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文:紅 豔
戰鬥史來自網絡
豐縣歡口鎮陳新莊,在我的印象裡,它不僅僅是革命的聖地,也是我們緬懷烈士的處所。聽說,在77年前的戰役中,陳新莊整個村子被日軍炮火轟得沒有一處平地,沒有一間完整的房屋,到處是殘垣斷壁。
時隔多年,如今的陳新莊究竟是什麼樣子?帶著幾分敬意,也帶著幾分探尋,也帶著手中的相機,我驅車前往那裡。
二十分鐘之後,我來到了這裡。此刻,陳新莊抗日烈士陵園一片肅然沉寂,但你可曾知道,當年,該村曾發生過一件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1941年1月16日,是日本侵略者300餘人,偽軍1000多人乘坐15輛汽車,在3輛坦克車和3門大炮的掩護下,從歡口鎮氣勢洶洶地向我們陳新莊方向撲來。沿途各村的老百姓紛紛逃命。當年老百姓都知道日本鬼子是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見房子就燒的三光政策,那個時候由於中國落後,老百姓也沒有武器進行抵抗,只有逃命躲避,別無他路。
陳新莊抗日烈士紀念碑。陳新莊戰鬥中,當時日本侵入者動用了先進武器,化學武器,大炮,坦克車等,這次戰鬥中,我八路軍指戰員英勇頑強作戰,阻擊敵人,為掩護大部隊轉移贏得了時間。但這次戰鬥,八路軍和指戰員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46人組成得臨時阻擊隊,犧牲了38人,這38位烈士幾乎看不到一具完整的屍首。有的斷頭,有的沒有了胳膊,有的沒有了腿,有的腸子被打的留在腹部外邊,幾乎用語言無法形容。
這次戰鬥,敵人的力量和炮火大於我們八路軍46人的小分隊幾十倍,我八路軍戰士英勇頑強,不畏犧牲,由於日軍的炮火猛烈,我家的高牆大院被炸為廢墟,八路軍46人的小分隊,在這場戰鬥中犧牲了38人,其餘8人在夜幕降臨之際突圍出去。由於他們的英勇頑強作戰,為掩護大部隊轉移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光榮地完成了這次阻擊任務,在中國抗日戰爭的史冊上記錄了他們的英雄名字,流芳千古,英名永在,浩氣長存!
陳新莊抗日戰爭烈士名單。
陳新莊抗日戰爭烈士陵園建設記事。
陳新莊抗日戰爭烈士陵園建設捐贈單位和個人名單。
陳新莊戰鬥紀念碑。
看守陵園的陳德義老人,一直兢兢業業,守候在這裡。
歷史的年輪,划過一環又一環,當我們在記憶裡翻開那些久遠的畫卷,才深深知道,如今過上幸福的生活,都是先人們拋頭顱灑熱血的結果。
也許,如今老家鄉村的模樣和我們期待中的,還有一段距離,但和過去相比,已經完全超乎許多人的想像。
在老家幼年的美好回憶,隨著時光的流逝,已經變得斑駁,那些美好的事物,總是在回首的時刻,讓人心動,讓人難以釋懷。
它的質樸和背後蘊含的故事,足夠讓我們花費一生的精力去追憶。
鄉間的小路通向遠方,多少人夢寐以求,望眼欲穿想立刻從小路走出去,看看多彩的外面世界;又有多少人急匆匆踏上鄉間小路時常歸故裡,小路牽著村莊,載著鄉愁。
每條路,不管延伸何處,都無一例外的朝著遊子們回家的方向,回憶村莊,時常在安靜的時刻到來。我們把老家時時安放在心裡,從未遠離······
故鄉,從某種角度來說,她是單調的,但從熱愛的層面來講,也總有她的豐厚充盈。因此,每次回家,我都帶著幾分沉迷,幾分嚮往,來到我夢裡沉澱的地方。
生活,就是這樣,有心如止水的平平淡淡;也有忙忙碌碌的波瀾壯闊。
騎三輪車出行的老人家,狗狗乖乖的其後隨行。鄉村老人不孤單。
抽菸的大爺愜意的行走在路上,鄉村的閒舒一覽無餘。
大叔身後,是用空心磚壘成的豬圈,你還有印象嗎?
這個時節,雖然沒有綠色環繞,鄉村依然以她自己的樣子,倔強的存在。
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俗務的纏繞,沒有緊張的忙碌,把心放下,讓靈魂安靜,把心事撈起,難得的悠閒,難得的輕鬆。
鄉村生活裡,那簡單的幸福,在物慾的追求中,很多人難以讀懂。
鄉村晾曬的風景。
路邊覓食的小土雞,因著它們,鄉村的內容,才顯得愈加飽滿。
前些時日,在異鄉繁華的街頭流連,我做不到忘返。我在他鄉的風景始終是一個無名的過客。只是那萬家燈火,也會讓人感懷不已。因為我想起了老家的親人,那一盞盞不知疲倦燈的亮著,多麼像父親母親慈愛的目光啊!
兩個老絲瓜,靜靜地掛在樹梢,守護著自己的家園。
各位親,知道絲網上掛著的為何物嗎?
感受鄉村,在體味它的寧靜和純淨的同時,也給它的辛苦多一些目光和理解。
這位奶奶的身旁,是何等的似曾相識,因為熟悉,所以難以忘記,她時常會牽動心底那份最柔軟的溫情。
這隻白色的小狗狗和我對視了好久,或許,它把我當成了自己的主人。
順著彎曲的小路,記憶瀰漫開來,那年,那月,那日,那美好的時光·····
偶遇漂亮的雙胞胎姐妹花,小寶貝留下影像,希望在外工作的媽媽能看到,分手時他們大聲的哭著說:「想媽媽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在外拼搏的親人們,希望你們有空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