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憑藉呆萌可愛的外表收穫了一大批粉絲,甚至還有一些國家花重金來我國租借大熊貓,不斷地為國爭光,而且大熊貓還承擔起我國外交官的角色,為我國的故事外交事業貢獻出很大的力量。但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大熊貓到底是「熊」還是「貓」呢?
看看它是怎麼來的你會就知道了!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最開始被人們稱作「貓熊」,也就是說它是一種「像貓一樣的熊」。而中國人對熊貓的認識也非常久遠,甚至在很多古籍裡都記載了熊貓的各種稱謂。比如《書經》裡稱作「貔」,《峨眉山志》稱作「貔貅」,《獸經》稱他貉。
在遠古時期,大熊貓是蚩尤的故事坐騎,跟著蚩尤徵戰沙場,雖然很難想像這麼呆萌的動物是怎麼在戰場上奮戰的,但它在當時確實被人們看作是「神獸」的存在,還給它取名「食鐵獸」。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大熊貓在遠古時期的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不然也不會給它取一個這麼霸氣的名字。
大熊貓雖然有這貓咪一樣圓圓的臉龐,但是身形卻跟熊類一樣,因此後來就將大熊貓個歸屬於熊類。而在之前,中文的書寫方式都是從右到左念,1939年在四川展出大熊貓時,說明標題用的卻是從左到右的方式,導致很多人都誤會了,還以為改了名字。後來這個名字就被傳開了,很多人也把「貓熊」改成了「熊貓」。
所以說,大熊貓可以撐稱上是猛獸的,把它歸位熊類也在合適不過了。
小夥伴們,看完你們有什麼想說的嗎?歡迎點讚、關注留言分享哦!!!