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智力發育遲緩 3歲前是「逆轉」佳期

2020-11-30 騰訊網

家在福州的小樂浩(化名),兩歲多了才開始叫爸爸、媽媽,只會說些簡單的疊詞。最初,父母以為他只是說話晚,也沒太在意。過了半年多,小樂浩語言一直沒有進步。到醫院檢查,初步診斷小樂浩存在輕度智力發育遲緩,需要做進一步診斷。

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〇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任榕娜介紹,如果孩子超過2歲,但講話能力很差,家長應重視。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表達能力差,可能是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0~3歲是促進語言和智力發育的最佳時期,一旦錯過,再想逆轉孩子的智力、語言發育就十分困難。

「面面觀」:體格+精神+智力

智力低下是發生在18歲以下,一般智力功能明顯低於同齡水平,還伴有個人生活能力、履行社會職責等適應性行為缺陷的一組疾病。智商(IQ)低於人群均值2.0標準差(人群的IQ均值定為100,一個標準差的IQ值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為智力明顯低於平均水平。

小兒智力發育遲緩,一般主要是由於先天遺傳,或者感染、中毒,腦的機械損傷和缺氧,代謝、營養和內分泌疾病,以及聾、啞、盲等特殊感官缺陷導致。

還有些患兒沒有腦的器質性病變,主要由神經心理損害和感覺剝奪等不良環境因素造成,如嚴重缺乏早期合適刺激和教育。

此外,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胎兒宮內生長發育遲緩、母親營養疾病、妊高症等也會導致該病。

臨床上,智力發育遲緩患兒由於身體機能的發展限制,往往身高都比同齡人矮很多,出現言語和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發音困難,構音不清,不能說成句的話,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意思,有的腦發育遲緩患兒完全失語。另外,小兒智力發育遲緩會影響神經系統發育、視力,以及影響孩子的學習。

黃金期:「3歲看大」

古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了地概括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

比如,正常的孩子10個月到1歲半之間就能叫人和講單字,2歲以上不會叫人或者只能說單字,就可能存在語言發育遲緩。如果排除疾病和發音器官的原因(如耳聾、聲帶問題),多數引起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是智力有問題或廣泛性發育障礙。

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如果年齡大才被發現,治療起來往往很困難。如果能早期發現,儘早尋找病因,加強啟蒙教育和訓練,智力是有可能提高的,甚至能恢復正常水平。

對於發育遲緩的孩子,適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鋅,積極進行營養神經及腦細胞治療,並且進行康復治療,爭取比較好的治療效果。

生活中,父母要多和孩子說話,訓練兒童模仿成人的語言發音,鼓勵孩子敢說話,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父母還應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學著看東西,嘗試說出物品名字。同時,父母也可以多找點小夥伴陪孩子玩。

此外,建議孩子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語言治療,藉助遊戲、手勢符號、文字訓練等方式,不斷促進兒童理解、表達,以及向他人傳達信息的能力,從而讓患兒具備一定的語言交流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吳志 李政 /文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寶寶有這些表現,暗示智力發育遲緩,2歲前幹預效果最佳
    實際上,寶寶的發育遲緩或是有些智力問題,是可以通過他們的表現來觀察出來的,家長一定要儘早知道,及時關注,以免真的出現問題耽誤救治。何為寶寶智力發育遲緩?所謂智力發育遲緩就是醫學上說的「智力發育障礙」,是指寶寶在發育期間有明顯低於正常同齡寶寶的發育情況,而且伴隨著一定的行為缺陷。
  • 智力發育遲緩掛什麼科室
    核心提示:智力發育遲緩掛什麼科室?掛精神內科。如果寶寶有智力發育遲緩的表現,父母就應該帶寶寶去醫院進行智力測試,讓醫生告訴你寶寶智力發育遲緩的原因以及應該如何提高寶寶智力,寶寶智力發育遲緩怎麼辦?成都中童兒童康復醫院整理了可以幫助寶寶提高智力的方法,家長可以通過平時的鍛鍊,提高寶寶智力哦。
  • 孩子智力發育遲緩的12種表現!
    核心提示: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就是與同齡兒童相比在某方面或多方面發育水平明顯滯後的孩子,通常滯後同齡兒4-6個月。如果可以在寶寶智力發育遲緩的早期發現並及早進行幹預訓練,這樣對寶寶今後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發育遲緩?|發育遲緩|嬰幼兒護理|生長發育_網易親子
    然而,有的孩子出現8個月不能獨坐、1歲半不能獨走、2歲無自主言語……其實是發育遲緩的表現。發育遲緩,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順序異常等現象,發病率在6%~8%之間。發育遲緩包括體格發育落後、運動發育落後、語言發育落後和智力發育落後。
  • 兒童發育遲緩北京那家醫院好_北京語言發育遲緩
    兒童發育遲緩北京那家醫院好_北京語言發育遲緩 時間:2021-01-08 11:08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語言能力是智力的一種成分,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由於無法理解和表達詞,會影響其智力的發展,說話含糊不清,北京心理教育專家,北京天使兒童醫院依照醫療標準建立並運營的兒童醫院,採用個性化、系統化的健康管理體系
  • 寶寶發育遲緩不可忽視,這10個表現需要警惕了
    發育遲緩是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病態現象,是指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是順序異常等現象。一切不利於兒童生長發育的因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影響其發育,從而造成兒童的發育遲緩。而且由於多數新晉寶爸寶媽育兒經驗不足,這種異常難以被發現,經常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 2歲以下的兒童發育遲緩的症狀表現
    發育遲緩、智力低下最初的表現是,幼兒對引起他的人或事物沒有明確注視,對他周圍發生的任何事都不在意,甚至會讓許多家長誤以為孩子失明;其次是對聲音無明顯反應,但用儀器檢查聽力很正常;還有,家長反映「寶寶很乖很安靜,幾乎從來不哭」等。除了這些,還有很多表現常被家長忽視,如孩子2歲了還不能叫爸爸媽媽,卻以為是孩子「貴人語遲」等。
  • 九個月不能坐 一歲半不會走 發育遲緩有跡可循
    原標題:發育遲緩有跡可循   中國有句俗語:「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歲走。」 顧名思義,寶寶在不同月齡要學會新的本領。然而,有的孩子出現8個月不能獨坐、1歲半不能獨走、2歲無自主言語……其實是發育遲緩的表現。
  • 寶寶發育遲緩會有哪些症狀?建議收藏!修正育兒知識分享!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媽媽一定要時刻注意孩子的發育情況。如果注意到有發育遲緩問題,一定要馬上去醫院進行治療。所以,接下來我們就具體說說運動發育遲緩的症狀,趕緊來看看吧。 1.頭圍異常
  • 三歲孩子只會說「爸爸媽媽」,語言發育遲緩不可怕,家長要這樣做
    著名育兒專家蒙臺梭利最近,一位媽媽留言道:孩子總是不願意開口說話,越叫他說話,他越是不說。別人家的孩子特別能說,而自己孩子卻連說話都不會,三歲了只會說爸爸媽媽。這可怎麼辦呢?三歲的寶寶只會說幾個詞,按照育兒發育標準來說,可能是語言發展延遲了,在語言上發展延遲的孩子,家長一定是不能強迫他們說話的,這樣效果往往更是讓人不滿意。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歲內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如果自家寶寶與同齡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家長就應該引起警惕。今天,天天和大家聊一聊,出現4種特徵可能代表寶寶或代表發育遲緩。第一個特徵:2個月寶寶還不會笑很多新生兒時期的寶寶就會笑,比如當睡夢中會發笑,這或許只是新生兒面部肌肉自然現象。
  • 小孩發育遲緩在北京兒童醫院掛什麼科
    核心提示:兒童發育遲緩正嚴重危害著孩子的身心健康,成為目前公認的影響孩子健康的隱形殺手之一。一般情況下,孩子長到二三歲就能比較好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四歲時能基本掌握本民族語的口語了,到五歲以後能看圖說話或自己編簡單的故事。如果到2周歲半(30個月)時還不會說話,或沒有交流性的語言,家長需要警惕發育遲緩疾病。
  • 北京那家醫院冶兒童發育遲緩_北京醫院治小兒腦發育不全
    北京那家醫院冶兒童發育遲緩_北京醫院治小兒腦發育不全 時間:2021-01-05 13:45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語言發育遲緩可分為單純性語言發育遲緩和合併性語言發育遲緩,體格發育落後,北京生長發育醫院,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全面導入國際先沿醫療服務理念和管理模式,依照生物—心理—行為—社會」醫學模式。
  • 6歲孩子發育遲緩,媽媽寧可離婚也不放棄,孩子有這4個表現要注意
    之前,醫院接診了一位6歲的小源,經過醫生各方面的檢查評估判斷,小源是發育遲緩。 而小源的家庭就是這個特殊的例子,聽小源媽媽說: 因為小源不健全,孩子父親提出離婚,認為孩子已經6歲了,治療的話,肯定需要花很多精力和費用,所以他不願意孩子接受治療。
  • 寶寶若有3種表現,別以為他是「乖」,很大可能是發育遲緩!
    #寶寶#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寶寶若有3種表現,別以為他是「乖」,很大可能是發育遲緩!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一個新生命的來臨,給家庭帶來了莫大的希望,如果新生命能夠健康成長,父母會非常欣喜。
  • 新生兒發育遲緩,一般會有3種特徵,出生第一個月就能看出來!
    #發育遲緩#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新生兒發育遲緩,一般會有3種特徵,出生第一個月就能看出來!儘管如此,但還是有極少數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智力發育遲緩於同齡人的情況。主要表現為說話晚、學習能力低、記憶力差等問題。
  • 孩子6歲前若有這3個「臭毛病」,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力遠超同齡人
    根據哈佛兒童研究學院研究成果:3-6歲時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在這個時間段讓孩子多接觸新知識是能事半功倍的 小柳家長分享4個看似「壞毛病」,實則大腦發育好的的表現,希望父母牢記,別讓自己錯誤的育兒方式,將天才寶寶「扼殺」在搖籃。
  • 發育遲緩、智力障礙……科學家發現導致神經發育障礙的又一致病基因
    包括貝勒醫學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和其他機構研究人員在內的多學科研究小組發現,BICRA基因是一種與神經發育障礙有關的新致病基因,並發現了BICRA在人類和果蠅的神經發育中發揮作用的證據。
  • 育兒專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不強,有可能是缺鐵
    我國7歲以下小兒貧血發生率約40%。擁有一個健康聰明的孩子,是天下父母的心願,然而,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能力不強,父母就會充滿了失落甚至挫敗感。「如果孩子缺鐵,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王玉瑋教授提醒家長說。作為著名育兒專家、王玉瑋在網絡上擁有超高的人氣,粉絲量近百萬。
  • 寶寶發育遲緩六個月不會抬頭
    兩個月前,6個月大的茜茜不但不會笑出聲音而且平時也很少發聲甚至抬不起頭來。媽媽趕緊帶她來到德州市中醫院康復科兒童保健門診就診,主治醫師張佩經過全面檢查和評估,確診為發育遲緩。為了幫助茜茜恢復正常,她為其制定了完備的康復計劃,兩個月來,茜茜媽媽天天帶孩子來康復,一天也沒有落下,終於有了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