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蓉 記者 李維和
10月19日晚上7點多,雙浦派出所接到一個報警電話說,發現了一隻疑似夜鷺的動物受傷,希望得到相關部門救助。民警趕到現場後,兩位熱心的90後女孩捧著一隻紙箱走了過來。箱子中,一隻羽毛呈灰色,頸較短、嘴尖細的鳥蜷在角落。
兩位女孩介紹說,這隻鳥是下午3點左右被發現的,當時鳥受了傷,停留在其位於雙浦鎮周家埭村的家門口。很多鄰居還以為是鴿子,但細細一看,似乎和白鷺有點像。女孩覺得,這隻鳥跟一般的白鷺長得不一樣,上網一查才發現,很有可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夜鷺在中國長江中下遊、長江以南和西南各省曾經是較為豐富和常見的,繁殖期4-7月,常成群在一起營群巢,通常營巢於各種高大的樹上,少的一棵樹上幾個至十幾個,多的數十個甚至上百個。雌雄親鳥共同參與營巢,巢主要由枯枝和草莖構成,結構較為簡單,呈盤狀。看來,這還是一隻因為受傷而落單的夜鷺。民警當場聯繫了森林警察部門,經確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鷺,後將夜鷺交森林警察救助。其實說起夜鷺,杭州過去相關的新聞還不少,夜鷺「出鏡率」挺高的。夜鷺屬於候鳥,對於很多候鳥來說,杭州正好處在南北分界線,往南去的候鳥飛到這裡,抗寒能力強點的,忍忍也就過冬了,忍不住的就飛到更南的南方去過冬。去年三月初,就有杭州市民發現上城區金衙莊附近的貼沙河畔出現許多水鳥,天天都能看到,毛估估有一千多隻,都在捕食貼沙河裡的魚。後來專家就分析說,這就是夜鷺,經常在晨昏和夜間活動,白天喜歡隱藏於密林中僻靜處。因為貼沙河魚類豐富,河畔樹叢茂密,夜鷺有在這裡棲息的可能,不過聚集多了,它們會再次分散去其他適合居住的地方。
編輯 徐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