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億年前的這種南極水龍獸,可能是冬眠動物的鼻祖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長著兩顆獠牙的水龍獸動物復原圖。圖片來源: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如今,動物冬眠已是常見現象。對於那些生活在極地地區的動物,在食物匱乏、氣溫逐降的冬季,需要依靠冬眠來艱難度日。但在物種進化歷史中,到底哪種動物才是冬眠界的鼻祖,目前還沒有確切說法。

美國華盛頓大學生物學家克裡斯蒂安·西多爾,以及哈佛大學古生物學家梅根·惠特尼近日在《通訊生物學》雜誌發表論文稱,生活在大約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的一種水龍獸動物可能是冬眠界的鼻祖,它們當時生活的地區是現在的南極洲,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季,它們靠冬眠熬過沒有太陽的日子。

研究人員從6隻水龍獸的化石中獲得其獠牙橫截面。通過一系列研究,他們發現這種動物長得跟現在的豬一樣大小,有4條粗壯的腿,最重要的是它長著一對長牙。這對長牙會伴隨它一生,如樹幹的年輪那樣,「刻寫」著珍貴的成長信息,這就給現在的科學家留下了珍貴的研究資料。這些化石證據表明,在哺乳動物和恐龍進化之前,這種水龍獸動物就已經出現了類似冬眠的狀態,即動物暫時降低代謝率以度過艱難的季節。研究人員預測,這或許是人類迄今發現擁有冬眠證據的最古老動物。

這種水龍獸動物經歷了二疊紀末期的地球大滅絕。那次大滅絕摧毀了陸地上70%的脊椎動物,但它卻以某種方式倖存下來,在隨後的三疊紀時期又活了500萬年,分布在當時地球上唯一的大陸,即現在的南極洲。

據惠特尼介紹,這些矮胖、短粗、跟豬差不多的動物,上顎長有一對獠牙,它們很可能用這對獠牙在地面植被中覓食,挖掘根和塊莖。獠牙化石的橫截面可以儲存有關新陳代謝、生長和壓力或應變的生活史信息。獠牙上觀察到的「壓力痕跡」,與某些現代冬眠動物牙齒上的應力痕跡一致。

惠特尼表示,如果對南極更多的水龍獸動物化石研究能證實這一發現,那麼它也可能會解決其他疑問,比如為何冷血動物在冬眠時會停止新陳代謝,而熱血動物在冬眠時會偶爾發生新陳代謝再激活事件。進一步的考古研究或許能幫助找到答案。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2.5億年前的這種南極水龍獸,可能是冬眠動物的鼻祖
    對於那些生活在極地地區的動物,在食物匱乏、氣溫逐降的冬季,需要依靠冬眠來艱難度日。但在物種進化歷史中,到底哪種動物才是冬眠界的鼻祖,目前還沒有確切說法。美國華盛頓大學生物學家克裡斯蒂安·西多爾,以及哈佛大學古生物學家梅根·惠特尼近日在《通訊生物學》雜誌發表論文稱,生活在大約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的一種水龍獸動物可能是冬眠界的鼻祖,它們當時生活的地區是現在的南極洲,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季,它們靠冬眠熬過沒有太陽的日子。研究人員從6隻水龍獸的化石中獲得其獠牙橫截面。
  • 2.5億年前的這種南極水龍獸 可能是冬眠動物的鼻祖
    如今,動物冬眠已是常見現象。對於那些生活在極地地區的動物,在食物匱乏、氣溫逐降的冬季,需要依靠冬眠來艱難度日。但在物種進化歷史中,到底哪種動物才是冬眠界的鼻祖,目前還沒有確切說法。美國華盛頓大學生物學家克裡斯蒂安·西多爾,以及哈佛大學古生物學家梅根·惠特尼近日在《通訊生物學》雜誌發表論文稱,生活在大約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的一種水龍獸動物可能是冬眠界的鼻祖,它們當時生活的地區是現在的南極洲,在漫長而寒冷的冬季,它們靠冬眠熬過沒有太陽的日子。研究人員從6隻水龍獸的化石中獲得其獠牙橫截面。
  • 2.5億年前的這種南極水龍獸 可能是冬眠動物的鼻祖
    新解科技日報訊 (記者聶翠蓉)如今,動物冬眠已是常見現象。對於那些生活在極地地區的動物,在食物匱乏、氣溫逐降的冬季,需要依靠冬眠來艱難度日。但在物種進化歷史中,到底哪種動物才是冬眠界的鼻祖,目前還沒有確切說法。
  • 《通訊生物學》:生活在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的南極水龍獸可能是冬眠界的鼻祖
    億年前三疊紀早期的南極水龍獸可能是冬眠界的鼻祖(Credit: Crystal Shin / Megan Whitney/Christian Sidor)(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科技日報(記者 聶翠蓉):如今,動物冬眠已是常見現象。
  • 冬眠動物的鼻祖是誰?科學家:它也是2.5億年前的地球統治者
    當然這樣還是不夠的,它們還會儲備著一定的糧食或者是冬眠之前吃得很飽儲備一定的能量,來熬過寒冬。而這些狀態就是冬眠的動物所擁有的狀態。有這麼多的動物都有冬眠的能力,哪種動物開始冬眠?自然界當中,誰是動物冬眠的鼻祖?
  • 宇宙全尺度暗暈內部結構高清圖出爐;南極水龍獸或是冬眠動物的鼻祖...
    宇宙全尺度暗暈內部結構高清圖出爐;南極水龍獸或是冬眠動物的鼻祖丨科技早新聞 2020-09-04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5億年前,這種動物躲過了滅絕期,還「發明」了冬眠能力
    美國哈佛大學的梅根·惠特尼教授是該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他指出水龍獸或是冬眠的鼻祖。那麼水龍獸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根據考古發現,水龍獸生活在三疊紀初期,從已發現的化石情況來看它們在非洲、亞洲、南極洲都有分布。曾有考古團隊對水龍獸的樣貌進行復原,從復原圖上看來他擁有一個超出身體比例的頭,而且脖子比較短,看起來和現在的河馬比較相似。
  • 2.5億年前的地球統治者,它「發明」了冬眠能力,躲過了滅絕期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一個謎題,但近期《通訊生物學》期刊發表了一篇來自哈佛大學古生物學家梅根·惠特尼的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他們的研究團隊發現出現在大約2.5億年前的水龍獸可能是最早學會冬眠的動物,換而言之它是冬眠的鼻祖,這是如何發現的呢?
  • 恐龍誕生之前,這種動物是地球的霸主,也是它「創造」了冬眠
    ,生活於2.5億年前的水龍獸,或許是冬眠動物的鼻祖。因為通過對水龍獸化石的研究,研究者發現,水龍獸早在2.5億年前,就已經具有了哺乳動物的特徵,身體結構已具有若干哺乳動物的進步性狀,它被稱作是類哺乳動物。此外,水龍獸的身上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身份」,那就是在恐龍出現之前,水龍獸很可能是地球上的史前霸主。
  • 2.5億年前的水龍,這才是冬眠動物的鼻祖!長牙化石留下珍貴印記
    而人類雖說天生的基因中,沒有這項本事,但如今很多不治之症,還是讓我們很期待,讓病人利用冬眠的方式,從而獲得足夠的時間,去等待對抗疾病的新方法……所以,對於這個課題,科學家迄今依舊是在路上。但對於物種進化的歷史上,地球生物中,誰是冬眠界的鼻祖,一直都沒有一個確認的說法。最近,一篇發表在《通信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一項新發現,再次引起了冬眠學者的關注。
  • 這種動物像豬又像狗,被認為是人類祖先,如今又有了新的身份
    在距今的二疊紀末期,恐龍出現之前,地球上曾經生活過一種長得像豬又像狗的動物,它們的頭大大的,有著長長的獠牙,脖子又短又粗,四肢粗壯短小,身體像個大水桶。這種動物被稱作水龍獸,幾乎在世界各地,都曾經發現過水龍獸的化石,在2.5億年前的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中,水龍獸幸運的存活了下來,由於沒有天敵,它們迎來了數量激增的黃金時代,並且伴隨著大陸漂移,分散到了世界各地。
  • 2.5億年前水龍,冬眠動物的鼻祖!它的長牙化石留下珍貴印記
    但對於物種進化的歷史上,地球生物中,誰是冬眠界的鼻祖,一直都沒有一個確認的說法。最近,一篇發表在《通信生物學》(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一項新發現,再次引起了冬眠學者的關注。透過一系列的研究,他們發現:這種距今約2.5億年前的三疊紀時代
  • 2.5億年前南極動物「似冬眠」狀態的化石證據
    科學家報告了一種類似冬眠狀態的證據,這種動物生活在大約2.5億年前的三疊紀早期生活在南極洲。這些化石是脊椎動物存在類似冬眠狀態的最古老的證據,這些表明,在哺乳動物和恐龍進化之前,脊椎動物就已經出現了遲鈍症(冬眠的通稱,也是動物為了度過難關而暫時降低代謝率的類似狀態)。冬眠是當今地球上常見的特徵。
  • 2.5億年前生活在南極洲的史前動物Lystrosaurus可能依靠冬眠生存下來
    億年前生活在南極洲的史前動物Lystrosaurus可能依靠冬眠生存下來(Credit: Crystal Shin / Megan Whitney/Christian Sidor)(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一個古生物學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Lystrosaurus的2.5億年前的動物物種很可能在南極洲還是被稱為盤古大陸的古老超級大陸的一部分時
  • 研究稱2.5億年前生活在南極洲的史前動物可能依靠冬眠生存下來
    一個古生物學家團隊發現,一種名為Lystrosaurus的2.5億年前的動物物種很可能在南極洲還是被稱為盤古大陸的古老超級大陸的一部分時,依靠冬眠來生存。這種極端的生存策略可能在讓這種遠古的哺乳動物親屬在大規模滅絕中倖存下來,這場滅絕導致70%的陸生脊椎動物物種消失。
  • 第一種學會冬眠的動物被發現,不僅如此,它還是曾經的地球霸主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前段時間有研究指出,地球的內核或許只有十幾億年的歷史,這意味著地球的年齡或許比現有認知還要年輕,估計也不會超過20億年。地球年齡的縮短意味著地球生物史的縮短,雖然如此,大多被認為是2、3億年前的古生物應該不會受到影響。下面將要介紹一種名不見經傳的古生物,但它卻可能是第一種學會冬眠的動物。根據外媒報導,由生物學家克裡斯蒂安·西多爾領銜的華盛頓大學生物研究團隊於前段時間在《通訊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該研究論文指出水龍獸可能是最早掌握冬眠技巧的古生物。
  • 2億年前除了恐龍還存在哪些生物?僅有一種存活至今
    麗齒獸,麗齒獸可能是首次長有犬齒的動物,生活於沙漠與針葉林中,具有銳利的牙齒和高超的奔跑能力,奔跑時速超過100千米,生活在2.52億年前,比恐龍略早出現一些,麗齒獸是生物進化史上的一大重要突破。長棘龍,長棘龍屬於下孔類動物,生活在2.8億年前,其身體特徵是從頸部到尾部長有許多棘棒,支持著一層皮膜,狀如船帆,體長達到3.5米,是類似爬行動物動物種,但實際長棘龍是哺乳動物的祖先,主要分布在歐洲以及北美地區。
  •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
    2.5億年前,三疊紀的「蜥蜴王」統治著南極洲,還是恐龍之王!數百萬年前,在被稱為「恐龍之王」的雷克斯霸王龍腳下,大地還在顫抖。而在此之前,南極洲的森林中曾棲息著一隻鬣蜥大小的「蜥蜴王」。這種古老的爬行動物是一種古蜥,屬於後來包括恐龍、翼龍和鱷魚在內的同一類群。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了一具蜥蜴的部分骨架,其年代可追溯到2.5億年前,當時南極洲動植物繁盛。科學家在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中稱,這位前「國王」的化石不僅為很久以前的南極洲森林景觀提供了更清晰的圖像,還有助於解釋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物種滅絕之後的進化景觀。
  • 在恐龍之前,水龍獸靠「特殊」能力活下來,並統治地球100萬年
    作為存在於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地球霸主,恐龍是一個引發無數歷史愛好者研究的物種,千百年來,恐龍的起源,繁衍和突然滅亡,都是值得讓人研究的課題。但是您是否想過,在恐龍出現之前,地球的霸主又是誰呢?
  • 三疊紀哺乳動物通過冬眠來戰勝極地冬天
    2.5億年前居住在南極洲的一種食草哺乳動物親屬的長牙提供了已知的最古老的證據,證明動物依靠類似冬眠的狀態來度過艱難時期,比如極地冬天。周四發表的這項研究主要關注一種名為「石龍」的四足覓食動物,它的化石已在中國、俄羅斯、印度、南非和南極洲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