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超級飛俠》裡的多多,成了我家孩子的「偶像」
1、迷戀到著魔,多多成了孩子的「偶像」
最近我家2歲的雙胞胎瘋狂迷戀《超級飛俠》裡的多多,好多詞語說不利索,但是「多多」這個名字,從多多出現開始,就基本沒離過嘴。
玩具壞了爸媽修不好怎麼辦?叫多多來修。
有好吃的零食,給兄弟留一份,還得給多多留一份。
書要選超級飛俠,看多多那章的故事。
玩具要超級飛俠,黃色飛機是多多。
到遊樂場看到超級飛俠挪不開步子,有多多的先坐多多的搖搖車。
甚至其他小朋友衣服上有超級飛俠,右右細毛都要圍觀好久。
我想,多多,應該成了右右細毛的「偶像」吧!
2、我家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多多呢?
右右細毛如此成魔的迷戀,是為什麼呢?
我先是「吃醋」、不爽,我還捨不得吃的東西,孩子除了給兄弟留一份,剩餘的要給多多。我就在跟前,明明可以幫忙維修玩具,孩子卻想著一個虛擬動畫人物可以飛來給他倆修,當我這個媽媽是擺設。
後來我先一次次哄騙孩子離開需要修理的玩具,說待會多多排隊來修,實際我修理時,我認真思考了很長時間。
(1)超級飛俠裡有很多人物,樂迪才是主角,為什麼我的孩子反而更喜歡多多呢?
《超級飛俠》的主題曲中唱到多多的特點「充滿發明熱情」。多多會修好壞了的東西,富有創新精神,擁有變化多樣的工具,這都是我家小男孩喜歡的。好玩,有趣,多變。
(2)之前也看過其他動畫片,但是沒有如《超級飛俠》這樣著迷,是為什麼呢?
《超級飛俠》我家右右細毛已經從頭到尾看了3遍了,現在開始第4遍,堅決反對換其他動畫片。如此著迷,可能也是這部動畫片的構思巧妙有關吧!
1)超級飛俠變換的場景,每期飛到一個新地點,介紹當地人文風情。
2)當大家需要幫助時,呼叫超級飛俠可以得到救援。
3)每期有一個新的挑戰,超級飛俠們不怕困難,總是團結一致,迎難而上。
02孩子太小,需要「偶像」嗎?
家長該問,孩子還太小,應該不需要「偶像」吧?
當然也是需要的。
0-3歲的低幼齡兒童,主要通過觀察和模仿兩種學習方式,來感知和認識這個世界。
而這時候,一個好的「偶像」作為孩子的學習對象,育兒的很多問題都會事半功倍。
同時,不好「偶像」成為了孩子模仿的對象,育兒——即使你說再多,也是事倍功半。比如孩子靠打人來搶玩具,可能是學習了其他孩子的,樹立了錯誤「偶像」。孩子可能只是覺得打人搶玩具很酷,能很快解決問題。這時候家長如果沒及時糾錯並良性引導,那自己的孩子以後就會習慣用暴力解決問題,成為一個小霸王,這樣一點都不酷,大家也都不喜歡這樣的孩子。
03媽媽的「偶像」是毛主席,「偶像」很重要
1、媽媽的「偶像」是毛澤東
我最近跟著孩子聽米兔,總不自覺哼唱婷婷詩教編曲的《採桑子.重陽》,是毛主席所作。
採桑子·重陽【作者】毛澤東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
雖已過重陽,但是凜冽的勁風,讓我想起了這首詩。
秋收起義後,毛澤東被撤了中央領導職位,被迫離開了親手創建的紅四軍。他的身體患了惡性瘧疾,很長時間都不見好轉,國內外媒體還發布了他病逝的消息。
毛澤東卻沒有消沉。
那年重陽節,他登上了臨江樓。
正是「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時刻,而他已經一年多沒有妻子和孩子的音信了,思念和傷感都是正常的。
然而他提筆寫下的卻是「戰地黃花分外香」,是「不似春光。勝似春光」的豪邁詩句。這樣博大的胸襟,讓人敬佩,更讓人感動。
2、好的「偶像」,真的很重要
當遭遇到人生的困境時,好「偶像」的榜樣精神,可以很好激勵自己,也能夠懂得心懷高遠,才能走得更遠。
這些人物傳記,詩詞故事,是小小朋友難以理解和感受的情懷。
04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樹立哪些好「偶像」呢?
1、動畫人物做「偶像」,讓孩子也成為「超人」
動畫片,孩子對它是沒有抵抗力的。家長也可以一起觀看,根據孩子個性特點,引導孩子把裡面某個動畫人物,當做「偶像」來學習、模仿。
(1)《超級飛俠》
可以引導孩子學會團結。當個人力量無法搬動一個玩具車時,孩子可以模仿超級飛俠裡的樂迪,邀請其他孩子一起幫忙推動。
可以讓孩子學會幫助別人,關心別人。當其他孩子摔倒,孩子可以模仿超級飛俠,安慰受傷孩子,給他吹吹,扶他站起來。
具體人物來說,樂迪的熱情熱血;多多有著多變機器手,會修東西;救援飛俠小愛,充滿愛心;都是可以很好引導模仿、學習的。
(2)汪汪隊立大功
同樣有著救援主題,團結協作、樂於助人、不畏艱難這幾點是同樣可以引導學習的。
不同的是,可以了解不同任務車所代表的職業的基本技能。萊德隊長是總指揮;阿奇開警車,是超級特工;小力開挖掘機,精通工程機械;天天開飛機,掌握各種航天技術;毛毛開消防車,擅長火中急救,雲梯攀高救援;灰灰開環保維修車,擅長變廢為寶,維修再利用;路馬開潛水艇,最熟悉水中救援。
(3)螺絲釘
可以學習螺絲釘的鑽研精神,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個科學小常識。
當孩子對某樣東西有興趣、好奇為什麼時,螺絲釘就是個很好的「偶像」。
2、同輩孩子做「偶像」,好模仿易成功
孩子愛玩是天性,但由於年齡小、個子不夠,很多玩具玩不了,會很羨慕哥哥姐姐。
這時候,我會和右右細毛說:「你也想和軒軒哥哥一樣玩滑板車、溜冰鞋,對嗎?那我們就和軒軒哥哥一樣,好好吃飯好好喝牛奶,長高高,和軒軒哥哥一樣高的時候,我們就也可以玩了。」
我發現1-3歲的孩子,更喜好的不是和同齡小朋友玩,反而是大3-4歲的大哥哥大姐姐,為什麼呢?
大點的孩子知道的知識更多更有趣。比如恐龍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我是認不出,但是小哥哥可以給我家孩子一一介紹。
大點的孩子更可以感同身受、以身說法。
有次在小區裡,右右和細毛在爭一輛玩具車誰玩,有位同樣雙胞胎家庭的6歲小哥哥,過來勸他倆,和我類似的話語,從小哥哥口裡講出,兄弟倆很快平靜下來,各自謙讓、繼續友好玩耍了。
注意:引導孩子像其他孩子學習時,要注意口氣,千萬不要比較,不要指責自己孩子,否則容易讓孩子反感。
3、長輩家長做「偶像」,讓家長真正做到「無所不能」
家長在孩子眼裡,是無所不能的,是孩子真正的啟蒙老師。
家庭教育是先於校園教育的,所以家長此時若能練就十八般武藝,做好表率,能更好引導孩子今後的發展。
其實也不是很難,陪著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好。
當孩子提問時,家長知道的就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這是怎麼回事。
不知道的也誠實告訴孩子,這個問題媽媽不太清楚,但是我們可能可以在哪本書裡找到答案;或者說可能爸爸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們去問問爸爸吧;或者說寶貝我們下次去圖書館時,一起找找有沒有什麼書,可以給我們答案,好嗎?
家長只需要做到告訴已知知識,引導、督促去學習未知知識,感受孩子求知慾產生的快感,一起學習、進步。
比如我孩子很喜歡各種機械,尤其是挖掘機,我跟著一起看機械車的圖片,才知道竟然挖掘機不是只有一種形狀。我感受到了孩子的快樂,我也學習了機械知識,更好地培養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對生活的觀察力。
還有一些習慣,模仿階段的孩子,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非常容易仿效的。想要孩子有禮貌,就要自己不說髒話,要孩子尊重長輩的同時,也尊重孩子。
發揮好「偶像 」的榜樣力量,讓孩子仰望「偶像」的同時,思想、行為也更加靠近「偶像」。
等到慢慢長大,生活遇到困難時,也可以像右右細毛媽一樣,想起自己的「偶像」,而感到又充滿了力量和激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已籤約「維權騎士」、「百度授權」,請勿洗稿搬運。
歡迎關注【右右細毛和爸媽】:2歲雙胞胎男孩家庭,爸媽說故事,輕鬆趣味育兒,家庭共同成長。爸爸IT男,項目管理師,善於篩選育兒知識,去偽存真;媽媽人力資源管理師,曾經職場,如今全職,一定最懂你的心。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