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惠研究所】可降解塑料行業分析報告
可降解塑料行業分析報告清潔投資 孫捷一、行業發展歷史塑料誕生以來,其優良性能以及低成本、被廣泛應用於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二、行業概覽(一)定義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因此,也被稱為可環境降解塑料。
-
可降解材料才是"真朋友"
去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今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用品。
-
「最嚴限塑令」落地 長沙紙吸管、可降解塑料吸管、環保塑膠袋上崗
早在2020年初,國家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指出今年起,全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塑料棉籤、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牛奶、飲料等食品外包裝自帶的吸管暫不禁止)。新年伊始,記者今日走訪長沙多家餐飲門店、商超,發現長沙的「吸管們」「包裝袋們」已悄然「變身」。
-
北京限塑20年: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將退出
按照計劃,2025年,北京建成區基本告別非降解塑膠袋;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等六大行業,成為減塑的重點。 有專家表示,塑料製品的便捷性和超低價格,使得它的使用被無限放大,其實很多情況下,不是非用不可。用可降解塑料製品做替代也不能完全達到限塑目的,建立塑料製品回收制度,或許是另一種可行途徑。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烘焙企業多舉應對根據北京「限塑10條」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部分可降解」塑膠袋現身麵包新語門店限塑也要防「李鬼」
烘焙企業多舉應對根據北京「限塑10條」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
北京餐企限塑「動起來」:打包袋、吸管換裝,可降解餐盒排上日程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出臺(下稱「限塑10條」),其中要求,到2020年底,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建成區、景區景點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等。
-
爭鮮、小恆水餃等仍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有餐飲外送「忽視」限塑
來源:新京報網北京「限塑10條」已正式實施,餐飲打包袋、外賣袋以及商超的購物袋是否仍有不可降解塑膠袋?外賣平臺設置的「無需餐具」能否落實?1月5日至1月7日,新京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北京3家餐飲門店、在外賣平臺上點單5次,並在7家超市、生鮮店購物。
-
爭鮮、小恆水餃等仍用不可降解塑膠袋,有餐飲外送「忽視」限塑
北京「限塑10條」已正式實施,餐飲打包袋、外賣袋以及商超的購物袋是否仍有不可降解塑膠袋?外賣平臺設置的「無需餐具」能否落實? 1月5日至1月7日,新京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北京3家餐飲門店、在外賣平臺上點單5次,並在7家超市、生鮮店購物。
-
2020年中國生物降解塑料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行業目前仍...
北極星固廢網訊:相較於塑料製品產量已佔據全球的1/4,目前我國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費量全球佔比僅為4.6%,行業尚處於導入期。接近傳統塑料兩倍的價格仍然是阻礙可降解塑料市場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國家和各地相繼出臺限塑令,可降解塑料的滲透節奏有望加快。
-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可降解塑膠袋發展前景如何?
可降解塑膠袋是什麼意思?有發展前景嗎? 對於採購而言,可降解包裝袋是什麼意思已經不是新鮮詞彙,隨著市場的大量需求,不少人已經開始大量採購可降解包裝袋,那麼從日常銷售量和長遠經營角度來看,購買可降解塑膠袋是否有發展前景,銷量會高嗎?
-
...塑令實施首周行業現狀: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企業滿負荷...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發現了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記者調查發現,可降解塑料原材料PBAT一個月漲價達13%,可降解塑膠袋短短一周每噸竟漲了4000元。
-
北京「限塑10條」正式實施 年底商超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昨天介紹,「限塑10條」從十個方面提出了本市治理塑料汙染的具體要求,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到今年年底,全市將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全市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全市快遞網點「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5%以上;本市建成區外賣(含堂食打包)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門店或電商提供的零售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
可降解塑料板塊走強,機構:行業潛在需求空間巨大丨牛熊眼
來源:一財網12月1日,可降解塑料板塊走強,截至發稿,丹化科技漲停,金丹科技漲9%,瑞豐高材漲7%,裕同科技漲6%,莫高股份、金髮科技等跟漲。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萬聯證券指出,隨著「限塑令」的普及,可降解塑料產品的需求和應用範圍將快速擴張,相關企業在政策加碼下將迎來全新發展機遇。
-
每經記者實探限塑令實施首周行業現狀:可降解塑膠袋漲價15% 紙製品...
從今年1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地買東西不得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一次性塑料吸管也會在全國所有飲料店消失;在地級以上城市景區吃飯,一次性塑料餐具不能「上桌」。這意味著市場即將迎來大考。 一次性塑料製品正在梯次退出,但形成的巨大市場真空誰來填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帶著問題,分別從最熱的替代品——可降解塑料、紙等入手,採訪行業專家、一線企業,發現了一幅「限塑令」風口下的行業百態圖。
-
長安區多家商超提供編織袋和可降解塑膠袋
(記者 竇翊明 實習生 郝曉坤 攝) 1月6日,「禁塑令」已實施,記者走訪長安區多家商場、超市發現,咖啡館已更換為紙質吸管,日化店為顧客提供編織袋,大型超市已使用可降解塑膠袋。 同樣,在GOGO街區其他幾家日化店,不可降解的塑膠袋已經全部下架,全都換成了可降解的塑膠袋和編織手提袋等。 隨後,記者來到華潤萬家長安新都市店,發現店內已經停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超市收銀處已經將普通塑膠袋更換成可降解塑膠袋,並且售價也比以前有所提高。
-
2020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與投融資峰會暨中國化工報社產業金融智庫...
從我國新材料發展方向上看,生物降解材料不僅是國家戰略的重點,也是目前最熱、最具綠色概念的材料之一。本屆峰會邀請相關領域有重要影響的專家學者、企業家、投資人等,圍繞「洞見變革、擁抱創新」這一主題,共同聚焦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方向和熱點領域,一起洞見最前沿的行業風向,探尋未來行業發展脈絡,發掘投資機會。同時通過理念創新、服務創新,努力實現產業界與金融界的有機耦合,助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
2021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酒店用品及餐飲展覽會將於六月舉辦
而酒店是旅遊的重要組成部分,酒店用品又是酒店經營必不可少的軟硬體,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帶動著酒店餐飲行業發展,同時也帶動著酒店用品行業的發展。因此,酒店用品及餐飲行業的未來是值得期待的。 由中國飯店協會、全國工商聯廚具業商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北京市旅遊行業協會飯店分會、北京商用廚具協會、居然之家餐廚酒店用品MALL及北京恆輝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酒店用品及餐飲展覽會將於2021年6月28日-30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舉辦。
-
行業擴產周期 可降解塑料標的梳理
從盤面上來看,輕指數重個股行情延續,板塊之間輪動提速,可降解塑料、白酒、特斯拉等板塊表現突出,局部賺錢效應仍存。 國信證券表示,可降解塑料國內起步晚、增速快、行業空間大。與千萬噸的潛在需求空間相比,國內生物降解塑料行業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需求仍有待放量。我們認為需求放量有三大催化因素:1)限塑立法和執法力度的加強;2)全民環保意識的提高;3)技術進步或政府補貼帶來成本下降。
-
可降解塑料用於建材包裝的可能性
在包裝印刷行業中,有些非紙質的塑料也存在用於建材包裝的可能性。本文綜述了建材包裝材料的發展與現狀,提出了可降解塑料應用於建材包裝的可能性,並展望了發展趨勢。塑編袋的單絲厚度約0.02mm,相當於超薄料袋,儘管塑料是能夠回收再利用的,但是建材行業的實際情況決定了廢棄塑編袋的回收不是一個技術上的問題,而是經濟問題,因此這個問題更難解決。我國每年有大約16萬噸的塑編水泥袋廢棄於大自然,給環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如果用可降解塑料代替通用塑料應用於建材包裝,將綜合了普通塑料的質輕、高強特性及可降解性,不僅滿足了實際生產的需要,而且在使用廢棄後能大降低對環境的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