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見過八卦的符號,分別是「—」和「- -」,這兩個符號不同的組合就組成了不同的卦,《易傳》把「 —」叫陽爻,把「 - -」叫陰爻。「爻」代表著陰陽氣化,由於「爻」之動而有卦之變,故「爻」是氣化的始祖。「—」性剛屬陽,「 - -」性柔屬陰。萬物的性能即由這陰陽二氣演化而來。每三爻而成一卦,因此而成八組卦。
伏羲在觀察大自然,想要尋找宇宙答案的時候他發現了三個秘密,這個世界的運轉有沒有可能是有規律的,如果是有規律的話,我們能不能找到這些規律的共性?如果可以找到,我想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可能都會有參照,所以伏羲發現了陰陽、三才這兩個秘密,通過這兩個發現,他排列出了另一組符號就是八卦,學習易經如果先從八卦入手,我們就會覺得非常容易很多人學習易經,沒有辦法研讀到最後就是因為對基礎的八卦不了解。
那八卦是什麼?八卦就是這個世界的原始碼,每一個卦象在我們大家學習之後就會發現,它都濃縮了很多的信息比如說乾卦,它代表了天,也代表老父親、代表領導、代表著一個方向、代表著某一些五行的屬性等等。伏羲把所有的萬世萬物濃縮成了這八個符號。伏羲畫八卦,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經論述的『八卦萬物類象」,概括了每一卦所指的人事、自然物象、八卦發展爻象,每一卦的五行生剋,每一卦的高低吉兇。明確論述了風水文化的理論知識,闡述了一個理字,即天理、地理、人理。人與人之間的常情之理。事物發展的辨證之理。精確標明了每一卦類象的發展生旺克衝。
這基本就是八卦的一個來源,八卦也分先天跟後天八卦,我們現在用的最多的還是後天八卦,伏羲根據河圖洛書演變出「先天八卦」認為「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即天在上、地在下。「天動地靜」,即動為「陽」,靜為「陰」。卦爻以「-」為陽爻,「--」為陰爻,陰極陽生、陽極陰生。主要講對天地四周環境的定位。
但對四季,日月升落等一些自然規律不是很符合,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多講變化,(太陽在下可上升、太陰在上可下降)。先天八卦「乾在上坤在下」陰陽就不能相交,也不能孕育萬物,因此周文王再演變出後天八卦。
「先天八卦」主要體現的是宇宙萬物的「生成演化過程」,而「後天八卦」則反映了萬事萬物的「發展演變規律」。宇宙萬物的「生成演化過程」,最後確立了「天地定位」的「陰陽對應」法則,以「序數」的方式將這種自然存在的客觀定律確定下來。而「後天八卦」所反映的萬事萬物「發展演變規律」,就是「五行生剋制化」的運行規則。
周文王改進「先天八卦」之後,根據先後天八卦所揭示的不同自然之理與客觀內涵,確立了以下幾條重要的自然之理與應用規則:先天八卦為「體」(即原則、客觀定律),後天八卦為「用」(即應用、實踐、運用);先天八卦講「天道」(「天道」不可違),後天八卦論「人道」(「人道」可變化);先天八卦講「對待」(「對待」者「數」),後天八卦講「流行」(「流行」者「氣」);先天八卦主「靜」,後天八卦主「動」;先天八卦「合十」,後天八卦「合九」;陽「順」陰「逆」,八卦有順逆陽陰之分;先天八卦主「時間」,後天八卦主「空間」;陰極陽生、陽極陰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奇門盤中的地盤屬於後天八卦,但是在斷事的時候我們也經常用用到先天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