遊走鯨魚

史前生物的文明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但可以通過現代的化石去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地球曾經出現過得生命,同時也讓我們更珍惜現在的野生動物,保護環境。

相關焦點

  • 恐龍大滅絕後,出現的動物大盤點,顛覆你的認知,
    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高齡了,從38億年前,地球開始孕育出第一個單細胞生命開始,生命之樹開枝散葉,地球上曾經出現過無數的生命。但歷史的長河不會忘記曾經出現的生命,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接下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恐龍滅絕後曾經出現過的的生命,顛覆你的認知。
  • 為什麼恐龍會滅絕?恐龍興起於動物大滅絕,卻被一顆小行星毀滅
    距今大約2.5億年前,地球上的動物剛剛從史上最嚴重的二疊紀大滅絕的災難中走出。地球迎來了一段相對穩定祥和的時期。地球上的這個時期被稱為三疊紀。但是好景不長,三疊紀僅僅給動物們帶來了5000萬年的短暫美好時光。地球內部開始暗流湧動,一次大滅絕災難又在醞釀之中。
  • 滅絕的恐龍疑似再次出現,非洲剛果捕獲恐龍,食用後全體暴斃
    在人們的認知裡恐龍早已經滅絕,很多人都想知道如果時至今日恐龍還存在的話,世界會是什麼樣子?不幸的是,我們都知道恐龍早已經在大災難中滅絕了,再也不會在地球上出現。這對於一個恐龍愛好者來說,無疑是個令人沮喪的消息,但是現在我們大多數人肯定意識不到,恐龍不再出現對人類來說可能是件好事。
  • 恐龍滅絕後,是魚類的大進化時代?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太平洋海底分析了數千種魚類的牙齒化石,結果顯示,恐龍滅絕後,魚類通過兩次進化,極速發生變化。歷史魚類臼齒美國哈佛大學,地球行星學系西伯特博士,研究了恐龍滅絕後魚類的變化。西伯特博士分析了,魚類有數千種化石化的牙齒,結果顯示,因小行星的衝擊地球,恐龍及部分魚類滅絕。但發現,海洋生物從兩個階段迅速進化。
  • 有些動物能從大滅絕中倖存?7000萬年的劍射魚助科學家找答案
    甚至有些動物在很多人眼裡根本不算「掠食者」,但至少這些動物一般不會成為它們生活範圍的其它掠食者的食物來源,也就是沒有「天敵」,是它所在地域的生態系統中最強大的食肉動物。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最強大的掠食者,很多人都會想到恐龍,不過地球上的生態系統一直都是生物多樣化的。
  • 恐龍滅絕後,地球出現過其他的大型動物統治地球嗎?專家一席話讓人...
    恐龍能夠出現是因為恐龍形成了以恐龍為主的食物鏈,如果恐龍生活在現在的世界上,因為人類社會的強大和不能形成密閉的食物鏈肯定會滅絕,密閉的食物鏈就是有吃肉的、有吃草的、還有吃恐龍的恐龍的完整的食物鏈
  • 了解那些可能顛覆你世界觀的事兒
    了解那些可能顛覆你世界觀的事兒今天盤點寫可能會顛覆你世界觀的事兒~大約5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相當多的動物。與過去相比,現在留下的動植物種類減少了98%以上。然而,由於人類的巨大智慧和聰明,僅僅用了幾百萬年就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46億年。確實有一些不可思議的跡象。也許它會顛覆你的傳統認知!
  • 鱷魚是恐龍時期物種?它憑什麼躲過了大滅絕事件?
    這次大滅絕使得佔領海洋近3億年的主要生物從此衰敗並消失,讓位於新生物種類,生態系統也獲得了一次最徹底的更新,為恐龍等爬行類動物的進化鋪平了道路。地球也進入了中生代,又稱為爬行動物時代。其次,它們的胚胎一般是通過蛋殼吸收空氣,如果蛋被淹沒,胚胎便會窒息而亡,它們不得不把卵產在不易受河水淹沒的地方,這樣也有利於它們躲避兩棲類動物的攻擊。得益於此,爬行動物的祖先逐步擺脫了水的限制,擴展了生存空間,演化出主龍類下偽鱷類和鳥蹠類兩大分支,兩大分支最傑出的代表就是鱷魚和恐龍。
  • 肉食動物比植食動物更易滅絕?新研究顛覆認知,人類確實錯了
    在這其中,人類活動因素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例如人造垃圾對陸地和海洋環境的汙染,商業開發森林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等等,因此我們每年幾乎都能看到有野生動物的生存情況告急。根據報導,來自美國猶他州立大學的生態學家特麗莎·阿特伍德領導了一支研究團隊對自然界中超過2萬種動物進行生存狀況調查,並將調查和研究的結果發表在了《科學進展》期刊上。
  • 盤點已滅絕動物:比恐龍更珍貴的稀有物種(圖)
    原標題:盤點已滅絕動物:比恐龍更珍貴的稀有物種(圖)   塔斯馬尼亞虎,是科學家考慮復活的24種動物中唯一的有袋動物。這種動物一度生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和紐幾內亞島,上世紀60年代滅絕。
  • 為什麼現在的動物都長不到恐龍那麼大了?
    目前,地球上生活著46億年以來最大的動物。腦洞一下,如果此刻地球來一次大滅絕,幾千萬年後,一個智慧物種誕生,它們也考古,博物館裡最引人注目的動物化石是什麼?圖:因為人類出現而滅絕的動物動物並沒有變得越來越小,只是由於人類的出現,一些非常大的動物已經消失了。
  • 遠古九大滅絕動物之最,蜻蜓如飛機一樣大
    在地球整個生命進化史上,幾十億年的時間裡,經歷了數次生命的大滅絕和大繁衍過程,誕生了無數種各種各樣的生命體。如今,在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和積極探索下,通過化石的復原,給我們展示出了許多新奇的物種,這些史前動物巨大、威猛,絲毫不比好萊塢特效弱,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它們中的任何一種巨獸放在現在都是如同特拉斯一樣的怪獸。
  • 《哎呀,竟然就這樣滅絕了》:有趣的滅絕動物圖鑑,絕對刷新認知
    例如,如果沒有恐龍的滅絕,就不會有鳥類和哺乳類的爆發性進化;如果沒有森林消失、草原出現導致類人猿大面積滅絕,就不會有倖存的類人猿進化成人類。滅絕,就是大自然的一種機制,所謂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就是這個理兒。02.哎呀,原來動物滅絕的原因如此五花八門!
  • 盤點十大著名爆炸:K-T隕星大碰撞導致恐龍滅絕
    盤點十大著名爆炸:K-T隕星大碰撞導致恐龍滅絕據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數個世紀以來,無論是自然界的大爆炸還是人為製造的爆炸,都曾給當時的地球帶來了巨大的恐慌和災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世界十大著名爆炸。哈利法克斯大爆炸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人造爆炸物的爆炸1917年12月6日,哈利法克斯大爆炸是原子彈出現以前人類歷史上最激烈、最悲慘、損失最大的一次爆炸事件,它幾乎整個毀滅了加拿大的海港城市哈利法克斯。騰起的煙柱高達3000米,5平方公裡的街區剎那間夷為平地,哈利法克斯大片地區被摧毀,連遠在百公裡之外的小城特魯羅(Truro)的許多建築的窗戶都被震得粉碎。
  • 恐龍毀滅後,地球上為什麼不再出現恐龍那麼大的動物了?
    審核:小文引言:恐龍滅亡後,地球內為何再沒出現過體型與它相近的生物?恐龍為何能擁有碩大無比的身形?科學家給出幾點推測。說到恐龍,相信大部分朋友不會感到陌生。它們曾是地球霸主,曾在地球內生存了約1.6億年。
  • 永凍土融化,一隻獅子出現在人類眼中,顛覆了科學家的認知
    起初,科學家以為這是遠古的犬科類動物。可是,從他的體型以及他的骨骼形態來看。這些跡象都在告訴著科學家,這是一隻獅子。眾所周知,獅子是不會在北極出沒的,因為環境太冷不適合生物生存。獅子廣泛生存於非洲的大草原。為何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之下會出現獅子的遺體?這一點讓科學家們想不通,顛覆了人們的認知。科學家通過檢測儀器發現這隻獅子是2.6萬年前。
  • 永凍土融化,一隻獅子出現在人類眼中,顛覆了科學家的認知!
    時間回到2019年9月,科學家在永凍土之下發現了一種非常奇怪的動物遺體。起初,科學家以為這是遠古的犬科類動物。可是,從他的體型以及他的骨骼形態來看。這些跡象都在告訴著科學家,這是一隻獅子。眾所周知,獅子是不會在北極出沒的,因為環境太冷不適合生物生存。獅子廣泛生存於非洲的大草原。為何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之下會出現獅子的遺體?這一點讓科學家們想不通,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 還原6.6千萬年前恐龍大滅絕的場景 親眼見證大滅絕原因 過程 結果
    現在呢,是白堊紀的末期 現在的地球的主人是恐龍,它們已經支配地球1億4千萬年之久,它們驕傲的認為,自己的族群會永遠是地球的主人,會一直繁衍生息下去,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今天,一場大滅絕將會開啟。將會終結它們的統治。開端是大量的流星開始滑過地球的天空,就像落入水中的石子,其所形成的超音速把地球的大氣振出一波波漣漪,並傳遞至全球。
  • 鱷魚跟恐龍是同一時期的動物,為何它沒有像恐龍一樣滅絕呢?
    地球上一共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其中第五次大滅絕就導致稱霸地球的恐龍全部滅絕了。不過有些動物卻憑藉自己本事,在大滅絕時期火了下來,鱷魚就是跟恐龍同一時期的動物,它為何沒有像恐龍一樣滅絕呢?難道當時的火山爆發、氣溫變化不會影響鱷魚嗎?
  • 為什麼小小的蒼蠅能躲過白堊紀末期的恐龍大滅絕?
    你知道嗎?蒼蠅作為「四害」之一,它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超過1.4億年了,也就是說它們在恐龍時代就以恐龍的殘羹冷炙,甚至是屍體為食了。 也就是說,蒼蠅可是吃過恐龍肉的存在。但是,在白堊紀的末期,恐龍經歷了一場浩劫,在這場浩劫中,恐龍滅絕殆盡。那麼,為什麼小小的蒼蠅卻能在這場災難中存活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