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凌晨,很多中國網友在等待著孟晚舟引渡案的第一個審判結果,而最終的判決讓我們匪夷所思,卑詩省高等法院認為孟晚舟符合"雙重犯罪"標準,孟晚舟必須繼續留在加拿大接受監視。孟晚舟出庭當天戴著電子腳鐐的照片,立刻在國內網絡上掀起軒然大波。
華為官方第一時間做出回應,表示了強烈的反抗和失望,他們堅信孟晚舟是清白的,希望加拿大的司法體系能還孟晚舟一個清白。同以前一樣,任正非仍舊沒有對女兒的案件做出任何抗議和負面情緒,沒有抱怨,沒有憎惡,也沒有什麼豪言壯志。
人到了古稀之年,還要看著女兒身陷囹圄,任正非只道:"沒有傷痕累累,哪能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其實這件事,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們去深究的細節。
2018年12月,孟晚舟和任正非在加拿大溫哥華的機場被捕。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孟晚舟這次出行和任正非的目的地是一樣的——阿根廷,只不過孟晚舟要比任正非早兩天出發。
孟晚舟被捕後寫了張紙條告訴任正非:爸爸,他們的矛頭指向的是你。任正非在女兒被捕的情況下,依舊忍下擔憂,趕赴阿根廷參加了會議。任正非這一路上,家人和華為員工都非常擔心。
記者詢問任正非,如果他和孟婉秋一起在加拿大被抓了,會怎麼辦。他說:"我會和女兒聊聊天。"看起來如此從容的他,卻在華為內部會議上吐露心聲——我已經做好此生再也見不到女兒的準備了。
任正非已經70多歲了,這個年紀的老人家,都願意在家裡陪孫輩玩玩,陪兒女聊聊天,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經歷了數十載的人生,還有什麼比子女更加讓人難以割捨。
自古英雄不懼磨難,但我們,不應該讓衝在先鋒的英雄們經歷這些苦難,咽下這些委屈。
美國對外國優秀企業家以莫須有的罪名抓捕,表面上是"依法拘留",其實是耍流氓式綁架。然而無論是對日本的東芝還是對法國的阿爾斯通,美國這陰險的毒招屢試不爽,有恃無恐。
曾經他們威脅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在其脅迫之下不得不自斷一臂,將東芝的兩名高管抓起來判刑,正在蒸蒸日上的東芝再也沒有達到當年的高度;曾經他們拘捕阿爾斯通高管,阿爾斯通首席執政官心驚膽戰,秘密將阿爾斯通賣給了美國,從此阿爾斯通只是一個美國人控制下的傀儡公司……
今天,他們抓住了孟晚舟,拿一個50歲的弱女子威脅一名70歲的老人,威脅華為,向中國提出種種條件。任正非沒有動搖,他還對來採訪的記者開玩笑道:"如果華為還活著,歡迎你們再來。"
華為怎麼能活不下去呢?華為不僅要活著,還要活得更加精彩。
2020年5月15日,華為被列入了美國"實體清單",美國要求,只要是使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企業都不允許給華為供貨。我想很多朋友已經看過各路專業大神的科普了,"晶片"是我們的軟肋,而沒有晶片的手機,只是一堆沒有用的零件。
任正非曾經說過,早知道我就去搞房地產,而不是搞通信,搞通信又苦又累又不賺錢。任正非說出的就是無數通信人的心聲。在這個行業裡,我們曾經缺乏的人才、資金、耐心和關注,現在全都變成了威脅。
面對美國對華為的不遺餘力的打壓,中國的每一位企業家都在憤怒,他們針對的不單單是一個企業,而是中國。今天在加拿大被軟禁的是孟晚舟,明天,任何一位中國企業家在出國的時候都會心驚膽戰,每一位身經百戰、本應該安享晚年的老一輩企業家們也會為自己子女們的安全焦慮擔憂。
有人說,中國如果突然沒有了阿里巴巴,京東和其他電子商務可能馬上取而代之,但是沒有了華為,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找不到另一家公司可以替代。
中國的企業家們,不可能放任華為搖搖欲墜而不管。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雲在疫情期間,第一個向西方國家伸出了援助之手,這是"道",華為今日遭遇困境,他也毫不猶豫地助攻華為,這是"義"!在美國步步緊逼之時,華為宣布撤出在美國的57家工廠,並帶走了所有的資金和技術,馬雲緊跟其後,表示阿里巴巴也要從美國撤出,並且率領達摩院出資2000億支持華為今後的高端晶片研發工作。
鐵娘子董明珠出資助力華為晶片,並且宣布格力電器也要積極加入到晶片研發之中。董明珠豪氣萬丈:"如果華為做到了世界第一,那麼格力寧願做世界第二。"
萬達董事長王建林和華為籤訂了戰略合作;李嘉誠宣布投資174億給公司旗下的英國電信運營商O2,O2在倫敦有200個基站內測華為的5G設備,李嘉誠還和華為籤訂了20億英鎊的協議……
中國的科技,不能被美國掐著脖子發展。我們看到的是任正非的風淡雲輕,是他對女兒的"放棄",是他的隱忍。但我們沒有注意,即便在春節期間,在疫情爆發期間,華為依舊有2萬多名科學家、專家和工程師在加班。
人們曾對華為人的"狼性"褒貶不一,而今天,當華為人殫精竭慮趕在美國加大制裁之前努力工作,從2月1日開始,華為一點點恢復生產力,跨國、跨公司物料供應越來越困難,有的合作公司防疫條件不行,開工困難,華為為他們提供防護裝備,完善衛生條件,保證生產供應。
在疫情期間,除了湖北,華為旗下全球的員工都沒有出現過新冠肺炎的病例。華為在爭分奪秒地和時間賽跑,無論是美國,還是疫情,任正非認為,華為都可以扛過去。
這就是任正非,這就是華為。
今年,經濟註定不景氣,企業家們願意出重金幫助華為,不僅僅是為了爭一口氣,更是相信任正非。
任正非常常對別人說:"我處處都處在人生的逆境。"幼年的時候,他兄弟姐妹七人,靠父母微薄的工資生活,孩子們上學的錢是母親到處找人借錢供上的。
任正非高中三年,最大的夢想就是希望吃上一口白面饅頭。無論家中多麼艱辛,父母都在告訴他:"知識就是力量,別人不學你要學,不要隨大流。"物質的缺乏磨鍊了任正非的意志,父母從沒有想過讓他去賺錢貼補家用,而是一直逼著他上學,讓他在困難之中看見了光明。
2006年,在華為的演講臺上,任正非說:"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新的生活,全靠我們自己。"這句話一直影響著當時聽演講的每一個華為人。
華為在通信領域一路超越,當這個品牌已經成為行業先鋒之時,任正非卻依舊記得創業初期,在北京寒冬的那個夜晚,華為的銷售員在寒風之中等了8個小時,客戶來了之後,只聽到這個銷售員說了半句"我是華為的……",就被另一個著名公司的銷售接走了。
他們沒有怪客戶,因為那時候的華為,本來就沒有幾個人知曉。華為的銷售員是怎樣的?任正非形容:"背著我們的機器,扛著投影儀和行囊,在偏僻的路途上不斷地跋涉……"
今天,這個曾經被客戶聽到名字就拒絕的公司,已經強大到美國不得不防,為了打壓,甚至用了為人所不齒的手段,扣押了任正非的長女。
這是華為之幸?還是華為的不幸?任正非沒有正面回答,面對央視的採訪,他平靜說道:
"華為目前是最佳狀態。"
"我們只有勝利,別無選擇!"
這位1944年出生在貴州農村的商界大佬,在《任正非傳》之中坦言——自己是被逼無奈才創辦了"華為"。40多歲,為了拓展業務,華為親自跑市場,做銷售,大部分時間都是孤身一人,背著的只是一個黃帆布軍用背包。當他決定研發手機,他開始光羅人才,其中包括了華為的靈魂任務孫亞芳女士。當華為這艘巨輪揚帆起航,它吸引了無數的人才,也流失了無數愛將,甚至有人在離開時迫不及待挖走人才和客戶自立門戶,但任正非從來沒有吝嗇過培養人才,相信人才,捨得研發投入,敢接受新領域的新挑戰。
華為這個通訊界的後起之秀,它如何崛起,外國人不理解。早在任正非為企業起名之時,就已經彰顯了他的信仰和決心——"中華有為"。他是一位真正的民族企業家,他想到的不僅僅是利益、名譽和金錢,在他一無所有的時候,他依舊有著熠熠發光的家國情懷。
《任正非傳》是一本讓人看了之後收穫良多的名人傳記,當任正非一次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他為人處世的方式,創業成功的秘訣,識人用人的經驗,攻克艱難的意志,都給了我們無盡的啟迪。
很多人覺得企業家傳記都是一部"發財史",而任正非不同,這是一部逆襲史,也是一部勵志史。最近《任正非傳》已經賣爆,僅僅31.8元,解密這位商界傳奇人物的一生和華為的艱辛歷程,需要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