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這句話講的是如果山裡面沒有老虎的話,那麼猴子就會稱霸,因為猴子憑藉著不可思議的智慧對其他動物進行統治。人類和猴子同屬於靈長類動物,智慧的力量在人類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我國境內分布著多種不同的靈長類動物,其中有一種十分珍貴稀有的猴子相信大家都聽過它的名字,它就是金絲猴。說到金絲猴很多90後朋友就會想起小時候看的動畫片裡出現的金絲猴形象,卻不知道原來金絲猴也是珍惜的國家保護動物。
根據國際野生動物組織的調查顯示,目前金絲猴僅分布在中國、緬甸和越南這三個國家,它尤其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但和國寶大熊貓比起來它的名氣似乎稍微弱一些,這是為什麼呢?金絲猴與大熊貓之間的差距主要在於以下三個方面。相比起金絲猴來說,熊貓的珍惜程度更高一些。世界上有三個國家擁有金絲猴,但全世界就只有中國存在大熊貓,可見大熊貓在珍稀程度上確實比金絲猴要高許多。其次,大熊貓的歷史更加悠久。
曾有考古學家在野外發現了熊貓的祖先始熊貓的化石,通過鑑定它們生活在距今大約800萬年前。也就是說那時候已經出現了熊貓,雖然它們還不是今天的模樣。而據考證金絲猴在地球上的歷史也只不過一百多萬年而已,兩者一比較就知道誰更加悠久一些,難怪熊貓獲得「活化石」這一稱號。第三個原因,大熊貓的演化過程要比金絲猴的演化過程複雜許多,因此研究價值更高一些。
根據現有的研究情況來看,原始的大熊貓是食肉動物,但後來因為環境變化的原因變成了植食性動物,開始吃上了竹子。光是這一重大的變化就足以人類研究很長一段時間,而且還可以從這一變化中發現其他物種或地球生態環境變化的線索。比起大熊貓來說,金絲猴的特點十分明顯,就是它那鮮豔的毛髮,除此之外也沒什麼亮點了,在演化過程中也不像大熊貓那樣出現食性的大轉變,因此在研究價值上稍微遜色於熊貓。
但這並不意味著金絲猴的地位就比大熊貓低,實際上動物的珍稀程度是人為定義的,任何物種在自然界中都是平等的。如今金絲猴和大熊貓一樣都是珍稀動物,我們應該盡力保護好它們,避免發生物種滅絕事件。回到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句話,除了彰顯出靈長類動物具有獨特的智慧之外,還體現出了它們具有比較強的主權意識。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看到一個馴猴人在鞭打一隻猴子,不忍心的他當即將猴子給買了下來,然後帶回了家。
回到家後他給猴子好吃好喝的,原本以為猴子會感恩他,沒想到猴子開始表現出了與新主人爭權的現象。這個故事似乎說明,人類在某種程度上與猴子是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