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對主人設置的問題才能拆開紅包;在家裡小朋友或寵物身上「藏」紅包引全家尋寶……剛剛過去的雞年春節,除了微信、支付寶兩家紅包大戰傳統「玩家」,隨著銀行、直播平臺、創業公司等各方加入,黃金紅包、搶答紅包、面對面紅包、AR紅包等各式紅包新花樣層出不窮,讓手機紅包這個「新年俗」玩出了花。
手機紅包能「發金子」
今年春節,一種更酷更拉風的紅包悄然冒頭——你可以給親朋好友發「金子」了。除夕夜,一款「黃金紅包」悄然出現在微信群裡。與普通微信紅包類似,收到好友發來的「黃金紅包」,只需要在微信對話框中點擊連結,「開」紅包就可以領取黃金份額,契合「新年添金」的好彩頭。
據了解,「黃金紅包」由一家在線支付平臺與一家銀行聯合推出,雖然產品還在內測階段,主要在特邀用戶中試用,但只要是綁定了該家銀行卡的微信用戶,收到好友發出的黃金紅包後都可以搶,搶到的黃金份額自動存入支付平臺微黃金帳戶中。
這種「微黃金」紅包,以「毫克」為計價單位,可以一對一發送,只能發送或接收1克黃金;也可以一對多發送,單人單次最多發送30克黃金、最多發送給100個人。
需要注意的是,黃金紅包與普通紅包有所不同,由於黃金報價有浮動,黃金紅包價值會隨著黃金價格波動。所以,或許某天一覺醒來,你會發現自己紅包裡的微黃金增值或是縮水了。
「不懂我」紅包領不走
相比傳統紅包缺乏互動,充滿創意的「新型紅包」更能激發人們的熱情。除夕中午,一款名叫「搶答紅包」的功能瞬間在朋友圈裡「刷屏」。「我最愛吃的火鍋店名字」「我的小名叫什麼?」「猜一下,我最怕什麼?」在朋友圈發出一張帶有類似問題的紅包圖片,好友看到後掃描圖片上的二維碼,就會進入某智能助理平臺的微信公眾號頁面。當好友在對話框輸入自己腦海中的答案後,如果與紅包主人提前設置的答案恰好一致,就會成功將紅包主人的「搶答紅包」收入囊中。
與傳統微信群發紅包、支付寶口令紅包主要「拼手速」不同,如果你對自己的朋友不夠了解,即便網速、手速再快,也不可能搶走紅包。「連我家貓叫什麼都能答上,果然是真朋友啊,這紅包發得值。」一位嘗鮮「搶答紅包」的用戶玩得不亦樂乎。
「懂我的人答對題目才領紅包的遊戲機制,與我們智能助理產品的定位不謀而合。另一方面,搶答紅包的一部分靈感也來源於傳統春節元宵猜燈謎活動裡的給上文猜下文。」推出「搶答紅包」功能的這家智能助理平臺合伙人白澤宇揭秘了推出這一變種紅包的靈感來源。他透露,由於趣味性、互動性強,這種「變種」紅包除夕中午一經推出,到傍晚時就有數以十萬計用戶嘗鮮使用。
從春節前就已提前開始預熱的AR紅包,在萬家團圓的日子裡也玩出了不少趣味。
「把AR紅包藏在外婆家的小黑狗上了,現在狗狗滿屋子亂跑不肯配合我掃一掃,怎麼辦!」「95後」小雅在自己的朋友圈裡寫下了自己春節尋覓紅包的趣事。雞年春節前夕,支付寶、QQ相繼推出基於虛擬實境技術的AR紅包。人們可以通過手機鏡頭掃描,在相應的地理位置找到商家、好友埋藏的AR紅包。這種新穎的紅包方式,也讓人們從「低頭族」變得更加頻繁與家人互動交流。
「外掛作弊」擾民又掃興
手機紅包新年俗越來越流行,除夕夜裡,國人收發紅包的頻次也年年創下新高。除夕當晚,支付寶「集五福」紅包開獎,共有1.6億人集齊五福瓜分了支付寶提供的2億元現金紅包,平均每人1.19元,大多用戶分得的獎金為1到2元左右,最高中獎金額為666元。同樣在除夕當天,微信紅包全天收發量達142億個,比猴年增長75.7%。在除夕最後一秒的高峰時刻,國民每秒微信紅包收發達到76萬個。
在傳遞感情和年味的紅包背後,也有些因素頗為擾人。
「搶紅包的外掛太猖獗了,本來是圖個喜慶的,都被外掛給搶了,太掃興。」市民劉青告訴記者,在她所在的幾個群裡,有少數好友,無論誰發的紅包,他都是第一個搶到的。而當大家在群裡交流聊天時,這些使用了紅包外掛作弊的人,則經常通過系統自動發出重複而機械的表情,刷屏行為非常惱人。
「微信紅包是好友之間良性互動的一款網絡產品,針對使用包括搶紅包在內的各類外掛軟體的用戶,微信將對其帳號進行提示和警告,嚴重時會封停部分功能甚至封停帳號。」騰訊工作人員介紹,使用微信外掛軟體,還存在用戶隱私信息洩露、用戶帳號密碼被盜用等安全風險。對於任何製作、售賣外掛軟體的行為,微信將對其帳號進行永久封停。
而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時,「搶紅包」肯定又要熱上一輪,希望這也能提醒到讀者朋友們:搶個彩頭增進感情,切莫使用外掛。(孫奇茹 據《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