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的時候人們會碰到各種意外,尤其是蛇蟲咬傷的情況尤為常見。一般來說被蛇有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尤其是要判斷蛇是否有毒性。如果是被毒蛇咬傷,一定要做好急救措施,避免毒性擴散。那麼毒蛇咬傷以後怎麼急救?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
毒蛇咬傷後的急救措施:
一、阻止毒液吸收:被咬傷後,蛇毒在3-5分鐘內就迅速進入體內,應儘早的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毒液的吸收,有綁紮法、冰敷法、傷肢制動等方法。
二、促進蛇毒的排出及破壞:存留在傷口局部的蛇毒,應採取相應措施,促使其排出或破壞。最簡單的方法是用嘴吸吮,每吸一次後要作清水漱口,當然吸吮者腔黏膜及唇部應潰破之處。也可用吸乳器械拔火罐等方法,吸出傷口內之蛇毒,效果也較滿意。
三、 抑制蛇毒作用:主要是內服和外敷有效的中草藥和蛇藥片,達到解毒、消炎、止血、強心和利尿作用,抗蛇毒血清已廣泛用於臨床,對同種毒蛇咬傷效果較好。
四、全身支持療法:毒蛇咬傷後的數日內病情較重,中毒症狀有明顯,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電解質紊亂和休克,嚴重者會出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急性腎功能衰竭,溶血性貧血。因而積極的全身治療及糾正主要臟器的功能是重要的。血壓低時應及時給輸血和補液,抗休克治療,呼吸微弱時給以呼吸興奮劑和吸氧,必要時進行輔助性呼吸。腎上腺皮質激素及抗組織胺類藥物的應用,對中和毒素和減輕毒性症狀有一定的作用。全身抗感染藥物,對防治局部組織的壞死是重要的,常規注射TAT以預防破傷風的發生。
被毒蛇咬傷需要注意什麼?
1、是否為蛇咬傷:道先必須明確除外蛇咬傷的可能性,其它動物也能使人致傷,如娛蚣咬傷,黃蜂螯傷,但後者致傷的局部均無典型的蛇傷牙痕,且留有各自的特點:如蜈蚣咬傷後局部有橫行排列的兩個點狀牙痕,黃蜂或蠍子螯傷後局部為單個散在的傷痕,一般情況下,蜈蚣等致傷後,傷口較小,且無明顯的全身症狀。
2、是否為毒蛇咬傷:主要靠特殊的牙痕,局部傷情及全身表現來區別,毒蛇咬傷後,傷口局部常留有一對或3~4毒牙痕跡,且傷口周圍明顯腫脹及疼痛或麻木感,局部有瘀斑,水泡或血泡,全身症狀也較明顯,無毒蛇咬傷傷後,局部可留兩排鋸齒形牙痕。
3、是哪一種毒蛇咬傷:準確判斷何種毒蛇致傷比較困難,從局部傷口的特點,可初步將神經毒的蛇傷和血液毒的蛇傷區別開來,再根據特有的臨床表現和參考牙距及牙痕形態,可進一步判斷毒蛇的種類,如眼鏡蛇咬傷病人瞳孔常常縮小,蝰蛇咬傷後半小時內可出現血尿,蝮蛇咬傷後可出現復視。
被毒蛇咬傷的食療方法:
1、茵陳、車前草各100克(或車前子20克),加水1000毫升,煮取800毫升,每服200毫升,加白糖20克,每日2~3次。有利溼清熱功效。
2、茵陳30~60克,粳米50~100克,白糖適量。先將茵陳洗淨,煎汁,去渣,入粳米後,加水適量,煮粥欲熟時,加入適量白糖稍煮1~2分鐘即可。每日服2~3次,7~10日為一療程。有清利溼熱、退黃疸功效。適用於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
3、酸棗5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煎1小時,加白糖適量。每日服1次。適用於急、慢性肝炎,有降低轉氨酶作用。
4、枸杞子30克,母雞1隻,清湯1250克,料酒10克。將母雞在雞肛門部開膛,挖去內臟,洗淨;將枸杞洗淨裝入雞腹內,然後放入缽內(雞腹部向上),擺上蔥、姜,注入清湯,加鹽、料酒、胡椒麵,隔水蒸2小時取出,揀去姜、蔥,調好鹹淡即成。每日2次,吃肉喝湯,有保肝益精、養陰明目功效。適用於慢性肝炎、早期肝硬變、貧血等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