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貓的寵主肯定遇到過貓咪生病的情況,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講一講貓咪常見的7種疾病:病因、症狀及治療方法,給各位科普一下,每個鏟屎官都必看!
一、貓蘚
貓蘚,是一種貓咪常見的皮膚病,簡單來說就是真菌感染。
病因:一般體質較差的幼貓比較容易得貓蘚。另一種是因為居住環境溫暖潮溼,導致真菌感染。
症狀:通常比較容易出現的位置是耳朵,下巴,初期會出現小面積的蘚斑,毛髮脫落,表面有乾燥皮屑,嚴重會出現皮膚潰爛、大面積斑禿等。
解決辦法:先隔離——剃毛(把蘚附近的毛髮剃掉,一是方便塗抹上藥,二是防止真菌蔓延。)——口服藥(常見有伊曲康唑/氟康唑/灰黃黴素)——塗抹藥膏(克黴唑軟膏/咪康唑軟膏/託萘酯軟膏/皮特芬噴劑,使用前記得謹遵醫囑)——藥浴(酮康唑洗液/咪康唑洗液,保持1~2周,直至康復)——增加營養(感染貓蘚的貓咪,多半抵抗力有些問題,需要增加營養,多煮一點雞胸肉+胡蘿蔔)——多曬太陽(曬太陽保持通風,可以幫助殺菌)
二、貓鼻支
貓鼻支也是常見病之一,體質弱的小貓更加容易得病。
病因:一種名為皰疹病毒株的細菌侵入到貓咪的呼吸道,這種病毒會附著在貓咪的氣管內,並開始侵害它們的呼吸系統。
症狀:體溫升高、鼻子周圍有黏液,經常打噴嚏,眼部周圍有大量分泌物,嚴重的還會有結膜炎。
解決辦法:早期還不太嚴重的時候,可以是服用賴氨酸,搭配抗病毒的眼藥水配合。建議幼貓要接種疫苗,這樣得貓鼻支的機會比較少。貓鼻支的病毒存活能力很強,因此要做好全屋消毒清潔,可以使用甲醛和酚進行消毒。
三、嘔吐
貓咪嘔吐也是常見的事。貓咪有時出於身體保護機制,會把自己的嘔吐物吐出來,一般吐出來就好多了。
病因:吸入過多毛髮,消化不良,誤食異物,換糧過快、著涼感冒、腸胃炎都會引起。
症狀:嘔吐物中有毛髮和粘液;或者嘔吐食物、嘔吐黃水和白沫等等。
解決辦法:貓咪要是嘔吐毛髮的話,建議買點化毛膏或者貓草給貓咪吃。
在貓咪嘔吐的時候,建議讓貓咪禁食一天,給點溫水它喝,然後可以餵點寵物益生菌幫它調理一下菌群,如果貓咪嘔吐症狀停止了,可以餵食少量泡軟的貓糧或者湯汁多一些的罐頭等易消化的食物。要是嘔吐情況沒有好轉的話,建議就醫。
四、貓傳腹
大多數貓咪因為貓傳腹而死。
病因:貓咪感染貓冠狀病毒而引起的疾病,通過糞便及口腔傳染。
症狀:前期出現厭食、體重下降、消瘦、發燒等症狀。嚴重時會出現痙攣、貧血、腹水。
解決辦法:貓傳腹只能靠醫院治療,這個過程會很辛苦。貓傳腹,寵主要做的是預防,提供一個安靜、乾淨的環境給貓咪,重要的是提高貓主子免疫力,吃營養均衡的食物。定期帶貓咪做體檢。
五、軟便拉稀
貓咪軟便拉稀也是常見情況。正常便便是黃褐色的,條狀,成型,溼潤度適中。
病因:著涼感冒、換糧、食物品質太差、應激反應、寄生蟲等。
症狀:鬆軟、粘稠、不成形、呈水樣。
解決辦法:如果是寄生蟲的話,建議做驅蟲。如果是換新環境等應激反應,不礙事的,建議多觀察幾天。飲食原因的話,不要高頻更換貓糧,減輕腸胃負擔,另外要注意控制食量,少食多餐,定時定量地餵養。飲水方面也要注意乾淨新鮮,不要給貓咪餵礦泉水,容易得尿路結石。
六、抑鬱症
貓咪是個敏感的動物,抑鬱是常有的情況。
病因:缺乏陪伴、夥伴去世、被虐待、被長期關著等。
症狀:食欲不振、整天趴著、喜歡躲起來、敏感易怒、膽小
解決辦法:貓咪抑鬱症是心態問題,建議鏟屎官要多多陪伴貓咪,平日裡可以多跟貓咪用零食或者逗貓棒互動,儘量減少貓咪的壓力。
七、黑下巴
貓咪黑下巴幾乎是每個貓咪都有過的情況。
病因:吃得太油太鹹、真菌感染、激素分泌失調、使用塑料食具等
症狀:下巴上會有很多的小黑點,觸摸上去有點「煤渣」的顆粒感,嚴重時會脫毛、紅腫。
解決辦法:用溫水沾溼化妝棉敷在貓咪下巴,接著用溫和的肥皂水清洗下巴。用紅黴素軟膏擦塗下巴處,每天1~2次,再加凡士林揉搓,就會有很多小黑點搓下來,後面用棉巾擦拭乾淨就可以了。
另外飲食上要注意,最好使用玻璃或陶瓷碗的食具,會相對乾淨一些。飲食還要保持清淡,不能選高油脂的貓糧餵食,最好選擇油脂在14~17%之間的貓糧。例如這款「饞不膩貓糧」,通過脫脂工藝,含油量在14%左右,不油膩,另外添加的野菊花成分,有效從飲食上改善貓咪黑下巴問題。
結語:你家貓咪患過什麼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