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海農貿市場消防隱患嚴重
排水系統堵塞導致水漫市場。
位於深圳市寶安區福永街道福圍社區的福海農貿市場,是周邊約6萬居民的「菜籃子」。然而這個經營了20餘年的農貿市場如今卻被商戶和市民抱怨不斷,被曝存在嚴重的消防安全等隱患。近日,記者實地走訪調查發現,問題遠比想像中要嚴重得多。
記者探訪:亂拉電線、違規住人現象嚴重
10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福海農貿市場進行調查,發現市場垃圾遍地、汙水橫流,不少鋪位周圍瀰漫著難聞的氣味。幾乎所有商鋪都存在亂拉電線、違規用電等問題,密密麻麻的老化電線爬滿樓體外牆,市場內還存在消防設施、器材殘缺,佔道經營,亂搭建等嚴重問題。
記者看到,該市場「三小場所」違規住人現象幾乎成為常態,搭建閣樓居住、生火做飯的商戶比比皆是,有些煤氣瓶就放置在電源下方,令人觸目驚心。市場管理人員告訴記者,今年1月24日,某商鋪閣樓曾因熱水器短路發生火災,房屋中財物被付之一炬;9月又有商鋪因裸露的電線短路引起火警。去年到現在大小火災有三四起。據了解,早在2006年,福海市場1124號糧油商鋪就因電線老化短路發生火災,造成兩死兩傷;2012年,該市場被區政府掛牌督辦消防重大火宅隱患單位,時至今日仍未摘牌。
安全檢測評估:危房成群地下室全是汙水
福海農貿市場是由深圳市福圍第二股份合作公司、深圳市福圍第三股份合作公司(以下統稱「福圍公司」)提供集體用地,深圳市福海燕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海燕公司」)提供資金,雙方合作興建而成,因債權債務等歷史遺留問題經營管理混亂。福海燕公司於2015年進駐市場後,與福圍公司共同聘請專業機構對福海市場內新樓、舊樓、停車場三棟建築物進行了安全性檢測評估,發現新樓大部分框架柱、梁及樓板承載力不滿足安全性要求,評級鑑定為DU級(危房),且該建築物部分構件鋼筋鏽蝕且混凝土脫落,樓板有裂縫,樓頂有搭建板房,均不滿足承載力要求,加上地下室長期被汙水浸泡,嚴重鏽蝕地基鋼筋混凝土,存在重大房屋安全隱患。
另外一棟停車場大樓外牆鋼筋都已被腐蝕,地下室入口附近氣味刺鼻。「汙水積到滿的時候基本都快到頂了。」
另外,記者從新樓樓頂向下看到,外圍的舊樓樓頂幾乎全部被加蓋了違建,或用作儲物間,或用來種菜和飼養家禽。
管理方已有整改計劃但實施遭遇困難
福海燕公司法人代表譚先生告訴記者,福永街道辦、安監、消防等各部門都曾介入,福海燕公司也計劃投資3200萬元對市場進行升級改造,並出臺了詳細的改造方案,然而執行起來卻遭遇重重困難。
「今年5月消防部門來清理違規住人,部分商戶竟然帶領所在商會圍堵管理處、派出所和社區居委會。」譚先生說,現在公司每月虧損二三十萬元付出管理成本,「但部分商戶為了多拿補償,一直不配合改造,導致計劃無法實施。」
深圳市福圍第三股份合作公司董事長黃女士也表示整改難:「開會、發通知都不知道多少次了,但商戶就是不配合。」她說,「現在提心弔膽怕出事。」
何師傅是福海市場的青菜商戶,他說,像他一樣從「房東」(直接從所有方租用鋪位的商戶)手裡租鋪位經營的租戶都希望市場進行整改,但「房東」因為怕影響房租收入而不願意動。
街道辦和消防回應:出臺方案成立專項小組整治隱患
寶安消防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歷史遺留問題,市場管理歸屬複雜,隱患涉及多個部門,給消防執法帶來了難題。「消防定期會去市場檢查,目前消防水源、消防通道等問題已經進行了整治,而『三小場所』住人現象,清理後他們往往會再搬回來,難以徹底解決。」負責人表示,希望可以由區政府牽頭,統籌住建局、消防等各個部門,清查隱患。
福永街道辦表示對此非常重視,將市場同周邊「三小」場所作為社區安全生產工作巡查整治重點,並出臺方案,還將牽頭各職能部門成立市場整治專項小組,共同完成安全隱患整治。(記者 王若琳 文/圖)
(責編:陳育柱、王星)
深圳龍崗端出「民生大盆菜」深圳市龍崗區「社區民生大盆菜」入選「2015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數據顯示,「社區民生大盆菜」自實施以來,在2015年民生投入和2014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龍崗區民生投訴下降了40%。【詳細】
「晚八點」點亮深圳羅湖、南山、中心三大書城均處於各區的中心區域,多年來累計接待讀者近3億人次,銷售圖書近1.5億冊、總額33億元,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萬多場,為深圳市民提供了一個低門檻、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去處,成為深圳名副其實的文化客廳。【詳細】
問題跑道,除了標準還缺啥「首先要改變現有的招標制度。」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不能建立更科學的項目投資管理方式,一味以「誰便宜買誰」為採購標準,問題跑道很難杜絕。「畢竟一分錢一分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