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缸裡有三套系統,這三套系統各自強大,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2020-12-04 養魚老道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如果我們把觀賞魚缸裡的設備系統分為三類,一般的可以分為:物理過濾系統、生化過濾系統和供氧系統,在大的方面來說,觀賞魚缸裡就是這三套主要的系統會在正常的運行。

除了古法養魚可能上述的三套系統一套也不必使用之外,其他的觀賞魚缸裡至少也會保留有一套上述系統,那麼這些設備裝置如果過於強大就一定是好事嗎,這樣操作又有什麼優、缺點和弊端呢?

一、單一供氧系統,只適合於小魚缸的水妖精

如果是我們的魚缸裡既沒有生化過濾也沒有物理過濾,只有一個單一的供氧系統,那麼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養魚老道是不建議的,尤其是水體過小的魚缸更是如此。

原因很簡單,如果供氧系統在沒有物理或者生化過濾的前提下,這個東西過於強大,很可能就成為了魚缸裡的水質攪屎棍,把整個的魚缸雜質給弄得翻江倒海,我們還不如不放,把魚兒的飼養密度降低或者通過抽底換水來解決掉缸底的雜物。

如果是飼養有小型觀賞魚,密度不大的,或者繁殖很多的慈鯛科觀賞魚需要打氧的,我們可以加裝水妖精來解決這個難題。

即使在物理、生化過濾並不太強大的魚缸裡,我們的供氧設備最好也不要開到最大,如果過濾設備強大,那麼就無所謂了,那也得看觀賞魚自己喜不喜歡了,有些觀賞魚喜靜,並不喜歡這種強大的供氧量的水流衝擊,所以說那也不行。

二、生化過濾強大,一般不是什麼壞事

再者就是我們魚缸的生化過濾系統了,這個東西很多魚友都知道它的好處,就是為硝化細菌提供一定的住所,消除掉魚缸裡的各種毒素,它們的目的主要就是在這一點上,其他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養魚老道一直認為生化過濾沒有必要太過強大,只要是夠用就可以了,這個夠用其實真的沒有什麼一定的標準,或者也可以這麼說,其實一般的成品魚缸配備的底濾槽,基本上都絕對夠用,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而去大傷腦筋。

所謂的養水不成功也好,魚兒狀態不好也罷,基本上與標準魚缸的濾槽大小無關,之所以很多魚友在不斷的增加或者改動濾槽,其實問題真的不一定就是出在這裡,還是與一些養魚的基本要素有關。

無外乎魚兒有無疾病,觀賞魚的密度、觀賞魚的投餵量、魚缸物理過濾的高效性這幾點而已。

再一個就是濾材的選擇,這個並沒有固定性的要求,或者也可以這麼說,即使是磚頭瓦塊和細菌屋和陶瓷環的作用,那是一樣一樣的,但看我們如何去利用罷了。

生化過濾如果過於強大,只是有點鋪張浪費了而已,對於魚缸的水質並沒有什麼壞的影響,還是適可而止比較好。

生化濾材講究的是一個高氧性和水流的暢通性,在擺放問題上我們注意這兩點就可以了,儘量不要在生化濾材裡出現過多的水流和雜質死角。

一般的魚缸裡都不會單獨設置一個生化過濾系統就完事了,都需要有物理過濾的有效配合,再一個就是在底濾魚缸裡,像是水泵、加熱管、殺菌燈等物品,都可以放置在生化濾槽裡,所以它們的空間就可能大上一些。

三、物理過濾強大,一定不是濾棉過多

在這三套設備的對比中,物理過濾強大一定是所有魚缸水質好壞的關鍵性因素。

但是這個物理過濾強大,絕對不是指的我們魚缸的物理過濾槽就要做得越大越好,或者說我們的濾棉就要墊上多少層,這個也未必有實際的意義。

所謂的物理過濾強大,主要指的是一個濾棉能夠有效過濾雜物的問題,同樣的也是需要水流的流通性要好,水流通過濾棉的下水要快,儘量過濾盒裡不要存水太多或者經常發生溢流等現象。

一般的魚缸物理過濾的設置,就是兩、三層白棉加上兩、三層黑棉,也就是物理過濾棉和生化棉就可以了,在數量上無需過多,過多了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了,下層的濾棉幾乎都被當成了生化濾材使用了,而且有時候比較餓容易腐爛或者殘留更多的雜質。

有些魚友在濾棉的下方根本不會去墊上隔板,導致水流不暢,魚缸裡的雜質不斷在物理過濾槽裡飄蕩,最後溢流而出,流到了生化濾材上,如果是這樣的話,反而是失去了物理過濾的作用和意義,起到了完全相反的效果。

在底濾魚缸的乾濕分離中,這種現象應該尤為注意,就是一個濾棉溢流問題,所以說底濾的乾濕分離,濾棉最好是先細後粗,像是白棉,之後加上黑棉,有的魚友說可以在下水口套上絲襪,這個也是見仁見智了,有些時候也不見的就能夠起到好的作用,有的時候沒問題,關鍵還有個下水水流大小的問題。

而在普通的上濾設備中,我們是可以先加白棉,下面也可以再加一層魔毯,最後再加上生化棉,這樣可以更好的阻擋一些細微雜物,一般的魚缸裡基本上用不到,這個也可以根據自己魚缸雜物的多少,以及物理過濾是否高效來酌情增減。

再者,魚缸的物理過濾除了最上層濾棉需要清洗之外,其他的地方我們也不要去隨便亂動,生化濾材一般情況下就更不要去動了,總而言之,整個的魚缸水質還是以穩定為佳。

四、一個魚缸水質的好壞,完全在於上述三者的有機結合

如果我們不是使用上述單一的一套設備來飼養觀賞魚,那麼我們就要做到上述三者的有機結合,至於供氧裝備,有些時候倒是可有可無的,但是物理和生化過濾,一般都是飼養觀賞魚的有機結合體。

只有物理過濾能夠為生化過濾掃清一切障礙,我們的生化系統才可以穩健的工作,同時生化系統消除了魚缸裡的毒素,觀賞魚就不會患病,反過頭來對於物理過濾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最簡單魚缸過濾系統,只需要下述的三樣濾材,也能夠把觀賞魚養好
    這也是我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自己慢慢總結出來的,並不是心血來潮或者空穴來風而得來的。如果說我能夠使用三樣濾材就可以搞定一個魚缸的過濾系統,相信很多的魚友也可以做到,這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而且操作簡單,實用性很強,關鍵問題是省錢、省事、省時間。
  • 這強大的魚缸過濾系統,你有在用嗎?養觀賞魚過濾效果好也省電
    相信不少魚友都聽過「底濾」這一名詞吧?說來說去,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底濾」到底是什麼,他不是魚,也不是養魚工具,而是一種過濾系統。可以說是目前最強大的魚缸過濾系統。濾槽中長短一致的板子叫做懸空板,他們的長短大小以及下面的懸空尺寸都是一樣的,不會有這邊大那邊小的現象出現。而一塊比一塊低的板塊叫做水位板。懸空板可以讓水流從底下通過,然後來到水位板上,形成瀑布,然後進入下一層,一直循環,最後流入水泵區域,然後被抽回魚缸中。水位板和懸空板不一樣,他們是一塊比一塊低,為什麼?
  • 購買了一個小下濾魚缸,我們來看看它的過濾系統如何運作?
    而魚缸的下濾系統正好相反,是魚缸的水流先經過了魚疏進入到了第一層管道裡,然後經過溢流管再次下水到底濾槽,依次經過了物理和生化濾材,通過水泵再把水流打到魚缸裡,完成一個水循環。二、魚缸裡一共是三套管道第一套管道也就是最外層的管道,主要的作用就是引流和吸附魚便,之所以設置第二套管道,那是為了防止停電時底濾槽溢流,從而水漫金山。
  • 魚缸放置沉木,有哪些好處和壞處,需要注意什麼?
    關於沉木的選擇,因人而異、因價格而異、因質地而異,我也沒有對此做過專業研究,在此不做評論,大部分都是在魚店裡隨意購買。那麼,在魚缸內放置沉木有什麼優缺點呢?我認為,大致有以下幾點:沉木的造景效果毋庸置疑,不管是裸缸還是造景缸,只要是加上一塊沉木,這個欣賞效果立馬就出來了,我們看著魚兒在沉木中穿梭嬉戲,也會顯得格外興致盎然。
  • 小魚缸才有側濾系統?大型魚缸也會有,側濾系統有什麼優缺點?
    不佔用魚缸外部空間,是魚缸側濾系統最大的優點不管是背濾、側濾系統,二者都是需要在魚缸的內部,單獨開闢一片小天地,用來進行物理和生化過濾,因此來說,對於有一定擺放空間要求的魚缸來說,我們既不想要底櫃、也不想加個難看的上濾,更不想整天去倒騰那個濾桶,那麼,側濾或者背濾魚缸就是我們的首選。很多魚友以為側濾系統,只會出現在以前的小型魚缸內,那樣看著更加的整潔、方便,其實不然。
  • 魚缸長藻都有什麼利弊,哪些原因會導致爆藻?三分鐘了解魚缸藻類
    對於不是青苔缸養魚的魚友們來說,一個滿是藻類的魚缸看起來髒兮兮很是影響心情。而控制藻類在魚缸生長也不是一件太簡單的事情,所以有時候就需要我們去手動清理,煩不勝煩。而還有一些魚友不清楚藻類對於觀賞魚以及水質都有什麼影響,魚缸長藻過後也會擔憂魚兒的安全。
  • 魚缸過濾系統薄弱,如何改善水質?首先要排查觀賞魚的問題
    換句話說,只要是水質不清澈,即使是魚缸的過濾系統已經很強大,大部分魚友還是會認為我們的過濾系統薄弱,以至於開始大肆改動或者添加魚缸的過濾系統。這其中的第一點就是源於我們的觀賞魚,也與初期不困水會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第一點是來自於我們所購買的觀賞魚本身的原因,這篇文章先談談由於觀賞魚的問題導致的水質難以調理,下一篇文章我們再說魚缸過濾系統看似薄弱的問題。
  • 魚缸過濾系統和照明燈,24小時開啟,觀賞魚能不能被累死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關於魚缸過濾系統24小時開啟,能不能把觀賞魚給累死的問題,以前經常有魚友會提及。一般情況下,應該是不至於,但是有幾種特殊情況,可能也會導致觀賞魚的死亡,任何問題都不是那麼絕對的。
  • 魚缸過濾系統和照明燈,24小時開啟,觀賞魚能不能被累死呢?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關於魚缸過濾系統24小時開啟,能不能把觀賞魚給累死的問題,以前經常有魚友會提及。一般情況下,應該是不至於,但是有幾種特殊情況,可能也會導致觀賞魚的死亡,任何問題都不是那麼絕對的。
  • 魚缸加鹽有用嗎?魚缸加鹽對觀賞魚有哪些壞處?(下)
    上一期講了下鹽的好處,但是你有了解過下鹽對魚有哪些嚴重的傷害嗎?本期就來講一下在魚缸中下鹽會對魚有什麼嚴重的傷害。有很多的魚友喜歡在換水後下鹽,有一些魚友在養魚過程中甚至不經常性的換水也會隔三差五的隨手拿一把鹽丟水裡面,但是這些魚友卻想不到這一把鹽卻能致觀賞魚於死地。雖然說下鹽能使魚缸中的低等細菌殺滅,但是如果要殺一些高等的細菌就要把水調至高鹽度的水去殺菌,然而這些高鹽度的水雖然能很好的殺滅這些高等細菌同時也能成功地把你的魚害死。
  • 為什麼我們魚缸的上濾系統,總是發揮不了最佳的作用?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對於魚缸的過濾系統,養魚老道早就說過,並不是說哪種形式就一定好,只要是有簡單的濾棉和濾材,我們都能夠輕鬆地搞好魚缸水質的,之所以搞不好,很多原因就在於我們的使用方法不恰當,當然了觀賞魚飼養密度過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新開魚缸硝化細菌系統快速建立攻略,把這三步做到位就妥了
    硝化細菌對整個魚缸水循環系統,過濾系統的重要性,相信各位喜歡養觀賞魚的朋友都知道一些。它們主要幫忙淨化魚缸水裡面對觀賞魚有害的物質:氨,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進而為魚缸裡的觀賞魚保駕護航。昨天咱們《養魚說》的文章評論區裡面有位魚友,提出這麼一個話題,很有意思的,這篇文章來和大家探討一下這個話題。那就是新開的魚缸如果用老魚缸裡已經穩定的水,摻雜一半已經困過的新水,是否能更快地建立硝化細菌系統?這個理論做法,其實之前網上也有魚友提出來過,並且也是有一定的依據。因為原來老魚缸裡面的水質比較穩定,那麼裡面自然而然就會有一些益生菌落,包括硝化細菌。
  • 過濾系統原來這麼豐富——成品觀賞魚缸的過濾系統!
    大家都知道,過濾系統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說至關重要。擁有一個好的過濾系統,可以過濾掉水中的有害物質,保障魚缸內的水質,使觀賞魚能夠健康成長!既然過濾系統這麼重要,大家是否知道過濾系統的組成結構呢?還有就是市面上的成品缸的過系統都有哪些形式的呢?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走近魚缸的過濾系統。
  • 到底是魚缸裡的觀賞魚需要氧氣多,還是硝化細菌需要氧氣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希望老道談談魚缸內的氧氣供應,對於飼養觀賞魚的好處和壞處,還有怎樣能讓魚缸內充氧的聲音小點?一位魚友提出了上述的問題,就是關於魚缸裡供氧的設置,以及設備噪音如何解決的問題。
  • 家庭觀賞魚缸常見的過濾系統都有哪些,我們該怎麼選擇?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家庭養殖觀賞魚,可供選擇的過濾系統多種多樣,有上濾,側濾,背濾,底濾,滴流過濾,濾桶,瀑布過濾,水妖精,反氣舉等等過濾方式和裝備。二、滴流式過濾將物理過濾和生物過濾兩者結合到幾層的濾槽裡,這樣子我們既可以放置物理性濾材也可以放置生化性濾材。這種過濾方式的優點在於物理、生化過濾完善,過濾效果很好、就是同樣的佔用空間過大有的時候水流聲也會較大。
  • 養殖觀賞魚,魚缸的過濾系統有沒有必要安裝?
    第一種就是大多數剛剛開始養殖觀賞魚的朋友,很可能一個魚缸,少養上幾條小魚,啥過濾也不加,勤快的天天換點水,有的魚友照樣也能夠把觀賞魚養的很好,並不是說魚兒離了過濾就不能過,這本身就是一個誤區。如果魚缸中能夠培養出一缸綠苔那個觀賞效果和養殖效果反而會更好,但是這確實需要在金魚的飼養上有了相當的經驗之後我們才能夠做到,其中有些魚友還會用到一些輔助過濾設備,比如一個小上濾。
  • 魚缸過濾系統大材小用,不是證明咱多有錢,而是對觀賞魚不好
    因為如果是離開飼養密度、水體大小和觀賞魚的投餵量,再去談魚缸的水質如何保持,應該選擇什麼樣的過濾系統,那純屬是在瞎扯,根本不現實。什麼是魚缸過濾系統的大材小用呢?假設我們在如此小的魚缸裡去使用什麼三層滴流、水泵的流量很大的話,這只會對觀賞魚造成損害,根本不是說我們有錢沒錢,能不能買的起的問題。如果是較大的魚缸,比如說一米左右的,我們去飼養一群地圖、鸚鵡魚之類的話,又不想使用到下濾系統,那麼上述的大型滴流盒就完全適合啊,這就不是什麼大材小用了。
  • 魚缸裡放鹽真的好嗎?有什麼壞處嗎?我們養魚該如何用鹽?
    下面我想給大家說的就是關於加鹽的兩個問題:魚缸裡放鹽真的好嗎?魚缸裡放鹽有壞處嗎?魚缸裡放鹽,肯定是有好處的。▽魚缸加鹽一直是新老魚友們常常用於魚缸預防魚病和輔助治療魚病的做法,魚病早期往往還有奇效。▽當然,這是基於水中鹽的濃度為0.3%-0.5%之間來說,只有這個濃度下的鹽水才能起到調節滲透壓的作用。魚也只有在這個濃度的鹽水裡才是安全的。△了解了滲透壓和原理功能,那麼,魚缸加濃度為0.3%-0.5%的鹽,好處肯定有。
  • 魚缸的側濾系統,在養魚過程中,有什麼優缺點?
    不佔用魚缸外部空間,是魚缸側濾系統最大的優點不管是背濾、側濾系統,二者都是需要在魚缸的內部,單獨開闢一片小天地,用來進行物理和生化過濾,因此來說,對於有一定擺放空間要求的魚缸來說,我們既不想要底櫃、也不想加個難看的上濾,更不想整天去倒騰那個濾桶,那麼,側濾或者背濾魚缸就是我們的首選。
  • 如何製作魚缸的上濾系統,分隔斷的和部分隔斷的,有什麼區別?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最近有很多魚友想要自己製作一個魚缸的上濾系統,問到養魚老道應該如何製作,是不是多分幾個隔斷為好,而養魚老道自己製作的小上濾槽為什麼沒有隔斷,原因到底在哪裡,到底是有隔斷好還是沒有隔斷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