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每天都會有一些人因為誤觸地雷而傷亡。有人希望通過對老鼠進行專業的嗅探訓練,從而培訓出專門用於嗅探地雷的掃雷鼠。於是,荷蘭的一家非政府組織APOPO組織在坦尚尼亞一個小鎮上對非洲巨鼠(pouched rats)進行了特殊的訓練,以幫助當地人排雷。 當Apopo的第一隻「英勇老鼠」被釋放進莫三比克布滿地雷的田野,在場觀看的政府官員們大多流露懷疑。「在莫三比克,老鼠是我們的食物,」莫三比克國家掃雷學院院長阿爾貝託·奧古斯託開玩笑說,「人們都想著怎麼把它們烤來吃,看到它們被用於排除地雷確實讓人覺得奇怪。」這些巨大的齧齒動物(比城市下水道中的老鼠還大)被套上繩索,在操作者的牽引下跑來跑去,偶爾停下來用爪子刨地指示地雷所在。目睹這一幕的人很快就打消了懷疑。「它們絕非普通老鼠,」奧古斯託宣布,「它們非常特殊。」 事實上,拆除地雷是掃雷工作中最簡單的環節。最難的部分是找到地雷埋藏的位置。過去20年,為了改進探測地雷的技術,全球投入了數億美元。據A popo執行長克里斯多福·考克斯介紹,在上世紀90年代初,當A popo開始研究老鼠探雷技術時,全世界有數十家大學也在研究其他的探雷技術,比如熱成像、雷射探測、核共振(一種化學分析技術),等等。考克斯說「在數百種嘗試中,最後,我們是唯一脫穎而出,得到實際應用的。」 目前,排雷的方法很多,包括人工技術,比如人手持金屬探測器、或是利用經過特殊訓練的狗。還有就是機械裝置,比如美國國防部採用的「豪豬」。它是一款經過改裝的拖拉機,駕駛艙加裝了厚厚的裝甲,一側裝有用於排雷的機械臂。用這類技術清除雷區速度緩慢,成本很高。「你可能花了很多錢和時間,」羅德斯說,「結果什麼都沒有發現。」 經歷過戰爭後,柬埔寨全國至今依然散落著300萬枚地雷。 在柬埔寨,地雷已經成為一種常見威脅,特別是柬埔寨與泰國邊境處,那裡估計有200萬到300萬枚地雷。 自從1979年以來,已經有1.9萬名柬埔寨人被地雷和其他炸彈炸死 美國陸軍計劃利用老鼠的靈敏嗅覺來尋找地雷和簡易爆炸裝置。報導稱,自從2001年以來,1309名美軍官兵死於簡易爆炸裝置之下。 最近幾年,五角大樓一直在進行動物探雷的努力,以減少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簡易爆炸裝置所造成的傷亡,包括訓練蜜蜂(蜜蜂最終被證明不可靠),豬也作為一種選項被提及過。 現在,研究人員希望給老鼠配備小背包(背包中有震動或雷射指揮裝置),以便士兵們告訴老鼠向左或向右。理想情況下,每隻老鼠的訓練經費只需500美元。
甘比亞有袋鼠是掃雷鼠的常用品種,盛產於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體形較大,約有0.75米長,在籠養環境下也可活8年
老鼠被拴在一根用於控制的細繩上,它正在不斷地抽動尖尖的長鼻子,對這一區域進行嗅探
兩位訓練師搖著一根木條,教一隻2個月大的幼鼠如何在這塊訓練場地上來回走直線。
非洲巨鼠擁有非常敏感的嗅覺,而且它們很容易被食物誘惑,因此在排雷過程中只要有食物激勵,它們工作效率就極高。
行為心理學訓練:只要它們完成正確的探測,就會得到食物獎賞。
APOPO組織創始人巴爾特-威特簡斯
這些巨鼠在坦尚尼亞一個研究中心經過訓練後,僅需20分鐘就可完成人類探雷工5天的工作量,而其成本開支僅是後者的一小部分。
裝鼠的箱子,上面還寫著工兵們給前者起的各種名字和綽號,比如「博士」「格蘭特」等等。
掃雷鼠作戰小分隊出發!
戰果纍纍代表著食物也會多多
15年來,沒有一隻老鼠犧牲,通常到6歲就會退休頤養天年,每天除了吃吃吃,就是等著訓練員來陪玩
掃雷鼠還可以在唾液樣本中嗅探出肺結核。在坦尚尼亞實驗室中,這種嗅探肺結核實驗的準確率高達60%。
柬埔寨正在訓練巨鼠嗅探TNT
戰後的阿富汗地區,掃雷是一項繁重的任務。美國大兵為此叫苦不迭。
——《安哥拉華人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