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晚,第二季《爸爸回來了》即將在浙江衛視落下帷幕。與同類親子綜藝相比,浙江衛視《爸爸回來了》最顯著的特點在於真實記錄父子相處,呼籲父愛回歸。又一期「中國藍奶爸培訓班」即將圓滿畢業,對比他們的提升與改變,你們又會給自己的奶爸身份打多少分呢?
「看自己」形成情感伴隨體驗
《爸爸回來了》第二季在競爭激烈的周六檔再度突出重圍,繼續穩固收視和口碑的領銜優勢,與如今「親子熱」的社會大環境不無關係。節目之所以能繼續發酵圍觀效應,恰恰是因其極度容易產生情感共鳴的 「父子親情」,溫馨的節目調性也勾起了爺爺奶奶、父母輩和孩子三代人的「全家觀看」的效應。此前,共識度最高的評定節目是否為「現象級節目」的一條標準就是:節目能否吸引不同代際、不同階層人群收看的能力。在這一點上,《爸爸回來了》完成地相當出色。
與同類節目不同的是,《爸爸回來了》不以遊戲或任務為展現主體,節目無劇本設計,考驗的是明星老爸在妻子不在身邊的時間內,單獨照顧孩子、和孩子相處的能力,如實地呈現老爸們與孩子互動過程中發生的所有狀況。「節目的拍攝是隱形的,對人物和事件都不加幹涉,鏡頭裡的幸福和眼淚,更接近本真」,這是《爸爸回來了》引領親子綜藝節目新標杆的根本原因,正因為星爸和子女的相處更加接地氣,也讓更多父母在節目中找到了「自己」,和《爸爸回來了》中的父親和孩子一起成長,形成了絕妙的情感伴隨體驗。
奶爸萌娃一齊成長感動觀眾
節目第二季,李小鵬與奧莉、賈乃亮與甜馨再度踏上爸爸新旅程。這樣的嘉賓延續性在季播節目中並不多見,也正因為這樣的延續,讓觀眾看到了甜馨奧莉兩位「萌主」的成長。在節目收官的大聚首中,「女漢子」甜馨照顧痛哭嗯哼的畫面讓觀眾感動,餵大夥吃飯的舉動令觀眾們都大感溫馨。甜馨鬼馬精靈的小眼神和小動作,關心賈乃亮,愛護奧莉時的貼心,體現了高情商和智商,成了百看不厭的「馨爺」。作為延續二季的萌娃,奧莉也是不落下風,眼神可愛,說話打招呼落落大方有禮,一直是集萬千喜愛於一身的「萌神」。
同時,第二季《爸爸回來了》新增三對父子組合,搖滾父子鄭鈞和Jagger,暖爸杜江和嗯哼大王,嘻哈老爸唐志中和「小香蜜」姐妹,隨著節目播出也成為粉絲追慕的對象。新加入的小王子Jagger,眼睛大睫毛長,自帶「十萬個為什麼」模式。一開始,鄭鈞延續了自己高冷的搖滾男神範兒,一副不會服軟哄兒子的模樣。隨著節目深入,鄭鈞暖心一面的日漸展露,令人感嘆「狼爸鄭鈞其實也很暖」。另一對父子杜江和嗯哼也獲得超高人氣,杜江從獨創杜氏「乾飯」遊戲,到霸道「壁咚」逗兒子…「絕世好爸」對嗯哼父愛爆棚,處女座父子的相處,也碰撞出無數火花。當然杜江從最初的包容寵愛到後期的嚴肅教育,讓大家見證了暖爸的改變。
所有萌娃的成長,都給了電視機前的觀眾滿滿的感動獲得了滿屏的點讚,也是「星爸培訓班」第二期交出的滿意成績單。近日有消息透露,《爸爸回來了》第三季也正在邀請賈乃亮和李小鵬兩對父女組合,李小鵬就表示的:「未來順其自然,在節目裡玩得很開心,收穫成長和友誼最重要。」
幫助呼籲父愛回歸奶爸育兒
正如劉芸微博曬鄭鈞與兒子Jagger親密合照時寫下的那句「鄭爸爸的成長日記」,對於明星嘉賓和廣大觀眾來說,《爸爸回來了》是最好的「父子成長日記」,搭建了父子教育的最佳平臺。
而最近的一項針對北京3至6歲幼兒的父親的調查發現:80%的父親認為自己工作忙,沒有時間與孩子交往。一半以上的家庭存在子女教育父親「缺位」的情況,母親是子女教育的絕對主角。正是基於這樣的現狀,《爸爸回來了》呼籲「讓父愛回歸」。通過48小時的家庭作戰或是72小時的戶外體驗,拉近星爸和萌娃的距離,體現父愛的重要性。於是觀眾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幕:奶爸手忙腳亂的帶娃場景,他們被家務事弄暈,為萌娃哭鬧操碎了心,呈現出憨態可掬的「囧爸」形象。如今節目臨近收尾,每位父親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從手足無措到得心應手,一路成長中他們收穫了無數與孩子相伴的快樂,也給了許多年輕父親以現實的鼓勵。這樣的「囧態」正發生每一個普通的爸爸身上,當然他們也正在努力變成孩子心中的「好爸爸」。
《爸爸回來了》節目正是通過展現明星父子的相處,意在讓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庭教育的固有觀念發生轉變,正如有媒體點評的那樣,「這個節目最值得稱讚的關鍵是,讓奶爸育兒成為一種時尚」。在見證星爸們成長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觀眾加入了這種自我的審視,這種因為節目而產生的「情感的覺醒」,具有更深層次的示範意義。 (文/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