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樹上爬滿毛毛蟲
毛毛蟲身體呈黑色,長滿白毛。
【核心提示】
大的五六釐米長,小的兩三釐米長,渾身毛茸茸。連日來,鯉城江南街道玉霞社區蔡莊自然村宅堂路上,不少果樹冒出不計其數的毛毛蟲,它們甚至爬進附近居民家中,影響居民的正常生活。昨日,社區負責人表示,將上報當地農業部門進行消殺。
□本報記者 吳志明/文 陳明華/圖
【走訪】 毛毛蟲影響居民生活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玉霞社區蔡莊自然村宅堂路,路上有不少芒果樹和龍眼樹,其中兩棵芒果樹特別高大。記者注意到,樹幹上有很多毛毛蟲在爬動,它們身體呈黑色,長滿白毛,大的有五六釐米長,小的也有兩三釐米長。其他果樹上,也都有這種毛毛蟲。在路面、水溝邊上,都可看到毛毛蟲的身影。
居民楊阿姨家的牆壁上也未能倖免,一樓、二樓牆壁上,都能看到毛毛蟲在蠕動。居民陳女士表示,毛毛蟲大概出現於10天前,往年也有,但沒有今年這麼密集。天晴時,樹幹上密密麻麻的,令人毛骨悚然。
「有時從樹下經過,毛毛蟲會掉在身上。」居民林先生說,自己的手臂被毛毛蟲爬過,感覺有點紅癢,趕緊用藥膏塗抹。附近不少居民表示,這嚴重影響了大家的生活,希望相關部門可以進行消殺。
市民周先生表示,6月5日,他在泉州森林公園也發現類似的蟲子,「好多樹幹上都有,密密麻麻往上爬。」
【社區】 將聯繫農業部門消殺
昨日下午,記者聯繫上玉霞社區黨支部書記蔡先生,他表示,此前還沒有接到反映。他稱,將前往查看並聯繫區農業部門進行消殺。
市農業局植保植檢站高級農藝師劉先生看了記者提供的圖片後表示,這種黑體白毛蟲,是鱗翅目毒蛾類幼蟲,主要出現在每年5至6月,具有爆發性、雜食性、群居性等特點。往年,泉州也出現過。
【提醒】 儘量避免接觸毛毛蟲
劉先生表示,大部分人對毛毛蟲會產生過敏,如果毛毛蟲掉在身上,會發生皮膚瘙癢、起雞皮疙瘩等情況,市民平時要儘量避免和毛毛蟲接觸,不要在樹下逗留太久。如果不慎被蜇,可用碘酒輕輕衝洗,如果出現紅腫、被蜇部位大,應儘快就醫。
那麼該如何防治呢?劉先生表示,一旦發現幼蟲數量增多,可及時噴灑「高效氯氰菊酯」一到兩次,就可以對其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下午4點之後噴灑效果更好。另外,劉先生提醒,市民平時田間耕作時,儘量穿長衣長褲,避免接觸到蛾類幼蟲發生過敏。果農平時要對果園加強管理,對園地進行徹底的清園,剷除雜草,對植株進行修剪,剪除枯枝、殘枝、病蟲害枝,併集中燒毀。
(泉州晚報)
相關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