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中國人來說,1998年的那場特大洪水是刻骨銘心的記憶。
長江,松花江,珠江,嫩江……八次洪峰接踵而來,石首告急,武漢告急,荊州告急,九江告急,大慶告急,哈爾濱告急……
20年前的那個夏天,那段抗洪歲月,你還記得嗎?
近期,一張曾經感動無數國人的照片又一次刷爆朋友圈,戳中了億萬網友的淚點。
這張照片,原載於人民日報,曾獲中國新聞獎。
照片的主角董萬瑞中將,是原南京軍區副司令,2017年2月9日於南京逝世。1998年長江抗洪期間,他是南京軍區駐九江抗洪前線總指揮。在完成抗洪任務後,將軍在車站淚別抗洪將士,引爆國人淚點。
1
1998年夏天,長江流域發生百年不遇特大洪水。8月7日13時左右,長江九江段4號閘與5號閘之間突然決堤30米左右。洪水滔滔,九江危在旦夕!
據光明日報報導,九江決口的消息傳到中南海,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指示中央軍委隨時調遣部隊支援九江搶險;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親赴九江搶險現場……
在此危急存亡時刻,誰來擔當統兵重任?董萬瑞中將臨危受命,坐鎮九江,在5天5夜的決口封堵戰中,他調兵遣將、精心部署,連續3晝夜不回駐地吃飯、休息,終於封堵住決口,創下了人間奇蹟。
董萬瑞的兒子董三榕少尉也在抗洪隊伍中,是大名鼎鼎的「紅色尖刀連」的排長,兩人被譽為抗洪「父子兵」。
雖然同在一個「陣地」上,兩人卻很少相見。中將父親還是在龍開河工地和陪同總政治部于永波主任看望「紅色尖刀連」官兵時,見到又黑又瘦的少尉兒子。
面對比自己高一頭的兒子,將軍只說了一句:「看看你的手,你還沒有我黑。」董三榕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實,在連隊裡,他已經被戰士們稱為「酋長」,公認是全排最黑的人。
有人說,董萬瑞不心疼兒子,卻時時刻刻惦記麾下普通一兵。他不止一次被身邊戰士冒著生命危險堵決口的英雄事跡感動得流下了熱淚,總是叫記者不要寫自己,多寫寫奮戰在一線的官兵們。他說:「要我講官兵中有多少英雄,我說不清。但我可以說,他們中每一個人都是英雄,都有一串催人淚下的故事……」
董萬瑞是軍中名將,曾出任過31軍的軍長。這支部隊是駐紮在臺海前線的英雄部隊,湧現出趙克石、蔡英挺、王寧、馬成效、黎火輝等眾多戰將。在眾多下屬看來,董萬瑞時刻「聚焦打仗」,越是「聚焦打仗」的將領,越是心系基層官兵。
2
和平年代,抗擊重大自然災害正是對部隊戰鬥力和凝聚力的直接檢驗。98年的洪水,百年不遇。大家在紀念董萬瑞將軍的同時,那個軍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奔赴抗洪一線的場景,又浮現在了眼前。
當年九江封堵決口的抗洪場面是這樣的——
決口旁,戰旗高揚,兩千官兵組成一道道傳送鏈,將堵水用的石料、糧包向激流中拋投。奮戰在決口上遊一側的南京軍區某團官兵是搶築圍堰的主力。他們藉助月光和探照燈光,同時從江堤和煤船兩邊拋投砂石袋和糧包,可是,湍急的水流轉眼將砂袋、糧包衝得無影無蹤。
鋼管運來了,將士們把鋼管絞成柵欄,一排排地打入江底,然後飛速地拋塊石、袋裝碎石、鋼筋籠塊石和一袋袋的稻穀、蠶豆。石料流失被遏制了,堵水效果明顯。
部隊官兵連續奮戰,一個個疲憊不堪,不少人中暑、脫水。
「部隊換防!」董萬瑞將軍一聲令下,從浙江境內千裡馳援的1800名官兵精神抖擻地開到了現場。一批疲憊勞累的勇士撤下去,一群生龍活虎的猛將又頂了上來。
與董萬瑞一樣,當年共有100多名將軍奮在長江抗洪前線。許多將領在抗洪之中打出了威名,走進了群眾心裡。
某部隊凱旋途中受到二十多萬市民的歡送,人群將車輛圍得嚴嚴實實,本來十幾分鐘的路程不得不開了兩三個小時。
3
20年過去了,當我們回看這張照片,不禁猜測,滿眼淚花的將軍當時在想什麼呢?
或許他在想,自己的士兵不顧生死的跳入洪峰中,扛沙袋的肩膀都脫了幾層皮,累得不行了躺在地上睡一會,餓了用礦泉水方便麵充飢...憑什麼啊,自己的士兵不是娘生爹養的嗎,他們沒有朋友,沒有愛人嗎。但是憑什麼,憑什麼,他們不能在家照顧自己的父母,不能和愛人孩子在一起,不能和朋友聚會,而僅僅一個軍人的身份,一身軍裝就能讓他們出生入死!憑什麼,這些官員造的孽要讓我的這些兵們去彌補!?
是恨,是愛。
鐵血將軍董萬瑞,那一張從不表露喜怒的臉啊!此刻卻因普通戰士的告別而動容!那一雙極少流淚的眼啊!此刻卻因戰士的忠誠而閃動著淚花!
2017年2月,董老將軍去世的消息傳來,如同當年的那張照片一樣,再度引爆了無數國人的淚點。
這就是,當代軍魂。
4
一首《為了誰》曾火遍大江南北。
「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
這首歌深情謳歌了抗洪子弟兵英勇無畏的崇高品質,也唱出了軍民團結的魚水深情,感動了無數中華兒女。
20年後再聽這首歌,多少人依然會淚流滿面?
很多人會說,和平年代軍人有何用?答案很簡單:關鍵時候能救你的命。
如今,那段抗洪往事漸行漸遠,可有些人和事不該被遺忘。
(來源:人民日報、中國軍網、上觀新聞、鐵血網;我蘇網綜合編輯/黃河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