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行還在進行。
「兩路漫長的行列,在《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聲中,分向東西前進。東路遊行隊伍以被服廠工人為先導,農民跟近,機關人員、學生、部隊……繼後。這支象徵著全國人民大團結的隊伍,從早上八點鐘,從各個角落匯集到天安門廣場,而今已經過去了十多個鐘頭,沒有吃午飯,沒有休息,但是,為立國大典的歡欣所鼓舞著,精神始終飽滿而充溢。聽吧,當隊伍踏出三座門的時候,壯偉的歌聲響起來了:走!跟著毛澤東走!
「從西長安街到東長安街,從王府井到王府大街,從西單到西四……遊行的隊伍被夾道歡呼的人群所堵塞,兩個單位並列前進已經不可能了。遊行的隊伍走到哪裡,就和夾道群眾的掌聲連成一片,口號聲連成一片。」
大批農民遊行隊伍通過天安門時,毛澤東——這個農民的兒子看出來了。是一種血脈的相通,亦或是一種利益的共融。農村、農民,是中國革命不可或缺的力量和條件。新生的共和國不就是從農村走來的嗎?如果沒有農村包圍城市,如果沒有農村革命根據地,如果沒有農民的小米和擔架……中國革命的勝利是可以想像的嗎?
毛澤東面對農民遊行隊伍,家國感情和28年的崢嶸歲月一起湧上心頭,他又一次激動起來。在天安門的城樓上,他從中間走到東頭,又從東頭走到西頭,頻頻向遊行的群眾招手,揮帽致意。
在不少農民的觀念中,毛澤東就是「真龍天子」,得見「龍顏」就是天大的福分。因此,隊伍經過天安門時,大家都想多看兩眼,有的人乾脆在天安門前站著不走,任後邊怎麼喊,領隊怎麼叫,就是止步不前,出現了擁擠現象。擁擠中,有的人鞋子被踩掉了,想彎腰撿又俯不下身子,工作人員又催著讓走,一看前面的隊伍已經走了很遠,只好光著腳板跑去追趕隊伍。沒人能統計有多少農民光著腳走過天安門。
有位詩人看到赤腳農民曾大發感慨,寫下《赤誠》的詩作:
只有用腳掌觸地才叫赤誠,
只有用心靈呼喊才叫赤誠,
只有用情到忘我才叫赤誠。
赤誠,是裸露的心,與鮮紅的太陽相迎。
農民的隊伍已經離開天安門很遠,長安街上的西三座門都過了,大家還不時地回過頭來張望,希望能再看毛主席一眼,希望能再看一看天安門前難忘的場面。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從午後到晚上,已經站了好幾個小時了,儘管已經很累,但他一步也沒有離開主席臺。有些領導人勸他到休息室歇息一下,經過多次動員,毛澤東才進了休息室。落座後剛點燃一支香菸,喝了兩口茶,就跟程潛交談起來。毛澤東拿起點心,才吃了兩口,周恩來就進來對他說:「你預料得很對,你必須在天安門連續站幾個小時。你剛剛離開了主席臺,遊行的群眾看不見你,他們都停下來不前進了。」
毛澤東高興地說:「好吧,疲勞也得去啊。」
他將香菸熄滅,喝了一口濃茶,把口中的點心急速衝咽下去,然後朝程潛抱歉地笑了笑,邁出休息室,向主席臺上他的位置走去,那是群眾的目光聚集的地方。此時,群眾正擁擠在金水橋南側,有節奏地齊聲呼喊:「毛主席!毛主席!毛主席!」當群眾看到毛澤東再次出現在主席臺時,頓時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許多人激動地流下了熱淚。人們了卻了最大的心願後,才又開始緩緩地向前移動。
這時,服務員尹辛笙從屋子裡拿出一個凳子,對毛澤東說:「主席,你太累了,請你坐下休息一會吧。」
毛澤東微笑著朝他輕輕地擺了擺手。此時他不願意因自己坐下而讓群眾等著,更不願意讓自己在開國大典這樣莊重的場合中有任何特殊,因為主席臺上還有比他年紀更大的同志和朋友都站立著。
遊行的群眾通過天安門城樓後繼續向前移動,把天安門廣場的氛圍也帶向城區。
在夾道歡呼的人群中間,雜立著為數眾多的老年人,有的則搬了一把椅子坐下來。這成為十月一日首都之夜的很大特色。他們有的是很少出門的,可是,用東單大街保康大藥房門前的劉老先生的話來說,他們今天卻要來看看這「萬年不遇的大喜事」了。
王府井北口,突然捲起一陣急驟的掌聲,樂隊來了,一百八十件樂器齊奏著《團結就是力量》。追隨在樂隊之後,一位青年人對他的同伴說:「要是國民黨的樂隊,你不用想看一看。」他的同伴幽默地回答道:「國民黨也有過樂隊,不過,跟賣茶葉的差不了多少。」
樂隊的兩旁,跟隨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了一支特別的遊行隊伍,這是一支沒有組織的隊伍,可是它被樂隊組織起來了。他們與樂隊並列行進,他們鼓掌,他們歡呼。馬路兩旁一群一群的小孩,連那些還剛剛進小學的在內,隨著樂聲,拍著小手,高唱著「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和「團結就是力量」。的確,就是這團結的力量,在毛澤東的旗幟之下,為他們的前途創造了無限光明幸福的遠景。這情景,給一位醬園掌柜以很深的感動,他意味深長地說:「這真是與民同樂。」
當遊行隊伍離開會場兩個半小時的時候,整個首都已經為不息的歡呼聲所震撼。可是,在天安門廣場上,還有長長的行列,正有秩序地踏出會場呢。
夜幕下,新中國的希望——青年學生遊行方隊最後過來了。這支方隊由首都的4萬多名學生匯成,他們高舉著鮮花、紅旗、燈籠,浩浩蕩蕩、朝氣蓬勃地湧向天安門城樓。最前邊是一支由近百人組成的大學生軍樂隊,吹奏著《新民主主義進行曲》,接著是紅光閃爍的「清」「華」「大」「學」字樣的大燈籠,整個隊伍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迸發出革命的豪情。學生們「三十個人橫成一排,大縱隊行進走過主席臺前向毛主席致敬,讓毛主席來檢閱一下北京學生的隊伍。只見貝滿女中一丈二尺高的紅紗扎的大紅星,電燈泡在上面閃閃發亮。慕貞女中一色白衣、白褲、白鞋,純白色的隊伍中的紅燈籠分外鮮豔。清華大學的化工系扎了一所化工廠和一座大鍋爐,上面寫著『發展重工業』來表示他們的志願;航空系扎了一座大飛機,上面寫著『鞏固國防』;機械系做的坦克模型和真的一樣,裡面還坐著一個學生扮成的坦克手……這是一支為著今天和明天的幸福而歌唱毛主席的隊伍」。當這支隊行進到天安門城樓前時,漸漸地慢了下來,年輕的聲音清脆地高呼著「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毛主席萬歲!」
毛澤東手扶欄杆,一隻手不停地揮動著。他看見了大燈籠上的幾個大字,對身邊的朱德總司令說:「大學生們過來了!」
這是一支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青年學生隊伍。1919年,廣大師生參加了劃時代的五四愛國運動;1926年,舉行了三一八反帝愛國大示威;1935年,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北平和平解放前後,大批青年學生奔赴解放區,為接管城市工作,建立新的政權,壯大革命隊伍輸送了大量骨幹;也有的青年學生親身參與到北平和平解放的實際工作中。
「把水銀燈打亮!」毛澤東在擴音器裡吩咐工作人員,他要好好看一看新中國年青的一代。
剎那間,城樓上下雪亮的水銀燈一起打開,把天安門照得如同白晝一般。
青年學生們聽到了領袖的聲音,頓時高興得跳躍起來。華北大學和華北革命大學的1.4萬多名學生潮水般地湧向五座白玉石橋,幾十面大紅旗揮舞招展,幾百支火把熊熊閃耀,上萬隻紅燈、花燈匯成一片燈海,「毛主席萬歲!萬萬歲!」歡呼聲像海潮迭起,洶湧澎湃。
面對這青年人狂歡的場面,毛澤東的臉上煥發著莊嚴慈祥的光輝。在他的眼裡,青年是早晨的太陽,是時代的希望,未來屬於他們,新中國的燦爛美景屬於他們。毛澤東把身子探出欄杆外,一隻手始終伸向空中,向青年學生們不停地致意。學生們的「萬歲」聲使毛澤東十分激動,他終於遏制不住自己的激情——
「青年同志們萬歲!」
這激昂洪亮的聲音通過廣播喇叭傳了出來,同學們聽得清清楚楚,廣場上再一次沸騰起來。「他們欣喜若狂,把帽子擲向天空,把紅燈高高舉起,直向橋上飛奔,歡樂地歌唱:『在毛澤東的旗幟下我們勝利地前進!』只聽見橋上的『毛主席』和主席臺上的『萬歲』已響成一片,學生們和毛主席距離得這樣近以致呼聲相應和,他們的心更和毛主席的心連在一起!」
遊行的隊伍走遠了,歡呼聲也隨之從長安街流向北京的大街小巷,狂歡夜開始了。毛澤東感慨萬千地對身邊的衛士連說了兩句:「勝利來之不易!」
陳毅正好站在毛澤東身邊。面對此情此景,也不禁感慨萬千:今天看到這個場面,「總算不虛此生了!」
五大書記之一的任弼時因病沒有出席開國大典。他坐在收音機旁收聽實況廣播時,激動地對妻子陳琮英說出了和毛澤東同樣的話:「勝利來之不易,要珍惜它啊!」
宋慶齡說,這一天,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一天」。
這一天,還恰好是當年在延安窯洞裡與毛澤東探討國家興亡「周期律」的黃炎培71歲的生日。他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寫下了「英雄永垂不朽,立碑中華之門」「歸隊五星旗下,高聲義勇軍歌」的《天安門歌》。屈指算來,為了救中國他已經奔波了半個多世紀。就在前幾天,他得知自己早已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兒子慘遭國民黨殺害。悲喜交加,他最期望的,就是中國共產黨能夠打破「周期律」,帶領中國人民永遠走在民主富強的康莊大道上。
這一天,中國人民終於實現了百年的共和夢想!這一天,一個嶄新的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現在世界的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