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54%農村群眾需要慢性病防治指導

2021-01-08 健康界

2016年3-8月,四川綿陽市中心醫院在對口支援平武縣人民醫院(系對口支援的國家級貧困縣)期間,對當地群眾就醫行為、對醫療服務的滿意度和需求進行了調查,用以分析農村群眾利用醫療服務現狀及相關影響因素,報導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調查平武縣土城鄉、高村鄉、水田鄉、壩子鄉、冒水頭村、莫魚溝村等15個鄉鎮群眾共計815人。

1.2 調查工具

採用自設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農村群眾一般情況、對現行醫療服務的利用狀況和需求狀況、相關影響因素等4個部分30個項目,分別設單選題、多選題、開放式問題。

1.3 調查方法

採用統一指導語向調查對象講明調查的目的和意義,並解釋問卷內容及相關問題,由群眾獨立作答,對於不能自主完成調查問卷的對象,採用提問代答方式完成。共發放問卷815份,回收有效問卷780份,有效回收率為95.71%。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3.0統計軟體處理數據,採用統計描述(百分比)法進行結果統計。

2 結果

2.1 基本情況

被調查者中男性363人,佔46.54%;女性417人,佔53.46%。平均年齡為(61.48±5.36)歲。文盲53人,佔6.79%。婚姻狀況在婚68.08%,未婚2.56%,離婚、喪偶、其他合計29.36%。職業結構,在家務農者居多。

2.2 群眾就醫行為和對醫療服務滿意度結果

如表1顯示,(1) 71.67%的群眾過去1年曾看過病,其中9.62%曾住過院;16.92%的群眾需要但未住院,13.33%的患者需要但未看病。(2) 群眾就醫常選擇縣級醫院(31.92%),其次是鄉鎮衛生院(24.23%)和村衛生室(17.95%),少數選擇市級醫院(14.23%)和私人診所(10.64%),極少數選擇省級醫院(1.02%)。(3)對於醫療服務總體滿意度,群眾評價一般的佔52.69%,13.97%的群眾表示比較滿意,20.90%的群眾表示不滿意,11.67%的群眾非常不滿意。

表1 群眾就醫行為現狀和對醫療服務總體滿意度情況(n=780)

2.3 影響群眾醫療服務滿意度相關因素

如表2顯示,醫院設施(37.69%)、服務項目(34.10%)、技術水平(33.08%)、藥物齊全程度(28.97%)、藥品價格(24.74%)和就醫距離(12.44%)是影響群眾對醫療服務滿意度的主要因素。

表2 影響群眾醫療服務滿意度相關因素情況(多選項)

2.4 群眾對醫療服務各項目的需求情況

如表3所示,群眾最需要的醫療護理服務,依次是慢性病防治指導(76.54%)、定期體檢(72.31%)、正確用藥指導(71.02%)和慢性病護理(51.54%)、健康保健知識宣教(50.38%)等;傳染病預防(47.56%)、心理諮詢(45.89%)、疼痛護理(44.48%)、建立疾病檔案(37.82%)等。

表3 群眾醫療服務需求情況           例(%)

3 討論

3.1 群眾就醫行為現狀的分析

(1)就醫狀況分析。本調查中,部分群眾未按病情需要就診或住院治療。究其原因有:①經濟因素。目前仍有相當部分群眾將「生大病」作為生活中最為擔心的問題,因為其可能會帶來較重的醫藥費負擔。有資料顯示,多數慢性病如常見腫瘤等的醫療費用均明顯超過農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原因[1]。這些群眾因患糖尿病、高血壓、慢阻肺、腫瘤等慢性病而喪失了勞動力,長期的醫療費用支出加重經濟負擔,為了不拖累子女和使家庭陷入經濟困境,有的群眾在生大病時甚至甘願選擇放棄治療。可見,面對重病、大病,以新農合為核心的醫療保障體系的保障作用仍顯薄弱,無法充分承擔對農村群眾的保障作用[2]。②交通不便。平武縣地處山區,面積大、人口居住分散,大多數鄉鎮僅靠一條村級公路與外界相通,有的鄉鎮還未實現村村通公路,也無公共運輸,村民進出只能依靠步行。③子女缺位。由於青壯年多外出打工,家中絕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因年老或疾病而行動不便,又缺少子女照顧,因而很少有機會外出就醫。(2)就醫常選醫療機構分析。本調查中患者的選擇以縣級醫院、鄉鎮街道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為主,而且將是否距離近、價格便宜、醫保定點單位、有熟悉的醫生作為選擇醫療機構的主要考慮因素,這與程淑玲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3]。選擇市級大醫院的群眾較少,可能是群眾考慮到省市級醫院地處城市,就醫距離遠、花費多,報銷比例有限所致。

3.2 群眾醫療服務滿意度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調查發現,多數群眾對醫療服務總體滿意度評價一般,32.57%的群眾對醫療服務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了解不滿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基層衛生醫療機構設施差、服務質量不佳,基本治療藥物缺乏、藥品價格昂貴等方面,有的鄉鎮衛生院或村衛生室還未開展專門的健康保健服務。目前,我國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普遍存在設施建設較差、基本藥物目錄內實際配送藥物種類少、部分藥品價格偏高、專業技術人員醫療知識陳舊、現代新診療檢查手段信息的知曉和了解掌握有限等現象,醫療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與社會廣大人民群眾對醫療機構的高質量、高水平、高標準的要求有很大差距[4]。另外,有些基層衛生院醫務人員技術水平低、主動服務意識差、服務項目少也構成部分群眾不滿意的原因。因此,重視農村群體的身心健康已成為當務之急。須建立健全鄉鎮衛生院衛生人才培養體系,通過住院醫生規範化培訓、專科培訓和全科醫師培訓等完善的繼續教育,達到不斷優化基層醫生知識結構,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的目的[5]。同時,有關部門應加大對農村醫療救助力度,增加基層衛生事業經費的投入,改善就診環境,提供安全可靠的醫療儀器設備,保障基本藥物供給,增加可報銷藥物品種。作為基層醫療機構本身,應提高主動服務意識,增加服務項目,如設立相應的保健指導與健康諮詢、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發放宣傳手冊等,使群眾能夠方便快捷地獲得較高質量的衛生服務。

3.3 群眾對醫療護理服務的需求情況分析

調查發現,群眾最需要的醫療服務,排序前三位依次是慢性病防治指導、正確用藥指導和慢性病護理。尤其是慢性病防治指導,選擇此項的群眾比例高達76.54%,這可能與當前農村高齡老人多,罹患慢性病者較多有關。此次受訪者中60歲以上的老年群眾546名,調查前1年內患有經正規醫療機構診斷為患高血壓、骨關節病、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有201人(36.81%)。隨著年齡上升,慢性病患病率還在提高。所有慢性病患者中有145人(72.13%)患1種慢性病,22人(10.95%)患2種慢性病,7人(3.49%)患3種慢性病。隨著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慢性病患者不斷增加,這使得醫療資源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相應的康復措施並沒有隨著醫療條件的改善和醫療技術的發展而增長,這將對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帶來重大影響,在今後醫療服務中應做適當調整[6]。傳染病預防、心理諮詢、疼痛管理、就醫指導等也是群眾比較關心的問題。這說明隨著醫療衛生改革的逐漸深入,廣大農村群眾對自身健康越來越關心和重視,對健康的需求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但群眾缺乏一些基礎性或普及性的醫學知識與教育,需要衛生機構人員提供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識,以更好改善自身的健康狀況。值得關注的是群眾對疼痛護理的需求,本次調查發現有相當部分群眾受類風溼、痛風、腫瘤等疼痛的長期折磨。尤其是癌性疼痛,因國家藥品管理體制所限,目前主要由二、三級醫院負責此項工作,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無法較好地承擔患者疼痛的管理工作,尚不能滿足這部分患者的需求。

4 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藥衛生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但也存在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平衡、縣域及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工作薄弱等情況[7]。因此,需完善農村醫療救助體系,加大救助力度。同時,將城市三級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8],縣醫院支援鄉村醫院一步到位,通過行政管理輸出、定向臨床重點學科幫扶、骨幹互派互培、遠程會診、遠程教育等多種形式[9],加強農村衛生人才培訓,有效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縮小城鄉衛生事業差距,緩解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不均衡難題,切實解決廣大農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參考文獻

[1] 楊金俠,王章澤.基於社區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綜合防控策略構想[J].中國衛生經濟,2010,29(7):67-69.

[2] 畢紅霞,徐汝峰.以需求為導向的農村空巢老人養老保障路徑優化[J].人口與社會,2015,31(4):69-78.

[3] 程淑玲,臧小英,趙  嶽.中國城鄉老年慢性病護理現狀和需求的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誌,2012,28(23):66-70.

[4] 李建敏,楊亞青,王鳳山,等.新醫改下鄉鎮衛生院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分析與思考.現代醫藥衛生[J],2015,31(2):312-315.

[5] 楊  佳,呂兆豐,王曉燕,等.我國鄉鎮衛生院衛生人才繼續教育現狀及需求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25):2981-2985.

[6] 胡  月,龔  磊,陳福寬,等.農村老年居民健康狀況及保健需求情況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誌,2013,33(13):3142-3144.

[7] 王  東,何  梅,喻明成,等.三級公立醫院如何做好對口幫扶工作[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2,19(5):103-105.

[8] 何  梅,王  東,鮮于劍波,等.城鄉對口支援醫院行政管理體系研究[J].華西醫學,2015,30(6):1163-1166.

[9] 喻明成,王  東,鮮于劍波,等.公立醫院改革中對口支援管理體系的實踐探索[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4):75-76.

[基金項目]:綿陽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立項課題(編號:201534)

作者簡介:曹麗霞(1970-),女,專科,主管護師,從事手術室及供應室護理工作.

通訊作者:喻明成,E-mail:19444168@qq.com

原標題:國貧縣農村群眾就醫行為與服務需求調查研究分析

相關焦點

  • 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內容是什麼?
    慢性病的發生和流行與經濟、社會、人口、行為、環境等因素密切相關。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居民生活方式、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狀況等對健康的影響逐步顯現,慢性病發病、患病和死亡人數不斷增多,群眾慢性病疾病負擔日益沉重。慢性病影響因素的綜合性、複雜性決定了防治任務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 專家:慢性病防治需創新形式多方協作破局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民群眾慢性病疾病負擔日益沉重,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慢性病防治工作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由《健康報》社主辦的「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上,與會專家探討了強化慢病管理的路徑,展望了以預防為主多層次保險保障體系的創新創立,對進一步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慢病防治與健康促進的行業發展格局做出了深入分析。
  • 國新辦就《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舉行...
    剛才李主任介紹的時候,也談到現在的高血壓、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病的發病率還在不斷升高,同時基數還是比較大的。請問,衛生健康委對於目前慢性病整個防控形勢作怎樣的評估?下一步會採取哪些具體措施解決這些問題?謝謝。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剛才我把整個慢性病的情況跟大家介紹了一下。關於政府所採取的相關措施,需要和廣大人民群眾交流。
  • 西安市未央區迎接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覆審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記者 張毅偉) 8月1日-2日,由國家衛健委疾控局慢病中心主任周脈耕帶隊的國家評估組一行6人,對未央區「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建設工作進行覆核評審。國家評估組通過聽取匯報、訪談交流、查閱資料和現場考察等形式,對未央區五年多來的慢性病綜合防控和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和詳細覆審。評估組首先對未央區政策完善、環境支持、體系整合、健康教育與促進、慢性病全程管理、監測評估、創新引領等方面進行了資料查閱。
  • 10賽區76名選手在邕比拼白蟻防治技能
    1月12日,中國技能大賽「功成杯」2020年全國白蟻防治工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在南寧拉開帷幕。開幕式現場。 吳明江攝此次賽事賽程自1月12日開始,為期3天。全國10個賽區通過初賽層層選拔,最終76名選手脫穎而出進入全國總決賽。
  • 市新匯康醫藥有限公司:讓群眾用藥放心舒心
    公司總經理孫楚芳道出其中「秘訣」:始終秉持「誠信經營」理念,圍繞「質量、專業、服務」三大核心,持之以恆保證藥品質量,並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讓群眾用藥放心又舒心。質量為本,強化管理誠信經營保證藥品質量,讓群眾用上放心藥,是市新匯康醫藥有限公司守法誠信經營最重要的一環。
  • 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在京舉行
    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人民群眾慢性病疾病負擔日益沉重,成為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帶來的健康損害不可估量,是我國居民的最重要死因,死亡構成比從1973年的53%上升到了2012年的86.6%,重大疾病人均醫療費用支出普遍超出了家庭收入的40%,導致公眾對健康管理與健康促進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重大疾病防控與慢性疾病管理的壓力加大。
  • 農業農村部:加強中藥材病蟲草害防治 控制病害發生
    農業農村部:加強中藥材病蟲草害防治 控制病害發生 2020-03-10 15:08:28 ,農業農村部今日發布《2020年中藥材春季生產技術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新聞1+1丨我國的慢性病在悄悄變化,這些你知道嗎?
    如何提高我國慢性病防治的能力?需要政府、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協同努力。我國的油鹽糖消耗如何?白巖松:中國人,鹽的消耗在降低,油的消耗在增長,糖的消耗總量不大但青少年消耗高?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梁曉峰:從平常監測情況來看,中國人用鹽的情況很好,隨著人的體力活動減少,鹽的自然攝入量本身就在減少。鹽人均日消耗跌入10克以內,這是非常好的成績。
  • 建設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 形成基層醫療健康強大合力
    ,通過引導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給群眾看病就醫帶來切實的改善,切實提高農村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鞏固完善醫療服務網絡。通過服務路徑的延伸,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逐步承接「需求多、號難排」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和上級醫院下轉的穩定期、康復期及診斷明確的慢性病患者,促進醫療服務資源的合理利用。聚焦於基層的公衛保障,做好「守門人、防護網」。
  • 21萬+ 安居萬間 群眾歡顏——內蒙古興安積極改善農村牧區群眾居住...
    曾是全區貧困程度最深、脫貧難度最大的興安盟,農村房舍基礎差,大部分建造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土坯房居多。自2009年實施農村牧區危房改造以來,興安盟已累計改造農村牧區危房217447戶,改造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26666戶,實現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清零目標,向全盟農村牧區人民兌現了住房安全有保障的莊嚴承諾。
  • 開州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到中和鎮永農村指導後進黨支部整改...
    開州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彭貴到中和鎮永農村指導後進黨支部整改工作 2020-07-08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預測2030年75%死因都是慢性病,主要是因為這5種生活習慣
    提到慢性病,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慢性病僅僅是一個簡稱而已。  全稱是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所以傳染病可不是慢性病。  這種疾病的特點就是三高三低。  哪三高呢?主要就是發病率高,死亡率高以及致殘率高。
  • 還原農村本色 谷城美麗鄉村建設被高規格指導規劃
    7月27日,農道聯眾院長、北京綠十字總顧問孫君帶領設計團隊專家來穀城縣指導美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縣領導黃克立、王曉宇、任安強等參加活動。孫君指出,做好鄉村振興要把宜居放在首位,保留村落原始風貌、還原農村本色,打造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示範點;村支兩委要發揮領導帶頭作用,以農業為主體,深入挖掘自身優勢資源,讓老百姓積極參與進來,把現代文明中的藝術、審美、建築等理念輸送給村民,結合本地實際做出村莊特色;要在保留村莊原有風貌的基礎上,引導農戶拆牆透綠、開窗透光,進一步打開發展空間;要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 農業農村部調研組來川調研指導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
    11月18日—19日,農業農村部計財司一級巡視員宋昱、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柳正、計財司部門預算處處長虞濤、科教司資源環境處調研員李景平一行來川調研指導外來入侵物種防控工作,並召開外來入侵物種調查與防控座談會。
  • 「中國居民慢性病與營養監測」上新啦
    我國農村兒童的生長遲緩問題得到了根本改善,農村6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由2015年的11.3%降至5.8%;6~17歲兒童青少年生長遲緩率從4.7%降到了2.2%。人群微量營養素缺乏症顯著下降。《報告》顯示,以貧血為例,本次監測結果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貧血率為8.7%,6~17歲兒童青少年貧血率為6.1%,孕婦貧血率為13.6%,與2015年發布的結果相比均有顯著下降。
  • 32種藥品涵蓋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用藥
    對於慢性病和長期需要服藥的患者來說呢,每年花在吃藥上的錢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怎麼樣把這筆支出降下來,讓更多人享受到實惠呢?4月28日下午,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從4月27號開始,第二批國家集中採購的32種藥品已經在南京各相關醫療機構全面使用,這藥價又降了。
  • 重要公告:事關黑熱病防治!
    關於《陽泉市黑熱病防治規定(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為了預防、控制和消除黑熱病的發生與流行,營造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制定了《陽泉市黑熱病防治規定(草案)》。
  • 農業農村局獸防站檢查包蟲病防治與秋防工作
    10月17日,農業農村局獸防站工作人員前往背崩鄉督導秋防與包蟲病防治工作。墨脫縣秋防工作已本月初全面開展,為順利完成秋防工作,農業農村局獸防站不定期下鄉開展防疫進度和防疫密度的督導檢查,極大地促進了全縣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有效的保證了墨脫縣的防疫工作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