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置若罔聞 園區裝聾作啞 企業弄虛作假

2021-01-09 中國環境

  ◆中國環境報記者邢飛龍

  眼前的場景讓人很難想到這裡原本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傑瑞邦達公司內本應密閉處置的黑色汙泥正不斷散發出陣陣刺鼻的氣味。

  道路兩旁工廠林立、機械廢品隨處可見、刺鼻氣味久久不散。這一幕,是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看到的場景。

  2016年,在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中發現,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2013年批覆的《靈武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範區總體規劃》(以下簡稱《總體規劃》)中,侵佔了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1293畝。隨後,自治區在整改方案中提出,要調整總體規劃,將侵佔的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驗區1293畝調出規劃範圍。同時對確認佔用保護區的區域進行生態恢復,在2018年年底全部完成所有整改工作。

  然而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對寧夏開展「回頭看」時,在下沉督察中卻發現,這片被侵佔的土地非但沒有得到生態修復,園區內反仍不斷引進新建項目,保護區範圍內的數十家化工、拆解企業依然正常生產。

  保護區內多家企業仍在生產

  「我們公司是2011年在這兒建設的,從來沒聽說過這裡是自然保護區。」寧夏靈武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範區寶利達化工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在面對督察組現場抽查時疑惑地說。督察組到達時企業正在生產,廠區內部有明顯的刺鼻氣味。

  據了解,寶利達化工主要通過回收廢機油來生產液化氣和輕烴。在一份《靈武再生資源園區企業於白芨灘自然保護區(環保部備案底圖)邊界關係圖》中可以看到,企業所處位置全部位於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內。

  而在保護區的更深處,一家名為傑瑞邦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引起了督察組的注意。「這家企業我們一周前已經來暗查過了。在暗查中發現這家企業非常警惕,廠內還堆放有大量油泥。」督察組工作人員表示,為了不打草驚蛇,督察組在拍照取證後便離去。

  「今天在現場看到的情況和一周前我們來暗查時有明顯變化,說明企業並未停止生產。」然而企業一名工作人員在問詢中百般抵賴,一口咬定企業今年並未生產,當督察組拿出暗查照片並查出生產記錄時,這名工作人員才承認企業一直在24小時生產。

  現場發現,企業廠區全部位於保護區內,共侵佔保護區面積21畝,廠內建有數個汙泥池,池裡堆滿了黑色汙泥,不時散發出陣陣惡臭。而企業所謂的治理措施,僅僅是在汙泥池上搭個棚子。

  「按照規範,這種汙泥是需要密封處置的,不然人受不了。」在督察中企業相關負責人承認。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治汙設施不齊全、運行不規範的企業,竟然有著完備的審批手續。企業出示的環評手續顯示,企業2014年建成,由靈武市環保局批覆。此外,在一份林業部門為其出具的《使用林地審核同意書》中,赫然寫著「同意佔用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國有林地」。

  而在經營舊家電拆解的億能固體廢棄物資源化開發有限公司內,督察組則發現大量屬危險廢物的廢渣隨意堆放在廠區一角,無任何防護措施;廠區油汙遍地,環境髒亂。

  「這家企業我之前來過,但都是在中控室裡看看監控,沒有像督察組這樣看得這麼細緻。」靈武市有關負責人隨同督察組在廠內檢查時坦言。「好多之前沒有發現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

  隨後督察組又抽查了數家汽車、金屬拆解場,無一不是場內環境髒亂差,廢機油隨意落地甚至掩埋,有的甚至還在廠裡擅自建了一處鐵精粉提選設備,產生的廢渣和汙泥隨意排放至一處汙泥池中,沒有任何防護措施。

  整改不力反而變本加厲

  事實上,從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後,靈武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示範區侵佔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問題即由自治區發改委牽頭,對《總體規劃》進行調整。然而自治區發改委在這一年半時間內所做的工作僅僅是致函靈武市政府、靈武市發改局,要求加快修編規劃,並未採取實際行動,也未就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上報自治區政府,致使規劃調整、對佔用區域實施生態恢復等中央環保督察反饋任務未有實質性推進。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推動規劃調整工作受阻後,為了推卸責任,自治區發改委在2018年4月發文撤銷了《總體規劃》,徹底當起了「甩手掌柜」。

  與此同時,靈武市政府也在這一問題上左右搖擺。據了解,靈武市政府將問題解決寄希望於重新勘界,但始終未對勘界工作進行評估,同時對整改方案要求的「對確認佔用區域進行生態修復」工作也沒有實質性措施。不僅如此,在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未落實到位的情況下,靈武市政府還擅自於2017年12月底對此問題進行了銷號處理,在中央督察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上弄虛作假。

  而對於園區管委會來說,園區內企業管理混亂、「散亂汙」企業叢生現象是其不可推卸的責任。據了解,在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後,園區內一些手續不全、環保設施運行不正常的企業非但沒有被叫停,反而規模仍不斷擴大,一些無審批手續、無治汙設施、工藝落後的違法項目也在此紛紛上馬。據統計,2017年~2018年仍有6個新項目被引進園區,截至目前,園區內「散亂汙」企業已達到25家。

  如此多的違法違規行為,當地環保部門是如何履行監管職責的?靈武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於園區內大多數的小微企業,環保部門每年僅會到現場檢查一到兩次。調查了解到,當地環保部門對一些未批先建項目僅責令其停產,並未對其進行查處。園區內50多家企業,2017年當地環保部門僅查處了3起違法行為,環境監管嚴重缺失。

  針對園區侵佔白芨灘保護區所涉及的不作為、亂作為等情況,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

相關焦點

  • 靜安區市北高新園區市場監督管理所成立,為產業園區中外企業發展...
    肖鳴亮 攝記者在現場採訪中了解到,市北園區是上海唯一的「雲計算產業基地」和全市首個「大數據產業基地」,集聚了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大數據核心企業」,集中了幾乎所有與上海「數據大腦」相關聯的國家級、市級功能平臺,是上海數據資源最豐富、數據類企業最集中、數據應用場景最廣泛的區域。園區現有註冊企業3000餘家,其中不少是數據智能行業領軍企業。
  • 彭濤:園區孵化企業潛力大於增招500強企業
    浙大網新副總裁彭濤在發言中表示,500強企業一定會助力園區發展嗎?反過來園區的環境是否適合500強企業,產業新區提出品牌拉動的概念,也是適用於產業上下遊發展的。園區需要500強,也需要無數各未來的500強,從小微企業一起努力。
  • "置若罔聞"用英語怎麼說?
    「置若罔聞例句:過去,他們往往對這種要求置若罔聞。In the past they've tended to turn a deaf ear to such requests.他們要求釋放人質的呼籲被置若罔聞。Their appeals to release the hostages fell on deaf ears.
  • 黃浦區政府攜手瑞金醫院啟動建設廣慈-思南醫學創新產業園區
    今天上午,記者從首屆「健康中國思南峰會」獲悉,黃浦區政府攜手瑞金醫院正在思南地區打造全新的創新產業園區——廣慈-思南國家轉化醫學創新產業園區。今年,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進入深化推進年,上海建設亞洲醫學中心進入衝刺年。
  • 朱元璋臨死前,一直硬撐著念叨4個字,在場眾人卻全都裝聾作啞,置若...
    朱元璋臨死前,一直硬撐著念叨4個字,在場眾人卻全都裝聾作啞,置若罔聞 作為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不僅有謀略,而且非常的有膽識,在治國上他也算是一代明君,但是在家庭問題上,就有些不理智了,我們都知道,夏朝的世襲制誕生以來,歷朝歷代都實行世襲制,嫡長子繼承皇位,由此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 關於進一步加強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
    負責統籌區域內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得引入不符合規劃環評結論及審查意見的入園建設項目;對現有生態環境問題組織整改,落實汙染物總量控制和減排任務,督促汙染企業做好退出地塊的土壤、地下水等風險防控工作;加強產業園區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建設並編制應急預案,細化明確產業園區及區內企業環境風險防範責任,與地方政府應急預案做好銜接聯動,切實做好環境風險防範工作。
  • 中央環保督察組:北京一自然保護區水文站弄虛作假變身酒店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9月28日通報,9月12日,中央第一生態環保督察組對北京市房山區拒馬河水生野生動物自然保護區開展現場督察時發現,位於拒馬河保護區核心區的八渡水文水質監測站弄虛作假變身經營性酒店,從水生態保護者變成自然保護區破壞者,地方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單位監管不力,
  • 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產業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
    負責統籌區域內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不得引入不符合規劃環評結論及審查意見的入園建設項目;對現有生態環境問題組織整改,落實汙染物總量控制和減排任務,督促汙染企業做好退出地塊的土壤、地下水等風險防控工作;加強產業園區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建設並編制應急預案,細化明確產業園區及區內企業環境風險防範責任,與地方政府應急預案做好銜接聯動,切實做好環境風險防範工作。(六)組織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跟蹤評價。
  • 長沙各園區幫助企業解決難題,助力企業「平安靠岸」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伍玲 李廣軍 周斌近來,長沙各園區紛紛出臺「暖春」政策,對園區企業進行積極幫扶。這些政策和舉措,無疑是雪中送炭,助力企業平安靠岸。在這個過程中,員工返崗問題解決了,企業吃飯難題不見了,企業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更仔細了,復工復產更有信心了,形成了「你只管復工,問題我來解決」的園企新關係。
  • 「國字號」孵化器齊聚 拱墅這個園區升級企業培育網
    它涵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有關部門,從高等院校、兄弟園區到產業協會等社會資源,為創業者網住機遇、網住風口。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園區根據不同產業的屬性和特點,建設了各具特色的孵化器,比如11月27日位於智慧網谷小鎮的招商創庫·智慧網谷孵化器正式開園,就是園區在助力產業創新上的另一種探索之道。  招商創庫·智慧網谷孵化器由智慧網谷小鎮與招商蛇口共同運營,承擔著兩大使命:發掘招商蛇口作為央企的雙創資源、打造企地合作雙創生態圈。
  • 園區再迎企業總部基地!
    園區再迎企業總部基地!公司在歐洲波蘭及中國蘇州、天津設有生產基地,在荷蘭、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設有子公司,是專業從事電踏車電機及配套電氣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企業產業園位於科教創新區核心區域內的上市企業產業園,分為南、北兩個分區,其中北區2.5平方公裡、南區1.5平方公裡。
  • ...工程有限公司、揭陽市公路勘察設計院資質申報弄虛作假行為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直轄市建委,北京市規劃國土委,國務院有關部門建設司(局),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  經查,四川省科弘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揭陽市公路勘察設計院在資質申報過程中存在弄虛作假行為。
  • 中國產業園區未來展望
    產業園區的本質是優質資源集聚。園區匯集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吸引產業入駐,優勢產業像引擎一樣帶動園區內上下遊企業、園區周邊業態發展,從而帶動整個區域經濟、帶動行業發展,多方共生,互補共贏。
  • 蛟河天崗園區非公企業黨組織抗擊疫情紀實
    黨員帶頭,黨員包企,織密紅色「安全網」  天崗園區石材黨總支書記、石材產業聯合會會長石文君已經不記得熬了多少個通宵,他強拖著受傷的雙腳奔走於卡點、支部與企業之間,忙著查看卡點情況、準備防疫物資、籌集捐款、協調企業車輛,經常連飯都顧不上吃。
  • 在這個被重新定義的時代,共築生命科學園區
    「目前的產業園區很多,但一般是以政府為主導或者以企業為主導,像我們I·Campus這樣政企結合,並且雙方都積極投入資源的園區並不是很多。」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數位化與商業創新部負責人徐晶告訴36氪,「這也解釋了園區為何擁有『一站式』的優勢:對入園企業來說,這裡不僅擁有阿斯利康海內外全球網絡資源、一流商業化平臺,還有當地政府強力政策扶持和資本助力,能為入駐企業提供覆蓋生命科學全周期的專業服務。」徐晶口中的I·Campus是由阿斯利康與無錫政府及無錫高新區政府合作共建的無錫國際生命科學創新園。
  • 「企業跑」變「政府辦」 濰坊壽光破解建設項目審批難
    13日,記者從壽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提升行政審批和政務服務效率,解決項目審批過程中的「多頭跑、來回跑、多次跑」等問題,壽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建立了「綜合受理、全程代辦、跟蹤服務、協調督辦」的無償幫辦代辦運行機制,實現「企業跑」到「政府辦」的轉變。建立「市、鎮、園區」三級代辦隊伍。
  • 打造數字生命體:數智園區白皮書
    在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主要負責園區規劃、布局和發展的政府已經認識到,只有形成「科學規劃+產業引進+園區運營」的商業化發展思維,才能夠形成園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多地政府已經開始放手將園區的運營委託給專門的企業。疫情過後,園區的運營將發生進一步的變革。
  • 安溪:有力有序推進園區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
    一方面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於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要求,加強復工指導、落實幫扶政策,推動各大園區企業復工復產。立春之後萌動的希望在孕育、升騰。位於湖頭鎮的泉州芯谷安溪分園區晶安光電生產車間內,一臺臺機器飛速運轉,工人們佩戴好口罩在各自崗位上忙碌,整個廠房車間一派熱火朝天景象。
  • 180名律師走進光谷,將免費為園區企業服務
    9月17日,「武漢公共法律服務進園區進企業,優化營商環境大氣候」專項法律服務行動啟動,首站設在全市營商環境標杆地——東湖高新區。啟動儀式上,公共法律服務團律師代表與8大園區籤訂對接服務協議。下一步,東湖高新區8大園區企業將獲得定製化免費服務。
  • 盤點:美國矽谷、臺灣新竹等八大公認世界一流園區
    美國矽谷、中國臺灣新竹、印度班加羅爾、英國劍橋、法國索菲亞•安蒂波利斯、韓國大德、愛爾蘭、以色列等八個園區被公認為世界一流園區的代表。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發展迅速,擁有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的產業領域,關注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建立了一套適合園區自身發展的模式。      美國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