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錫楚埃特,一名男子清掃積雪。 新華社/美聯
7日,漁船停靠在紐約州蒙託克湖一處結冰的碼頭。 新華社/美聯
連日來,美國東北部地區遭遇罕見極寒天氣,多座城市的氣溫創下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最低紀錄。近億居民經歷嚴寒考驗,至少18人因極端天氣死亡。
又創下低溫紀錄
連日來,美國東北部地區遭遇罕見極寒天氣,多座城市的氣溫7日刷新歷史最低紀錄。
美國國家氣象局數據顯示,麻薩諸塞州伍斯特7日最低氣溫為零下23℃,刷新了1942年零下21℃的最低紀錄;羅得島州普羅維登斯7日最低氣溫為零下19℃,刷新1912年零下18℃的最低紀錄;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7日氣溫降至零下22.8℃,刷新1912年零下17℃的紀錄;麻薩諸塞州首府波士頓7日最低氣溫為零下19℃,與1896年最低紀錄持平。
近億人受凍
美國東北部6日經歷普遍低溫,冷空氣覆蓋了從新英格蘭地區到俄亥俄州、賓夕法尼亞州的大部分地區,近億人經歷嚴寒考驗。
佛蒙特州伯靈頓氣溫降至零下18℃,體感溫度低至零下34℃。費城、紐約最低氣溫只有零下13℃。
時速159公裡的狂風6日咆哮美國東北部最高峰華盛頓山,將這一地區氣溫降至零下38℃,接近歷史最低溫度。美國國家氣象局說,在刺骨的寒風下,這裡的體感溫度低至零下69℃。
強勁的東北風4日在麻薩諸塞灣掀起近1米高的大潮,創下近一個世紀以來最高紀錄。潮水湧向岸邊的街道,波士頓和市郊的一些居民區被淹。部分進水地區因低溫開始結冰,一些居民被迫疏散。
6日下午美國最低氣溫出現在明尼蘇達州的卡頓和恩巴勒斯,氣溫低至零下39℃。「冷空氣凍得我臉疼。」當地一名加油站工作人員說。
罕見暴風雪3日晚至4日席捲美國東北部,給一些地區帶來46釐米降雪量,部分地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緊隨其後的極寒天氣令這些地區雪上加霜。路透社報導說,已有至少18人因極端天氣死亡。
南卡羅來納州最繁忙的查爾斯頓機場正在加緊清掃跑道冰雪,以便恢復正常運營。包括麻薩諸塞、羅得島等東北六州在內的新英格蘭地區頻繁遭遇自來水管爆裂、消防栓封凍等情形,需要大量維修作業,水管工嚴重短缺。
氣象預報部門稱,8日起,東北部地區氣溫將有所回升。紐約市氣溫下周有望回升至4℃。新華社
分析
出現極寒天氣不等於全球沒有變暖
每當出現極寒天氣時,就會有人對全球變暖產生疑問。
美國東部近些天迎來一波寒冷天氣,一些人將此作為質疑全球變暖的「論據」。但他們可能不明白或故意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天氣」和「氣候」並不是一回事。天氣指一個地方較短時間內各種氣象要素的狀態,氣候則是長時間裡的狀態特徵。因此,某個地方特定一天、一周或是一月內天氣寒冷,並不能用來否定長期的全球變暖。
美國總統川普是著名的全球變暖懷疑論者,去年12月28日曾對這波寒潮發表評論,質疑全球變暖。對此,一些美國科研人員予以反駁,如加利福尼亞科學院負責人喬恩·福利在社交媒體上說:「不管你信不信,即使此刻川普大廈外面很冷,但全球氣候變化是真實的。這就好比你剛吃過一個巨無霸漢堡,但世界上仍然存在飢餓一樣。」
全球整體氣候正在變暖是不爭的事實。自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年份排行榜前17位中有16個都出現在本世紀。據報導,近年來隨著全球氣溫升高,過去常年被冰雪覆蓋的極地已出現越來越多的綠色苔原,這是氣溫上升、積雪層減少所造成的。英國《衛報》曾報導,一艘俄羅斯油輪在無破冰船輔助的情況下以創紀錄的速度穿過北極海域,這說明北冰洋的海冰大量融化,是全球變暖的重要證據。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今年新年致辭中突出強調氣候變化對人類的重大威脅,認為「氣候變化的速度已經超過了我們的行動速度」。
英國《自然》雜誌曾刊登研究報告說,如果溫室氣體排放一直保持在如今的速度,南極冰蓋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到2100年上升1米以上。
全球海平面升高會讓一些近海城市「沉」入海底。太平洋島國吐瓦魯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沉入海底的國家,印度洋上的島國馬爾地夫也面臨重大威脅。
氣候變化和與此相關的環境退化還可能導致許多人口流離失所。據統計,全球每年平均有2640萬人因自然災害而背井離鄉,到2025年,這個數字將有可能達到2億。
為應對氣候變化,全人類正在加速行動。國際社會2015年達成《巴黎協定》,同意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之內而努力。全球將儘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峰,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這就要求人們減少使用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開發可再生的綠色能源,世界有可能因此進入一個新能源時代。
古特雷斯說:「石器時代的結束不是因為我們用光了地球上的石頭,所以我們也沒有必要非要燒光所有的礦物燃料以結束礦物燃料時代。」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