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種類繁多,有1200多種,其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有50多種。地上跑的東北虎、金錢豹,天上飛的金雕、白肩雕,還有常年居住在地下城堡裡的隱士:狗獾。
狗獾
狗獾,也叫「猹」,就是少年閏土拿著鐵叉要抓的動物。狗獾,正如其名字一樣,長得有點像狗,體態肥胖,四肢短小,在地面上行動笨拙,受到驚嚇後,跳躍著往前溜之大吉,樣子有點兒滑稽。
狗獾,是鼬科動物中體型較大的傢伙,成年狗獾身體全長可達1米左右,肩高40公分,體重近30斤。狗獾身上的毛為灰色,臉部的毛為白色,有趣的是臉上有兩條灰色的條紋,從嘴巴開始,經過眼睛,連接到腦袋後面。
狗獾的食性很雜,植物的根、莖、果實,昆蟲、蛙類、蚯蚓等軟體動物,小型哺乳動物,它逮到什麼就吃什麼,一點也不挑食。有時候也吃其它野獸吃剩下的殘羹,也會偷吃村民的農作物。
狗獾是典型的晝伏夜出的動物,白天它躲在地下的洞穴裡養精蓄銳,而到了晚上則出來四處活動,尋找食物,到了天亮之前,又悄悄地返回洞穴休息。狗獾回家之前,會先在洞口清理下自己的爪子和頭部的髒物,然後才進門,它很愛乾淨,可不想隨便弄髒自己的地下城堡。
看起來胖乎乎的狗獾
狗獾非常擅長挖掘洞穴,堪稱地下建築工程師。一隻狗獾會有很多洞穴,有的只是短暫的居住,而有的是長期的住所,甚至代代相傳,祖祖輩輩都住在這裡。
狗獾長期居住的洞穴堪稱地下城堡,可達10米長,有好幾個入口和出口,方便進出和逃跑。地下城堡內分一個主室、幾個分室以及若干個廁所,狗獾很愛乾淨,排洩的地點都是固定的。即使在洞穴外活動時,狗獾的排洩地點也是固定不變的,每隻狗獾都擁有自己的專屬廁所。
狗獾的洞穴入口
狗獾也很講究,它們睡覺的主室上方有小小的透氣口,方便空氣流通。想睡好覺,一張床是少不了的,狗獾睡覺的地方鋪有曬乾的草料,還不時會把舊的草料搬出去,新的搬進來更換,真的會享受。
狗獾全年都可交配,交配時間很長,可達90分鐘以上。由於狗獾的受精卵有較長的滯育期,狗獾媽媽可以選擇在春天讓小狗獾出生,因為食物充足。出生後的小狗獾生活在地下城堡裡,從不外出,因此幾乎沒人見過剛出生的狗獾的模樣。
大狗獾和小狗獾
在狗獾的地下城堡裡還經常會遇見另外一種動物:貉。狗獾擅長挖掘建造,而貉卻不會建造這門手藝,它坐享其成,和狗獾共享地下城堡,狗獾住裡屋,貉住外屋。奇怪的是,狗獾卻也不會驅趕貉,任由其在自己的洞穴裡活動。
原來,作為交換的條件,貉幫狗獾擔任「門衛」一職。貉性情膽小,警惕性強,一驚一乍,遇危險就大叫逃跑,這反倒是提醒了狗獾危險的來臨。尤其是在狗獾冬眠的時候,有一個這樣的「門衛」 才能安心睡大覺。
土車子:貉
據東北的獵人介紹,狗獾和貉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狗獾擅長挖掘,但卻不喜歡搬運沙土,而貉想借住狗獾家中,自然要幫忙搬運沙土了。其過程是這樣的:貉懶羊羊地躺著,四腳朝天,狗獾把沙土往貉的肚皮上丟,堆滿了之後,狗獾有的拉著貉的腿,有的推著貉的屁股,把沙土往外拉。
最後貉翻身,卸掉沙土,繼續跑進洞穴裡躺著,狗獾則緊隨其後,繼續往它肚皮上丟沙土,如此往復。因此貉也被戲稱為「土車子」,住在狗獾家裡的「土車子」,基本都是背部毛髮稀少,短缺的。
現在,狗獾和貉都不如以前那麼常見了,我們也很難再看到狗獾拉「土車子」的場景,故事真假難辨,但挺有趣的。
狗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