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家信託被騙20億內幕曝光,風控存在漏洞

2021-01-08 信託觀察

2017年至2018年,海發醫藥利用對福建協和醫院的應收帳款做抵押,向多家信託公司融資,總金額高達20億元,其中外貿信託3.8億、中航信託4.8億、五礦信託4.6億、西部信託5億、中原信託2.5億。

2019年5月,海發醫藥實控人失聯,海發醫藥無力回購,構成實質違約,這幾家信託公司也將海發醫藥及福建協和醫院告至法庭。

而從福建協和醫院提供的證據來看,海發醫藥所涉及到應收帳款的相關材料全部是虛假材料,公章也都是他人私刻及假冒的,俗稱「蘿蔔章」,一時間震驚整個市場。

12月1日,中國裁判文書網更新的一份刑事判決書,公布了案件的詳細細節。

法院判決,海絲集團原總裁助理林威參與騙取中原信託融資款2.5億元,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而林威原系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高級信託經理,2017年6月從外貿信託離職。

海發醫藥成立於2002年5月13日,實際控制人是薛鈺和謝文海(另案處理)。

自2014年起,薛鈺夥同謝文海,以海發醫藥為依託,僱傭張凱、李長付、陳宇、周君麗、唐昊、黃建芳(另案處理)、被告人林威等人,虛構海發公司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巨額債權,採用製作虛假財務數據和醫藥購銷合同、違法開設並控制冒充的協和醫院農行對公帳戶、安排專人在協和醫院冒充該院工作人員對虛假債權進行蓋章確認等方式,騙取金融機構工作人員信任海發公司對協和醫院的債權真實存在,進而對其融資放款。

2017年10月,經林威等人介紹,中原信託接洽並考察海發公司對協和醫院應收帳款融資項目,由張凱、李長付、陳宇偽造海發公司財務報表、藥品銷售清單、購銷合同、藥品目錄等材料。

2018年8月31日,中原信託與海發公司在福州市籤訂了《應收帳款轉讓及回購合同》、《購買及回購相關要素確認憑證》等協議,與薛鈺及謝文海籤訂了《保證合同》。

當日,周君麗帶領中原信託工作人員及公證人員到協和醫院八樓會議室,由唐昊冒充協和醫院財務處副處長金昌平、由黃建芳冒充協和醫院辦公室幹事趙志毅,在相關合同上加蓋偽造的協和醫院公章對債權進行確認。

2018年9月7日,海發公司根據中原信託隨機抽取的2筆應收帳款進行回款測試的要求,利用其控制的協和醫院農行公戶向中原信託指定帳戶轉入應收帳款測試款人民幣1,061,900元和972,800元。

2018年9月,中原信託發起信託計劃募集資金,同年10月17日、10月26日、11月2日,海發公司分5筆將87,500,000元打款至中原信託指定帳戶,用於投資次級信託受益權。

中原信託分別於10月17日、10月26日、11月2日,分5筆向海發公司指定帳戶轉款350,000,000.00元。2018年12月19日,海發公司向中原信託轉款3,550,821.67元用於支付利息,後海發公司無力還本付息。

法院認為,林威明知謝文海等人虛構對協和醫院應收帳款債權,仍推動、促進融資項目的完成,騙取中原信託融資款,數額特別巨大,並收取海發公司使用涉案資金支付的分成294.31萬元,其中自留30萬元,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萬元。

從法院公布的執行裁定書來看,這幾家信託公司都申請了強制執行,不過由於涉及刑事案件,執行未果,這個案子也給投資人敲響了警鐘。

一方面,從入局的信託公司來看,被騙的都是外地信託公司,其中還有三家央企信託,而這三家央企信託近幾年規模擴張非常快,存在項目審核不嚴的問題;

另一方面,這個項目關鍵人物林威,原本是外貿信託高級信託經理,其通過信託人脈關係和專業知識,鑽了信託公司風控的漏洞,這個該如何防範,值得信託公司深思。

相關焦點

  • 信託風控解讀及信託增信方式擔保之-抵押
    自有資本不過數十億的信託公司管理著數以千億計的資產,每個項目出現問題都不容小視。風險防控對於信託業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隨著近年來兌付危機的初步顯現,面對諸多的質疑,持樂觀態度的人士往往提出信託風控的強大,核心便是擔保物的足值。實際上,信託業的風控手段遠不限於抵押擔保,信託風控實有十八般武藝可以施展。真正的問題在於,每一種武藝都有他的弱點甚至是致命傷。
  • 乾貨:解讀信託的18個風控手段 法律講壇
    ,有三家非常嚴重,年內信託的剛性兌付可能會打破,是好是壞,小夥伴們自己分析。信託風控的十八般武藝,其中有信託業的獨門秘籍,也有所有金融機構都具備的基本套路。實際上,信託業的風控手段又何止於這些。如果運用得當,將各門武藝練就純熟,可以根據項目需要打組合拳,實現從項目盡調到談判磋商、合同籤訂、中後期管理、項目兌付的全流程、全方位的風險防控。通過良好的風控機制,信託公司可以操作傳統融資渠道不會涉足的風險較高的項目,從而為投資者獲取較高收益。
  • 資管 | 信託的18個風控手段解讀及信託增信方式擔保之-抵押
    自有資本不過數十億的信託公司管理著數以千億計的資產,每個項目出現問題都不容小視。風險防控對於信託業有著無比重要的意義。隨著近年來兌付危機的初步顯現,面對諸多的質疑,持樂觀態度的人士往往提出信託風控的強大,核心便是擔保物的足值。實際上,信託業的風控手段遠不限於抵押擔保,信託風控實有十八般武藝可以施展。真正的問題在於,每一種武藝都有他的弱點甚至是致命傷。
  • 某信託公司涉嫌非法放貸?旗下某消費金融產品被指謎一般的風控!
    從上述時間點看,外貿信託「和悅貸」大放水的主要意圖可能是擴大自營貸款業務規模、積累客戶數據、驗證風控策略,這也解釋了為何很多應該在其他消金公司黑名單上的借款人成功通過了「和悅貸」的審核。 04#消費金融 截至2018年底,消費金融信託業務規模已經達到3000億,超過百億的信託公司有6家,分別是外貿信託、雲南信託、渤海信託、中融信託、中航信託和中泰信託。有數據稱外貿信託累計放款額度已經超過1000億元。
  • 這一新技術被用於消金風控,已合作雲南信託...
    消金界注意到,在金融應用場景中,螞蟻鏈已經重慶農商行、雲南信託開展了合作,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中。億美元同比增長57.7%,2018-2023年期間,區塊鏈支出的5年複合年增長率,亞太地區為55.3%,全球為57.1%,到2023年,全球的區塊鏈方案支出將達144億美元。
  • WEMONEY朝聞:招行信用卡披露前五大催收機構;愛建信託超2.8億信託...
    近日,新網銀行和工商銀行聯合上線了針對小微商戶的個人信用貸產品,該產品由二者獨立風控、聯合放款。在業內看來,在監管政策鼓勵下,越來越多的民營銀行和大行合作放貸的案例將落地。不過,類似「銀銀合作」需要雙方的風控模型相匹配,另外,大數據風控對小微企業貸款的效果有待檢驗。5月27日,WEMONEY研究室獲悉,新網銀行與工商銀行合作的「e商助夢貸」(聯合貸)已上線,申請入口在工銀e生活APP首頁。
  • 交銀國際信託申請1.5億訴前保全 多家信託租賃公司陷永煤債務危機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交銀國際信託申請1.5億訴前保全 多家信託租賃公司深陷永煤債務危機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北京報導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永煤集團)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市場的神經。在與永煤集團的融資渠道中,除了債券、銀行,還有信託公司的身影。
  • 2015年信託公司年報分析_2015年信託公司年報分析_中國金融新聞網
    其中重慶信託、平安信託、新華信託、興業信託和華寶信託增資幅度較大,分別增資103.61億、50.12億、30億、24.24億和17.44億。2015年全行業營業收入為1160.52億,較2014年同比增長23.26%,但增速較2014年下降了8.57個百分點。68家信託公司平均實現營業總收入17.07億元。2015年度營業總收入排名前五的公司是中信信託、平安信託、中融信託、華潤信託和重慶信託。
  • 重慶信託的金控夢
    重慶信託在自有資金的運用上也與大部分信託公司不同,其在很多年前就開始布局投資金融機構的股權,目前已經集齊了銀行、證券、基金、保險等金融牌照,成為少見的信託系金控平臺。目前,重慶信託已控股重慶三峽銀行、益民基金(公募基金)、國泓資產管理公司,並且參股了民生銀行、合肥科技農村商業銀行、國都證券、農銀人壽保險等多家金融機構。
  • 南京建工再爆違約 8家機構踩雷長安信託28.5億懸了
    來源:雲巢金融 2018年末南京地區多家大型民營企業相繼爆發債務違約潮,其中豐盛集團亦走上了「違約路」,12.8億元的債務違約迅速引發市場關注。 不過,就在發布違約公告後的第三天,該公司就在當地政府介入協調幫助下還清了所有逾期借款。目前已更名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的豐盛集團並未因改名而走出困境。
  • *ST凱迪179億債務逾期 20餘家銀行風控成擺設?
    來源:中國經營報*ST凱迪179億債務逾期 20餘家銀行風控成擺設?本報記者/王柯瑾/北京報導12月上旬,*ST凱迪(000939.SZ)披露多條信息,包括新增債務到期未能清償情況、銀行帳戶凍結、重大訴訟案件、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等風險提示。
  • 雲南信託「下水」推出自營現金貸,曾對接上百家網貸平臺
    信託加速入局消費金融,但風險環生 信託行業在消費金融行業存在感越來越強,根據信託業協會數據,2018年末就有38家信託公司開展消費金融信託業務,累計規模超8000億,期末餘額近3000億。
  • 數位化風控勢在必行,薩摩耶數科助力金融機構嚴把風控關
    不良貸款率增加,意味著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也暴露出傳統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存在隱患,需引起高度重視。尤其是城商行、農商行等中小行,針對網際網路客群的反欺詐和風險運營經驗以及相關樣本的積累相對較少,既有的風控系統已無法滿足網際網路業務的高實時性和快速迭代能力,以致不良資產上升壓力大增。有效應對金融服務新形態,金融機構發力智能風控建設勢在必行。
  • 獨家揭秘承興控股供應鏈金融操作內幕:「高賣低買」循環刷單創造巨額應收帳款憑證
    但沒想到前些年股市低迷導致其收購的三家上市公司股價漲幅不大,不但令羅靜算盤落空,還導致承興控股供應鏈金融募資鏈條虧損越來越大,迫使她孤注一擲「製造」假發票繼續尋求供應鏈融資「借新還舊」,不料假發票被諾亞財富發現並報案,揭開了承興控股涉嫌供應鏈金融「欺詐」內幕。
  • 判決文書曝招聯消金、支付寶等巨頭的風控黑洞
    巨頭的風控真的如宣傳的那樣好嗎?數據層面我們固然看不到巨頭剝離的壞帳數據,無從推算其真實不良率,但從公開資料裡,我們發現,巨頭的風控很多時候是口號大於實際,即便擁有技術能力,但在利益主義的驅動下,風控主動「裸奔」,以至欺詐盛行。
  • 百億信託踩雷:深陷擔保旋渦 南京建工債務危機正在發酵
    因南京東部路橋、南京建工產業集團未按照約定兌付兌息,長安信託申請訴前財產保全。2019年3月12日,經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南京新港名下銀行存款約1.66億元及其持有的南京高科近2.5億股股票被凍結。  一紙公告牽出南京建工產業集團28.5億信託違約。
  • 薩摩耶數科入圍「2020智能風控兵器譜TOP 20榜單」
    憑藉在智能風控領域的優秀表現,包括微眾銀行、眾邦銀行、眾安保險、薩摩耶數科等20家數位化持牌金融機構、金融科技服務商登上「智能風控兵器譜TOP 20榜單」。圖: 薩摩耶數科入圍「2020智能風控兵器譜TOP 20榜單」數字經濟迎來新發展,薩摩耶數科入圍「2020智能風控兵器譜TOP 20榜單」數字金融是數字經濟的核心產業,數位技術和金融科技將助力中國數字經濟新未來。當然,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給風控領域帶來了全新的機遇與挑戰。
  • 小米攝像頭被曝存在隱私漏洞 現已被谷歌禁用
    原標題:小米攝像頭被曝存在隱私漏洞,現已被谷歌禁用記者 | 孫文豪1月3日消息,社交新聞網站Reddit用戶Dio-V曝光了自家小米攝像頭的隱私安全問題。Dio-V將小米攝像頭連接在Google Nest Hub上時,意外發現了其他人屋內的影像。
  • 探路消費金融 信託公司「轉舵」擴張「前路漫漫」
    融資渠道不暢通、數據信息割列成「攔路虎」參與消費金融業務,既存在機遇,也將面臨不小挑戰,為了建立覆蓋消費金融行業的資料庫,提升相應的反欺詐能力,目前外貿信託、中航信託、渤海信託和雲南信託四家信託公司已接入了央行個人徵信接口,一方面滿足了信託公司業務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在貸後管理方面,也能夠更好的培育用戶對信用的理解、
  • 百億信託踩雷深陷擔保鏈旋渦 南京建工產業集團債務危機發酵
    三個月後,2019年3月20日,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京高科」)公告稱,南京建工產業集團及其旗下南京東部路橋工程有限公司(下稱「南京東部路橋」),曾向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安信託」)累計申請信託貸款28.5億元,由南京高科股東南京新港開發總公司(下稱「南京新港」)提供連帶責任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