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日本就進行潛艇攜帶飛機作戰研究。到了二戰期間,日軍建造的潛艇已經成為世界上各國攜帶艦載機數量最多的潛艇,可以執行偵察或校正飛彈任務,日軍的伊400潛艇就是在此背景下建造的。
伊400型的設計思想萌發於1942年,同年11月,從實驗型伊400型潛艇起飛的E14Y1型偵察機飛越了美國西海岸的森林地帶,並投擲了2枚小型燃燒彈,相當於試飛成功。於是備受鼓舞的日軍準備計劃建造18艘該級潛艇。
不過由於處於戰時,日本的原材料和勞動力都比較匱乏,最終只建立了3艘,其他在建的2艘未完成時日軍已經投降。伊400型水下排水量達到6560噸,是二戰期間建造的最大潛艇。
可以說,直到20世紀60年代戰略潛艇建成前,它都是世界上最大潛艇。其設計最高航速水上達到20節,可持續航程33000海裡,可連續作戰四個月以上,作戰半徑可達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比大和級戰列艦有過之無不及。
從理論上來說,這樣的續航能力可以讓它自給自足繞地球一個半圈。它上面搭載著3架晴嵐水上戰鬥機,轟炸機航程654英裡,有效載荷1800磅。必要時可以丟棄浮筒執行敢死任務,投下的彈藥威力驚人。可惜的是,建成的這三艘潛艇伊400號、伊401號、伊402號最終都難逃被炸沉的命運。
其中伊400號和401號被美軍帶回美國本土進行技術調查,最後在夏威夷附近海域做為靶艦擊沉。伊402號在長崎縣五島列島北方的東海與其他23艘各型潛艦一起,被美軍艦隊做為靶艦擊沉。其他的兩艘在建的被美軍在軍港內轟炸,剩餘的艦體在戰後被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